春节为丰富和活跃广大群众文化体育生活,营造文明和谐、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春节的来临,意味着春天将要降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昐望过年作文800字”,以下是作文网站整理收集了相关的素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照我们家乡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日子,在腊八着天,家家多得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其它干果熬成的。
除了这只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入醋里,把它包起来,为了过年时吃饺子用。到了大年三十,蒜泡得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孩子准备过年时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买吃的,瓜子,糖果,水果等等。第二件大事是买烟花爆竹,男孩子们都喜欢玩。可能第三件事才是买玩具。
孩子们欢喜,大人也忙的离不开身,在新的一年里像是什么都得万象更新似的。
到了十三,就是春节过小年的'彩排'。天一黑,鞭炮就响了起来。过了二十三,大家则是更忙。家里必须打扫除一次,还要把鸡,鱼,青菜什么的都得准备起了。
除夕真热闹。家家都在做饭菜,哪里都是饭菜的香味。不管的男女老少都穿起了新衣服,门外也贴着红红的对联,除夕家家灯火通宵,永不停止,鞭炮声日夜不停。在外地打工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须赶回家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非常小的孩子,没有谁还睡觉,都要守岁的。
元宵上市,春节的有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到处都是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的,红火而美丽。
一眨眼,春节过去了,家乡又有了原来的寂静。
我的家乡在山东,每到春节,家里就显得格外忙碌而热闹!
大年三十那天,是全家人最忙碌的一天。因为从早晨起来,全家大小都在忙着做包饺子的准备。最忙的要数妈妈,爸爸与姥姥了。她们一个在忙着做饺子馅,一个在忙着和面,一个在准备盛饺子的家具。只有她们三个准备就绪,其他人才可以大显身手。
一切准备就绪,姥姥一声令下:“包饺子了!”全家男女老少围坐在大圆桌周围。开始动手包饺子了。就连我这个小不点也忙的不亦乐乎,妈妈赶的每一个饺子皮都要经过我的手才能到达圆桌。因为我是大家的运输兵。所以我是不可缺少的一员。大家都也夸我是他们的好帮手。我听了心里美滋滋。干的更卖力了。
下午,先早早的吃上一顿,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意思是来年人人都心想事成,再贴对联。
然后全家人就要放开肚皮大吃一顿年夜饭,寓意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平平安安。吃过饺子后,大家开始看春节联欢晚会。这一夜,除了非常小的孩子,其他人都要守岁。晚上,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
非常多小孩在家里就嚷嚷着要与家长们一起出去放鞭炮,可是,我却不怎么喜欢。因为,鞭炮的声音实在太大了,有时在家里都会令我胆战心惊。
如果我在乡下的爷爷家过年,还不忘给姥姥家打个电话,以示新年的祝福。
第二天便是大年初一了,我到亲戚家拜年,还不忘收些压岁钱,这是我觉得最开心的一件事了。
你们说,我们家乡的春节有没有意思!
我的家乡是美丽的枣乡——临泽,她不仅养育了善良淳朴的临泽人民,还孕育着独具特色的文化习俗,家乡的春节便是这样一个独具特色的节日。
每年的二月份左右,便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每逢这时,我们便能拥有一大把的零花钱去与爸爸妈妈一起上街。
今年春节,爸爸妈妈带我去逛街。刚到街上,我便被春节欢乐的气氛给渲染了。大街上人来人往,车辆川流不息,好不热闹!正当我目不暇接之时,一排形态各异的花灯映入了我的眼帘,有兔子灯、老虎灯、牛灯、老鼠灯……它们制作得惟妙惟肖,让人看了忍俊不禁。更有意思的是制作花灯的人别出心裁,运用了一些高科技手段,不仅使花灯会动了,而还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仿佛站在你面前的就是一只活生生的动物。
春节,当然少不了拜年啦。大年初一,爸爸带我去爷爷家拜年,一进门,我便看到了一辆崭新的电动三轮车。原来,那辆电动车是家电下乡时爷爷买的。我爷爷靠卖菜赚钱,但是腿脚不方便,每天只能骑着人力三轮车一趟一趟地来回。这下好了,有了这辆电动三轮车,爷爷可高兴啦,他拉着我的手对我说:“玲玲啊,你看现在党的政策多好啊。你可要好好学习,将来回报党与祖国。”我连连点头称是。
改革开放给祖国与家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新春佳节里,我在心里暗自祝愿我们的祖国飞速发展,我的家乡能够更加美丽,人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乡下拜年期间,姐姐提议去摘丝瓜。我兴高采烈地答应了。来到丝瓜地,我们见到了这片丝瓜地的农民。他们手忙脚乱地采着丝瓜,憨厚的脸上挂着辛勤劳作而生的汗珠。他们很快同意了我们采丝瓜的请求。
我和姐姐马上盯上了一个又大又长的丝瓜。“一、二、三!拉!”我和姐姐紧抓着这个丝瓜,用尽全身力气使劲往后拽,一连后退了几步,终于将这个丝瓜连着一条丝瓜藤拔了下来。不经意间一抖,我竟抖出不少又黑又亮的籽,有的还带着一层薄膜。“赶紧把丝瓜倒一下,把籽抖到外面的空地上!”姐姐急切地命令我。我小心翼翼抱着丝瓜,生怕里面的籽掉出来,又飞快地跑到空地,两只手剧烈地颤动着,心里涌起阵阵欢快的波涛,欣喜得几乎要叫出声来。我紧紧盯着,丝瓜尾部的那个洞,丝瓜籽像群调皮的小娃娃,不停地从洞里钻出来,似乎无休无止。那形态,就像是从笼中飞出的活泼可爱的小鸟;那样势,就像是千军万马冲锋陷阵时气势磅礴的模样。丝瓜越垒越高,我心中的喜悦也越积越多。这使我越发地有精神起来,手抖动得也越来越快,丝瓜籽出洞的速度也在加快。我心里时而像飞快旋转的过山车,时而像水中快乐嬉戏的小鱼,时而像唱着歌儿聊着天的小鸟,脸上几乎笑成了一朵花。大约半分钟后,丝瓜籽抖完了。而姐姐则用一块废纸板把所有把所有的丝瓜籽扫到一块儿,正卖力地捡呢!她先在大堆的籽中抓了一大把,又捡了几粒,好像是感觉捡得不够快,又把丝瓜籽扫到了一块儿……我也不甘示弱,在那一堆丝瓜籽中扫出五分之三到自己面前,东抓一把,西捡一堆,再扫到一起……过了约一分钟,我们把分到达丝瓜籽一数,共147颗,我拿到76颗,姐姐71颗。我们乐得合不拢嘴,好似一个农民伯伯望着丰收的麦田,感到无比欣慰。
这时,小姑婆走了过来,对我们说:“你们摘到的丝瓜籽今年早春时可以栽种,大约在清明前后。早泥土里插几根竹竿,丝瓜藤就会长出来了。另外,老丝瓜剥掉皮,里面的老茎也可以用来洗碗,还能用来洗澡,有着很大的功效呢!”
我和姐姐恍然大悟。很快,我们又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摔丝瓜、剥丝瓜皮的趣事中了……
这次的丝瓜之旅,有趣之极,也让我明白了乡下的许多农业知识以及丝瓜的多重用处,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乡村农民劳作的辛苦。这次有趣又受益匪浅的丝瓜之旅,将会让我终身难忘。
我的家乡在苏北。一年中的传统节日不少,比如农历正月半的元宵节。清明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六月半七月半吃饺子,八月半的团圆节·过冬与春节。我最喜欢的还是春节,因为春节是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
说起家乡的春节,那真叫人神往。小朋友天天盼望着春节早点到来。刚进入腊月,大人就开始忙蒸饼·蒸糕·蒸团。杀猪·宰羊,购买年货,添置新衣服,好忙碌啊!腊月二十四,家家送灶,听大人们说这是送灶神老爷上天,好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这个时候,小学生小学生也放假了,到处可见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组,玩起了游戏。最难忘的是大年三十,这一天要算最忙,贴对联、贴喜钱,打扫除,接灶神,做年夜饭。小朋友穿上新衣服,帮大人接接拿拿。傍晚放鞭炮时,我们既喜欢又害怕,只敢放小鞭炮,大爆竹响声震耳欲聋,看着烟花飞上天空,简直眼花缭乱,此刻整个世界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夜幕降临,整个乡村灯火一片,如同白昼。吃年夜饭更让人感到幸福,一家人围着桌子,桌上的菜肴应有尽有。大家相互敬酒、相互祝福,尽享天伦之乐。饭后,一家人一起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有些小品看了让人忍俊不住捧腹大笑。晚上,家人给了我压岁钱。爷爷告诉我,今天我们能过上这幸福美满的生活,全是党的领导好。
大年初一到初五,我们走亲访友,给长辈拜年,收了非常多红包,有的一百元,有的贰佰元不等,一个春节总有上千元吧。春节对我来说真是收获不小啊。
家乡的春节啊,你真是让人难忘,更让人盼望,我多么希望下一个春节早点来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