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工作心得体会(6篇)
大学生村官工作心得体会篇1
在参加xxx省选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的考试之后,我很荣幸我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作为大学生村官这段时间,使我感慨万千,体会颇深!由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来到王集镇王集居委会任村主任助理,新的工作、新的环境,对我来说又是一次新的考验。自己的心情是既兴奋,又紧张。喜的是自己即将在现实生活中去实现我的梦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忧的是自己去了能否适应,能否顺利的开展工作。
回顾刚进村的那段日子,青涩的我尚有犹豫。但是淳朴的民风、朴实的村民,使我很快地适应了农村的生活,融入了农村工作。我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知识面广了,待人接物更加成熟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更开阔了。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调研,发现农村工作需要做的太多太多,同时也发现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既然国家信任我们,委以我们担当村官的重任,那么,我们就应该发挥自己所有的特长,展现自己所有的能力,尽自己最大力量,造福一方子民!
我一直践行“扎根基层、奉献农村、勇于挑战、艰苦奋斗”的信念。首先做到不怕吃苦。因为我是七月份开始投入工作,正式上班的,炎热的夏天,我常常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在村里转悠,虽然刚到农村的我不知道今后的工作该从何下手,但我想慢慢熟悉对将来开展工作肯定是有利的。一个夏天的风吹日晒,让我感受到了开展农村工作的不易,那时的我黑了,也受了,周末回家爸妈都不敢认我,说我怎么又黑又瘦的。是啊,从小一直在父母庇护下长大的小孩,上学以后又一直在学校成长的我,怎么会感受到工作的不易呢?又怎么知道那些冒着炎热酷暑工作的艰辛呢?冬天的早上,我骑上车子赶到村里,到村后已是一身汗水,额头和眉毛上挂满了水珠。这些算是低层次的苦,只要咬咬牙就挺过去了。真正的苦是认识到农村要发展,而自己却无从下手时思想上的苦。农民家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剩下了很多老人在家里看孩子和种地。这种日子对孩子和老人来说是孤独的,而对于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来说,又是苦涩的我走访了一些贫困户家庭,了解了他们的实情,听到了他们的心声。他们让我佩服,即使世事艰难,生活窘迫,依然有着一颗健康向上、热情坦诚、充满希望的心。倾听他们的心声,认同他们的感受,我要使出浑身解数来帮助他们。
这段时间更让我认识到了,做好村官,首先要有好心态,敢于面对困难。农村的社会情况人际关系比想象中的复杂。虽然我自小生长在农村,对农村情况并不陌生。但是,真的当了村官才发现,在农村这最基层的自治组织内,没有严密的组织结构,没有按部就班的工作程序,村居内错综复杂的家族、人际关系都需要自己深入了解,村居活动的办事程序也需要掌握。因此,每一个年轻的村官都要对自己由一个准确的定位,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请教村居内老同志,向他们学习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可自以为是。其次,要沉下心,从琐碎小事中熟悉工作,锻炼自己。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最忌戒好高骛远,不求实际,应从点滴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做事,自会发现工作中的乐趣,更快适应角色的转变。最后,当好村官所需知识极为丰富,大学生村官应在工作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升工作水平。其实,多数村官刚进入工作岗位,总感觉无从下手。打算、计划很好就是没有突破口,所学专业看似很广泛,在用的时候就十分有限了。比如我大学所学专业为广告学,我一直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到农村来根本就无用武之地,虽然自己认为自己对本专业的学习还算透彻,但是具体到关乎农民利益的农村土地管理法规,我就不是很了解,需要继续学习。如今,新农村建设更需要一些懂得农业技术知识、计算机知识等专业人才。而这些方面的知识,我是很欠缺的所以我认为当好村官,就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尽最大努力为村民服务。
年轻的同胞们,既然我们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强的走下去,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农村广阔天地,我们大有作为”,而他老人家也是花了几年的时间才对农村有所了解,所以,我们不要心急,不要慌,经过了时间的磨练,总有一天我们会热爱这项工作,会热爱农村的这片热土,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竭尽全力!
大学生村官工作心得体会篇2
身居六合已近两月,心中四季变换,时而如春之和煦,时而如夏之骄阳,些许秋的萧瑟,至今,已归于冬的平静。但我知道,隐忍与坚持后当成大事。
有一理想,欲效古人之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高山仰止,何以攀登,茫然多年,致“知行合一”,始得答案。五百年前,王阳明先生龙场悟道,终得心学,以知行合一致良知,鞠躬尽瘁;一百年前,陶行知先生在脚下的这片土地创立晓庄,改知行为行知,死而后已。爱这片生养我的土地,爱这年轻的共和国,不做愤青,愤青留下的只有无用的口水;更不做弱者,它们留下的或许是苦涩的泪水。要做一个理想的践行者,要用汗水来浇灌这土地上的新苗,用心血来抹平这田野中的沟壑。
知行合一,其意有二,一方面,心中永远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正道,光明之道;另一方面,将心中所想,亲力亲为,用各种方法将其用于实践,当共和国需要时,用自己的行动来实现那个永不磨灭的信念。村官,正是此途。
刚刚经历完三天的培训,时间稍短,收获颇多,坚定了“知”的信念,同时,明晰了“行”的方法。
一方面,就“知”来看,进一步坚定了服务基层便是实现理想这一信念。有人认为这里的“知”是指知识,认为村官刚从大学出来,对这一点无需多提,其实不然。“知”不单指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一种信念,一种理想。而信念远比课本中的理论重要的多,知识是一双手,信念是指挥它的大脑,手的灵巧来自于大脑的控制,知识的应用依赖于信念的支撑。试想一下,如果无视百姓,无视基层,知识的着力点又在哪里?理想每个人都有,但自己的理想如何与村官这一职业进行对接,我还不甚明了。理想高高在上,现实需脚踏实地,心中有疑惑,知行如何统一?
三天的培训,给了我答案。开班仪式,李部长谆谆教导,告诉我们要做到知行统一,奋发有为,牢牢把握规律,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把党的宗旨落到实处,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投身新农村建设。面临困难和问题时,要不懈怠、不言败、不放弃,保持朝气,坚定理想信念。李部长也提到了知行的统一,是的,答案就在其中:远大理想的实现最终源于自己一步步的工作,而村官的工作一方面与自己献身祖国的理想相契合,另一方面,磨练自身,也为今后实现自己的理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就这两点来看,村官这一职业是我们实现理想之路最好的发端。理解了这些便更进一步坚定了从事这一职业的信念,“知”的问题明了了。之后,通过两天的培训与讨论,更加明确了基层工作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同时,基层工作对锻炼自身也是大有好处,这些无一不在实现自己的理想。做好村官工作便是最好的坚持自己的信念,理想与现实实现了对接。
另一方面,就“行”来看,培训提供了许多方法上的讲解与指导,为今后开展工作做好了技术上的准备。六合区现状的讲解告诉了现今我们手中可以利用的条件,也告诉了我们今后可以在哪些方面着力;远程教育的培训为今后在村里进行视频会议进行了技术指导;计生工作的讲解让我们了解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了解了人口过多给我国带来的问题,这对今后开展计生工作大有用处;冶山镇李长征书记的讲话则比较全面的介绍了基层工作所需的素质,指出了大学生村干部所应具备的能力。这些都从“行”的角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经验,知易行难,前人的足迹弥足珍贵。
在关乎“行”的一系列的授课中,印象最深的还是涟水大学生村官的经验之谈。村官这一职业最难的也是最能让百姓受益的或许就是创业,如何创业?在听完前辈的发言后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深入群众是先导。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永远是创业的根基;第二,胆大心细是原则。村官创业容不得闪失,细心二字定要时刻牢记心头,特别是在选择项目上,必须做好市场调研和技术准备,将各个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考虑进去。同时,如果有好的项目千万不可畏首畏尾,要敢于创业,敢于承担责任,这样才不会让机会溜走;第三,踏实肯干是方法。创业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踏踏实实的做事才是解决各种问题的唯一办法,不能出现挫折就打退堂鼓,而要迎难而上,用汗水来迎接收获的喜悦;第四,共同致富是目的。村官创业,应该做到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创业的动力和最终的目标是百姓的共同致富,带着这一目的,创业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也才能真正的将创业与理想结合起来,担负起时代的责任。
三天时间,愉快、短暂而又紧张,认识了新朋友,有了新想法。最后,还是用王阳明先生的一句话作为小结的结束也是对今后工作的展望:“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良知便是对祖国和人民的责任,这格物便是工作中踏踏实实的践行,努力,知行终将合一。
大学生村官工作心得体会篇3
大学生村官面临自身能力上的“提高”问题。大学生村官虽然具备了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但缺乏与职位相适应的社会知识、实践经验。他们普遍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组织管理经验。同时大学生村官自我激励能力有待提高,面对困难和挫折,更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为此,如何弥补这些不足,尽快提高大学生村干部的自身素质和实践经验,就显得非常必要。在他们的成长路上,主要有三个问题需要克服.
戒不思进取。大学生村官具有丰富的学识,然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相对不足使得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认同度往往偏低。村民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不信任、当头泼冷水、甚至看笑话,会挫伤大学生村官的上进心、自尊心,长期如此便会使大学生村官产生心灰意冷的感觉。有这种感觉是正常的,但又是要不得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求大学生村官放下架子工作,扑下身子做事,不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才能得到群众的欢迎和认可。
戒自以为是。大学生村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高学历难免让人心高气傲、自以为是。要从根本上调整心态,克服这种“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不愿意学习,不愿意放下身段同农民打交道”的心理,抛下大学生的架子,真正把自己当学徒,把吃苦当锻炼,把自己当群众,把群众当亲人,才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和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戒眼高手低。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复杂而繁琐,大学生村官应加强实践锻炼,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深入农户,走进田间地头,坚持多看、多问、多听,以村干部为模范,以党员为榜样,以乡亲们为朋友,虚心学习,认真聆听,全面了解摸清村况民声,切忌眼高手低,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
大学生村官工作心得体会篇4
20xx年8月,我走出大学校门,有幸加入到大学生村官的队伍中来,成为黄陂区王家河街青云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时至今日,我在“村官”这条路上已经走过一年半的时光。这一年半的工作经历,是我迄今为止的人生道路上感受最深、成长最快的一段时光。在街道领导和村两委干部的悉心指导和热心帮助下,我扎根农村、熟悉情况、努力工作,用尽全力不辜负领导的爱护和群众的信任。在这一年半里,我有许多感悟与思索,现在与大家做一个小小的分享:
深入农村,贫穷使我感同身受。第一次下村走访,来到贫困户熊国生家里时的场景,我应该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仅有十几平米的逼仄空间里住着他和他九十八岁的母亲,烧火煮饭的灶台在大门口,台面上空空的,除了一小袋面粉其他什么都没有。九十八岁高龄的老人蜷缩在用幔布隔出来的“卧室”角落,用稍显单薄的被子将自己捂得严严实实得只露出个脑袋来。侧面墙上挂满了医院拍的片子,熊国生患有糖尿病,前段时间摔伤了腿,这对这个原本就已经很艰难的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从前生活在父母的避风港中,虽然听说过、想象过农村生活的样子,但是当我真实的看到贫困群众,真实的站在破败的房屋内,真实的看到他们渴望帮助的眼神,我似乎感受到了他们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这是在家与在学校感受不到的经历,我迫切生出帮助他们的强烈意愿来。
身为党员,责任使我义不容辞。那次入户回来之后,这件事情就装进了我的心里。七十多岁的汉子说着说着就会眼眶湿润,九十多岁高龄的婆婆蜷缩在角落的幔布后面,这个场景任何时候想起恐怕都有催泪的作用。看到这个场景,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怎么样帮助他们,我作为村里的一份子,更是党员,帮助他们脱贫脱困是我的责任和义务。在这一刻,我认识到自己的选择,自己工作的巨大意义,明白我要做的,我该做的有很多很多。于是,我跟着村干部四处奔走,把这个情况上报到街道,根据相关政策,联系街道民政办为老人送来了厚实的棉被、棉衣,为他们家修缮房屋,还第一时间向他提供最新的新农合报销政策,尽力替行动不是很方便的他多跑跑腿、办办事。现在在乡村小路上碰到他时,得知他家情况大为改善,看到泪眼便成笑靥,心里感到无比的开心,因为帮助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感觉自己的工作有责任、有价值、有收获,尽责尽职使自己得到了成长。
扎根基层,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我村已于20xx年底整体脱贫出列,但是基层工作仍然任重道远,扶贫永远在路上。与青云村打交道的这段日子里,随着掌握的情况越来越多,我更急切的想办法如何能帮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我意识到要想铲除穷根,就必须做好“扶智”与“扶志”的工作,扶贫措施只是一时,在帮忙他们解决眼前的困难的同时,更要提高他们脱贫致富的本领和意愿,提高村民文明知识水平,引导村民合理利用空闲时间开展文娱健身活动、补充精神食粮。下一步的工作中,我想用我能尽到的绵薄之力为这里的百姓们多做贡献,真正使它们摆脱贫困安居乐业。
青年党员,扎根基层,大学生村官。这三个词勾勒出一个我,也描绘出千千万万同我一样的青年同志们。少年心事当拏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当担,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身处在大学生村官这个群体中,我感到很幸福,很快乐,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接班人,我也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不断解锁新技能,不断锤炼新本领,真正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当担的民族希望。
大学生村官工作心得体会篇5
作为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第一脚踏进社会,没有工作经验,而农村作为基层,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非常具体非常复杂的,牵扯面很广。那么如何从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到成为一名适应农村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村官”,在半年来的学习工作中,我总结了四个字:望、闻、问、切。
望,通过查阅办公室的档案、工作记录等资料来熟悉工作内容;通过学习党和政府的农村政策、这种文件和法规来把握思想动态;通过在实际工作中观察同事的优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闻,要善于倾听别人的谈话,许多的村情民事都包含其中,要做个有心的人,多留意各种有效的信息,并对其归类。
问,要虚心请教,不懂就问。
切,要主动地去寻找工作,别等工作来找自己。无论工作大与小,都要努力做好。
按照“会干、苦干、善干”的要求,以全村的工作大局为重,以全村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立足自身岗位,不浮飘、不蛮干、不怕苦、不怕累、不计个人得失,踏踏实实地干工作。一是深入实际,走进农村,向群众征求意见,听取反映,了解村情民意,为以后开展工作奠定坚定基础。二是干好办公室工作,积极向同事们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要虚心请教,不懂就问。使自己逐渐成为一名“思想过硬、立场坚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成绩突出”大学生村官而努力奋斗。
大学生村官工作心得体会篇6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应该有特别的责任、特别的作为,担其职、尽其责,为任职村和本村老百姓谋福利、做贡献,还要敢于担当。敢于担当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责任。人生需要担当,家庭需要担当,社会更需要担当。
大学生村官要敢担当,才能“下得去”。从学校到走向社会,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心理上的适应期和角色转换的磨合期。大学生村官踏上工作岗位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即适应从校园生活到农村生活的转变,实现由学生向农村干部的角色转换,因此要明确工作定位,找准工作职责,勇敢担当。在思想上对大学生村官工作有明晰的认识和端正的态度,进而明确自己的职责,这对角色的顺利转换是非常必要的。
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要会担当,才能“待得住,干得好”。农村是个课堂,在这里,有太多东西需要大学生村官去学习。为农民服务,就要和农民朋友心连心,大学生村官要放下架子,学做一名村民,真诚与村民交流,那样才能听到百姓的心声,从而做到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
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要主动担当,才能取信于民。任何一项工作只有主动去做才能掌握第一手信息,在具体实施中才能有的放矢。目前大学生村官普遍承担远教、党建等基础性工作,看似简单的事情但真正做好却不简单,这就要求大学生村官主动去了解村民到底需求什么,然后按需求去安排远教课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远教的作用,主动一小步进步一大步。一件件小事取信于民,大事才能让村民信服,才能更有利的做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