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关于端午节演讲稿参考范文3篇

2022-08-02 栏目:办公资料 

端午节演讲稿篇1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创造了光辉的人是我们。气愤的是我们传统的端午节却被韩国人给申报为了文化遗产,这不的不说是一种耻辱。如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盛行的今天,我觉得作为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更应该宏扬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抵制一些西方的腐朽文化侵蚀。首先我们来看下什么叫文化呢?在中国古代"文治教化"即礼乐和典章制度等。什么叫传统文化呢?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保留在每个民族中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历史典籍等。与精神文化: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传统文化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和提炼,留下来很多精华,闪耀着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芒。这也是它吸引我的主要原因,我愿意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尽一份力。我愿意多多地与朋友们分享中华文化的精华,愿意奋力探索已经被淡忘的远古文明,愿意接近每一个朴素的古老民族。我的视野纵贯千古,横及八荒,遨游驰骋,此乐何及?

端午节演讲稿篇2

老师和学生:

大家好。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的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著名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的长期积累和凝聚过程。从这些传统节日中,我们可以隐约看到古代人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今天是x月x日。再过九天,就是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了。所以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关于端午节的思考。

端午节让我想起了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看到了自己国家的灭亡,人民的流离,他想报效国家,却无法重返天庭。愤怒之下,他投汨罗江自尽。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后来这一天,人们在河上赛龙舟,怀念屈原。

也许,这个古老的传说已经无法打动21世纪的现代人。我记得一个震惊中国人民的报道!据《人民日报》报道,辽宁大学民俗学研究中心主任、民俗学教授吴冰安向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发来紧急信息,称据可靠消息称,一个亚洲国家即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文化遗产,该国已被列入“国家遗产”名单,并将很快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中国人过端午节已经有几千年了。如果变成了别人的“文化遗产”,你不觉得是天大的笑话吗?如果有人告诉你,过了几年,中国人要划龙舟,要吃粽子,要过端午节,需要从其他国家写这篇文章,你肯定会说:“你在国际上跟我开玩笑吧!”几千年后,中国的端午节成了别人的“文化遗产”。更何况?一场关于“保卫端午节”的辩论在民间悄然展开。有人说:“我们必须以实际行动坚决捍卫这一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有人说:“我一直对端午节情有独钟,每年都吃棕子看龙舟赛。如果端午节真的被其他国家抢了,我会觉得特别别扭。”后来经过核实,韩国宣布了自己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并不是想窃取我们的传统节日。不过韩国的声明可以说是提醒了我们,一个国家改变对本土文化的态度是多么有价值。所以也是一种激励,来捍卫我们祖先的“遗产”,实现他们的珍贵。

同学们,端午节的争议让我们对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产生了忧患意识,并引发了一些相应的行动。怎样才能把民族文化资源融入我们的生活,永远保持新鲜的活力?要有文化的内在驱动力。内在驱动力来自哪里?教育。改善国民教育,加强个人实践。当整个国民教育得到改善时,人民就会对自己的文化资源有广泛的认识。当一个人的修养达到一定程度,民族文化的种子就会在灵魂中生根发芽。能在一个人心中扎根的文化资源,将是新鲜而永恒的。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保留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加强和洗礼。让我们带着尊重和珍惜来看待中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

谢谢大家耐心倾听。请接受我端午节的祝福:端午节快乐!谢谢

端午节演讲稿篇3

端午节就要到了,每当这个节日来到,插艾蒿,点雄黄、包棕子、戴香包、赛龙舟等各种活动都会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那个令人惋惜的历史事件中,再一次想起楚王国,想起汨罗江,想起在中国历第一位留下名字的文学家和诗人屈原。

除了屈原,应该还有很多自己的亲人在这一天被我们一同怀念。我在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无比思念我长眠在商州地下的奶妈,我知道,她也一定会思念我的。

我们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她对我的哺育和爱却远远超出了血缘的范围,在她精心呵护和爱抚下,快乐无忧的童年一直是我最美好的回忆,尤其是端午节的棕子和香包,更让我无比怀念我的奶妈——那位漂亮健康宽容豁达的年轻女子。

是她在一个幼小的生命需要奶水的时候向我敞开了温暖的怀抱,我在她的怀中贪婪地吸允着、索取着自己的需要,在她的怀抱中一天天饱满、长大、变美。

我长大了,要进幼儿园和上学,城里和乡下的距离把我拉离了她的怀抱,但我的心却无法离开她,因为她把母爱的种子深深种在了我的心里。于是,周末就成了我每天的期盼,通往乡下的小路和小桥,奶妈家的柴门小院也成了我心中最美的图画。

那时候每年的端午节,我在睡梦中就能闻到棕子的清香和香包的花香,那是奶妈让小舅挽着蓝子天不亮就送来的煮了一夜,走完十几里路还温热的棕子,里面的各种豆儿和枣儿把糯米染得红红的,吃起来软软的,甜甜的,香香的,我的小肚皮也被棕子撑得溜圆。

每年的这几天,我的主食就是奶妈的棕子,我一直到现在都认为奶妈的棕子是吃的,谁都比不上。

装棕子的蓝子上还挂着奶妈亲手做的香包,那香包好看极了,是用各种丝线缠绕的小棕子的模样,小巧玲珑,香气芬芳,我挂在脖子上在学校向女同学炫耀着,高兴着,美着……

那感觉让我每次回忆都如同回到了童年时代,回到了奶妈身边。

也有那么几次赶上在奶妈家过节,于是,包棕子就成了我兴的事,尽管我不会包,但还是象模象样地挽起袖子,坐在大盆子边上,拿着棕叶包着米和豆儿,拿着草捆扎,每到这时候,奶妈都会高兴的一边包着手里的,一边教着我,还把我包的棕子也放入锅里一起煮,结果可想而知,我的棕子不是找不着,就是里面成了稀饭,尽管这样,她也从未责怪过我,还任我用手在盆里捞来捞去继续捣乱。

亲爱的妈妈,女儿现在仍然不会包棕子,不会缠香包,不是女儿不想学,而是女儿要把妈妈的棕子和香包永远永远留在记忆中,那是什么样的棕子和香包都无法替代的美的记忆,美的味道,美的感受。

就要过节了,不知道天堂里有没有棕子,有没有香包?

女儿在这里为妈妈送上一份节日礼物,愿与您在梦中相会,亲手为您剥棕子,戴香包,亲口祝您端午节快乐!

欣闻国家已经把端午节和春节、中秋节一起列为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虽然还没有规定为法定假日,但重视传统节日的步子已经迈出,我想您听到这个消息也一定会高兴的,因为您爱这个节日。

收集关于端午节演讲稿参考范文3篇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9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