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三大传统节日之一,“五”通“午”,端午节又名“端五”,另外又称“端节”,“午日”、重五。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楚国伟大的诗人屈原。相传在五月初五这天,屈原投汩罗江自尽,人们怕屈原的尸体被咬龙水兽吃了,因而纷纷划船下江捞救。可是河水很急,早已不见屈原的身影了,于是人们往江中投饭团,外系五彩绳,鸡蛋等食物,让蛟龙水兽有东西吃,就不会伤害屈原了,。渐渐地就流传着在端午节这天要划龙舟、包粽子的风俗了。
以前的端午节我没什么印象,可是今年的端午节,一大早妈妈就端来一盆香喷喷的粽子,一个个清翠清翠的。粽子的形状有棱形的、四角形的、有肉粽子、也有八宝粽、还有碱粽等各式各样的。看上去真不错。闻着粽子的香味,我馋得直流口水,迫不及待拿了一个粽子,剥开粽叶,哇!里面包了肉,香菇、小虾米等佐料,味道肯定好极了,我三五口就吃完了一个粽子,接着又拿来一个,妈妈告诉我说,粽子虽然好吃,但不能吃太多,吃多了消化不好,叫我吃二三个就可以了,可是味道太好,我觉得吃不够,呵呵……
我们一家人围着吃粽子,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感觉好温馨!
大家国家的传统节日可多了,有喜气洋洋的新年,有团团圆圆的中秋节,有祭祀亲人的清明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热热闹闹的端午节,由于端午节不但有我喜欢观看的赛龙舟,还有我最最喜欢吃的美味的棕子了。
那香软可口的'棕子让我百吃不厌、回味无穷,可我还是在近期的学习中,才具体地获悉这美味可口的棕子,居然还有一段古老而又动人的来历呢!
相传国内的爱国诗人屈原,因他的祖国被秦国侵占,心如刀割,在阴历5月初五的这一天,投江自杀了。百姓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纷纷拿出事先筹备好的饭团、鸡蛋投入江中,好让鱼虾吃饱了,不去咬伤屈原的身体。后来百姓们又想出用树叶包饭团,外缠彩带的方法,这就和大家今天的棕子有的相似了。
贵阳人包的棕子,又小巧又讨人喜欢,那形状就像一个个尖尖的冰激凌。每当端午节到来又正好赶上大家上学的日子,我的母亲就会给我筹备一小串用线连成的各种口味的棕子,有肉馅的、有花生馅的、有大枣馅的、还有绿豆馅的等等,还要为我精心挑选两个最牛B的煮熟了的鸭蛋去学校和同学们比赛,大家的规则是如此的:哪个的鸭蛋撞不破,能坚持到最后,哪个就是最后的赢家,那时的课堂欢声笑语,那声音简直成了一片欢乐而又兴奋的海洋,大家的教室也变成了一片狼籍的战场……
到今天都好怀念过端午时教室里那片狼藉的战场,由于这战场里有是大家的故事,故事中有欢笑、有兴奋,甚至还有大家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