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念那份惬意与美好,纵使一切不复返。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你都是我最美的期待。
家乡的几亩田里,芒种播下水稻,霜降成熟收获,幼时的我牵着那条小狗,闻着稻香,漫步在羊肠小道上,这就是我童年最纯粹的快乐了。
随着我慢慢长大,回忆里的那片田野逐渐模糊,也再也记不起那股沁人心脾的稻香了。繁重的学习压得我喘不过气,即使稍有空闲,却再也感受不到那种惬意了。
也许实在是太怀念了吧,奶奶的一通电话让我推掉了所有课程。
我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向小道,那时候觉得搁脚的石子路现在却感到十分平敞了。还未到田野旁,放眼望去,已是一片无边的金黄,这正是丰收的季节。当秋日温暖的阳光照射在这稻田上,就仿佛为它镀了一层白色的光,增添了些许神秘。此时,我身旁的小狗摇晃着尾巴,吐着舌头,好像在欢迎我回家。又见到它,它已经长大了不少,当我再次和它比赛跑步的时候,它能将我远远地甩在身后了,任凭我花尽全身的力气,插着腰也赶不上了。这样原本凉爽的天气,我却出了许多汗。
真怀念啊。跑累了,那就歇息一下吧。在小道交错的边上,有一块大石头,还记得小时候,经常坐在上面伸出手指数天边的云彩,或是看哪一片最漂亮。现在,夕阳西下,映着的余辉好看极了,我情不自禁地坐在那大石头上,伸出手指数着,深红,绯红,朱砂,橙色,粉红,它们交织在一起,宛若梦一般美好。
再沿着小道走,路旁的野花野草遍地,风吹过脸颊,有一些凉。想起小时在这里捕蝴蝶,采果子,摘蚕豆,忙活一天,傍晚回家时,风吹在身上,也是这样的凉。但那时的快乐,真正地发自心底。
天渐渐暗了,远方的路灯照亮了回家的路,我慢慢地走着,享受那最后的惬意与美好。我深吸一口气,想留住这所有的一切。因为再见也许真的要很久很久。
又见那片田野,重温最烂漫的童年梦境,真好。
四年前的一个春天,你用那纯真的笑容,震撼了我那密封的心灵。陪伴多年的灰纱,忽被一阵轻风吹去,尘封多年的冰雪,刹时化为温暖的泉水。就是这样,我和你结为了知己。也就是这样,我的人生突然改变。
每当我被挫折折磨得伤痕累累,是你把我扶了起来,和我共同闯过难关。
就在五年级的时候,我猛然发现学习的难度日益增加,往前的温室开始变冷了。前面仿佛不再是鸟语花香的平坦大道,而是布满荆棘的崎岖小路,甚至是戴着雪帽的崇山峻岭。四年的游手好闲,怎能让我渡过这险象跌生的难关?我心中的忧郁,被你善解人意的眼睛揣摩到了。你毫不犹豫地向我伸出援助之手,带着我往前冲。
每天,你都会像父母般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每次听到下课的铃声,你都会第一时间地跑过来,和我一起复习,一起读书。你的语言特别的清晰,三下两下就帮我解决一道难题。
放学后,你继续用那沙哑而明亮的声音,帮我理清思路,讲解重点,就像老师般,在我狭窄的脑海里撒下知识的精华。于是,日复一日,我和你跻身于前十名,成功地跨过五年级这个关卡。
可到了六年级,你的笑容像青烟一样渐渐逝去,脸色变得阴霾,时常皱着眉头,一声不吭地望着沉重的书本。下课之后,你仍像布娃娃那样一动不动,我想过去跟你打声招呼,可你那严肃的神情不禁使我抖了抖,我不敢再往前走,生怕两年的友谊就此毁灭。不知不觉中,星星点点的眼泪钻了出来,我用力地眨了眨眼,把它无情地打碎。我绝望地回到座位上,默默地拿起那沉重的书本,像你一样一动不动地盯着它们,慢慢的便沉默在思考当中。
这时,有一只熟悉的手掌,拍了拍我沉重的肩膀,我惊奇地回过头,一抹桃花般的微笑展现在我的眼前。那就是你,你那纯真的微笑再度让我的心绽放开来。
又见到你的笑容,心中的寒冷立即融化。我不再孤独,因为春天将会来到,你的笑容,正是春天的征兆。
日日赶着学业,好久没有回乡了。眼前总浮现出乡里那一片金黄的麦田……
傍晚,落日西垂,终于放大假了。我没心思去欣赏这似血残阳,快速奔向车站赶着回乡的车。风猎猎刮过,身旁的行人似也与这风一般,在飞快奔跑。
“呼……”我长舒一口气,一脚踏上了公交车。不一会儿,便被拥挤的人群从车头挤到了车中央。身旁,几个人嘴里絮絮叨叨,抱怨着我的书包之占位,我也在心中暗想他们的体型之硕大。司机不要命地踩着油门,汽车箭一般飞奔,发动机在杂乱的人声中喘气如牛。我感觉身旁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快,我仿佛是一个看客,点了快进在看人们表演。
我终于被挤到了家。
空气的豁然清新,时间的陡然减速,如公交车的陡然加速般,让我一阵子不适应。我深吸一口气,摇了摇头,只感到一股金黄的清香流入我的鼻腔。
周围的空气,仿佛突然减缓了,在柔柔流动。甚至,像是……凝固了!眼前,是一片平坦金黄的熟悉的麦地。我在麦地旁的路上,放慢了脚步,一步一顿地漫步。我,跟着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漫步在田间小路上。
他,仿佛被放慢了,悠闲地,“无所事事”地一点点走着。麦田,在缓风中一点点摇动,仿佛在跟着缓和的乐音起舞。田间小路,一片金黄之中,一片金黄的清香之中,一位农民肩扛锄头,左手用肩上的毛巾轻轻擦拭脸上的汗水。这一刻,他仿佛是静止了,就这么站着,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麦田,露出了浅浅的微笑。
阳光,仿佛也静止了。一道道血红色的光,像一个个管道般,清晰可见,停滞在空中,一动不动,直至与金黄的麦田的气息相交。老人仿佛静止了,面向麦田,布满皱褶的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我嘈杂的心,此刻仿佛静止了,全身心都融入了这静止了的时光的拥抱。
是的,又见麦田,时光,在此刻静止。
在这个喧嚣时代,感谢这片金黄的麦地,给予我这心灵的沉静……
大地脱去银装素裹的外衣,春暖花开,鸟语花香,伴随着和煦的春风,春天又来了,真好!
告别冬日肃杀的寒风,树木枯败的景象;春风又绿江南岸,一株株小草生机勃勃,与小花、河流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看到这种场面,我不禁想起几年前……
同样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阳光温和的洒在大地上,温暖的春风吹在脸上,我从朋友家回来,发现家里没人,我又没带钥匙,只好又回到街道上,向来往的人寻求帮助。
可当我刚准备开口,腼腆的我立刻涨红了脸,把要说出口的话又咽了回去。我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心里努力想要克服自己的顾虑,可就是鼓不起勇气,只好继续在街道上徘徊。
夕阳的霞光染红了天空,我的双腿已经又酸又痛,我漫无目的的在街上走着。
“小朋友”,这是身旁想起了一个沙哑,但却很温和的声音。我循声望去,说话的是个个头不高的六十多岁的老爷爷。深陷的眼睛前架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看上去很慈祥。老爷爷继续说:“你是不是有什么事呀?”
听到这话,我有些手足无措,定了定神,鼓起勇气支支吾吾地说道:“能不能借您的手机打个电话呀?我家人不在家。”说完,我感到脸上火辣辣的,不敢抬头正视那位老爷爷,心里担心着他不肯借给我电话。
“可以呀!”老爷爷爽快地答应了。我兴奋而又感动,抬起头,看着笑眯眯的他,我也露出了笑容。打完电话,我感激地对老爷爷说了声:谢谢。
在夕阳的映照下,老爷爷的影子拉着很长。我满怀感激地回家了。只因为在迷茫中给我一个帮助,如今我都记得他的音容笑貌。从那以后,我明白了。在别人身处困境时,你伸出援助之手,哪怕给他很小的帮助,这也能使他备受鼓舞,获得希望。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又到春天,那件事至今任然温暖着我的心,看着窗外的美景,我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又见春天,真好。
阳光从宽大的梧桐枝叶间洒向地面,他重又见到了梧桐,真好啊。
在温暖下轻飞曼舞的尘埃,慢慢的带他回到童年的时光。小学校园里,种着梧桐,一片片厚重的梧桐树叶从校门口蔓延出来,整条街,都蒙受了梧桐的庇护,那些层叠的梧桐树叶荫蔽着这老街,就像慈祥的老祖母凝视着自己一手抱大的孙儿。
从小,他每天都会经过这条墨绿的老街道。校园里,他与同学们在阳光下肆意奔跑玩耍,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迸溅出来,在绿叶间弹跳着,最终传向远方。
后来,他毕业了,他离开了那条墨绿色的街道和那座校园。
时过境迁,一天,他突然听说学校将要重建的消息,他偶然回到那里时,却惊讶的发现校园里令人想念的梧桐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那起重机的轰鸣声,空气中弥漫着呛鼻的烟尘气味,烟尘模糊了他的双眼,走到街道上,只是蔓延到路尽头的无助与荒凉,在灰暗的气氛令人难受,街旁的花坛中,只留下一个又一个泥坑,那是梧桐曾经扎根过的痕迹。突然一个电瓶车驶过,划破沉寂的鸣笛刺痛他的耳膜。
那一个个空洞的大坑,像一个个长大的惊呼的嘴,奋力地向他呼救向他哭诉,人们用道路扩建和学校改造的名头,活杀了这些粗壮朴实的梧桐,这里,将再也没有那一片片的浓绿了!老街将永远失去老祖母的庇护了!这条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老街上,将再也没有梧桐那清新的空气。
他无言心伤,他想,我不要宽阔的柏油马路,我不要现代化的学校,我要原来的梧桐。
隔了好久,他一直都不敢再从那条老街走过,怕再看到那一个个空洞的大坑。偶有一次,他路过那怕勾起往事的伤心地,眼前却突然又重新闪过梧桐沉稳的树影,它们原本宽厚的叶子在阳光下更显出规则的纹路,它们原本深沉的树干向他招手,他难以抑制内心的狂喜!我的梧桐树又回来了!老街的梧桐树又回来了!
他这才明白,原来人们只是给它们挪了窝,这下,又把它们请回来了!我们并没有抛弃那些生机勃勃的梧桐呢!
又见到了梧桐,真好。
那在阳光下尽情摇曳的梧桐沙沙作响,仿佛在向每一个路人倾诉:人们在现代化的步伐中,并没有抛弃他们,没有抛弃那最初的美好。
暑假,又回到了久违的老家,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熟悉的土地。那片地方都建起了高楼,唯有那座房子,坐落于东北角,还是那般模样。走到那做房子跟前,抬头仰望,又看到那棵由奶奶亲手中下的年过花甲的老榕树。笑了笑,忆起了童年往事。
一二年级的时候,那棵榕树成为了我们小孩的天地。我们并排躺在榕树下,手拉着手,抬头仰望蓝天,天空如水一般清澈,浮云如清水般流过,不留痕迹。我们几个天真的孩子总是拉着手围着大榕树跳舞,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夏天,我们在树下写着作业,唱着歌,歌声振林樾,令路过的大人们都驻足观看,面带微笑,点头称赞。
每天放学,我都和几个同学唱着跳着回到榕树下。在那颗榕树下,总有一个跟大榕树年龄相近的老人,她见证了大榕树的生长,弯着腰,驼着背,面朝学校的方向,像在等候着什么,风雨无阻,那,就是我的奶奶。还记得那天下了大雨,我放学也很晚,放学后跟同学挤在一把伞下。榕树下,一个模糊不清的身影,举着一把伞,眼睛极力向远方眺望,似在寻找着什么。近了,更近了,我先是愣了一下,而后跑上前,发现是我的奶奶。她把伞递给了我,我十分担心奶奶的身体,但她不断的说没关系,可到家,奶奶已成了落汤鸡。当时我还小,不懂事,所以没管那么多,直到长大后,才知道当时的我有多么愚蠢。
三年级下学期,我回到了深圳。那棵榕树下,宴席散了。那一张张笑脸转为泪水,雨肆无忌惮的飘落,风呼啸而过,榕树不住的摇摆,似与告别,又似不舍。临走前,伙伴们送我礼物,让我常回来,但当我回去,他们又都离我三尺远,仿佛见到了什么见不得的东西。清风拂过,一股味道在鼻前环绕,那是童年的味道,是友情的味道。
如今的我,坐在屋内,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我,风吹过桌上的相册,书页轻轻翻动,我将其翻开,照片上有一群小孩,背景是那棵大榕树,照片因放的太久了而散发出年代的香气。望向窗外,烈日当空,清风徐徐,榕树依在。
窗外,炎夏,清风,又见榕树,真好!
纷纷扬扬的雪花,轻轻飘落在银装素裹的世界里,慢慢融化,融化,与雕栏玉彻的人间,静静融为一体。
小时候,总爱看除夕的烟花。
过年,回乡。那村头的一声响鸣,打破了灯火阑珊的寂静,绚烂的光束从无垠田野的尽头升起,点亮了夜的安详,枯瘠的树干顷刻闪耀,如火树银花般摇曳生姿,缓缓上升的光球,在夜空里慢慢伸开它轻盈的身子,烟花绽放,星星点点的花瓣在短暂地开放后坠落,滑落消失在干净的夜空中。
看着烟花,看着喧闹的人群在矮矮的村落里载歌载舞,幼小的我只有一种朦胧的欢乐:见到烟花真好,处在欢乐的人群,真好!
长大了,从村里搬进城市,埋头于书堆题海,从不曾在意城市里是否也有烟花。
这个除夕夜,妈妈再三邀我一起到街上走走,我才注意到,城里也有美丽的烟花!那朦胧淡彩的.烟花,在城市的天际线的边缘,一片又一片绽放,绚烂的火花,似曾相识地滑落在城市的夜空。我静静伫立,深情凝望着那远远近近的烟花,我的心灵在颤动,有一种追忆童年的欢乐,又有种莫名的失落。
只觉得,又见烟花,真好。
遥望间,我仿佛看到了乡间过年那热闹的情景:红彤彤地灯笼被挂起,熙来攘往的人群,有说有笑地漫步在拥挤的大街上。耳畔,锣鼓的声音一次又一次被击响,鞭炮的响声一次又一次响彻云霄。空气中,氤氲着千万家喜庆的味道。我处在他们其中,一起眺望着远处的烟花,一起听着那震响的鞭炮,一起大声欢呼大笑……
窗前,一束夺目的烟花,滑过黑夜,在窗外迷人绽开,我心底涌起一种强烈的情感。
我看见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围观一簇簇的烟花。他们或欢呼雀跃,或深情拥抱,他们欢呼着望向天空,感受着这一份中国人独有的欢乐,那一刻,我明白了,那种莫名的情感,是什么。
这种情,叫乡情。
又见烟花,真好,重温乡情,真好……
飘忽在童年记忆里的,常常是那一束束的炊烟。
犹记得,那时炊烟好似号令。出去撒野的孩子们看见自家屋子上炊烟袅袅,便如脱缰的野马冲回家中,等待着开饭。当然我也不例外,在外头看见升起的炊烟,便知道奶奶一定在家中做了我最爱吃的葱油面。
可是,渐渐长大,一步步远离了家乡,那屋顶上的炊烟也渐渐离我而去,我开始变得迷茫,心里空落落的。不知这事为何传到了奶奶的耳中,竟打电话给我,对我说:“回家来吧!”
回到家乡,我看着空荡荡的村落。房屋顶上没有一丝炊烟,心里有点帐然若失。突然,我看见远处的屋顶上,有着缕缕炊烟,从黑黑的烟囱里袅袅地升起,伴着乡间最清凉的晨风,向上飘动,如一缕薄纱,悄无声息地被织起,又不留痕迹地消失。当缕缕炊烟散尽,我还在原地痴望。向那个地方跑去,心想着那便是我日思夜想的地方——老屋。
我轻轻地走进去望见奶奶在老灶前对灶老爷喃喃自语说;”我的小孙女要回来了,希望她永远平平安安……”听到这儿,我的泪水早已溢满眼眶,在心里默默念道:是啊,又见这一缕炊烟,把我带回了家,是“家的方向”。我来到奶奶边上,在后面唤了一声“奶奶”。奶奶转过头来,一脸的惊喜。赶忙把我拉起来,开心地对我说:“没吃饭了吧!快点趁热,刚出炉的葱油面。”我狼吞虎咽地吃着面,奶奶慈祥地看着我说:“不急,慢慢吃。”我愣住了,感觉似乎又回到了从前,吃完面,我搁下筷子,和奶奶交谈起来。
回家的时间总是快乐的,而快乐的时光又总是那么飞逝如电。转眼间白昼已逝,黄昏降临。我和奶奶道别,奶奶对我说:“你以后再有不开心的时候,就回到奶奶这里,奶奶再给你做你爱吃葱油面……”我的泪又来了,我赶紧背过身去,不让奶奶看见,向奶奶摆了摆手,坐上了回程的车。
后来,在梦里,仿佛自己也将化为一缕炊烟,飞向故乡,消散在故乡的空气中,常眠于此。
三毛曾说过:“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又见炊烟,原来故乡一直都在;又见炊烟,原来爱与温暖一直都在。又见炊烟,真好!
“蒲扇轻轻摇,蝉鸣声声晃……”家乡的童谣在田野的四处响起。清脆的童声轻轻敲击我的耳膜。
乡村的世界里很少有电风扇,夏天避暑的唯一工具便是扇子。不过绢扇、羽扇之类过于娇气,还是价格低廉、结实耐用的蒲扇更受欢迎。乡人的淳朴智慧且多创意使得即使是一把扇子也要开发出许多用途,比如生火、驱蚊、遮阳等等。夏日炎炎,一把又一把的蒲扇随着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轻轻摇晃的蒲扇带来阵阵凉风,吹静了喧闹的村子。
夏天的夜晚,月明星稀,月光透过婆娑的树叶投下满地斑驳的树影,我依偎在婆婆的怀里,看着她拿着蒲扇的手不住晃动,吹来的凉风中夹杂着蒲叶的味道,那晃动着的蒲扇发出轻微的咯吱声萦绕在我的耳畔,伴着我慢慢进入梦乡。朦胧中,温温柔柔的风,一圈一圈地拂过脸颊。
校园的栀子花香覆盖了蒲叶的清香,步入初中的我与它渐行渐远。城里头哪需要这种东西?各种新式的制冷器、电风扇层出不穷,比蒲扇不知要好上多少倍。那散发着淡淡蒲叶香的蒲扇却沉睡在了记忆深处。那晃动的影子不仅摇走了炎炎夏日,还摇走了岁月。
蝉鸣声声的暑假,我走在喧闹的街道上,穿过一条条大街,在一个极不显眼的角落里居然看见了一个卖蒲扇的摊子,一位大娘坐在小马扎上,摇着一把大蒲扇,是那种圆形的老式的蒲扇。她的目光慈祥而又安宁,似乎面前的喧闹与她毫无关系。我慢慢走近,拿起一把细细端详:新做的蒲扇,颜色笋白带点微黄,散发着淡淡的蒲叶香,边缘用布条细细包裹。轻轻摇动,那微微的带着熟悉气息的风,瞬时牵出了丝丝缕缕的梦,伴着蛙鸣稻香,记忆的阀门似乎被打开,似乎一切都盈盈在握了。
那天晚上,月光潋滟,飘飘柔柔的月光莹莹如水,虫鸣声此起彼伏,打开了我对那把蒲扇的记忆。细微的凉风,田野上四处弥漫传递的童谣,有关蒲扇的那些亲切的记忆,一下子全都浮现在眼前。
愿时光依旧,蒲扇依旧,家乡的童谣永远在心中吟唱。
微笑,对体力并没有消耗什么,对心灵却得到很多很多。微笑,对自己并没有减少什么,对别人却拥有很多很多。微笑,对生活并不会损失什么,对生命却增添很多很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有些是可以向人倾述的,有些是只能自己默默承受的,有些是关怀你的人会有所察觉的,有些是别人永远无法理解的。曾有人这样抱怨我常常去看望别人,可别人为什么不来看望我,他们老是怪我探望工作做得不够,为什么不怪自己没有去更多探望别人呢?由此可见,看别人总是快活开心的,只有自己是不幸痛苦的,岂不知别人也是这样认为的吗?既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苦衷,我们就不要刻意去要求别人来关心我,理解我,爱护帮助我。不如正视现实,坦然面对,笑看人生。在不称心和不如意面前,一笑了之,这微微一笑,就会全身放松,它就会给你曾经痛苦的心灵得到很大的慰藉,不信?你试试,只要你真诚的微微一笑,你那烦闷的心,痛苦的灵瞬间就释然了,轻松了,它仿佛是一剂润滑剂,使受伤的人得到滋润与医治。
常言道:家家有本难唱的曲。当你抱怨自己命运不济而羡慕他人时,说不定他正在抱怨自己命苦而羡慕你呢。我们心里的苦楚不要刻意去要求别人的关怀,而能自我关怀,是非恩怨随风付诸一笑,成败得失不用放在心头。但对别人的困难与痛苦,我们却要给予善意的关怀,给予真诚的微笑,在他人失意之时,在他人孤单之途,在他人伤感之中,在他人苦凄之境,就这么一个真诚的、信任的、关怀的微笑,能给予他信心、力量、安慰与鼓励,能使冰冻之心得以感化,冰凉之心得到温暖,孤独之心找到港湾。
记不清谁说过生活总会有些挫折,你要学会默默承受,其实一个善于微笑的人,自己许多的挫折都因微笑而化解了,一个善于微笑的人,还能化解他人的不少挫折。我们知道挫折并不可怕,心灵的夭折才是真正可怕,而微笑是治疗自己心灵夭折的良方妙药。圣经说“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只是喜乐的人才会发出真诚的微笑。这种微笑也能治疗他人的心灵夭折,使死一般的心重新燃烧。
如果大家都能抱真诚的微笑,这世界说有多美就有多美。因为这世上到处都是鲜花般灿烂的笑容。让我们重温使徒保罗的话要常常喜乐。让我们实践常常喜乐,溢出真诚的微笑。
应该是一个夏天,年幼的我注意到了那棵小桑树。
我第一次看到它时,它在池塘边也不起眼。细弱的枝干斜着长,几片桑叶与青里透红的果子,相比起灰色的土地,反倒是这树干更显得苍老。严格来说,这棵桑树并不是我家的,只是挨着我家后门的池塘罢了。相比起我家院子里的两棵四十年的银杏,高过房顶的大柿子树、蓬勃的橘子树以及疯长的葡萄藤,就显得单薄多了。但不知道为什么,它这种不加束缚,柔弱中追求阳光的劲儿令我着迷。
那一年的暑假,我尝到了桑葚的味道。从黑的发紫的桑葚中间一口咬开,就有紫红色的汁液溅出,像小葡萄,味却更似蓝莓。由于是第一次吃,美好的印象深深烙在我心里。
第二次我去找它,已经快上初中了。
刚从劳技书中学到养蚕,我就很高兴地用塑料杯子去装蚕与桑叶,我不厌其烦,也有时间。但因缺乏经验,蚕儿一只只地死掉,五六只里面只有一只结茧在我不知道的时候飞走了。茧留了下来,泛灰,小小的蚕儿肯定是很努力了。从此以后,我的心里阴影也再不许我到桑树面前了。
最后一次看到它时,我却有些心酸。枣树忠心结了三、四十年的果,凋零了;葡萄藤在虫和农药的双重压力下,也去了;小橘子树和枇杷因为建房需要被铲了。大柿子树长到了房顶上,被削去了枝干,显得好不凄惨。老银杏树不长了,是对生活的无奈亦是被吓傻了?
走出后院,夏天池塘边的一片绿,是浓绿,这和当初是多么相似啊!穿过一片绿栏杆,是那嫩绿,独属于我那颗小桑树的那片嫩绿!走到它近前,它似乎一点也没变。叶子更多了,引得红里透黑的小桑葚直往里钻。这次,我没有如一个馋嘴的孩童将它的孩子全部掠去,只是摘了一个,慢慢地放到嘴里,细细的回味。
嗯,是有些酸,如那陈年往事,酒被时间酿成醋。
记忆中的很多东西都改变了但也有些不变的东西,提醒你不要忘了自己。
果然,又见那桑树,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