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现在您乘坐着长城游览公共汽车前往八达岭,我们将看到被列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长城。您如果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出来,我们都可以一一作答。还有,请不要乱丢垃圾,祝大家旅行愉快!
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它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长。从远处看就像一条长龙在山岭上,所以叫万里长城。
好,各位旅客朋友们,我们的车已经到站了,请您看正前方,是一块石碑,上面刻有‘八达岭’三个红字。
现在我们已经登上长城,请您看脚下,我们脚下的方砖是特别平整的,五六匹马可以并行。我们的左右两旁是两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了望口和射口,供了望和射击用。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个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如果有敌人来袭,要给另一个堡垒传递信息,就在城台上点燃焰火,附近的巡逻兵看到,就会通知他们的堡垒点火,就这样一个个传递下去,狼烟四起的时候,将士和士兵们立刻准备作战了。
古代劳动人民多么的充满智慧啊!可是,这场长城修筑也是包含了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啊!大家可能难以置信,这样一块条石,最轻的就有两三千斤重,可以有二十几个年轻人的重量。古代没有任何先进的工具,只靠着古代人民的肩膀一步步的抬,一点点地垒起来!当时不知道有多少劳动人民累倒在长城下。
大家一定听说过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吧,这个故事就是为了修筑长城,而累死了孟姜女的丈夫。
从古到今,有很多人赞美过长城,毛主席就写下了一首赞美长城的诗,我来给大家朗诵一遍: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长城之旅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次再来,谢谢大家!
故宫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故宫建于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年间,它位于北京中心,是明、清两朝皇帝
和妃子还有太后住的宫殿。故宫面积非常大,在明末崇贞皇帝年间战火不断,故宫有些损坏。后来清兵越过
长城,攻克了北京,中国开始了最后一个朝代——清。清初顺治年间,继续修建故宫。从此后,大清每位皇帝全在那里居住办公。今年夏天,我有幸参观北京故宫。
单外表看,就可以品出历史长河的古老。过了天安门城楼,进入故宫城门,可以看见金水桥和午门,还有护城河。金水桥只有皇帝和当级别高的官员才能过往,故宫的历史有五六百年了,里面全是古香古色的宫殿,非常气派,这是一个朝代一个国家的象征。
故宫又名紫禁城,中心是内宫,是皇帝阿哥妃子住的地方,外面叫外宫,是大臣官员所住的地方。慈宁宫,乾清宫,太和殿,御花园,偏殿,四合殿……每个宫殿都非常美丽,如果你来故宫旅游,有扮作大内侍卫的人护卫,里面有龙案、龙椅,金碧辉煌,龙椅上有一条金龙,象征着皇位。故宫后方是钟表馆,是一个珍藏宝物的.地方,那里有康熙、雍正、乾隆当年用过的玉玺,价值连城。出了这个地方,四周是环星拱月的宫殿,走过大大小小的宫殿后,就是珍妃井,这个井拥有着它自己的悲惨历史。不知不觉,我已走出了城门,回头望望朱红色的高墙,我仿佛进入了历史中。看到了故宫,看到了这面朱红城墙,我赞叹古人,如何能修建这座故宫,那得耗费它们多少心血和汗水啊,故宫,真是一个奇迹!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去了中国的首都——北京。在那里,我们游玩了很多地方,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当然是万里长城了!
那天,我们坐着919号公共汽车去长城。一路上的景色很美,想到马上就要看到雄伟的万里长城了,我更是兴奋不已。大约过了1小时,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八达岭长城。
我们先是坐缆车直接到第五号烽火台。坐在缆车里,远处正好有一大团云雾把万里长城紧紧地包住了,什么也看不见。过了一会儿,云雾慢慢散去,八达岭长城像一条巨龙出现在我的眼前。我想,古人是多么聪明与勤劳啊!那时候没有大吊车和大卡车,他们得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把石头运过来,还得一块一块地搬到山上,他们为修筑长城真是付出了太多、太多……
下了缆车,我们发现这段长城特别陡,我和妈妈还得抓住中间的扶手才能勉强前行。妈妈才爬一点点就不行了,说要停下来休息休息,我也借机仔细欣赏一下长城的美景——长城的城墙都是由一块块长方形的青砖砌成的,每间隔一段,城墙上就有凹凸的口子,那是古代人打仗时用来架武器的。放眼望去,长城有无数个烽火台,前看不到头,后看不见尾,真是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城!
过了一会儿,我和妈妈继续前进。就在这时,我发现长城的一些砖上竟然刻了“xxx到此一游”!真没想到在这么美的长城上竟会出现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我们应该阻止!我们应该爱护国家文物!
经过了一天的游览,我和妈妈已经筋疲力尽了,但我感到非常自豪。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今天终于成为一名真正的好汉了!
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年,我和妹妹、爸爸、妈妈一伙人乘坐火车来到了长城脚下。
一来到长城,我立刻看见远处的长城连绵不绝。像一条巨龙,卧在山间;又像一条河流缠绕在山峰中,隐隐约约,若隐若现。抬头看蓝天上飘着几片白云,凉爽的清风吹拂着我的脸颊,我的心情十分高兴。
来到长城边,沿着一个小出口进了长城。长城连绵起伏,是靠山建筑的。它的每块砖大约有十五千克重。这样重的砖,这样高的山,当时的人们都是靠自己的双手和肩膀搬上去的。摸着这滑滑的城墙,仿佛上面滴满了当时的辛勤人们的汗水。
听爸爸说,在古代以弓箭、刀戈为武器的战争中,长城作为防御的城墙和守备的关隘,作用可大了。长城基本上是依山岭、河流等地形建筑的,而且在特别险要的地方,还建筑了关塞,如居塞关、山海关等。城墙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台子,用于巡逻放哨、屯兵和储存武器。在山顶上还建有烽火台,作为前哨信号站。
我和妹妹飞快地往上跑,想快点爬上长城顶部,可是跑着跑着就气喘吁吁了。长城可不是好爬的。长城绵延起伏,上下坡挺陡,有的地方几乎就是垂直的,好在有栏杆,否则……爬着爬着,我发现城墙的下面有许多小洞。我好奇的问妈妈那是干什么的。妈妈说,那是观察敌情的时候用的,有的时候,敌人放箭的时候,从上面观察有可能被射中,从观察窗中观察,就避免了这种危险。
不知流了多少汗水,我和妹妹终于到达了八达岭长城的最高处。我两手做出“耶”的姿势,高高的举过头顶“我登上万里长城了!”。我高兴地蹦了起来,妈妈抓紧机会,拿出相机,拍下了这精彩的瞬间。
这些世界文化遗产闪烁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的光芒。让我们来领略,探索中国的古老与文明。
万里长城东起鸭绿江畔辽宁虎山,西至祁连山东麓的甘肃嘉峪关,有八大关塞:山海关、居庸关、紫荆关、雁门关、娘子关、偏头关、嘉峪关、玉门关。而我们爬的是居庸关的前哨———八达岭长城,是我国古代中原内陆抵御北方草原外族入侵的重要防线。
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最精华的部分,集巍峨险峻、秀丽苍翠于一体,以苍茫的风光和毛主席笔下的“不到长城非好汉”而名冠天下。
这天,我们就来到了八达岭长城,因为时间紧张,我们只能登南面的四关。
带着丝丝的不满足,我们来到长城脚下。远看长城,它如同一条东方巨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中;近看长城,它在高低起伏的山脉之中忽起忽落,好似在这崇山峻岭之中游动。
长城经历了多少磨难,却依然挺过来了,这不就是我们中国人民———龙的传人、炎黄子孙千百年的精神面貌吗?这种精神,我们应该学习、弘扬并传承。
我们开始登长城了,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了。我们面前,坡度大约有60度,而最高的有85度,基本是直上直下了。这段长城上,台阶有高有低,高有三四十厘米,矮的只有五厘米;城墙也是,高有2米,低的只有1米不到,所以非常容易摔下去,相当危险。
一半不到,我就登不动了,改成爬了。心里的退堂鼓敲个不停,可真要下去了,又不甘心。踌躇了好一会,终于决定了:一定要向上,就是爬,也要爬到南四关!
我手脚并用,一边往前挪一边想:谁说女子不如男!我一定要爬到终点!想着,想着,我越来越快。
终于到了!站在烽火台上,凉风习习,极目远眺,“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油然而生,我觉得值了!
长城,它是一条龙,令人震撼的巨龙,凝聚了中华民族,华夏儿女心血与期望的中国龙!
北京的八达岭长城是非常雄伟的。
我和爸妈站在八达岭长城的入口处,只见巍峨的长城犹如一条巨龙弯弯曲曲地盘在山上。望着远处的山顶长城上黑压压的蚂蚁搬的人们,心里不由得惊讶:真是人山人海!
这时,迎面吹来一阵寒风,我不禁被冻得哆嗦。虽然昨天预报说今天会降温,而我也是有备而来加厚了衣服,但没想到是这么冷!好像一下到了南极,风刮在脸上像刀似的,真疼啊!在这么恶劣的天气爬长城还真是一种挑战啊但愿我能活着回去,阿门。我这样想着,向长城迈开了脚步。
长城的楼梯很陡很陡,每上一个台阶都要用尽全力,腿好像灌了铅,抬都抬不起来。四周的城墙上每一块砖都刻满了各种名字,连地上都有。我想这是游客来时留下的纪念吧。长城上没有楼梯的地方变成的陡坡,几乎是90°,非常难爬。爬到一半甚至有可能滑下来。于是人们就抓住扶手一点一点往上挪。扶手只有两边有,所以就形成了两遍挤满人而中间空荡荡的奇特景象。因为人太多,实在挤不上去了,于是我只好后退几步,从中间冲了上去,不过撞到了不少人。
爬到中间的时候,我回过头向山下俯视。因为是冬天,所以山上的树叶都掉光了,只剩下张牙舞爪的光秃秃的树干了。偶尔有一两只鸟飞来飞去,叫几声。显得孤零零的。我想到了孤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白朴大概想描写得就是这番景象吧。
我还看到了我曾经爬过的那几段长城,现在它显得那么渺小。不过上面的人还是黑压压的挤来挤去的样子。这长城弯弯曲曲的,一直到山的最深处——不管我怎么踮脚,怎么蹦怎么跳到看不见了为止,只能看到藏在树林里的若隐若现的烽火台。我回过头来,看着那个最高点——终点,离我不远了信心更加十足了。
快到正午了,天气暖和了许多,游客也增加了。
历经千辛万苦,我最终终于气喘吁吁,爬到了终点。我站在高高的台子上,骄傲的举起了手,眺望着远方——欣赏着远处美丽的风光!
不到长城非好汉,我读完诗句感慨地说:我也是一条好汉了!
今年八月我们一家到北京旅游了一趟,让我映像最深的地方要属长城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辛勤汗水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长城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它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当我们到达八达岭长城时,抬头望去,长城雄伟壮观,巍然屹立在我们眼前。往最高处看,感觉山顶不是太高,我们就开始了一天的攀登。长城的地面,大多是用方砖铺成的,斜着上去,也有一些台阶,但台阶跟我们的楼梯并不一样,高度不等,长度不均,表面不齐。高度越高,地面也越陡峭,陡峭得有点让人害怕。长城的围墙是由一条条小方砖铺成,平整而美观。一路坡高路陡,当爬到自以为最高的顶端时,我们发现还有更高的地方,于是我们又接着爬了几程,终于登到了八达岭长城的最高烽火台。环顾四周,哇!好美的景色啊!当我们回头往山下看时,我有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崇山峻岭尽收眼底。连绵起伏的长城,真像一条蜿蜒的巨龙卧在巍峨山脉之中!一路爬上来的功夫没有白费。站在山顶,阳光明媚,微微的风,缓缓吹过,将我满身的燥热随之吹落在长城之上,透出无限的惬意。爬山容易,下山难。一路往下走,我的腿脚有点不听使唤。终于回到山下了,当我坐在遮伞下休息时,感觉浑身酸痛,但内心散发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兴奋与快乐。
这次长城之游令我难忘,我从心底感叹长城的雄伟气魄,我从心底赞美古代劳动人民坚韧不拔的聪明才智,我从心底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女士们、先生们、孩子们,大家好!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王导或小王,今天有幸为大家介绍万里长城。
我们从远望去,长城好似是一条沉睡的金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毛泽东曾说过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是呀,身为炎黄子孙,怎能不看我国的骄傲、奇迹之一呢?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段的长城是修筑在八达岭上的,高大,固若金汤。如果你仔细看,就能看到上面的方型的口。其实这口是暸望口和射口,供暸望和射击用。它们的背后还有成排的,两米多高的垛子。为什么要有垛子呢?这是因为在打仗的时候,两米多高的垛子正是最好的掩护。
长城还有几个传说故事,例:孟姜女哭长城、万年灰与燕京城、冰道运石……我给大家讲讲“冰道运石”吧:当初,修建嘉峪关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2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条,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却人抬不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眼看隆冬季节就要到了,石条还没有从山里运出一块,若要耽误工期,没有工钱是小,这脑袋可就难保了。大家正在长嘘短叹,这时,忽然山顶一声闷雷,从白云中飘下一幅锦绸,众工匠赶紧接住,只见上面若隐若现有几行字,大家看后恍然大悟,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来后,众人从山上往关城修一条路,在路面上泼水,让其结成一条冰道,然后把石条放在冰道上滑行运输,结果非常顺利的把石条运到了嘉峪关城下,不但没有延误工期,反而节省了不少工期。众工匠为了感谢上苍的护佑,在关城附近修建庙宇,供奉神位,并成为工匠出师后必须参拜的地方。
好了,我先不多说了,长城还有很多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奇迹与美景,先参观吧!
4月18日,一个天气好、阳光足、百分之百快乐的日子,这是因为学校在那天组织我们四年级同学去蓟县著名景点——黄崖关长城。
我们在早晨6:15集合,乘车前去,在10:48时到达目的地,虽然路途时间很长,可我们还是不改往常爱说话的习惯,一路上说说笑笑,吃着自己带来的小零食,吃腻了就玩着扑克、砸卡、游戏机等游戏,玩累了就想象着黄崖关的美丽景色,简直快乐极了。
在那里,我们先去的是长寿园,长寿园坐落在黄崖关长城八卦城内,占地3000平方米,门前影壁上刻有一巨大的“寿”字,四周墙壁是用10003个写法不同、姿态各异的“寿”字组成的,还有喷泉、小水池等等,可有意思了。
然后我们就爬上了我们梦寐以求的长城。这长城修复了3025米,是中国修复长城工程中最长的一处,爬起来可真是累死人了,因为这里最高的台阶大约有2分米那么高,最矮的台阶呢?却只有5厘米那么矮,真是有高有底,麻烦之极。没有办法,我只好和孙晶同学携手共进,共同去追赶跑在前头的同学。我们每到一个小摊前就休息一下,为父母、家人买点小礼品,以便养精蓄锐,争取在下一“跑道”时赶上或超过某一同学,以提高“名次”。终于到顶了,一览四周风光,峰峦层叠、山花烂漫、让人陶醉。回想到上来时候那气喘吁吁的样子和登上长城兴奋的神情,我真正体会到“不到长城非好汉”
的含义。接着,我们在校兵场吃过午餐之后,来到了八卦迷宫阵。很多同学在第一圈时就走了进去,而我们却是依靠墙上的乾、坤、震、艮、离、坎、兑等八卦的箭头所指,可还是迷了路,最后还是在同学们的带领下进入的,真是“自愧不如”呀!
通过这次旅游,我不仅领略到了世界驰名、象征着伟大中国的万里长城的风采,还尝到了合作的愉快,而且第一次为父母买小礼品,体会到了为别人服务的快乐,真是一举三得呀!我真是太高兴了!
今天早晨,我早早的就起来了,因为今天,导游要带我们去爬雄伟壮观的八达岭长城,MAO说得好“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我一定要爬到长城的顶峰。
到了八达岭长城下,我们做着滑车来到了长城上,长城上的人可真多呀,就连年过花甲的老人也来了!看来大家都想成为好汉。长城上也十分的冷,风“呼呼”的吹,有许多人还加了几件外套,在长城上我还看到了白色的烟雾在随风飘动,原来是雾气。北京有许多老外,我和老外还有一件有趣的事:在天安门广场上,我因为前几天散瞳,不能见强烈的光,我便戴上了墨镜,我又怕会和他们走丢了,就搀着杨叔叔的手。这时,迎面走来了一个年纪较大的老外,他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杨叔叔,便对他说了一句英语,我当时没有听懂,只见杨叔叔摇了摇手,连忙说了几句“NO,NO”,那个老外伸了伸手说了一句“SORRY”,我实在搞不懂,等那个老外走了后,我问了问杨叔叔到底怎么回事,他笑着说:“因为你戴着个墨镜,又把我搀着,人家以为你是个盲人!”我当时说不出什么感觉,又生气又兴奋,便问杨叔叔,那个老外为什么要问你,他说外国人有同情心。早知道我就不戴墨镜的。对了,言归正传,我本来是想爬到好汉坡,也只有八百八十八米,但好汉坡后面几百米地,有一个烽火台,上面只有一个小门,门两边挤满了很多人,想过去,非常的难。回去的时间又是那样的逼人,只好带着遗憾,坐着滑车回到了长城下。
虽然这次没有登上好汉坡,但我已经一览了长城上的风光,尝试了坐滑车的刺激,爬长城,是我这次旅行的最大乐趣。
暑假的一天,我有幸去北京八达岭游玩,路经京张铁路,不但看到了詹天佑的伟大工程,而且还饱览了长城的风光,是我至今记忆犹新。
来到长城脚下,只见高大、坚固的城墙被青石大砖筑城,沿着入口的公路顺坡而行,不一会儿便来到了长城上。仔细看!城墙足有几十米高,每隔不远处就有一个垛口。站上垛口,四周的一切全部看的清清楚楚。城墙的路面很宽,宽到可以并行八辆马车,全部都是用青砖铺的。
如此雄伟、厚实的城墙及其坚固,真不愧是古代战争之时的最好屏障啊!
转过身来,前面就是烽火台。只见它高高的耸立着,呈小山形状,往前是一条通道,里面是由八根粗大的“擎天柱”和几个石椅组成。往左边看,有个楼梯直通上面,上面周围有二三十个垛口,在这些垛口上再次往远处望,连北京城都尽收眼底,北京车站和一些其它高大巍峨的建筑物清晰可见。再仔细瞧一下烽火台的结构,虽然它经历了无数年代,经历了无数战争风云,也饱受了无数狂风暴雨的侵蚀,有的地方以斑驳脱落,然而整个外形却依旧完整、坚实。我抚摸着墙壁,眺望远方,仿佛看到了烽火台上的烈火熊熊燃烧,侵略军铺天盖地而来,无数华夏儿女奋起反击,战场上血流成河,处处的硝烟久久不能平定……
沿着长城继续向前走,尽管都是一色青砖铺成的,但是走在上面却使人浮想翩翩:“那望不尽的长城内外风光,那走不完的万里路程,作为华夏儿女,我要用我的智慧,为中华腾飞,为四化的大业做出贡献……
我爱长城,爱老师,爱同学,爱所有爱我的亲人,更爱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