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我回来了。”我推开屋门,喜气洋洋地跟父母打着招呼,“这次我在学校举办的知识竞赛中,拿了个第一名。”我一边炫耀着自己的“功绩”,一边看着父母的表情。“是吗?”爸爸点了一下头便和妈妈进屋做饭去了。“好了,今天晚饭要有好菜了。”我想着,眼前似乎已摆满了丰盛的菜肴,耳畔似乎回荡着不断的夸奖声??
“开饭了!”我几步跑到桌前,奇怪,面前摆着的只是平日的家常便饭。“可能把好菜藏起来了,呆会儿好让我大吃一惊吧!”爸爸、妈妈像往日一样坐在桌前吃了起来,我还在伸长脖子向厨房张望。
“你怎么还不吃饭?”妈妈捅了我一下。“啊,怎么菜还没??”顿时,我的心凉了半截,我用筷子扒拉着碗中的饭,往嘴里塞着。吃饭时,父母只字未提我拿第一的事,更甭说什么表扬了。我的心彻底凉了。
晚饭后,我独自呆在房里生闷气:难道我这个第一名就换来这些?怎么也该夸我几句呀!我的眼泪顺着脸颊滴到了眼前的奖状上,把“第一名”那三个字都浸湿了。
“好了,别想了,反正事情已过去了。”我拉开抽屉,漫不经心地翻找着东西。突然我被最底层的一个纸卷吸引住了。我拿出一看,是张奖状。
上面写着:“李明同志在执行卫星发射任务中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特颁此证。”那张奖状因为长期放在抽屉底部都有些泛黄了。“怎么?爸爸从来没有提过此事呀?”我不禁回忆起爸爸那些往事。
爸爸曾先后七次下太平洋执行卫星测绘任务,顶烈日,冒酷暑,辛勤工作。可是,每次回家他都像默默无闻的蜜蜂,不像大吵大叫的知了。
想到这些,我明白了:爸爸妈妈认为我长大了,不能再像小孩子那样去哄了。他们是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教育我要谦逊,不要沾染上浮夸、自满的恶习。多么纯真的爱呀!我的眼睛又一次被泪水湿润了,赶忙把自己的奖状同爸爸的奖状一起放在抽屉的最底层。
认识你是从小学的地理课本上,辽阔的土地和众多的人口,锦绣的山川和肥沃的水土。宏伟的长城长江和黄河,还有你那雄鸡般的模样。你是我心中壮丽的梦!
发现你是在历史的课本里,悠久的文明和沧桑的变化;你辉煌的历程和不息的升迁,璀璨的唐诗宋词和元曲;还有你那独一无二的方块汉字。你是我心中自豪的梦!
震撼于你是在战争岁月中,是你深重的苦难和不屈的抗争;是你儿女的探索和子孙的继承,是你的烈士的身躯头颅和鲜血;还有你那震惊世界的长征征程。你是我心中激动的梦!每个人都有梦,在不同的时期梦也会变,它可能不是很大的梦,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梦,但是13亿个梦便汇成了中国梦。我现在的梦想學习心得体会[Www.Qcrx.CN]还达不到弘扬中国文明古国的传统深度,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志愿,只是做一个普通人,做一名美术老师。
这个梦的确很小,但在我的心中却是一个宏伟的目标。开学第一课上来的名人,他们不同时期都有自己不同的梦想,而且都有其原因,我也有我的想法。七彩的画笔能纺织出彩虹,绚丽的颜色能点亮我们五彩的童心,斑斓的油彩能画出孩子们的梦想。在梦想的背后当然得付出双倍的努力和汗水,正如李连杰叔叔幼年的武术冠军梦,他为了实现他的梦,坚持不懈地训练,不断地通过比赛提升自己,他实现了他的冠军梦。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也在我的画中投进了一个球,那就是努力。我爱我的祖国,更爱这个梦想。
我的下一个梦就是:当我长大成为一名光荣的美术老师后,带着同样可爱、怀揣梦想的孩子,在大自然中天马行空,用自由的画笔制造天上的彩虹,闪烁的星星,让他们都能露出笑脸,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欢乐。
让我们每个人都放飞梦想的鸽子吧,我们的梦,中国的梦,让我们一起加油,携手共创祖国美好明天!
中秋节是个美好、祥和的节日。家家户户都会欢聚一堂,品尝月饼和瓜果,享受天伦之乐。"每逢佳节倍思亲",每个人都希望在中秋佳节能够全家一团一聚,这是人之常情。可是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今年,我上初中了,住在一个老师家,而爸爸妈妈则在苏州那边做生意,我们天各一方,而姐姐又在实验中学。我们学校中秋节那天也没有放假,我又不能和姐姐一起度过。我想到这儿,两眼闪起了泪光,不禁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晚上,外面下起了大雨,乌云密布,看不到月亮。我慢慢地陷入了思考中,进入了几年前中秋节的回忆中——
晚上,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姐姐吃过了晚饭之后,我们在家里看着中秋节的新闻。等妈妈洗完碗后,我们一家四口人,坐在秋风习习,丹桂飘香的院子里,大家有说有笑,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月亮出来了!"
只见月亮皎洁明亮,害羞地露了一小部分脸,过了一会儿,月亮掀一开了她神秘的面纱,露出了她可爱的脸蛋,散发出迷人的光线。我情不自禁地吟起了诗:"小诗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今年,我只能吃着月饼,我以为我只能孤独地一个人度过中秋节了,可没想到爸爸打来了电话,姐姐也来找我。虽然外面狂风呼啸,冷得很,但是我感到了大家的关心,我的心热一乎一乎的。
啊!这真是个温馨,比以往更加美好的中秋节!
时间的冲刷,让记忆长河变得模糊。但在我脑海中始终有一颗最亮的鹅卵石,被时间冲刷的越久却磨得越发的光亮。
记得那年,我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踏着夕阳的余晖,兴高采烈的回家。忽然看见前面围着一大群人。当时我按捺不住好奇的心情,飞奔跑到人群中,然后挤了进去。
眼前的一幕让我惊呆了,不知是因为落日的渲染,还是大家的.嘈杂声,让这一场景变得越发的可怕。一位老年人蜷曲在路边,头部正流着鲜红的血,他的脸显得十分的憔悴。可能是流血过多,让他脸部变得更加苍白。旁边一位十来岁的小孩用手奋力托着老人,小孩旁边扔着一辆小铁滑车。小孩面容焦急,因为他的年幼无力使他没有法子将老人抬上滑车,头上的汗珠正如黄豆般顺着他的脸盘往下滴落。“难道这是老人的孙子或邻居?他们早就认识?”我脑海中闪过无数个“可能”。
看着他快要哭出来的样子,我帮了他一把。他没有说声“谢谢”就拉着车子急速跑了,虽然显得很艰难,但他使尽了全力,很快他及他的车子便悄悄地消失在我的视线之外。
第二天一早,我听到邻居们在讨论昨天的事情。这让我颇感意外,小男孩根本不认识老人,他只是滑车路过。看到没人帮助老人,他挺身而出。回想昨天的那一幕,当时在场的有无数双眼睛,可是唯有那一双稚嫩的小手伸出来。“是为了避免祸端吗?还是因为与自己无关?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冷漠,让他们连伸出一双普通的手都那么为难,是什么让他们看到这一幕还止于拨打电话?”
至今回想起小男孩用稚嫩的小手抬起老人的那一霎那,我仿佛看到了希望之光。为自己不曾像他那样,为那些人的漠视冷酷、为现实社会的炎凉无情感到惭愧、寒心。
那一刻,让我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