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阳光明媚,秋高气爽,一轮红日挂在天边,新闻学校组织我们去泥咕咕之乡——浚县杨玘屯采风。
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谈话声一直持续到下车。我们下了车,首先来到民俗文化博物馆。我们进入院内,看到北边有一片菜地,菜地里种着白萝卜和白菜,走近仔细看,看到一棵棵大萝卜一半钻进泥土里,一半露在外面;大白菜白白胖胖,活像一个个娃娃。
随后,我们来到一个制作室,制作室的主编叫寒刀,“老师,这人的名字咋那么怪呢?”有同学问,“因为这是他的笔名,走,进去参观参观。”我们跟着老师进去,看到一个个造型独特的泥塑作品,有老人正在散步的,有小孩在一块儿玩的,还有大人正在抽烟的,千姿百态,我们看得目瞪口呆。我们问寒刀叔叔:“叔叔,泥塑是怎么做的呢?”叔叔回答说:“先取土和水和泥,然后捏成泥人,再晾干,再把干了的泥塑放进窑里用火里烧,同时往火里加颜料,烧三到四天取出,就做成了同一种颜色的泥塑制品。”
离开寒刀工作室,我们走进了杨玘屯。这个村子里的人个个都会捏泥咕咕。我们来到一位专门做泥咕咕的大师——宋学海家里,在他家的一张桌子上放着许多泥咕咕。我们簇拥到宋伯伯身旁,争相问了许多问题,宋伯伯耐心地给我们解答。他给我们讲起了自己的身世。他从7岁开始学捏泥咕咕,从开始捏得不熟练到现在成为大师,他一捏就捏了40年,我听后很有感触,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日进黄昏,我们坐上回家的汽车结束了这次旅行。我回头望了望被抛在身后的杨玘屯,心里说:“美丽的杨玘屯,我会再来的。”
度过孩提时代的我们,步入了灿烂的花季,即将迎来我们最具挑战又最具机遇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去面对这样一个我们从未接触过的新时代呢?噢,让我来看看我都准备了些什么装进我的行囊呢?————题记
道德
道德是立人的基本准则,是人荣辱观的形成条件。要想立足于这个时代,没有道德是寸步难行的。让道德成为你的基石,在这块基石上能建出最稳固的大厦。
能力
能力是人生存在的重要保障。人类正是以超群的能力在众多动物中脱影而出,我们要拥有的就是非同一般人的某种能力,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先机,才能又选择得权力而不是被选择。
知识
高尔基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一种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不错,在这样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就犹如战场上的武器,想要战胜对手,你必须拥有更先进的武器。知识将成为这个时代的利器,我将用它来武装自己,让自己也变得不可战胜。
健康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体魄,一切就是空谈。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杨利伟能上太空?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我们还能安安心心地在这儿学习?所以,健康的体魄是必不可少的。
精神
中国人拥有龙的精神,我们要想这个时代大放异彩,也要坚持龙的精神。设想一下,你和爱因斯坦一样聪明,和斯瓦辛格一样强壮,但你没有不屈不挠的精神,愈挫愈败,你仍然是一只纸做的老虎,一阵风也能将你吹倒,精神就如同人的骨骼,没有它,你就是一塌烂泥。
让我把我的道德,我的能力,我的知识,我的健康,我的精神,通通装进我的行囊,背上它们去迎接挑战。
好久没有在濠河边悠闲地散个步了。也许是因为时间关系,我常常对南通的母亲河一瞥而过,更别提什么散步了。今天我和爸爸两人就在杨柳依依的濠河岸边静下心来走了一回。
濠河两岸真是别有洞天。千姿百态的树不仅给人提供一片阴凉的绿荫,也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虽然已到中秋,但丝毫看不出濠河两岸的树有凋零的迹象,相反依然遮天蔽日。或大或小的树中,最奇特的就是那棵藤条缠绕的树。它的藤条向四周伸展着,紧紧攀着旁边的一棵数,越到树顶就越茂密,阳光像透不进来似的,竟然像极了一只鸟窝。它的枝上还长出了类似荷兰豆的豆状物,这大概就是它的'种子。
沿着浓荫密布的小径向前走,就可以看到一尊雕像。这雕像上的人名叫陈实功,是南通人,明代外科医生,他在医学上很有成就,尤其是外科,著有《外科正宗》一书,在世界上影响极大。他为南通人民作出了很大贡献,据说长桥就是他建的。望着他的雕像,我感到自己十分渺小,同时也“见贤思齐”,要是我能成为像他一样有才能,有优秀品质的人,该有多好!
沿途风景很雅致,不时可以看到悠闲的垂钓者。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了张謇纪念馆。一进大门,幽静的庭院,郁郁葱葱的盆景,错落有致的房屋,一切都是那么静谧。我们信步走进一个厅,几张红木椅,一个刻有浮雕的屏风,一副对联,几面镜子,这样的布局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风格。我们相继参观了张謇的书房、客厅、更衣室,都显的那么朴素淡雅。
漫步濠河岸,见到了平时难以见到的自然规律景观,领略了古人的爱国情怀,更得到了一种心灵的安宁和升华。
“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随处都可以听到这样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声,这就是我的家乡——新疆!
我的家乡,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最让我难忘的是这里的瓜果和美食。打我记事的时候起,我就知道吐鲁番的葡萄大又圆,阿克苏的苹果脆又甜,库尔勒的香梨香喷喷,叶城的石榴酸甜甜……这个坐落在祖国西北边陲的地方享受着大自然的恩宠,充足的阳光和冰山融化的雪水使得瓜果飘香,名扬中外。打我记事的时候起,我就知道新疆的大盘鸡,昌吉的拌面拉条子,充满民族特色的烤肉,烤包子总是让我垂涎三尺。新疆有着这么多的美食,这么香甜的瓜果,牵着我的胃,能不叫我爱我的家乡吗?
我的家乡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我们班就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每当我们组织活动,回族同学的家长们会给我们准备回族的特色美食:油香,馓子,麻花等,同学们都能美美的饱餐一顿,掉下的渣滓也会被吃个精光,嘿嘿……吃饱后,当然要活动活动啦,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的同学会教我们欢快的麦西来普民族舞蹈,大家在一起尽情的唱啊,跳啊,其乐融融,更是把活动一次次推向高潮!在我们身边的人们,大家虽然名族不同,生活习性不同,但是我们都和睦相处,亲如兄弟姐妹,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我们永远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我的家乡——新疆是个美丽的地方,我爱这里优美的环境,丰富的物产,可口的美食,更爱这里淳朴善良的新疆人!我是新疆人,我自豪!我爱你,新疆!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我再次浏览了月潭公园。在经过数月的建设以后,修葺一新的月潭公园,今年“五一”重新开放了。放眼望去,公园变了,变得更美了。
走进南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那条红的步道,宽敞而又平坦,像一条朱红色的带子,弯弯曲曲地围绕在潭的周围。沿着步道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少年儿童的乐园——童趣园,这里滑梯、木马、跷跷板等儿童喜欢玩耍的工具。他们一个接一个从滑梯滑下来,在跷跷板上比轻重,孩子们玩得眉开眼笑。从童趣园向北,再沿着绿树成荫、草木茂盛的林间石梯爬上去就来到了山上中山亭瀑布,那瀑布从山上倾泻而下,打在石头上溅起朵朵水花,像千万朵白莲。站在瀑布前方的石头上,瀑布那股清凉就会浸在你身上,让你神清气爽。游过瀑布又从东边下山,就来到了最令人难忘,最令人喜欢,最令人心旷神怡的“曲桥”。它像一条彩虹横卧在潭中央,凡是来游览月潭公园的人,只有这里的人最多,都会在这里驻足观看,目睹那成群结队的锦鲤在水中觅食、嬉戏。那情景,是多么的壮观,多么的令人惊讶。如果是小朋友向潭中投放鱼饵的时候,那鱼群像是队伍操练,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一会儿又转圈,激起一阵阵水花。
啊!月潭公园你变了,你和着新城的脚步,使山更青,水更绿,让人流连忘返。
一下车,便到了一个水的世界,满眼的水,绿绿的,周庄便真的是水做的了。
早听说过周庄已有九百余年的历史,不然,水怎么如此得碧绿、怎么如此得多情,怎么如此得沧桑……
在周庄,有什么事情可以比得上在小河里行舟更有诗意呢?小小的木船,在窄的河道中缓缓滑行。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悠悠搅动。倒映在水中的拱桥、小楼、树木以及天上的飞鸟,都在船娘娴熟的技巧中,织就为水中的彩带,配以水中的杂草和绿萍,更是人间织就的极品了。船偶尔驶过小桥,有农家姑娘在雕刻的镂空的石栏旁唱多情的吴歌,岸边不时有淘米、洗菜的农人。周庄,于是就有了灵动的水韵。
船行进在“井”字型的河道中,缓缓的,船后是一抹船的轨迹,碧绿的水被劈开一款,就有了洁白的水纹,然后就又缓缓地合拢了。动作是那样地轻柔,如同一个大方而害羞的姑娘。水在船下响着,缓缓的流水声,配上木船的悠悠,桨声的乃,加上石缝间滴落的水声,仔细谛听,这水声的重重叠叠,如泣如诉,似讲人间千年的故事。置身其间,仿佛处在现实的虚幻之中,耳畔从遥远的天际传来江南丝竹,裹万般柔情,从心灵深处袅袅升起,物化为天际的乐章。
船在河中滑行,极缓的又是极稳的。河边石驳岸中,有大小不一的船缆石,这是船家用来系船的。它们镶嵌在斑驳的石岸中,竟是一件件惊人的民间艺术珍品。它们的造型无一不洗练生动,它们被船家打磨成玉如意、怪兽、鲤鱼等。这些艺术的珍品各显姿态,栩栩如生。仅是这船缆石,就显示了水镇九百余年的古朴和凝重。船行其间,如进入中古世纪,神秘而又古老。或许,它们也是船家的吉祥符吧,经过几代人的打磨,成为水乡人智慧的结晶和见证。
船行在几千年的河道上,一些碑记、柱联在眼前缓缓飘过,轻如烟云的往事,在千年的古道中复苏了,我成为周庄千百年来的一滴水。
周庄,真的是水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