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妈妈和外婆一起去乌镇游玩,大概做了三个小时的车才到达乌镇。刚一下车,我就发现,乌镇的大门看上去非常壮观,我想里面肯定很美。我迫不及待地跑了进去。走进乌镇,走在那用青石板铺成的狭窄的小街上,看到两边各式各样的民居和仍住在民房中的乡民,就会让人有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那儿的房子都很古老,房子与房子之间不是小巷就是河流,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小桥流水,悠悠船歌,走上那古老的石桥,就仿佛我身在那古老的时代,再也没有那刺耳的噪音和漫天的灰尘环绕,我心想:如果我生活在这千年古镇里,那该有多么惬意啊!踏上小船随着船夫滑动船桨,小船也跟着摇摆起来,一阵阵清风吹过,令人心旷神怡,让我真的舍不得下船了!逛了那么久,我们买了乌镇最著名的特产——姑嫂饼,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姑嫂饼,哇!它油而不腻、酥而不散、即香又糯、还有一丝丝甜甜的味道!这次来乌镇太令我难忘了!
这几天我在浙江乌镇游玩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活动,那就是童玩节。
童玩童玩,故名思义,就是小时侯玩的东西。这个活动对年龄没有什么要求,只要是玩过的,会玩的,渴望玩的都能参加。当然,这些游戏不是现代的电脑啊,游戏机啊,简单点说,就是玩爸爸爷爷小时侯玩过的。
童玩馆里玩的可真多啊,有犹如“风火轮”的铁环,有令人捉摸不透的扔筷子,有老少皆宜的空竹,有传统的夹弹珠,还有飞向蓝天的竹蜻蜓……但是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水塘渔趣”。
爸爸爷爷小时侯在田里摸过鱼,捉过虾,在“水塘渔趣”厅里,我也要体验一下了!水塘就是一个充气池,上面盛满了水。玩这个游戏的人要光脚拿网下到水塘里捉鱼,嘿,你还别说,难度真不小,连工作人员都捉不到这些鱼。我倒要瞧瞧这鱼的功夫还能比人深?我拿了两个网子准备左右夹击,我一下就找到了躲在泥里的鱼群,可谁也没想到,一条个头大一些的鱼发现了动静,吐出一排水泡,好了,鱼重新躲起来了,我又重新找到它们……这样保持了很长时间,累得气喘吁吁,只好缴网认输。
这个活动真有趣,既玩了一回,又感觉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奥,你们说呢?
7月27日,天气多云。我和妈妈乘坐旅游大巴前往江南水乡——乌镇。路上,下起了毛毛细雨,感觉很凉快,我的心情很高兴。
两个小时之后,我们来到乌镇。乌镇是一个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镇。它是为了纪念唐朝的将军乌赞而得名的。乌镇内十字形的小河把乌镇分为东、西、南、北四个栅区。我们去了东栅区参观。
这里的房顶都是尖的,而且只有两三层那么高,还有的房子建在水里,在房子里居住的人出门都要划着乌蓬船。
我和妈妈先来到百床馆参观,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床。
参观完百床馆之后,我们走过一座小桥,来到河对岸逮鱼。我找了两上大饮料瓶,把它踩扁,我找卖羊肉串的阿姨借了一把剪刀,把我踩扁的`地方剪开,就把瓶子一分为二,一部分是瓶口,另一部分是瓶底。我把瓶口朝下放到瓶底就做了一个逮鱼工具。我逮了一个小时,逮了四条鱼,跑了三条。我把剩下的一条鱼装到瓶子里带走了。妈妈看了看表说:“哎呀,时间快到了!我们得走了!”她拉着我的手急急忙忙地走出了乌镇。我们坐着旅游大巴回上海了。
今年的国庆长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乌镇游玩,我兴奋不已。
江南小城最美的就是河啦!我们随着浩浩荡荡的人群登上西栅的渡船。渡船行驶在清澈见底的小河上,一排排具有浓厚江南特色的青瓦白墙的民居慢慢地往后退去,一阵微风拂过,船儿的摇橹声、清波拍岸的哗哗声、此起彼落的吆喝声……悠悠地回荡在小河两岸。
天色渐渐暗下来,听说这里的夜景可美啦!晚饭后,我们一家人漫步在古镇的街头,此时已是灯火通明,彩色的霓虹灯沿着屋檐行进,仿佛给这些古老的房子穿上了艳丽的新装。一束束灯光倒映在河面上,使整个古镇焕发出青春的活力。看,河面上还卧着各种各样的桥,有朴素的石板桥,还有造型别致的连环桥,从这桥能望到那桥的“桥中桥”……听妈妈说,这里最多时有一百二十四座桥,至今还留下三十九座桥。
乌镇除了秀美的风景,更有丰富的历史遗产。江南百床馆,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床,有皇帝的御床,老百姓的床,这些床都非常精美。蓝印花布作坊的园子里挂着长长的布,这美丽的蓝是乌镇独有的色彩。
我们马上就要离开乌镇了,但是这里的古色古香,这里的小桥、流水、人家,这里的……都成了我脑海中一幅幅安静的画。美丽的乌镇,再见了!我还会再来!
早就听说过杭州有一座古镇的水乡,名叫乌镇。恰好小长假来临,我们全家一定要去游览一番。
乌镇,这个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美誉的地方,只有亲眼见了,才果真名不虚传。进了景区,来到逢源双桥上,乌镇的美景尽收眼底。面前是一条清澈的运河分支,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络绎不绝,那是临水人家的主要交通工具。两边尽是些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有些相邻的人家之间用着一条石桥或木桥连接着,桥的倒影映在水面上,微风阵阵,漾起了一圈圈绿波。好一个“小桥流水人家”之景呀!
坐上了当地特色的乌篷船,历史文化气息便更浓郁了。一排垂柳种在水边,微风起,柳枝飘荡,更为这古城增添了一道清丽的风采。这时已是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轻拂着整座小镇,这河道,这古桥……
我们的小船慢慢地划着,两边建筑上的灯亮起来了,薄雾也来凑个热闹,为这古镇蒙上了一层面纱,但镇上的人却越来越多,热闹非凡,夜市就要开始啦。这时酒吧、餐厅、精品屋……都点起彩灯、表演,吸引着客人。小镇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叫卖声,还价声,远处飘来,菜香、洒香……它们融为一体,塑造了这独一无二的江南乌镇。
我们离开时,古镇已经睡了,但它的韵味依存。
沿着弯弯曲曲的石板路,我们走近了古色古香的小镇。只见古朴的大门上印着两个烫金大字;乌镇。一进去便是我最喜欢的游船码头。
轮到我们坐船了,乌篷船很小,只能坐下八个人,客舱顶上铺着一些干草,船夫的挡阳蓬比客舱高一点。
船开了,随着船夫摆渡,船左右摇摆,但不影响我。狭长的河道弯弯曲曲地通向远处。湖水是碧绿色,没有任何垃圾,泛着粼粼波纹,非常清澈,能看到一块儿游到那里,一会儿游到这里,自由快乐的小鱼,还有成千上万的孑孓,它们在水中有节奏地一扭一扭,不久的将来它们会变成蚊子,成为人人喊打的坏蛋。
河岸两边的景色更是让人应接不暇。一会儿满目是苍翠的绿色,只见高大的杨树垂下万条绿丝,有的甚至快要碰到湖面了,让我想起了贺知章的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会儿是一片片白色的芦苇在风中低头摇曳,古文里说:“水滨多芦荻,秋日开花,一片白色。”真的是条条符合啊!一会儿,眼前又是一座年代久远的石拱桥,穿过小桥,突然画风一变,一座座、一排排黑瓦白墙的古代建筑扑面而来,屋檐是镂空雕花的,窗和门是古木质古朴的,连屋边的栅栏都是竹制的,仿佛一下子穿越到了古代
水乡古镇,让我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