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皆知有用之用,莫知无用之用。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4、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5、忿设无由,巧言偏辞。
6、过载者沉其舟,欲胜者杀其生。
7、治大国,若烹小鲜。
8、偃鼠饮河,但是满腹。
9、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10、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11、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12、夫求长生,修至道,诀在於志,不在於富贵也。
13、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
14、我命在我,不属天地。我不视不听不知,神不出身,与道同久。吾与天地分一气而治,自守根本也。
15、卉茂者土必沃,鱼大者水必广。
1、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2、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4、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5、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6、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7、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8、多言多败,多事多害。
9、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10、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11、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2、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13、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15、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1、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5、人为贵,还需行天道。
6、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
7、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8、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
9、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
10、播种有不收者矣,而稼穑不可废。
11、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12、理无常是,事无常非。
13、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14、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15、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1、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訥。
3、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6、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7、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8、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9、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1、举世但言衰老者,不可修。我则曰:有此一口气在,皆可为之。
12、白石似玉,奸佞似贤。
13、灾人者,人必反灾之。
14、与妒胜已者而谋举嫉恶之贤,是与狐议治裘也。
15、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1、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
2、必死之病,不下苦口之药;朽烂之材,不受雕镂之饰。
3、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4、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5、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6、沮舍之下,不可以坐;倚墙之旁,不可以立。
7、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9、用赏贵信,用刑贵正。
1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眾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11、明君不释法度,故机诈不肆其巧。
1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3、云厚者雨必猛,弓劲者箭必远。
14、清静处于,虚以待之,无为无求,而百川自为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