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下面分享他的习作。分享交流,善莫大焉。也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2、把子弟的幸福奠定在德行与良好的教养上面,那才是唯一可靠的和保险的办法。
3、读经典名著,最高的境界是读出当下,读出自我。读《红楼梦》“宝玉挨打”部分,让我们自然而然想到当下的教育,父母该如何教育孩子?
4、一个英国的心理学女博士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简而言之:就是引导孩子学到生存的技能,有立足社会的能力和素质!教育孩子父母应该首先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榜样。对孩子做对的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做错的应该批评。爱不能过分,希望值不能太高。
5、还有,当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这孩子又偏偏成了宝玉一样的不爱读书,在家不听父母的话,在校不服老师的管,不按时完成作业,更不愿去“刷题”,他对9211就是不感兴趣,还结交家长认为不该结交的“混混”,作为父母,你怎么办?
6、 成绩好的孩子妈妈通常是有计划而且动作利落的人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
7、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南北朝)颜之推
8、所以,对于孩子的内向性格,家长应该给予理解,因为这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
9、文化对人内心的构建力量是非常强大的。父母应该引导孩子不要非常强烈地在乎细节上的对和错,因为对错往往是相对的。对于孩子做的事情,父母也不要总用对错来分析。
10、母爱如天载地负,永远无私地,不求回报地荫庇着她的子女,闪烁出永难磨灭的人性光辉。母爱无边,母爱如天。
11、父母要想培养孩子一个健康的人格,就一定要营造一个轻松和睦的家庭。
12、愿你有盔甲也有软肋。善良得有原则,感性得有底线。
13、应试教育的今天,家长也都化身“贾政”,希望“宝玉们”读书读书再读书,不去了解他们内心,冰冷而死板的下达读书的指令,倘若有违,轻则喝骂,重则笞挞,这反倒扼杀学习的兴趣,浇灭上进的火焰。而现在,一切为了考试,这和贾政“读书读书再读书”有什么两样呢?分数是重要的,毕竟这几个数字代表了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但我认为不唯分数论也是重要的,当考试成绩从高位落下时,他们只着眼于你的后退:家长的不满,老师的不解,同学的不屑,没有几个人会关心成绩的下落是为什么,有时就连我们自己也忽略了这一点。
14、成年人判断生活细节事件是对是错,远比孩子要宽松,因为我们会首先判断是有效还是无效。
15、我家是标准的慈父严母,我爸负责思想引导,我妈负责具体细节纠正。从小我妈就会告诉我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如果我做了那些她提前告诉我不能做的,而且情节严重,比如撒谎,比如欺负人,比如耍赖撒脾气,就会挨打。我妈专找那些不会受伤但是很痛的地方,打完之后还要自己反省并且说出自己哪里错了。至于礼貌方面,我是被潜移默化了,我爸妈对这方面要求挺严格的。而且从小就被带去各种家庭聚会的场合,每次当着各种长辈的面有一点点错都会被指出来,为了不丢人必须从小修炼。小时候还怨过爸妈管得太多,现在很感谢他们。现在这孩子一个个都是吃啥长大的,某些熊孩子吃饭的时候恨不得站桌子上去,每次看到这种孩子,我都一边保持宽容的微笑,一边在心里狂扇熊孩子耳光。
16、孩子的年龄和心智有其年龄段的特点,不要过分强调一致性,不要和别的孩子硬性地比较,而要鼓励自己的孩子成为他希望成为的那种人:“虽然和高考状元不同,但妈妈认为你同样是可爱的”,这是在打好孩子的心理基础。
17、尚彦行同学选的是第二题,洋洋洒洒写了3600多字,探宝玉挨打之因,溯宝玉灵魂之核,析当下父母之难,思应试教育之弊,绘理想教育之图。视野开阔,笔力雄健,层层深入,抽丝剥茧,文采与思辨齐飞,思想共见识一色。他写美了,我也读美了。当然这并不是说我完全赞成尚彦行同学的观点,我尝试的“读写一体”,重在多读多思多写,旨在不断提高同学们的读写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读写的良好基础。我不止一次说过,写就是会写,写作能力只有通过多读多写才能提高,别无他法。汪曾祺有句话说得非常好:“作家是靠手思索的。”想想,两位写作水平差不多的学生,一学期,一位手下写过十万字而另一位写过五千字的学生,三年、五年、十年以后,写作水平会一样吗?
18、作为雕刻者的父母如果看不到这种互动性,漠视儿童的感觉,以为在受教育方面,儿童就是块没有弹性的石头,刻什么样长什么样,那么一块璞玉在他手中也会变成一块顽石,或一堆碎料看不到这种互动性,就谈不上尊重儿童
19、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20、 你是一个能干乖巧的好孩子,就是太任性啦! 改正以后,老师会更喜欢你的!
21、顺便说说听过的一个故事。胡适当年在北大教书,怎么批改学生的文章呢?据他的弟子后来回忆,胡适往往饭后泡一杯清茶,往椅子上一坐,拿过学生交来的作业,一个一个往远处扔,那个扔得远,就判为优,当时被讥为“胡批”。我们当然不能认为字数多页码厚就是优秀之作,但写得多,渐渐才能写得好,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特别是初始写作阶段。
22、通过一学期的努力拿到了这个分数证明你用功学习了认真考试了,做的很棒很优秀,但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努力努力还可以拿的更高,
23、我们总是太急了,不愿意给孩子等待的时间了。我们总是把自己的焦虑转化成孩子的焦虑。
24、孩子按照我们的要求做的事,占其行为的20%;而按照我们的行为做的事,要占到其行为的80%。所以,为了孩子,我们不能太随便地做人和做事。另一方面,教育的启蒙也是人生的启蒙。先反观我们自身,然后,去思考教育需要加强些什么、避免些什么,教育就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1、我布置的读写任务仍然是两个,二选一。
2、父爱就是一座山!它会在我困难时给我力量,它会在我迷茫时给我方向,它会在我失落时给我信心,它会在我成功时给我祝贺和警醒父爱,是支撑我生命的伟岸的山!
3、因为孩子的成长需要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对他就像养分一样。比如说因为做了某件事情被老师罚站,孩子就会印象深刻,知道这事后面有一个秩序,要遵守游戏规则,不遵守就要受到惩罚,这样的经验很重要。
4、父母应该学会注意孩子的长处,并表现出来。家教专家说:“孩子的优点可以无中生有,可以引以为戒。并非孩子没有优点,但有些父母却看不到孩子的优点。
5、父爱是一道光辉,让你的心灵即使濒临与黑暗也能看见光明大道。
6、当披着“一切为你好”外衣的教育强加于人,谁能受得了被压抑天性的痛苦呢?
7、 不要总为一件不开心的事情耿耿于怀。
8、支持和配合老师的工作,在孩子面前树立老师的威信,请家长务必做到。
9、如今的父母往往有一个误区,就是太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却忘记和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其实,在保持良好关系基础上的教育才有意义,才容易收到效果。我主张“关系大于教育,关系先于教育”,如果发现孩子有问题,先改善亲子关系。
10、孩子对父母和自己的亲密关系不满意,所以会逆反,比如父母要他好好读书,越说他越不读。只有和孩子结成彼此非常信赖的共情关系,父母的引导才会顺利地实现。
11、抽象的道理对于孩子是强大的压力
12、身体力行,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然地成长。允许孩子犯错,孩子就是在犯错与纠错中成长的。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要给处处时时想着给孩子做榜样。
13、其实父母更多的是表达态度。这个态度如果很鲜明、简洁,比如“我认为你不应该这样做”,就会产生矛盾。父母一定不要强迫孩子。如果总是需要孩子说“是”,就有点儿过于依赖孩子,说明父母内心的安全感、稳定感、和谐很大一部分都希望从孩子的态度里获得,应该说这样的父母缺乏一些心理能力。
14、把要东西的权利交给孩子,由他决定父母应该同意或不同意,就像给了孩子一件他不会使用的武器,迟早会让父母后悔的
15、很多父母都想让孩子听话,亲子教育专家也不例外。孩子很小的时候,亲子教育专家就在孩子面前大肆吹嘘:“我的儿子很听话,从不惹我生气。”在孩子面前,她更是直截了当地称赞孩子。一位朋友在家做客,亲子教育专家就会说:“看我儿子,回家总是先写作业,从不到处玩。”客人越多,她越这么说。儿子在她常常有意无意地夸奖下,愈来愈自觉,果然如她所料,一向很听话,很懂事,很少惹她生气。
16、▐相互支持·互为脚手架
17、难忘母亲的声音,它是受伤的安慰,是失败的鼓励,是成长的动力,是成功的原因。倾听母爱,幸福永远。
18、备注个人成长/企业成长
19、啊,幸好宝玉没有被功名利禄所蛊,去考甚么八股文。贾政的教育理念从当时的社会出发是正确的,但对于宝玉——简直会要了他的命!都说八股磨灭了多少杰出士子的聪敏才智,但就是为了功名利禄,为了光耀门楣,为了封妻荫子,为了那如同过眼云烟的繁华富贵!多少父母逼着不愿踏入那污秽之地的男儿走上了八股的不归路!古时的教育理念放到现在肯定会被社会——尤其我们的父母——大为不满,怎么能这样粗鲁的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呢?
20、比如学习和亲密关系是两回事,不要说“你不好好学习就不是我的儿子”。要知道,孩子身上的很多问题表达的都是对父母的愤怒。
21、母爱,犹如波澜壮阔的大海,一望无垠的蓝天,辽阔的草原,葱郁的森林,翻滚着,蔓延着,生长着,蓬勃着,像历史的长河奔腾喧涌,永不停息,轰轰烈烈。
22、进入我的阶段在谈到孩子的时候,父母倾向于使用被宠坏的这个词,但这是出现在成年人世界里的,两三岁左右的孩子确实看起来非常贪婪
23、很多生活细节上的观念没有绝对化的对错之分,不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灌输给他这样的观念:世界上只有一种东西是对的,其他的都是错的。否则孩子长大之后会非常痛苦。
24、沉默就是一个态度,比如“我不想玩这个游戏了,今天的争论到此结束”。父母也应该懂这个意义:孩子不想讨论事情了,只是愿意听、听完就完了,那就要学会把嘴闭上。
1、孩子知道父母说得对,但无意识中还要做一些看起来有点儿不对的事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孩子的成长需要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对他就像养分一样。比如说因为做了某件事情被老师罚站,孩子就会印象深刻,知道这事后面有一个秩序,要遵守游戏规则,不遵守就要受到惩罚,这样的经验很重要。
2、家庭是应该讲“情”而不是讲“理”的地方,特别是对于正处在青春逆反期孩子的教育。
3、打和骂对孩子没有多少好处的,还会让孩子和家长之间产生代沟,不愿和不敢与你沟通,那样会更得不偿失的,要想知道孩子的一切,最好的办法就是与孩子做朋友
4、亲情如水,让浑浊的世界变得清澈,亲情似火,让平淡的生活更加温暖。孝顺父母,从我做起。
5、他会给自己找麻烦,甚至在心理上跟社会过不去,因为他在大脑里面僵硬地认为只有一种东西是正确的。他不会尊重少数人以及处于弱势的文化,一旦自己成为少数人就会非常恐慌。
6、孩子知道父母说得对,但无意识中还要做一些看起来有点儿不对的事情。这是为什么呢?
7、其三:便是“手足眈眈小动唇舌”,手足指他同父异母的兄弟贾环,贾环在贾政面前装得神秘兮兮,诬告贾宝玉强奸金钏儿未遂,逼迫她跳井而亡。这恰恰暗合贾政“好端端的,谁去跳井?……若外人知道,颜面何在?”的心理。
8、沉默就是一个态度,比如“我不想玩这个游戏了,今天的争论到此结束”。父母也应该懂这个意义:孩子不想讨论事情了,只是愿意听、听完就完了,那就要学会把嘴闭上。如果爸爸妈妈认为孩子的沉默是对抗,就恼羞成怒,那是父母的问题。父母需要马上得到结果,代表了一种不太成熟的心理,比如他们自认为特别权威,不应该被冒犯。
9、你好!朋友,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有句话特别有用就是一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尤其孩子三岁前特别需要父母能有高质量的陪伴,让孩子具备安全感,在有爱的环境中成长,当然后面能有时间伴随一路成长更好,与孩子成为朋友,愿意倾诉,有爱有温暖,无论讨论什么能处于同理心的角度换位沟通,现在互联网这么方便,有空也可以多多关注家庭教育的相关商学院,是可以引导学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我也是喜欢探讨并重视教育的5岁孩子的家长,能共同分享很开心,望采纳!
10、所以我想说,良好的关系是一种相对自由、和谐、彼此尊重的关系。
11、一个行为反复养成习惯,习惯反复形成品质,品质改变命运。
12、从“宝玉挨打”说说父母对子女的教育
13、母爱,你如春天里温暖的阳光,也像婆裟的大树,让我淋浴在明媚的春光之中,借着大树的绿荫庇护,如小草一样茁壮成长。
14、少时读红楼,偏爱宝玉,对拿着大板子下狠手揍宝玉的贾政直撇嘴。时过境迁,当了老师当了父亲后,发现自己以及身边好多老师、父亲,一个个成了或真或假或大或小或高或矮的贾政贾存周,我们活成了当初那个曾被自己鄙视痛恨过的人。我们忘了我们曾是孩子的那些心思,那些稀奇古怪的念头,那些见什么都好奇的天真,那些对父母没说出口的话……一句话:我们忘了我们曾是孩子时的那一颗童心。我们长大了,结婚生子了,当了父母了,锤大胳膊粗了,就要以自己的意志塑造孩子了,就像贾政一样,用呵斥、用板子来塑造宝玉了。
15、我主张“关系大于教育,关系先于教育”,如果发现孩子有问题,先改善亲子关系。
16、要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才。
17、 学会自我保护,尽可能的避免身体受到意外的伤害。
18、与其事后对孩子发脾气,不如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新玩具,看到新玩具时,还要看到它与环境、其他人的关系
19、父母是孩子们启蒙教师,孩子是母亲的一面镜子。
20、古老相传,母亲给了我血肉,使我成长,而父亲却给了我骨骼,使我站立。父亲给了我一种启示,给了我教训,给了我一种暂时无法明白却收益终身的爱。而这种爱是父亲生命的付出。
21、改善关系不是去讨好孩子、一味地认同他,而是要把孩子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分开,比如学习和亲密关系是两回事,不要说“你不好好学习就不是我的儿子”。要知道,孩子身上的很多问题表达的都是对父母的愤怒。
22、学习爱的表达是关键
23、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个纯真无暇的世界!
24、1又一个不眠夜,做父母太不易了,做一个不焦虑的父母更难,修神之路漫漫啊,做一个敢于承担的人,不再逃避证明自己。
1、因为知识改变命运,希望我的宝宝能够从小心有灵犀一点通,同时主要希望自己有一个正能量的三观看问题不会对自己的成熟长大受任何阻碍,如果可以的话,孩子妈妈觉着有兴趣爱好、唱歌跳舞、钢琴画画以及文化知识中文科或理科如果你自己能学为所用的话,以及强身健体方面都还好,那你就等于德智体美都非常好,那就是一个有出息的好苗子,希望你自己能够把握好自己,好自为之吧?这样可以把自己锻炼的越来越强大,成为经风雨见世面后,坚强的宝贝,从容淡定!非常能让父母放心的好孩子!谢谢我可爱的宝宝,妈妈太多的语言无法一一倾诉,希望你可以的,加油!!!
2、 你的自觉上进让老师和家长感到欣慰。
3、因为性格内向,不懂得表达,所以总是让他妈妈在人前“很没面子”,所以总是会受到妈妈的指责
4、 生命假如给予你的是一颗柠檬,不要抱怨,下工夫把它榨成一杯柠檬汁吧。
5、儿子的教育,我目前着重性格形成,完全忽视所谓的分数教育,一学期来,数学考试无数次,我基本上不问分数,甚至每次试卷错了哪些我都不会过问(当然许多父母,老师都十分重视错题的更正)。
6、其就在贾政心头火起的时候,偏偏忠顺亲王府的长史官又来问贾政索问琪官蒋玉菡,这又是惹祸上身,忠顺王爷,在皇帝老儿的眼里,又忠又顺,何等宠幸。贾府怎敢捋忠顺王爷的虎须?贾宝玉“在外游荡优伶,表赠私物”,实是得罪了忠顺王爷,这就惹下了大祸。
7、父爱是一把大伞,总在有雨的天里撑着父爱是一座大山,挺拔而伟岸父爱是一片汪洋的大海,浓郁而深远父爱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盏明灯,在我迷路时,照亮我的行程
8、考试,考试,考试,我们的生活中不仅仅只有考试,可大多数父母只看到考试,成绩。他们总是认为,考试能决定一切——就像科举一样。他们没有说希望我们光宗耀祖,但他们说是为了我们以后能过上好日子,生活的比别人强。倘若这是我喜欢的方式,那也无可厚非,当我与他们爆发矛盾时——说我不听话,是因为我拥有自己的看法;说我不成熟,是因为我提出了新的可能;说我歪风邪气,是因为我的思想不在他们的控制之内;说我吊儿郎当,是因为我与他们眼中不该来往的人说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说我是个笑话,是因为我要走别人不屑一顾的路。
9、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用不着再表现自己。
10、 不要等到下雨的时候才想起忘记带了雨伞; 不到万不得以已也不要在下雨时,向别人借伞。
11、生活让我变得懂事起来,生活也让父母变得苍老了许多,看着妈妈脸上的皱纹和爸爸两鬓的白发不由得心疼起来,看着他们俩笑了,笑得如此地欣慰,他们是那么地爱我。
12、如今的父母往往有一个误区,就是太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却忘记和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其实,在保持良好关系基础上的教育才有意义,才容易收到效果。
13、"成功箱"装满点滴进步
14、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15、点这里,让小E知道你(在看)
16、可以在每次读完后点个(在看)或者设为(星标),
17、不要强烈的在乎细节对错
18、那些看似很傻的错误是孩子成长的资源
19、古今对比之下,今天的部分教育理念依然带着浓浓的“封建”气息,我们是“青年锐进之子,尘尘刹刹,立于旋转簸扬循环无端之大洪流中,宜有江流不转之精神,屹然独立之气魄”,都说“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读完《红楼梦》中经典的“贾宝玉挨打”,掩卷而思,令人长叹。反观今日父母教育方式,是不是该反思一下呢?
20、 有时候一步就是一生一念之差就是天壤之别几秒就可以决定我们人生的成败
21、看你希望他做什么了,不是每个人都一定要上进的,能平安,自食其力,父母适当帮衬下能过日子不就行了。至于说懒惰到不找工作,只想啃老,完全依赖老人的话,那你是不是该狠点,断了他的后路,看看他能不能活下去。
22、如此一个人,与你结缘生命,用厚实的臂膀撑起一片天地,护着一个家;他的羽翼呵护着你健康成长,正因他期望你也有巨人的臂膀;他的苛责也许让你怨气冲冠,可总在背后自责;他的威严之后却是那般温柔,这就是父亲。
23、父母首先要从语言来教育孩子,然后再是生活中的每一个小动作,其次是学校,一个学校最看中的是教育
24、 不要为失去太阳而哭泣,否则你也就会因此而失去月亮。 永远不要试图嘲笑那些有缺陷的人。
1、谁,独行在雨季,静感世态炎凉。刻薄嘴欠和幽默是两回事,口无遮拦和坦率是两回事,没有教养和随性是两回事,轻重不分和耿直是两回事。
2、著名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曾经在演讲中,提过自己遇到的一件趣事。
3、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古今无能第天下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于膏粱,莫效此儿性状!
4、从《宝玉挨打》看贾政(贾母、王夫人、王熙凤、林黛玉、薛宝钗、李纨等)这个人。
5、您好这位朋友。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对未成年子女或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为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家庭的美满、幸福,社会的稳定、进步,也具有深远的意义。从系统论观点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家庭教育在这一系统中又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祝福朋友幸福!
6、 有什么好的想法,尽可能的用笔记下来。
7、允许孩子犯每个年龄可以犯的错误,这是我在临床中慢慢总结出来的,犯这种错误的结果往往是好的。那些看起来很傻的错误是孩子成长的资源,而不是障碍。
8、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多的要靠引导,引导的关键在于给孩子选择的空间,但同时要让孩子明白:他必须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
9、《哈佛通知教育红皮书》说通识教育要培养四种能力,其中有一项就是
10、这下可好,三件事彻底把贾政激得是心头一把熊熊烈火烧起,哪管什么三七命人叫了宝玉就开打。
11、我说你说的这个情况咋这么像我……我只能说我都不知道咋办,父母也更不知道吧。只有等孩子自己想开了
12、看起来很傻的错误是孩子成长的资源
13、父爱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盏明灯,在我迷路时,照亮我的行程。
14、孔子认为教育应当“因材施教”。贾政作为父亲,显然忽视了这一点。宝玉的启蒙老师是家中长女贾元春,他的思想形成受多方因素影响:天生顽劣的他,抓周抓起了胭脂,把个政老气的半死。由于长子贾珠的早夭,贾政把振兴家道,光耀门楣的希望统统寄托在了宝玉的身上——正如我们的父母把一切希望寄托在我们的身上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