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数学中,我们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是归纳和模拟。
2、知不敷者勤学,耻不问者骄傲。
3、思索,就是跟本身争论。
4、书是窘境中的宽慰。
5、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 作者:《清诗铎·趁早歌》
6、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7、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注本,事倍功半。——张之洞
8、耗时于阅读,你将因别人辛苦得来的经验,轻易吸收并改善自己。——苏格拉底
9、缔造人的是自然界,启迪和教诲人的却是社会。——别林斯基
10、真正聪明的人,不会因一时的胜利,喜极而泣,也不会因一时的失败,垂偷丧气,因为他知道,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张玉洁
11、用珠宝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谢想云
12、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丘
13、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
14、一生与好书相伴,一世与智慧同行。
15、简陋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朱熹
16、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本活书。
1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18、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有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陈善
19、时间就是生命,浪费了时间就是牺牲了生命。作者:李大钊
20、生平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
21、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作者:吴梦祥
22、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作者:《宋诗纪要》
23、读书之乐乐无穷,拨琴一弄来熏风。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24、规矩是最容易做到的工作,也是最容易忽视的工作,但她却是最贵重的工作。
2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况
26、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27、理论书籍、历史书籍和文学书籍等等,这类书的特点是对人的思想情操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们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深刻的。热爱书,勤读书,是人的心灵丰富的折光,是人的精神向上的表现,因而也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多读书,读好书,一定会逐渐成为我国人民的持久的普遍的习惯。——吴欢章
28、有的人认为读书是为以后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有的人则认为读书是为了谋求一官半职;有的人则认为读书是为了更好的报效国家;有的人则认为读书是为了人类的将来的美好生活。
29、养子不读书,不如养头猪。——李承鹏
30、黑发不知好学早,鹤发方悔念书迟。——颜真卿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礼。——《礼记》
32、绿色、文明是但愿,让我们一起来播种但愿吧!
33、不好的书告诉你错误的概念,使无知变得更无知。——别林斯基
34、读书不为别的,就为读书而读书,是一件多少奢侈的事情。作者:张绍刚
35、"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感到不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36、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作者:卢梭
37、读书对于一个有文化教养的人,是种高尚的享受;书籍应该使我们这些劳碌终生的人感到慰藉。
38、我需要三件东西:爱情、友谊和图书。然而这三者之间何其相通!炽热的爱情可以充实图书的内容,图书又是人们最忠实的朋友。——佚名
39、念书贪多,最是大病。——朱熹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佚名
2、"读书人"应该读三类书,首先是"有关自己专业的书",因为它们是一个专业人员的立身之本。第二类书是"与专业有关的其他门类的书",这类书对于开拓思路,增长见识,加深修养,提高理解、判断能力是很有好处的。第三类书籍则是做一个现代中国人的"必读之书",每一个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都应该了解自己的民族,以及民族悠久的思想、文化、科学史,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在这种时代环境里萌生的各种新技术、新思潮、新文化。——吕叔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