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古诗翻译
平时在红尘中见到月亮,心都能清静下来,何况是在这清秋时节的神仙洞府间?凝聚起来的光芒悠悠地象寒露坠落下来,而我此刻站在桃源的最高处。碧空之中没有一丝云彩,风也不见一缕,可以看见山上高高的松树和山下的流水。那些行动的物体全在视野之中,天那么高,地那么平,仿佛可以看见千万里之外:“少君”把我带到了玉坛之上,远远地施礼请仙人相见。云彩聚集,星斗挪动,仙乐奏响,让人肌骨寒肃。金色的霞光从东面渐渐升起,月轮西斜,仙影远去,我还在频频回望。只因为良辰美景难以再回来,以后到了中秋这天应该很惆怅吧!诗里面的“少君”是指能和神仙沟通的人。西汉武帝时有一个方士叫李少君,他自言见过神展开阅读全文 ∨鉴赏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跌宕之感。这首诗表面上可以归入游仙诗,把中秋之夜写得如梦如幻。尤其“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一句已经成为中秋时节人们常用的佳句。至于其他欣赏者怎么理解,可以说百人百解。有联系刘禹锡仕宦失意,解释后半部分是以仙宫比喻朝廷展开阅读全文 ∨创作背景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谪到朗州(今湖南常德),桃源县就位于这里。在这里他不免悲凉之感,所以写了许多诗词以排遣愁绪。著名的《竹枝词》《浪淘沙》都写于这一时期。更巧的还有一首《八月十五日夜玩月》是五律,是不是写于桃源就不可知了。
古诗背景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谪到朗州(今湖南常德),桃源县就位于这里。在这里他不免悲凉之感,所以写了许多诗词以排遣愁绪。著名的《竹枝词》《浪淘沙》都写于这一时期。更巧的还有一首《八月十五日夜玩月》是五律,是不是写于桃源就不可知了。
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跌宕之感。
这首诗表面上可以归入游仙诗,把中秋之夜写得如梦如幻。尤其“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一句已经成为中秋时节人们常用的佳句。至于其他欣赏者怎么理解,可以说百人百解。有联系刘禹锡仕宦失意,解释后半部分是以仙宫比喻朝廷,盼望早日回归;也有把前半部分解释为用“寒露坠”代指人生祸福无常,说这是刘禹锡对人生的感慨之作。也许这种种理解,正好体现了“诗豪”作品多彩的艺术魅力。
古诗作者介绍
刘禹锡 :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 《酬乐天咏老见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陋室铭》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二首·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唱歌一作:踏歌)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却有晴一作:还有晴)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刘禹锡《杨柳枝 / 柳枝词》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浪淘沙·其三》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翠一作:山水色)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刘禹锡《和乐天春词》
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 刘禹锡《更衣曲》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刘禹锡《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刘禹锡《秋风引》
浪淘沙·其八
秋词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
浪淘沙·其九
学阮公体三首 其二
乌衣巷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乐天咏老见示
望洞庭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陋室铭
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
竹枝词二首·其一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其二十
浪淘沙·其三
浪淘沙·其五
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
祭韩吏部文附诗
望赋附宫人忆月之歌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龙阳县歌
思黯南墅赏牡丹
金陵五题·石头城
庙庭偃松诗
秋风引
观棋歌送儇师西游
和浙西尚书闻常州杨给事制新楼因寄之作
送廖参谋东游二首
踏歌词四首·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