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影我们的十年观后感五篇
电影《我们的十年》立足于现实,从多个角度展现出真实青春,那么,我们大家看完之后有什么感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电影我们的十年观后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电影我们的十年观后感篇1
车上的赵涛和田园,分别代表两种生活状态,赵涛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进入社会。而田原只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可以说让我的父母来看,田原的生活根本不靠谱,这么大了还没有找个正经对象,不仅没有对象,每次都玩那些个浪费钱的小玩意,从开始的铅笔素描,到后来的古董苏制相机,再到后面的宝丽来,靠这些东西能多挣钱么,能养活自己么?
我相信电影中赵涛饰演的角色在开始的时候也是这么看的,赵涛在每次和田原的接触中,其实都是有留意到田原的(从最后的,你怎么还是一个人可以看出),但是除去影片的末尾和田原有过一句对话,其他时候这两个角色之间仅仅有眼神交流。
这是否说明了主流社会对于少数游弋在社会边缘拒绝融入社会人员的一种排斥?
影片的末尾,两人都带着大口罩,而火车上也一改往日拥挤的局面,两人是仅有的乘客,相信是正值sars流行的那段时间。sars的流行,增加了人与人直间的平均距离,将人从社会中一定程度的剥离出来,使原来在社会中的人,有机会体验一下作为个人的生活。两人都奇怪对方怎么是一个,不同的是,田原奇怪的是对方怎么会离开自己生活的圈子,而赵涛则对田原长时间决绝进入社会不解。双方相视而笑,像是突然明白了什么,又像是觉得自己永远不可能理解对方。
十年之前,田原和赵涛都是一个人,现在,仍然……
电影我们的十年观后感篇2
电影,通常是艺术的代言词。并不仅仅是大众所需要的一种娱乐工具。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结束后,观影者或感动,或捧腹大笑,或静默深思,这便是电影的魔力。它是现代科技和艺术的综合体,可以容纳悲喜剧与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重艺术层次。在现代生活中,多元文化速食化的节奏里,一部好的影片就是一场饕餮盛宴,可以引起大众的情感的共鸣和精神的寄托。这里,我想就着近日上映在中国大陆的影片《我们的十年》重温自己的青春时光。
“曾经的我们,或许留下许多遗憾,可我想这就是青春。”
十年,不短不长。但每个人的生命中没有几个十年可以供我们挥霍。十年时间,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了一个人,更别说我们口口声声所呐喊着的十年青春,仿佛在那里一切皆有可能,梦想都可以实现。青蛙都会变成王子,灰姑娘都会等到自己的南瓜马车。《我们的十年》定位是一部青春校园爱情片,整部影片以湖南大学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引领我们领略长沙的每一处风景。干净的校园,绿草如茵,树木青翠,一如我们的青葱岁月,不禁让人感念生命中那宝贵且难忘的青春。四年大学,是青春与活力绽放的地点,是成长和成才的殿堂。这里滋长着荷尔蒙,催生着稚嫩的情感,是友情和爱情肆意疯长的温床。一辈子的朋友,一生的恋人,我们总是不经意间就许下了山盟海誓。真挚的友谊,永恒的爱情,具有莫大的魔力,萦绕着我们整个的青春时代。
年轻的生命在这里飞扬,青春的光辉在这里闪亮。一如影片中三个女孩的友谊,我们都曾手牵手,搂着彼此的肩膀,走在校园里的林荫大道上,忘情地唱响AuldLangSyne,以此致敬我们兵荒马乱的青春。有时,我们对偶然邂逅的某一张干净清爽的脸怦然心动,对某一个纯真的微笑默许芳心、。我们躺在草坪上,嗅着绿草的清香,享受时光的美好,也会在图书馆里捧着书本啃到月亮爬上夜空,头顶着满天繁星,享受那一时的静谧。十年,即是一生。在该影片讲述着不同的角色,诉说的确实同样的青春故事。同样的意气风发,同样的兵荒马乱,同样的离愁别绪,主题不老,但剧情并未能免俗。
我们单纯,热情,总相信自己就是那个可以改变世界格局的人,做着超凡脱俗的梦想。靠着一腔热情,我们努力上进,将自己推向一个又一个更高的台阶。结交着五湖四海,天南海北的朋友,谈论着地球各个角落的美丽景色,满怀期待,希望有一天可以踏遍世界的每一寸土地,认识不同肤色的人,尝遍各地美食。影片中主人公“张静依”是我们每个人都想成为的样子,乐观、热情、坚强、仗义、时刻为他人着想。我们拼尽力气,只为身边每一个人都安好,却也会遇到不友善的人,他们妒忌,嘲笑我们,试图将我们打败。年少轻狂的我们似乎拥有无尽的勇气,不抛弃,不放弃是我们的写照。我们羡慕着校园女神的美貌,叹息自己没有绝世容颜;我们崇拜着实习单位上司的英明神勇,感叹自己的梦想离实现遥遥无期。我们曾想过要只身一人闯荡江湖,最后却只是脚踏实地做着自己本职。每个人都想成为杜浩一样的人。影片中展现那种成功似乎那么容易,只要付出就能成功。付出就会有收获,但收获了并一定会成功。当理想照亮不了现实,我们需要告诉自己,野心不能破灭,梦想不能放弃,坚持,就是我们的信念。
影片中女强人说,“你为什么永远给自己退路和备选答案呢?你觉得十年后会是什么样子呢?”我想,青春在否,并不重要。只要你相信,青春永不老。我不给自己退路,一旦选择就绝不回头;不给自己备选答案,一旦决定,就全力以赴。
这部影片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它打开了观影者的青春回忆录,似乎少了较为深刻的主题,我们看到了慌乱的青春,却没有好好的为整个青春收场。二十几岁的十年青春,是我们每一个人生命中最光华四射的年纪。我们怀着同一个成功的梦,在学校和社会之间画着雷同的轨迹,慢慢成长,感悟着成功的艰辛和不易。毕业,拼搏,我们用十年去交换我们的梦想。不疯狂,不成魔。这部影片结束时,闪过的剪影,就如我们青春的回放,时光匆匆,留下了美好和感动。十年青春,留下足够品味一生的情怀。
电影我们的十年观后感篇3
还是那样的电影,一开始我还是没有很好的理解导演的,那个叫做贾樟柯的曾经的地下导演的心思。印象中的贾樟柯是十分写实的,而这一次他却是很写意的。
这部为了《南方都市版》十年纪念而拍摄的片子在晃荡中透漏出单眼对于未来的看法。影片中的黄色木质火车永远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有它里面的乘客,还有没有拍摄出来的属于乘客们自己背后的故事。赵涛饰演的不断地与田园饰演的女孩在火车上相见,她在这辆火车上静静地搭乘着,她的伴侣越来越多,男友、丈夫、孩子,而孤独的田园则是不断的变化着她记录生活的工具。从这个角度来看,田园就是一个记录者,而赵涛则是一个老老实实的体验者,最后他们终于开始说话,她们最后都只是一个人“你怎么是一个人”“你怎么还是一个人”这件简简单单的话语中用承载的多少的故事。故事的寓意很明显,生活是需要记录的,也是需要体验的,但更是应该一个人好好的去过的。
奔驰的火车代表着时间,时间会就这么过去,我们学会生活与品位生活。女人的交集代表着生活的本质。
电影我们的十年观后感篇4
一部贾樟柯较为写意抽象的作品,全片八分钟,只有两句对白:
“你怎么一个人?”
“你怎么老是一个人?”
开始,我没太看明白,快结尾的时候才觉出点意思,于是看了第二遍。我其实挺喜欢这种抽象细节堆砌的电影,先是平淡无奇地写实,然后点睛之笔落在主题,应和得聪明又含蓄,很有回味。
如果没有主题,它不过是一部简单又叫人看不懂的文艺电影,一路往前的火车,一成不变的旧黄车厢和在时间里穿梭变化的人,季节交替,漏进车厢里的阳光,昏暗城市里飞快向后退去的纵横的铁道。
可有了命题,就不一样了。在个人的理解和视角里,事物不再单单只是事物,它会带着特殊意义,人总是有情结的,好像钢琴之于我,大红灯笼秧歌大鼓之于张艺谋。对贾樟柯,火车是他的情节,小空间里融下的人和事,似乎很近,似乎很远;它和时间一起载人摇摇晃晃向前,悄然无息。有些,顺着世俗成长了,有些,孑然不变,只用手中的工具静静记录。《我们的十年》。
贾樟柯很会思考。叫人读到了好,却说不出来。十年,给我写,肯定填得满满顾此失彼,其实很多记忆是空荡的,忘了消化沉淀。
结尾是延伸到尽头的铁轨,街景像记忆般后退。
电影我们的十年观后感篇5
很喜欢这部短片,片子高度的象征手法对于表意已经足够了,可能贾樟柯对媒体行业不太了解,所以模糊掉了具体的时间提示,只选择了SARS一例(或者说SARS也只是一个象征,象征着媒介的寒冬?SARS发生在2003年,这又不禁让我想到,2003年的南都案?这样想想实在是太可怕了,可能是我想太多了)
然而具体信息的模糊显然导致了影片的历史沉重感不够,所以贾樟柯选择走写意的路线。在这里简单地认为田园是南都的象征,赵涛是公民的象征。影片中暗示情绪的主要是光线和色调,季节(曾经有一个场景是夏季,大概是说南都在影片第一场中国的悲惨生活中诞生了,于是中国进入了希望的夏天),片尾寒冬中的红棉衣有很强的追捧公民地位的暗示,让片尾肃杀的冬天中带来了一点希望。
因此全篇主要是将南都(田园)坚持不懈,始终不变地做公民的观察者(开始是画家,后来观察技术提高了,变成了摄影家,但地位从来不变),一直守护在公民(赵涛)的身旁,让她过上正常的日子。而公民才是真正的主人(赵涛隐藏在大多数人中,但是她衣服的颜色又暗示她的力量)。这么说起来有点过于牵强,但是单从记录一个时代和宣传南方系宗旨的目的来说,已经足够合理了。
值得深思的最后一段。南都对公民说:”你怎么是一个人?“公民对南都说:”你怎么总是一个人?”接着南都和公民依偎在一起,用爪机(是南都的哦)拍了一张照片。从画画到用专业相机拍照到人人都有的爪机拍照,大众舆论时代终于来临。寒冬里夹杂着希望和悲伤。这样想想,此片是贾樟柯的用心之作,也是他一贯的态度:记录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