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德基是我国现代的历史学家,也是一名革命者,早年考入清华大学文史系,后参与学生抗日活动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抓捕,后加入共产党,后两次与党组织中断关系,抗战胜利后担任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后在此和党组织取得联系,为厦门的解放做出了贡献,解放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
熊德基
1913年出生,又名吕晓、鉴堂,江西南昌人
1935年考入中国大学文史系。曾因参加学生抗日活动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后由校方保释出狱。
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两次与党组织中断关系。
1946年受聘于厦门大学,担任历史系副教授。
1947年春与中共闽西南党组织取得联系,继续为党工作,并担任中共厦门大学党支部书记。后任中共闽西南厦门临时市委书记,为闽西南党组织领导的游击区输送大批骨干,并为厦门的解放作准备工作。
1950年7月,他任厦门大学校务委员、副教务长,兼教学计划研究部主任及中共厦门大学党组书记、中共厦门市学校区委员会委员。
1951年,任福州大学教务长、教授。
1957年调北京,任中国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
1958年到河北昌黎蹲点,并主持编写《昌黎县志》。
1978年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主任及魏晋南北朝史专业导师。
1987年11月26日逝世。
主要著作
《论武则天》、《六朝史考实》、《熊德基集》、《唐王朝的形成与特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