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契农是北洋时期的将领,晚清时期捐得同知衔,后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担任沪军光复军总司令部科长等职,后在南京讲武堂学习,北洋时期,被北洋政府授予陆军少将军衔,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辞职返回家乡,皈依佛教,解放后去世!
毛契农
1881年出生,名希蒙,字鉴莹,号契农,以号行,余姚三管乡(今属慈溪市桥头镇)人。
1905年入上海商务印书馆,任会计。未几任太原、长沙分馆副经理,并捐得同知衔。
1909年加入同盟会。
1911年辛亥革命后,任沪军光复军总司令部科长、骑兵团团副兼军需官。不久入南京讲武学堂,卒业后任陆军第三师副官处长兼军需处长。
1913年返商务印书馆,历任常德、潮州、贵阳、长沙分馆经理。
1925年复入军界,历任东北陆军第一军交际处长、军需处长、第二路总指挥部总参议、护路军前防副指挥官等,被北洋政府授予陆军少将、中将衔。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第六军团参赞、四十八师上校参议、第十军少将参议等职。
1932年任定海公安局长
1933年辞职归余姚,始皈依佛教,法名慧月。
抗日战争期间,拥护党的政策,协助推动减租减息,又为浙东游击纵队开设被服厂。
1945年参加浙东临时参议会,选为临时参议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华东土地改革委员会委员,被选为县、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4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