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望攒够了的说说了下一句怎么说
1、人生轨迹这种东西,一旦进入某种齿轮,就会生生不息地运转。一步错,步步错,就沦落到了现在这个样子。
2、2、智慧由听而得,悔恨由说而生;没有口才又不守沉默的人,会有大不幸。记住,苍蝇飞不进闭着的嘴里。君子话简而实,小人话杂而虚。不必说而说,这是多说,多说要招怨;不当说而说,这是瞎说,瞎说要惹祸。多思考,少发言。勿过于依赖语言的功能,却忘了沉默的力量。说话出自天性,沉默出智慧。
3、4、当你春风得意时,留点空白给思考,莫让得意冲昏头脑。当你痛苦时,留点空白给安慰,莫让痛苦窒息心灵。当你烦恼时,留点空白给快乐,烦恼就会是浮云。当你孤独时,留点空白给友谊,真诚的友谊是第二个自我。当你失落时,留点空白给希望,希望是你的指路明灯。
4、;蜉蝣不知昼夜,夏蝉不知春秋。
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6、类似的句子如下:;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7、一步错,步步错,然后将错就错,生活就是这样,毕竟回不去那从前,回不到“错”的之前。
8、人生总有太多选择,每一个选择就像是一个岔路口,一旦走错了,一步错步步错,日后恐怕就再没有更改的机会。
9、6、花半开最美,情留白最浓,懂得给生命留白,亦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懂得心灵留白,方能在纷杂繁琐的世界淡看得失,宠辱不惊,去意无留。懂得给感情留白,方能持久生香,留有余地相互欣赏,拥有默契。懂得给生活留白,揽一份诗意,留一份淡定。
10、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正如大家所说,庄子这句“夏虫不可语冰”,更多表达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奈,而不是骄傲,它也是庄子自我的真实写照。遥想庄子当年,懂得他的学说的,唯有惠施一人而已。所以当惠施逝后,庄子很伤心,举世再没有能跟庄子对话的人。当两个人的认知水平相差太多,根本说不通时,不如不说。孔子应该也经历过很多类似的窘境。《论语》开头就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大概孔子遭遇的不理解太多了,始觉愤怒,继而淡然。孔子还总结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可以说得通的,你不说,就会失去一个理解、支持你的人;说不通的,你非要去说,就浪费了你的口舌。聪明人既不放弃给自己圈粉的机会,也不做浪费口舌的事情。不过,“夏虫不可语冰”的确也可以用来表达一种骄傲。庄子本身就是一个很骄傲的人,乃至于楚王请他当宰相,他都不愿意!这是真正的骄傲,他也的确有资格骄傲!至于网上常常爱把“夏虫不可语冰”挂在嘴边的人,往往本身就是“夏虫”而已,并不比别人高明多少。因为,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是谦虚的人,不会轻易看不起别人。即使真的觉得对方不可理喻,他会无言地走开,而不是鄙视对方。这就回到了孔子所说的:
12、;文人论书,屠夫道猪,道不同,不相为谋。
13、3、一个人的涵养,不在心平气和时,而是心浮气燥时;一个人的理性,不在风平浪静时,而是众声喧哗时;一个人的慈悲,不在居高临下时,而是人微言轻时;情侣间的尊重,不是闲情逸致时,而是观点相左时;夫妻间的恩爱,不在花前月下时,而是大难临头时。
14、目前的最高票答案,说“夏虫不可语冰”表达的“是一种绝望感”,这就属于信口开河的乱扯了。任何学派的人都可能绝望,唯独道家不会!正如老子《道德经》所说:“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一个人能够承受多大的委屈,能够忍耐多么难堪的困境,才能配得上多大的荣耀!所以擅长“柔弱胜刚强”的道家人物,永远都不会绝望!庄子本人就是一个最佳的例证。贫困至极,饭都吃不饱,可他在2000多年前兵荒马乱的战国时代,竟然活到了83岁的高龄!换作一个对人世绝望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的。更何况,庄子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物!这样的人,除非到了天地灭绝的一天,他才有可能绝望!
15、;穴鲋不可语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