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教案和反思
1、花草树木与小动物的变化,鼓励幼儿大胆发现。
2、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进一步感悟春天的美好。
3、教师总结:春天的变化—花开、草长、树叶变绿、小动物(冬眠苏醒、南迁、换毛)、天气变暖
4、这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的,不想让人们发现她。可是细心的小朋友还是找到了她。这些小朋友都在哪找到她了?你知道吗?从书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再读一读。(学生边画、边读。)
5、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6、1.学会本课新字新词,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词语。
7、2.指导重读所填的词语,朗读感悟,体会春天就在身边。
8、设计意图:教师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以互换师生角色来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识记生字,使学生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
9、课前准备: 课件制作,学生收集春天的图片和文字材料。
10、教师引导:同学们从这些美丽的图片中,找到了什么季节呢?(生齐答:春天。)春天在哪里呢?这节课我们就陪伴小作者一同找一找吧。
11、一起到户外看一看春天的景色。
1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3、二、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14、篇三:《找春天》教案设计与反思
15、设计意图:用歌声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把教学推向高潮。
16、设计意图:由扶到放,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伙伴,图文结合,自读自悟,感受春天的美丽,体会投身大自然怀抱的情趣。
17、出示学习提示:⑴自由选择学习伙伴。⑵自由朗读学习内容,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⑶与伙伴交流学习体会。⑷有感情地朗读选择的内容。
18、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9、请大家自由读第2 ~7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把春天想象成什么了(一个害羞的小姑娘)。
20、设计意图:在配乐朗读中,创造想象的氛围。让春天的样子展现在眼前,为学课文做了很好的辅垫。
21、八、作业设计
22、1.朗读后填空:
23、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你们的眼睛里……同学们,让我们齐唱(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来结束这节课的学习吧。
24、3.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25、1.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倾听,头脑中展现春天的画面。
26、春天来了!我们()了她,我们( )了她,我们( )了她,我们( )了她。她在()上摇啊摇;她在()( )嘴里叫,在() ( )枝头笑……
27、四、图文对照,读中感悟
28、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29、一、情境导入,提示课题
30、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31、描绘春天的景色。
32、知道春天大自然的变化。
33、解冻的小溪丁丁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34、设计意图:利用直观形象的活动,将学生带入美丽的春天之中,在揭示课题的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继续探究的欲望。
35、活动反思:
36、播放教师拍摄的春天美景。
37、把春天带来的礼物记录下来?
38、教学重、难点:
39、2.教师与学生一起在轻音乐中朗读课文。
40、指名读本段,读后评价悟出应把“脱”、“冲”、“奔”重读才能更加体现出孩子们找春天的迫切心情。
41、五、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42、设计理念:“自主探索,发展学习,不断创新”课题实验旨在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创造条件,是为学生的独立思考、细心观察、准确表达创造条件。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让学生在真正的通读当中去发展,去领悟,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地自由探究、合作交流、获取新知,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感受,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43、介绍自己找到的春天。
44、教学目标:
45、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46、学生活动:分组展示收集的图片,学生欣赏并描绘图片的景色。
47、3.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识字情况,并交流识字方法。
48、树林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49、全班交流达成共识,相互评价。(师相机点拨,突破难点。)
50、通过活动,幼儿知道了最先告诉我们春天来了的是“迎春花”,接着桃花开了,蝴蝶花也开了,树枝上长出了嫩嫩的绿芽。萌发了幼儿热爱大自然,喜爱小动物的情感。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是一个孕育着新生命的季节。通过观察小动物的外形特征,从而了解到它们的生活习性,知道春天是小动物们开始新生命,汲取养分的季节,既萌发了幼儿观察小动物的兴趣,又增强了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51、反思:
52、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53、感受春天的美丽。
54、学习第八自然段,孩子们找到了春天,他们多高兴呀!他们想告诉所有的人,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一段吧!(激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55、春天带来了哪些礼物?
56、同学们,文中的小作者从地下的小草,早开的一两朵野花,树木吐出的点点绿芽,解冻的小溪中找到了春天,春天是这样的美好,这样的充满生机,你还能从哪儿找到春天呢?说给大家听听。
57、教学过程:
58、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59、2.拓展课文,升华情感。始终注意调动学生的朗读热情,学习热情,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并鼓励学生找一找自己身边的春天,学生在感受春天的美丽,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自己的感情,进行描述。
60、六、拓展课文,强化感受
61、师:要去野外找春天了,课文中的小朋友现在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呢?(高兴的、急切的、激动的)请你也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第一、二自然段吧?自由读。
62、到户外参观幼儿园春天的春景。
63、2.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体会课文语言的美感和蕴涵其中的感情。
64、指名分段读,让其他学生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孩子们在哪儿找到了春天?(学生读到一处,课件出示一处的画面。重点借助课件理解。打比方句子:春天的眉毛、春天的眼睛、春天的音符、春天的琴声。)
65、1.以读带讲,读中感悟。这篇文章内容较为浅显,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在教学时以读带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即使个别学生一时不懂也不必大讲特讲,而是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逐步提高,在读中感悟找春天的快乐。
66、1.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67、七、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68、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字,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69、活动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