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小传
谭博文
在公元192年的某一天,随着一声哭啼,又一个新生命来到了这个世界。跟其他婴儿不同的是,这个小家伙是雄才曹操与宣武卞皇后所生的第三子。谁也不知道,这个小家伙在长大后要比他老爸曹操还更有才气。这小家伙便是曹植,字子健,沛国谯(今安徽省毫州市)人。曹植自小聪慧过人,也不乏留下的经典诗篇,如《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而他七步之内作诗保性命更是留下了一段佳话。
《诗品》的作者钟嵘称赞他“骨气奇高;诗彩华茂;情兼雅苑;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王世贞说过,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可以称“仙才”者,只有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谢灵运更称赞曹植“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曹植也确乎无愧这样的评价,可在公元232年,曹植郁郁而终,年仅40岁。真是可惜了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大诗人。
287班 姚博文
曹植小传
你可知曾植?那个自小非常聪明,才十岁出头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先秦两汉辞赋,诸子百家也会很多的文章的人。他是沛国谯县人,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与曹操、 曹丕合称“三曹”。他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他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故又称陈思王。
少年的曹植便有着一展宏图的想法,跟随父亲在军旅之中,心里便下了要为国为民的决心,可是美好总是事与愿违的。曹操死后,曹丕继承帝位,他不得他哥哥的信任,处处受监视,要不是他母亲护着,恐怕早已丧命。可他从未有过篡位的想法,曹丕死后,人们都说他该高兴,最大的敌人死了,这天下还不该是他的?曹植只是苦笑,他只是想为国家献份力,而得不到重用罢了。
他将质朴无华的乐府民歌发展成为"辞采华茂"的文人五言诗,他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可他最终可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人们都爱《洛神赋》和《登台赋》,可他最忘不了的,怕是年少时想要为国为民而写下的《白马篇》了。
《诗品》的作者钟嵘曾称赞他: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而不群。我想,这也是世人忘不了他的原因吧。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