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之乐
作者:梁若妍
今年国庆节,我和爸爸妈妈一同回到了久违的连江老家。车子开在村庄的水泥路上,两旁是无边无际的稻田,如同给大地铺上了金灿灿的地毯。
到了外婆家,吃过午饭,妈妈说:“走,今天带你们去体验一下割稻谷。”我们很是兴奋,带上镰刀,跟着外公外婆来到稻田里。
瞧!那金灿灿的稻穗弯下了腰,颗颗谷粒,满目金黄。外公娴熟地蹲下身子,左手一把抓住稻秆,右手拿起镰刀一挥,一把带秆的稻穗就到了外公的手里。外婆也弯着腰低着头忙碌着,不一会儿十多把稻穗被外婆拿下了。我也照着他们的样子一手握紧镰刀,一手抓着稻秆,可没想到稻秆坚硬得很,我使出吃奶的力气使劲儿地割,也才割下一小撮,而且很快就腰酸手痛。太阳当空照着,大家都汗流浃背,外婆拿出毛巾擦了擦汗,又拿起水壶喝了几口水,然后继续劳作。我静静地望着外婆,那黑黑的脸、枯瘦的双手,是劳动留下的痕迹。
这时,稻田里传来了妈妈的声音:“今年真是丰收年,每一株稻穗都是那么饱满啊!”
“是啊!这可都是咱爸妈的功劳!”爸爸也称赞道。
“是你妈妈施肥、除草做得勤!”外公呵呵笑着。
“老头子与庄稼田可有感情了,天天往这儿跑!”外婆的话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我们每个人手上忙碌着,脸上却都露出喜悦的笑。那边的田地里,舅舅舅妈们也配合得十分默契,有的负责把割下的稻穗放在打谷机上打下谷粒,有的负责把谷粒一袋袋装好。机器的轰隆声和大家的笑声组成了一首丰收的交响曲。
晚上,月朗星稀,全身酸痛的我满足地躺在床铺上。外婆告诉我,明天要把一袋袋谷粒倒在干净的水泥地上晒,这些谷粒要经过去除杂物、不停翻晒、机器去壳加工等程序,最后才能成为大米。听着听着,我很快进入了梦乡……
劳动锻炼意志,劳动更能创造美好生活!国庆的老家之行,让我对“劳动”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