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事
乐事
原创 喵晓宁
不正经地深挖弹琴背后的故事,实在是乐事。
前几日,我自己喝了一瓶红酒,处于将醉未醉的状态时畅然弹起了《酒狂》,不出所料,我连徽位都按不准。
此曲相传为阮籍所作(我一直以为是刘伶),佯狂醉酒,以表其志。
通过这次醉酒弹琴,我大致有种感觉:当年初作《酒狂》的人,或是一位酒量极佳的人,千杯不倒,自是酒场上的狂傲之徒,大碗喝酒与放怀弹琴两不耽误;或是一位形醉而意醒的人,外在虽任诞不羁,高放厥词“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裤衣。诸君何为入我裤中?”,内心却是愈加澄澈,洞明世事,托兴于酗酒,所以能毫不费力get到音准;或是一位“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酒仙,能将醉酒状态恰好保持在按准徽位与乘兴醉酒之间。
我中学时特别不喜欢一句词:瑞脑消金兽。
在当时的我看来,这首词的其它语句都非常文雅,充满了淡淡忧伤寂寞的韵味,唯独这句“瑞脑消金兽”老是让我想起烧脑花。于是一幅“重阳佳节,东篱把酒,一边儿赏菊一边儿吃烧脑花”的场景时常浮现在脑海里,哪怕大致看过书中的解释,这一碗烧脑花还是"挥之不去"。
直到近日,我从一本关于香道的书中看到:古人抚琴时有焚香助兴的传统。历代文人,如王维、苏轼、李清照等,既是弹琴的高手,又是品香的行家。原来,瑞脑就是龙脑香,是一种古人经常用的香品。兽形熏炉也称“金兽”。
当年语文课堂上恼人的烧脑花终于被“端”走了。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暗香”既有菊花的香气,又有龙脑香的香味。我虽然想象不到“龙脑”是何种香味,但我仿佛看到了一缕青烟从一鼎小小的兽型金炉里升起,飘过了玉枕、珠帘、飘过了酒杯、菊花、最后飘进了主人公的双袖。好一副宋人精致生活的画卷!
顺带看了一眼我的琴桌,上面除了琴,应当是缺少一鼎香炉的吧。于是从网上淘了一个。
说实话,内心多多少少是有那么一些想附庸风雅才买的香炉。但我更期待的是有朝一日,我可以让炉中青烟升起,可以让青烟随着琴音舞动出不同的曲线:香清烟细,琴声袅袅,曲径通幽,知者自得。
风中摇曳的柔荑,固然不得不历经风霜,但能暂歇于心之所往中,也是一种温柔吧。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