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高中作文 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 英语作文 体裁作文 话题作文 读后感 单元作文 初中作文 范文 周记 日记 一年级作文 二年级作文 三年级作文 四年级作文 五年级作文 六年级作文 小学优秀作文 看图写话 续写作文 单元作文 小学作文100字 小学作文大全

愿以寸心圆梦小康,且携奋斗回报家国

时间: 2021-03-24 11:10; 作者: 第一作文 

愿以寸心圆梦小康,且携奋斗回报家国

01
初见小康,是在《诗经》里:“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再见小康,是在1979年邓小平同志的口中:“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

此后,小康这个词总出现在电视的新闻报道里—— 十七大报告指出: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十八大报告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而小康建设之于我,到底是什么?

于开始懵懵懂懂的我,小康总是高高的挂在电视上,从端庄微笑的女央视主持人口中吐出。
02

于是我想,小康建设大概是政府的事,是中央的事,是玉树“4.14”地震后中央的对口支援使其完成全州一市五县的摘帽任务;

是祖国最西郵帕米尔高原的牧羊人风餐露宿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增收致富,抚平他们紧皱的眉头绽放最美的笑颜。

但历史中不会缺乏奋斗者的身姿,不会磨灭奋斗者铿锵的步伐。

《论中国》曾言道:“中国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我看到,历史风尘中那些风尘仆仆的身影,无论前路多少困难却仍旧笔挺的身姿;

我发现,援玉工作中,也是一批批青年才干热血奉献,尤其郭勇带队的队伍深入偏僻地区,上门上户,送温暖到家家户户,拉进群众距离倾听群众需求。
03

于是我想,小康建设大概是优秀精英的事,是那些领头羊的事,是邓小平“春天的故事”震响云霄,掷地有声打开小康大门;

是袁隆平水稻新品种不断诞生,高龄仍奋斗一线田野,产量保全球人民安生;

是钟南山日以继夜步履不停,护全国人民平安;

是兰考沙地焦裕禄,扎根不移的拳拳之心;

是时代楷模黄文秀,思源不忘本的赤子之心;

是名校加持的秦玥飞当村官下基层,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奉献之心。

这些人是中国脊椎的缩影,他们有一分光发一分热,在建设小康的征途中,他们缔造了硕果累累,令人自豪的成就。

我敬佩他们,仰慕他们,却同时也觉得小康这两个字离我越来越近。

鲁迅先生曾言:人既发扬踔厉,则邦国亦已兴起,青年的意志才能反映社会的精神,青年的态度才能决定世界的温度。
04

于是我想,在这场激昂澎湃的浩流中,在这条布满险阻却一次次被人征服踏平的小康之道上,当代每一个青年是否也应该踏入波涛汹涌中激流勇进?

是否也应该怀揣热忱奔赴那条康庄大道?

毕竟疫情中,无数普通医生护士挺身而出,他们中有80后、90后乃至00后的志愿者;

原来被保护的弱者,受希望工程捐助的第一人--张胜利,将爱心传递,以同样的方式去保护和当时的他一样的弱势孩子,在乡村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30余载;

严克美放弃大城市稳定工作支援贫困地区,做大山深处的“骑手”。

无论筚路蓝缕还是黄发垂髫,当代的每一个人,每一位青年,他们都参与在其中,为维护祖国的康庄大道而奋斗。

我才恍然发觉,已经不用思虑青年是否进入急流了,因为我们已经身处历史的激流中。

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不是高高挂在天上,它和我们息息相关,直到这些落实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我真真正正感觉到了,小康建设不是口头上的,也不是只与政府精英挂钩,它融入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05
妈妈是一名医生,医院里有扶贫项目,每一位医生要负责两位贫困户人员,妈妈平日辛劳加班,这下彻底免去了双休,就在医院、家、帮扶贫困户人员家中三点一线奔波。

双休我无事,有时候也会跟着妈妈去走访,要坐很久在山路间颠簸到胃里翻腾的车程,走到泥泞的小山路处,车子彻底过不去了,这就需要下车步行,满是碎石的山路来回一趟,回到家后腿都会酸软,走的时候小腿肚也很难受,所以我只偶尔来几次,看着妈妈每周来已经习惯的样子,我不禁心里暗下敬佩。

很多家庭是真的非常困难,没有很好的房屋,只有木板搭起来的黑熏熏的小屋,很多时候来拜访,家里的人都去工作干农活了,很少能受到周到的招呼,也没有热茶只能喝一杯白开水,但妈妈始终温和的微笑,困难的情况能理解,我们也都不在意这些了。

拜访时会买一些水果、做饭用品,主要是和他们聊聊脱贫进度,他们的工作进度或工作上的困难,给予一定的资金帮助,为他们销售的产品扩展销售路径,自己也成为顾客之一为他们的脱贫工作出一点儿力。

扶贫先扶志,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从最开始的“要我脱贫”转变成了“我要脱贫”,这样的态度转变,思想脱贫比物质扶贫重要太多。

要知道,我妈妈这样一个普通的工薪阶级,负担着两位贫困户,给予每一户的帮助都要一分为二,扶助的那些资金更是杯水车薪,真的是只能尽些绵薄之力。

但贫困户自己态度的积极向上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过程阶段就从“输血”变为“造血”,自力更生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脱贫路,为小康建设的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06
小康之路,首先是要让人民吃饱穿暖,而贫困则是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贫困人口有7.7亿,庞大的这个数据触目惊心,而如今,全国95%左右现行标准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90%以上的贫困县实现“摘帽”,小康建设已经颇见成效。

这样看来,轻飘飘的小康建设几个字现在如有实质般沉甸甸的落到了每个人的肩上,也让我切实的感受到了它的分量。

国防部吴谦说:“青春不只有眼前的潇洒,还有家国与边关。”

我亦想说:有幸报国,不负少年。

中国的“全面小康”已经为我们搭建好了舞台,这从千年前就开始的小康梦想,更是吾辈之责,在圆梦小康的历史进程中,青年们应该知道,这份责任不单属于国家,不单属于精英,是属于我们每个人,因为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

青年们,我们既披星戴月,也怒马鲜衣,袖口一挽追风赶月,奔赴小康。
    返回栏目
  • 上一篇:《神秘岛》的远航——再小的帆,也要远航作文
  • 下一篇:“刺耳”的“跑车”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