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高中作文 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 英语作文 体裁作文 话题作文 读后感 单元作文 初中作文 范文 周记 日记 一年级作文 二年级作文 三年级作文 四年级作文 五年级作文 六年级作文 小学优秀作文 看图写话 续写作文 单元作文 小学作文100字 小学作文大全

由《写作课》引发的关于老师写作问题的思考

时间: 2021-03-26 11:42; 作者: 第一作文 

由《写作课》引发的关于老师写作问题的思考

盛江伟
一、好读和难读
必须要诚实地说,这本书读起来非常好读,却也非常难读。
好读是因为作者所阐释的写作技巧很容易理解,举了大量实践的例子,不管是名作家的写作经验还是作者所教授学生的习作经历,都有很强的说服力。很难读却是因为,自己对于写作方面,尤其是写作小说方面,缺少一定的兴趣。似乎每个人对于写作都有自己的偏好,写小说,更像是年轻人做的事,或者说是专业作家或者有闲阶级做的事情。而我显然已不再年轻,也不是专业作家,更不是有闲阶层。若再追问一下自己,我擅长写什么呢?似乎什么也都不擅长——我不是一个很好的语言输出者,不管什么类型的文本。所以当打开这本书,看到是关于写作,尤其是写小说的——当然作者也说,包括写有一定事实依据的回忆录——就有点兴趣索然了。而作者在前言部分设定的理想读者也不是我这样的人,更何况作者是一位女性作家,教授的大部分是想成为作家的女性学生。
但是我一直在劝自己,人要多读一些自己可能不太感兴趣的书,逼着自己做一些自己最开始不愿意做的事情,这样至少有扩展自己视野的可能。我甚至有这样的一种自我安抚,不把它当作一本写作的书,只是从中了解到一些人写小说的经历,进而把它转化成一种解读小说的理论知识是否可以呢?但是读理论的书,也有一个瓶颈,就是作者举出的大量的示例——大量的文学作品,我本身并不熟悉,比较难以产生深刻的理解和共鸣。换句话说,因为我从未读过文章中提到的那些经典名作,对于作者所举的这些例子,可能真的有种隔靴搔痒、似懂非懂的感觉,理解起来也并不十分真切。相比较《小说课》的阅读,虽然有些篇目也并不熟悉,好在是短篇,容易补课。于是我为自己找另一种理由,现在的有些学生,总愿意写小说。我可不可以把它当作来指导学生写小说的辅助教材呢?况且就该书所讲的写作理论知识并不复杂,也容易操作的。这似乎成了我读本书的主要的动力来源。
二、粗读和摘抄
对这本书作粗浅的认识,先从目标文章的架构入手,把握作者讲了五个部分的内容,每一部分又有几个章节,作者又选取了若干例子来说明,在文章的开头往往有要讨论的具体问题,而结尾部分也往往有自己的认识见解。因为这是一本讲教授写作的书,可能有与课程讲授相类似的口吻,说话也可能有点啰嗦絮叨,读起来像叶嘉莹先生的讲座——但那是真正的口述,真正的啰嗦絮叨——这却是文本写作,可能再加上翻译的原因,文本很好理解——也就是前文所说的好读。
读的过程有一些圈画摘抄,选取一些摘录于此,或可成为不仅仅是小说写作的箴言:
好的作品既需要作家自由大胆地挥洒强烈情感、直抒胸臆,同时还要保持情绪稳定,不卑不亢、不固步自封,以理性和批判性地眼光审视自己地作品。(2页)
通过学习是不是真的能获得写作能力?对此大家往往心怀质疑。他们认为那些有写作冲动,并通过自行参悟就能获得写作技能的人才是真正的作家。但在我认识的做家中,几乎所有人都在学习中多多少少获得了一些写作要义,不管是上写作课、参与写作小组,还是看书评、看指导书。这样的学习即便无法面面俱到地帮助你完成接下来的每一步,但最起码让你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如何开始。(12页)
写作冲动与性冲动相似,都源自人体内自发的某种驱动性,这种驱动往往在连贯的思维成形之前就开始起作用了。其他形式的艺术创作也是一样。没什么特别原因,就想奋笔疾书或敲击键盘。文字表达的欲望让手指蠢蠢欲动,内心按捺不住渴望。(18页)
作品最终还是要落在词汇和句子上,而不是感觉和经验。(22页)
叙述的要义就是不仅描写内在状态,还要将它具象化——即在客观世界为内在状态找到对应的事物。(23页)
先放任情感自由挥洒,再用理性梳理调整,如此反复。(31页)
所谓的好小说,其情节必然与作者内心最强烈的情感实现了某种共鸣。人物及其行动可以虚构,但情感一定是真实的。(48页)
作家需要具备“虐待才智”。人物不断犯险、饱经沧桑,故事才好看,长篇小说尤其如此。(79页)
我们已经给故事下过定义,即按照时间顺序叙述的一个个事件。情节也是叙述一个个事件,但是它所强调的是其间的因果关系。“国王死了,然后王后也死了”,这是故事。“国王死了,王后因哀伤而死”,则是情节。(162页——转引自《小说面面观》)
从技术层面看,写作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而且焦虑会贯穿创作过程的始终。但作家千万不能让焦虑左右了自己的审美取向。(224页)
写作需求其实与轻度残障差不多。如果你不能理解这一点,就无法平衡生活和写作了。假如你患上小毛病,大夫说:每周两次,每次小憩两小时,按此执行你就能康复。”你总能挤出时间来。(256页)
三、写作和教师的写作
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是需要写作的。能写什么,擅长写什么,写的如何却又是因人而异的。然而,不管是写什么,写小说也好,写书评也好,写自传也好,写随笔也好,只要开始写,就是建立在一定的阅读基础上的,如果没有一定的输入,不会有很好的输出。写作是输出行为,如果持续输出,自己很快就会变得中空,所以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吸收。无论是看小说、电影、漫画、音乐,或者其他,一定要用输入的东西不断刺激自己,或者说不断地思考,最后形成文字。但是输入什么样的东西,对应了写出什么样的文本。比如如果每天关注的是学生,作为班主任,可能就会写出比较精彩的教育叙事;如果关注的是语文文本解读、教学上的点滴思考,那么可能就会写出比较精彩的文本理解和教学设计;如果关注的是时事或者是评论,那么可能会有对一些新近发生的事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冲动;如果关注的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并从中多多少少悟出点对生活的零碎杂感,可能就会产生一些只言片语的心灵鸡汤,感慨在平时的朋友圈中。所以如果你想写一点东西,那你首先要选择一个输入的范围。
而关于每一本书的读后感写作,到底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呢?比如读一本书,你是从小处着眼,还是从大局入手?你是就这本书引出自己的一些随便感想杂七杂八一锅乱炖,还是规规矩矩有板有眼,立论破题地写成一篇规范的论文或者书评?我想这需要因人而异,因书而异,因阅读此人此时阅读此书的目的和心态而异。我这一篇就是乱炖无疑。
作为教师,我们写教育叙事可能并不陌生,我们写一些课堂实录或者某一两个精彩环节的教学随笔应该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是如果说让我们就一些重大的教学理论来写一些专业的文本分析或者是学术文章,就我个人而言是只能是心向往之了。这一点,估计要成为终身遗憾了。
而关于老师下水作文,个人觉得,一定要弄清楚,下水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自我测评一下老师个人的写作能力——也和学生一起趟趟这浑水,那是对教师素养的要求,就像是考试测评,限时独立闭卷完成才更具有挑战性。如果写得好,不要沾沾自喜,毕竟跟学生比,我们的学识、认知、阅历等都不是一个水平线。当然,写的赶不上一些优秀的学生也属于自然,毕竟才力有限不可强求。但是写的一塌糊涂,可能就不符合作为语文教师的能力要求了。还有一种下水作文,我觉得更为难得——针对学生的写作基础,写出不同类型的作文,比如一类二类三类文,用以凸显学生习作中典型问题的,给学生文章的写作和修改提供具体可感的材料。这种文章更需要好好准备,刻意为之。我一直困惑的一个问题是:很多优秀的佳作范文对于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到底有多少实际的意义——除了作为炫耀的资本和羡慕的材料之外?而我们的作文指导课一直以来教学效果了了,甚至于扼杀灵性,固化思维,让学生丧失写作能力的昏招、损招、阴招、怪招迭出,最终,弄的老师自然也不会教作文,不会写作文了。
《写作课》作者说:如果写满字句的书稿是一只风筝,那倾泻而出的情感便如同天空中呼啸而过的狂风,我们需要一根线来牵引——同样,作家当然需要创造的自由,但也需要理性的控制,二者缺一不可。由《写作课》引发的关于写作的这些感想,混乱而肤浅,却是出自内心真是的情感和想法。若要上升到理性认知和辨析,还需不断写作上的练习,而练习之前的输入同样不可或缺,不管是否感兴趣。
书是如此,生活也是如此。
    返回栏目
  • 上一篇:先手——关于先手话题的作文
  • 下一篇:那一幕,真让我愧疚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