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唠叨
尹明德
我有个爱唠叨的妈妈,只要和她在一起,她就不停地唠叨。
“起床了,起床了,上学要迟到了!”每天一大早,这种熟悉而又很容易令人生厌的声音就传了过来,妈妈一天的唠叨声也就此拉开了序幕。我睁开眼睛,揉了揉,又躺下了。
过了一会儿,妈妈见我还没有起床,又说:“太阳都晒到屁股上了,还睡。”此时的我,仍然沉浸在被窝的香甜中,而妈妈那催命似的叫声又一次在耳边响起:“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啊!起床、起床……”
我只好很不情愿地起了床,开始刷牙、洗脸, 搞定这些后,在妈妈的唠叨声中去吃早餐。
妈妈一边陪我吃饭,一边又重复着每天不变的老话:“你上课要用心听讲哦!不要开小差……书带齐了吗?作业本,文具都准备好了吗?”
我一边吃一边敷衍地答:“哦,我知道了,带齐了,都准备好了……”
终于,我们推着自行车出了家门,一个上学,一个上班。妈妈还时不时地回头说:“上课认真听、多发言,下课后不要跟同学打闹,乖乖地在教室休息,还有……”
我一边蹬着车子,一边望着两边的田地,那棵绿色的是什么草?刚才从田间窜过的又是什么东西?
但妈妈的唠叨声,又再一次响起:“小心,看前面……”
那天早上,我依然沉浸在睡梦中,等待妈妈叫我起床的声音。但是,过了许久,依旧没有听到那熟悉的声音,我随手抓起了放在我头上方的闹钟,定睛一看,啊!怎么都这时候了?妈妈怎么还不叫我起床?难道她也睡过头了?我心中暗想。
忽然我想起一件事,妈妈在昨天去了姥姥家,没有回来。我一边想一边飞快地穿好衣裳。头不梳,脸不洗。看到桌子上丰盛的早餐,我也没什么胃口,抓起东西向学校飞奔而去。虽然速度很快,但还是迟到了,被老师一顿批。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注目礼下,我低着头慢慢向座位走去,准备上课。
更糟的是因为我出门火急火燎竟然忘记带课本了。天呐!老师千万不要检查,我在心里暗自祈祷,但偏偏不幸还是发生了。“XXX,你的书呢?”我被老师骂得狗血淋头,只能静静地等待暴风雨的结束。
回家了,我耷拉着脑袋,慢慢地骑着车,回想着今天所发生的一切,如果妈妈在,我就不用这么倒霉。
这一刻,我感受到了妈妈的唠叨,那么好。
指导教师 梁涛
写作借鉴:第一、前后生活对比。文章后半部分没有了妈妈的唠叨,作者生活一团糟,和前文妈妈的唠叨的作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二、前后情感对比。前面作者似乎在深受妈妈的唠叨的折磨,不理解不接受妈妈的唠叨,后来领悟了妈妈唠叨的真意,才突然醒悟。
本文做到了做到了一波三折,情节吸引人,达到了“文似看山不喜平”的效果。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