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高中作文 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 英语作文 体裁作文 话题作文 读后感 单元作文 初中作文 范文 周记 日记 一年级作文 二年级作文 三年级作文 四年级作文 五年级作文 六年级作文 小学优秀作文 看图写话 续写作文 单元作文 小学作文100字 小学作文大全

以“中国力量”为题作文

时间: 2021-04-22 05:13; 作者: 第一作文 

以“中国力量”为题作文 5篇

今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力量令国人自豪,令世界震惊。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或思考?

请以“中国力量”为题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传统文化的土壤等),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中国力量作文一(孟令初)

作为一名诞生于世纪初的中国青年,我的成长过程亦是中国飞速成长的过程:神舟号飞船一艘艘升入太空,基础设施建设闻名世界;中国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入篮……中国正从方方面面以无限活力,向世界彰显自我,让世界看到中国力量。在我看来,中国力量来源于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中国人。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底蕴厚重,却在近代因为落后于时代而被列强的铁蹄践踏。山河破碎下的国人并没有甘于沉沦,而是接连抬头,通过学习兼容新思想来改造中国。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曾经孱弱的中国在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的拉扯搀扶下站起,在一辈辈“中国脊梁”的接力下汲取力量,跌跌撞撞走上复兴之路,迈步奔跑。中国力量凝聚于对待磨难时国人的不屈不挠发奋图强中,在磨鞣纤革中延展了中国的生命力。

新中国的成立赋予我们新的身份,鼓舞我们以无限的热情去建设这个尚有不足的国家。李四光,钱学森等学术泰斗毅然历经万难远渡重洋重回祖国怀抱;屠呦呦,南仁东等科学家忘我地奉献于岗位……我们是炎黄子孙,对祖国的眷恋流淌于我们的血脉,“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的上古神话赐予的精神熔铸于我们骨肉。中国力量因中国人的赤诚与投入,热忱与坚韧而源源不断,推动着中国不断前进,超越自我。

回望中国发展史,一路上坎坷与突破并存,前进路上,一股力量始终如一地支撑着这个大国。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中国的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团结一心,将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化为强大的向心力——中国力量,相互依偎鼓舞,抵御了无数风雨。今年新冠疫情来袭,作为武汉的疫区采取了封城措施。但封闭的的是行走道路,人与人心灵间的道路在此时却愈发宽广通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地的医生主动请愿支援湖北;各地施工队自主集结,让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在短短十几天内拔地而起,令世界惊叹。当一位驱车为武汉自愿提供蔬菜的司机被问及姓名时,他骄傲地回答:“叫我中国人!”是啊,“中国人”这三个字无比亲切,它代表着一种身份,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信念。中国力量因中国大地上的人们怀揣这样一种信念的携手并进而发扬光大,转化为“中国速度”、“中国质量”,让世界观望。

“人心齐,泰山移”,中国人民在对国家与民族的高度认同中心心相印,在步履不停中凝聚释放着“中国力量”,而作为这份力量见证者的我们,更应该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地做好每一件事,脚踏实地,不忘初心。一步一个脚印,为祖国建设出力,推动中华文明前进,推动中国繁荣富强,使中华再次崛起于东方。

中国力量作文二


自文明诞生以来,便不断上演着征服与消亡的悲壮画卷。多少灿若繁星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化作了一抹青烟,而中华民族却承载着血泪,背负着使命绵延至今且日益强大。我想,这背后定离不开那一股刚柔并济的中国力量。

何为中国力量?我们常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中国力量便是华夏儿女怀着同样赤诚的爱国之心,为自己、为国家奉献自身的力量。而这一点点力量的汇聚,便熔铸成了中国力量。而在这份中国力量当中有中华儿女勇毅之刚,亦有包容之柔。

中国力量之刚展现在无论何时何种境遇,中华儿女内心那份毅然和勇敢的爱国之心当中。中国历史上从不乏英雄,在每一个动荡的时代,都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五四运动学生先锋高举起义大旗,他们不为政府的强暴、不顾自身的安危,怀着满腔热血高喊“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无一不在用不同的方式寻求救亡图存之路,以自强不息,挽救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之中,有人呐喊,有人摇旗,有人殉国,才换来了中国的繁荣昌盛,和平安定......从古之今,中华儿女在遭遇动荡之时,所展现出的勇敢、坚强与无畏,便是那“刚”的完美诠释。而这份“刚强之心”从何而来?我想,它自始至终都是源于每一人中华儿女那颗为国、爱国、忠国之心。纵使个人的力量似微光般渺小,但我们中华儿女同心同德,将点点微光凝聚,那便是最为刚毅、顽强的中国力量。

中国力量之柔体现在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兼收并蓄、以“和”为贵的包容之中。中华民族从不会主动用武力去打击其他民族,而是以包容融合的方式来壮大自己。在文明发展过程中,孝文帝改革主张汉化,至使汉族文明与鲜卑文明得以相互馈赠;唐太宗鼓励与少数民族交流,带来了“大唐盛世”……民族间的文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相互碰撞的过程,而中华民族所擅长的便是用一种柔和的兼收并蓄之心,将二者相互融合起来至使整个民族发展强大。正因如此,中国才得以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让更多的民族、更多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共同熔铸成了中国力量。

中国力量正因其刚柔并济,而具有温度与温情。当我们看到武汉疫情出现时,所有省份都上前支援。在这“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背景之下,即有他们毅然去解决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又体现了他们心中对于同胞的关怀与支持。且这份大爱亦体现在世界当中。疫情发展之初,有多少西方国家以此来抨击我们的民族,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我们疫情发展的原因、处理的方式不负责任的指手画脚。而当疫情席卷全球之时,中国为减缓疫情蔓延程度、解决世界难题,不曾半分犹豫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其他的民族,为他们送去物质上、人才上的帮助。从百姓到国家,我们民族处处流淌着善意、温暖。这是中华民族骨子里的仁爱公道、豁达宽厚的柔和与慈悲。正是这样,中国力量才不会轻易被摧毁、被溃散。

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则更应该努力去学习与感知这份中国力量。它指引着我们既要有坚定的内心,去拼搏、奋斗,去散发自己那份平凡但闪烁的微光,同时也嘱咐我们不要忘记中华文明所留给我们的那份温暖与仁爱,努力去为中国力量添砖加瓦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力量作文三

在当今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中国力量一次次令全世界震惊。在我们赞叹的同时应该思考,中国力量源自于哪里?在我看来,它来自于每个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当中。

中国力量既是我们取得巨大成就,让世界震惊的主要原因,也是我们在复兴道路上不断努力拼搏的结果。我们之所以可以不懈拼搏,形成中国力量,是因为我们认同并传承着民族精神。纵观历史,面对挑战,我们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精神;面对挫折,我们有“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乐观潇洒;在国事面前,我们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奉献精神……这些精神通过代代相传,早已深深烙印在灵魂中,刻在骨子里,所以,不论是科研人员之类的国之栋梁还是在普通岗位上的芸芸众生,都甘愿为国家事业而奋斗,付出。正是每个人的不懈努力,才换来了如今的成就,形成了强大的中国力量。

当然,一个人微薄的力量不足以形成“中国力量”,中国力量是一群人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中国几亿人口,拧成一股绳,向同一个目标奋进呢?依旧是文化认同。尽管我们是多民族的国家,但文化认同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中华文化中找到共同点,正是因为这些与自己契合的点,所以便会求同存异,相互理解,彼此之间才会感到亲切,从而相互包容。因此,是文化认同让我们团结在了一起,是文化认同让我们有了共同的目标,是文化认同使我们每个人的微薄之力量汇聚成了震撼世界的中国力量。

虽然文化认同是我们的力量之源,但是要想使这力量之源生生不息,永不枯竭,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因为时代的变迁,每一代人因为物质生活的转变,思想也会发生变化,我们只有对文化进行创新,才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关注文化,认同文化。故宫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故宫在以前只是一个旅游景点,甚至有些人会觉得参观故宫是一件很无聊的事,但是现在故宫以新的形态出现在人们面前,比如既可爱又有文化内涵的故宫文创,在元宵节举行的科技与文化相融合的灯火盛宴等。文化创新使文化以新的形式走进我们的生活,我们也越来越喜爱,认同自己的文化了,只有这样,文化才能被不同时代的人认同。所以,文化应与时代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让时代赋予文化新的内涵,为力量源泉提供新的动力。

中国力量来自于文化认同。我们只有珍惜,热爱自己的文化,才会热爱祖国,为祖国做贡献,展现出自己的中国力量。

中国力量作文四

今天的中国,使我们感受到无限的荣光。强大的祖国迅速发展,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从落后到跟进,再到领跑。正是有一种强大的力量,不断推进着中国的发展。

中国力量,是科技的力量。科技是硬实力,有了科技,国家才有了立足的根本。“两弹一星”使中国获得了和平的发展环境,树立了大国的地位,所谓和平,有了“核”才能“平”,“两弹一星”的研发顺序,正是这一理念的最佳诠释。原子弹是“腰杆子”、“命根子”,是我们应对霸权主义的有力武器,导弹提供了运载工具,使某些国家永世难忘“头上三尺有神明”。人造卫星,将我国的大国威严传播到全球的每个角落。正是这些“硬实力”使我国拥有了崛起腾飞的基本条件,一个安全稳定的国际局势。到如今,“东风快递,使命必达,全球服务,不得拒收”,这,就是中国力量。我们之所以能处在和平的环境中,是因为我们有能力应对战争。西方国家与我们和平相处,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国家距离中国远小于一万六千公里。正是中国力量,科技的力量,使我们感受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我们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一切都源于许多人的忘我投入和艰苦奋斗。钱学森放弃高薪,为国效力,伸出双手从零开始,最终实现了“宇宙高歌东方红”的壮举。邓稼先扎根茫茫戈壁,“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不畏艰险,亲力亲为,罗布泊一声巨响,横空出世。中国的力量,出于这些平凡的人们,他们的忘我奉献,造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许许多多的人们,都如同他们一样,贡献着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力量或大,或小,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如同一滴滴的水汇成江河湖海,这些力量汇聚在一起,便成就了中国力量。每个人,都是微不足道的“1”,但正是这14亿个“1”,成就了如今的中国,造就了强大的中国力量。

在当今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一些人只知道赚钱利己,鼓吹“学习无用”,“科技无用”,这是十分可怕的。科技是国家的命脉,力量的源泉,而学习又是科技的基础。如果没有科技,不重视学习知识,我们强大的中国力量也难以维系。我们应当深入地学习,终身学习,崇尚科技,摒弃利己主义,中国力量方能持续。

中国力量,坚如磐石,牢不可破,这股强大的力量将推动我们持续向前。

中国力量作文五

在我看来,中国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明经久不衰、刚柔并济的韧性之中。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古埃及、古印度及古巴比伦文明在历经几番风雨后“流水落花春去也”,唯有中国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久不衰,灿若星河,这正源于中华文明中所具有的磅礴宏伟的力量。

中华文明力量中最为柔软的呈现是“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的平等和“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包容态度。从古丝绸之路到如今建立起的海上丝绸之路再到亚洲文明大会,中华文化以最柔软的姿态与各国文明相遇,以最坚定的力量弘扬和发展自身文化,以最多样的方式带动世界文化共同繁荣。

这个力量还体现在危急时刻的灵活变通之中。“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胸怀天下志在建功立业,于民族存亡之际,像文天祥一样以“留取丹心照汗青”之赤子心精忠报国;“邦无道”遭遇不幸时,又恪守“用行舍藏”“卷而怀之”之训,韬光养晦,蓄势待发。这种变通精神使中华民族折而不断,屈而不挠,添一份厚积而薄发的内在力量。

中华文明韧性力量的坚实刚强体现在中华儿女的内在精神品格之中。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到于谦不惧“粉身碎骨”亦留“清白在人间”的崇高名节,再到南仁东积劳成疾,燃尽一生打开中国天眼的奉献精神。中国人因这坚实的韧性精神傲立于世界,也向世界展示出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传承下来的绵延不绝的精神文明。

中国人因这份内在的“韧”的刚强力量,于历史转折点溯流而上乘风破浪。在民族危亡之际是五四青年们高举旗帜“内惩国贼,外抗强敌”的慷慨凛然唤醒了更多中国人,他们站起来强起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是钱学森、邓稼先等人义无反顾,为科学献身的无畏之坚韧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中国处在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环境中,中国更需要激发文明潜藏的磅礴力量,要坚持“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的中国人的底气与骨气和中华文明柔中有刚的韧性;“革去故,而鼎取新”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意识筑就韧之坚实;“天下大同”的包容平等,同舟共济的胸怀化育韧之柔骨;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包蕴着韧之大境界。唯其如此,中国方可于狂风骤雨中守住平静无波的海面,在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屹立不倒。
    返回栏目
  • 上一篇:以“在路上”为题 作文
  • 下一篇:冰墩墩雪融融漫游记——关于第24届冬奥会吉祥物的作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