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之间
西门小学五(2)班毛思晗 评点指导:诸葛建军
有时,抽出点儿时间,去市场逛一圈,买件衣服,买双鞋子,还价,成了不可或缺的过程。(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买衣服的关键艺术,是还价。
“老板,这件衣服几元?”“八百!”“那么贵,不买了不买了。”当你走出两三步时,若叫你,同意还,那是真的成功了;若没叫你回去,可你十分想要,吃点儿亏,买回来就是了。(还价艺术之一:欲擒故纵法。)
身边,一些人总是戏精附身,一件爱不释手的衣服,总是装着一副不怎么喜欢的样子,转几圈,再回来,照样一副勉强喜欢的模样,心里却不知开了几朵“心花”了。之后,再用一系列的手段,砍!砍!砍! 挑刺——吃鱼时挑刺是最正常不过了,买东西也挑,像是挑剔又并非挑剔,只是在做“文章”的铺垫,把一样东西说得越不好自己越开心,仿佛不说几句就不踏实,好比吃了大亏,上了大当一般。(还价艺术之二:装模作样法。)
有时,还价不能打开天窗说亮话——直言不讳,你得东问问,西问问,绕个大圈,再回到真正的目的;到目的了,还要漫不经心地问,装着不情不愿的样子去买,去还价,不这么干一下好像少了点什么一样。这是还价的高招之二。(还价艺术之三:迂回取胜法。)
还价,还是一个人“智商”的外在代表。有时你没有还价,回去告诉朋友,朋友会骂你笨:“至少得还一半!”下次等你终于还一半价时,兴冲冲去告诉她,她又骂你蠢,“至少还能再还一半”。不知怎么还价的人要是听了这样的“指导”,一定会如刚接触奥数的人——束手无策。(还价的艺术之“水”很深。)
有人说,儿童纯洁,天真又可爱,错啦,小孩子的砍价有时会胜于大人。学校里举行过“红领巾超市”,本想着卖给一二年级的,价格贵一点儿,当个奸商,却不曾想,把我一个五元的笔还成了一元,这年头,做生意真当不容易啊!(儿童世界的还价艺术。)
生活中,还价的“艺术”实在太深奥了,不过不管怎么做生意,希望买卖双方都诚信交易,真诚为人,不要因为“艺术造诣”太深而忘记了做人经商的道理。(收束全文,点明期待,提升文章的思想境界。)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