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高中作文 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 英语作文 体裁作文 话题作文 读后感 单元作文 初中作文 范文 周记 日记 一年级作文 二年级作文 三年级作文 四年级作文 五年级作文 六年级作文 小学优秀作文 看图写话 续写作文 单元作文 小学作文100字 小学作文大全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三年级下册第4单元作文

时间: 2021-04-22 16:54; 作者: 第一作文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三年级下册第4单元作文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三年级下册第4单元作文

漂浮的针
三(2)班 刘雨萱
星期四下午,我以闪电般的速度写完作业后,拿起一本《十万个为什么》,翻到关于表面张力的篇章,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我忽然看到了一个小实验,上面写着:漂浮的针。把针放到水的上面,针就能浮起来,滴一滴清洁剂,针就会沉下去。我心想:这本百科书上写得结论到底对不对,我推测不管滴不滴清洁剂,针都会沉下去呀!于是决定问一问我博学多知的老妈。我皱紧眉头,不解地问:“妈妈,针能在水面上浮起来吗?”“当然不能啦!”妈妈漫不经心地回答说。我愤然回到房间想:针肯定是浮不起来的,妈妈都这么说了,我肯定信。但又转念一想,那我妈妈说的不对怎么办?于是我又重新燃起了做实验的欲望。先要准备好做试验用的工具:一根针,一个勺子,一碗清水和一些液体清洁剂。
我拿起一个碗,里面先接一些清水,再把针放在勺子里,接着把这个勺子底部轻轻挨着水面,然后慢慢倾斜勺子,把里面的针小心地倒在水面上,最后就可以观察实验结果了。第一次实验我发现,针慢慢沉到了水里,静静躺在碗底,做着香甜的梦。我把针从水里捞起来,又重复做了一次实验,这次有了不一样的发现:针果然起来浮了起来!我得意地一边手舞足蹈,一边哼着歌,好像大将军胜利凯旋归来一样。妈妈听闻我的声音,连忙推开我房间的门,走了进去。一推开门就发现我桌子上有一个小碗,看了小碗里的东西后惊愕无比,她喃喃自语道:“啊?针真的浮了起来!”我这才感到高兴过了头,继续做实验。我又在碗里滴了一些清洁剂,针立马沉了下去。我并没有欢呼,而是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不滴清洁剂针就沉不下去,滴了清洁剂就会沉下去呢?我决定问我的妈妈:“妈妈,为什么不滴清洁剂针就沉不下去,一滴清洁剂针就会沉下去?”“我也很想知道,那你查查资料自己解决吧,然后告诉我答案。”说完妈妈又忙去了。
于是我通过多种途径查阅资料,比如,维基百科、百度百科和书本等,终于揭开了针“漂浮”的奥秘。针之所以能浮起来,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使之不会沉下。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内聚性的连接,这种内聚性的连接是由于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间相互挤压,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被称作表面张力,它可以托住原本应该沉下的物体。而清洁剂降低了表面张力,针就浮不住了。
这就是“漂浮的针”的奥秘。我以后要做更多的小实验,发现科学更多的秘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在科学方面取得好成绩。(964字)
(评语:小作者能用“先......再......接着......然后......最后”等顺序词把实验的经过介绍得清清楚楚,实验原理也写得明明白白,值得表扬!)

倒立行走的火苗
三(2)班 高跃航
最近,我对爆炸实验室里的科学小实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天,我正在看着爆炸实验室里的科学试验,突然,一个新颖而又有趣的题目闯入了我的眼球——爆炸实验室之倒立行走的火苗。我见过倒立行走的小丑,见过倒立行走的猴子,可从没见过这倒立行走的火苗。这时,我这充满好奇的小脑瓜又开始奇思妙想了:这是什么火苗呀,怎么会倒立行走?倒过来的火苗不会烧到手吗?这是真的吗?这火苗成精了吧——这个实验我做定了!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链接,准备一探究竟。我先翻到材料区,可我的下巴却惊的掉到了地上,我连忙扶起下巴,看着这“琳琅满目”的材料:有相机底座,有灯座,有调焦筒,还有成像屏……简直“数不胜数”,更是“闻所未闻”。
怎么办?我脑袋一转,一个小灯泡在我的脑海里亮了起来——找我那足智多谋的爸爸呀!我一溜烟跑到客厅,找到了爸爸,踮起脚尖把手机举到他面前:“爸爸,这个实验的材料咱家到底有没有啊!”
爸爸扶了扶眼镜,不慌不忙地接过手机,看了看,耸了耸肩:“莫有啊!”
我顿时傻了眼,心想:难道这个实验我真的就做不成了吗?
“不就是小孔成像吗?”这时,我那位“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爸爸突然开了口,“还要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你看,这完全可以用到我‘多年珍藏的方法’——替代!”
什么是替代呀?我的眼珠子在眼眶里滴溜溜地转来转去,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疑惑的目光投向了爸爸。爸爸似乎是一位心理学家,看透了我的心思:“你看,这些相机底座、灯座、调焦筒、镜头座、放大镜就可以换成一张纸!还有这个,成像屏和凸透镜片就相当于在这上扎一个小孔。” “原来如此!那我们赶快开始做吧!”我嘻嘻地笑着。我正要去准备材料,爸爸突然拦住我,说:“不是不做,是时机未到!”
我听了,有点着急了:“你就别卖关子了,什么时机未到!明明是你不想做!”
“这个实验要到了晚上才能做,现在天太亮了!”爸爸似乎也无可奈何,摇了摇头,耸了耸肩。
我熬呀熬,等呀等,盼月亮,盼星星,终于盼到了晚上。我把提前准备的材料拿了出来——一张完好无损的A4纸,一根细细的针,一根蜡烛(在实验时请家长帮忙在纸上扎小洞,免让同学受伤,注意安全!)。接下来,我开始了实验的第一步——在纸上扎孔。我左手拿纸,右手握针准备扎孔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困惑了我——到底该扎多大的孔呢?于是,我跑到爸爸身边,故弄玄虚地说:“爸爸,我来考考你,小孔成像的孔要扎多大呢?”其实我心里却是这样的:嘻嘻,我用这招已经让爸爸上了很多当,可以说是屡试不爽。
“凡事都要自己尝试,多试几个,肯定能成功……”
“好吧……”我撇了撇嘴,接着又准备了两张纸。我在纸上分别钻上了不同大小的窟窿:最小的有针孔那么大,最大的有一元硬币大小。
第二步是验证小孔成像。我先点燃蜡烛,拿出有硬币孔的纸,放在墙壁面前,关上灯,接着调整蜡烛的位置,透过纸孔的墙壁上出现了亮光,看来这次小孔成像失败了。我又转念一想:无妨无妨,还有两张没有试呢!
我又拿出中等孔的纸,重复一遍上面的步骤,墙壁上出现了微弱的光芒,有点模糊、看不清,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又失败了,只剩最后一次机会了,成败就此一举!
我拿出有针孔的纸,再次小心翼翼地将火苗放在纸后面, “哇!”奇迹突然发生了:墙上真的出现了倒着的火苗。刚才我的叫声惊动了火苗,火苗不由自主地跳动起来,墙上的火苗就像舞姬一样,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这可不就是倒立行走的火苗?
爸爸让我移动纸和蜡烛的位置,我又发现了随着距离的越来越远,倒立的火苗越来越大。
实验验证“倒立行走的火苗”是真的,可火苗为什么会倒立呢,我还是百思不得其解。带着疑问,我翻到原理部分,找到了答案: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烛焰上部发的光沿直线通过小孔,照在墙壁的下部,烛焰下部发的光沿直线通过小孔,照在墙壁的上部,所以就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爸爸接着跟我讲,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照相机、影子的形成、汽车远灯的光等都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做科学实验既能考验、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还能从中学习到许多科学知识,真是两全其美!(1646字)
(评语:小作者通过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描写把三次实验的过程写得很生动,真是全班同学学习的好榜样!


叶子的脉络骨骼
三(2)班 张潇予
人类有骨骼,叶子呢,应该也有自己的骨骼吧!叶片的骨骼也相当于是叶片的脉络。这是不是很有趣很有趣呢?请大家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一天,我在收拾房间的时候,一个晶莹剔透的杯子钻入了我的视线,我心想:我可以借助这个杯子做出叶子的脉络骨骼,应该很光滑吧!于是,我又在小区里找到了桂花叶和白玉兰叶。这些叶片的原材料很容易得到。
来看看我的实验过程吧!我先把采集好的叶子投入在煮沸的的碱水溶液中,再一起煮沸。在煮的过程中,我一直在用筷子不停地搅拌,使叶子均匀受热。一般煮到叶片变为茶叶的颜色就即可捞出。接着放入刚刚找到的杯子里,灌满清水,然后洗去碱液。然后用半旧的牙刷垂直敲打平铺在桌子上的叶子。我用的力度程度是根据叶煮的程度来敲打的,叶子的正、背面均要全部敲到。特别要注意,在敲中脉附近的时候必须要小心,不注意的话叶子就裂开了,我做这次实验,竟然弄破了五片叶子。把叶肉敲烂后,我把它放入清水中轻洗,把叶子的背面的组织轻轻地撕去,然后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搓洗叶脉上的叶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用力过重,会导致叶片裂开。一开始我洗不掉,我继续用牙刷敲打,直到洗去叶肉为止。假如这样还不能去除干净的话,还可以放在碱液中继续腐烂,直到完全能够清洗掉叶肉为止。最后清洗干净后,则可以用吸水纸吸干、压平整。此时,叶脉的形状和分布的情况就一目了然啦!
你们知道,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吗?这种方法是针对枇杷叶和橡胶树叶。你们也可以尝试去做哦!要把枇杷叶或橡胶树叶同样采集投入到的碱液里。让叶子在常温下腐烂叶肉,一般夏季需要两个星期左右,冬季则更长一些,最后成品直接用毛笔或者软刷就能除去或刷去叶肉。
做这个叶子的脉络骨骼中,可隐藏着你想象不到的原理:叶片和叶肉部分容易腐烂降解,能构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比如网状,扇形,以及弧形等结构,以支持叶片。选取具网状的植物叶片,用碱液加热到煮沸。可以水解叶肉等部分,仅剩下网状脉。再利用碱水将叶脉漂白。哈哈,看上去如此简单的实验,原理可真不简单呀!网状脉做好晾干以后,用固定纸一固定,挂上好看的饰品,就能当书签送给好朋友啦!是不是很有趣呢?
这些好玩的实验,一直在吸引着我们。大家也可以做做有趣的实验,做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呦!(907字)
(评语:小作者选材新颖,实验过程清晰、简洁。把自己实验的成果送给好朋友,一举两得,真好!)

瓶子里的彩虹
三(2)班 谢雨莹
天气阴阴的,让人心情不好,真怀念新雨过后,蔚蓝天空中的彩虹啊!那让我们把彩虹装进瓶子里吧!瓶子里的彩虹?什么瓶子那么大,可以装下天上的彩虹?原来,它是分层水,想知道原理吗?让我先做个实验,做完了再告诉你。
我们要准备的实验材料有:食用色素,我用红,黄,橙,蓝,绿的彩虹色,玻璃瓶一个,清水一些,一瓶植物油,一碗糖浆,几大汤匙洗洁精,一杯牛奶和一支筷子。赶快去准备吧!准备好了吗?咱们开始吧!
首先将植物兑入黄色的色素,搅拌均匀;再将糖浆装进一个碗里,往糖浆里滴入几滴蓝色色素,搅拌均匀;下来是牛奶,我选了绿色;还有红色的色素兑入了清水里,橙色的就是洗洁精啦!一排色彩缤纷的杯子看上去就让人心情愉快。现在我要开始啦!我右手先拿着筷子轻轻地放在杯壁和杯底的结合处,沿着筷子拿左手把蓝色的糖浆慢慢的先倒入玻璃杯里,要多倒一些。接着轮到绿色的牛奶了,筷子还是挨着杯壁但不要碰到糖浆那层,顺着筷子沿杯壁缓缓注入到杯子中,牛奶会停留在蜂蜜的上方。真是很神奇呀!绿色的牛奶漂浮在蓝色的糖浆上面像是大海幽深的颜色。注意,每次使用筷子后都应该冲洗干净。重复上一步骤,继续小心的添加橙色的洗洁精。确保慢慢加入,一定要沿着杯子壁注入。
哈哈!我觉着自己就像个神奇的魔法师!现在太阳就要升起来啦!搓搓手,接着加入红色的水,一定要一点一点的慢慢加。最后,是黄色的植物油啦!“哇!一层层通透美丽的颜色赤,橙,黄,绿,蓝好像真的是把天空的彩虹装进了杯子里!”我不禁叫了出来,我叫的声音吵到了爸爸,爸爸走过来,看着瓶子里的“彩虹”,看着我,我的脸觉得烧烧的,一定是红透了。“完了!爸爸要说我了吗?”我心里想,爸爸却微笑着说:“宝贝,你知道这是什么原理吗?”“什么原理?”“爸爸不知道啊,你知道吗?”我忍不住捂着嘴偷偷笑了起来,终于有爸爸也不知道的知识啦!这个我可在书上看过了。“让他们分层的指挥官叫“密度”,每种液体都有不同的密度,油的密度最小,所以在最上面,水的密度适中,所以被糖浆和油夹在中间,糖浆的密度最大,所以在最下面。”
现在你明白了吗?科学世界还有更多的实验和原理让我们去探究,就让我们一起在科学的海洋中遨游,快乐的玩耍,领略更多的科学知识。
(评语:文章语言优美生动,描写细致,画面感特别强。作者真是个快乐的小天使。)
水中的蓝图腾
三(2)班 刘奕阳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虽说现在是科技发达,技术发展的年代,但世界上还是有很多不解之谜等待我们用神奇的科学写出答案,比如“尼斯湖水怪”、“‘圣殿骑士团的宝藏”、“消失的楼兰古城”、“蕴含玄机的奥梅克雕像”、“在千年积雪下的诺亚方舟”和“地球还有没有活着的恐龙”......
我们虽然不能去揭开历史谜团,但我们可以去做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小实验,获得一些知识,有可能长大以后也可以去揭开历史之谜呢!
今天我在家做了一个小实验,我给这个实验起了一个独特的名字叫“水中的蓝图腾”。我做这个实验需要用到的材料有:1.一支吸满蓝墨水的钢笔;2.两个透明的量杯;3.一杯热水和一杯凉水,不能用饮料或茶水。
材料准备好后,我就要开始做实验啦!首先,我把凉水和热水分别倒进两个量杯中,要使量杯中的水一样多;其次,我把吸满墨水的钢笔笔帽摘下,钢笔套扭下来;最后,我把钢笔的吸墨器往下推,让墨水从钢笔尖落下,对准两个量杯里的水各滴了一滴,接下来我们就静观其变吧!
过了二十秒后,我看到,往热水中滴的那一滴墨水已经散开了,把水面全都染成了墨蓝色,整个量杯水被蓝色包围逐渐由淡变深。而凉水中滴的那一滴墨水虽然散开了,但还是集中在一个地方,散开的速度十分缓慢。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啊,是因为神奇的水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可是水分子为什么有的游泳游得很快,有的游泳却游得很慢呢?是因为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扩散速度不同,说明与温度有关;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根据能量守恒,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大,增大了内能中的分子的势能,所以墨水在热水和凉水中散开的速度就不同了,真是神奇呢!(设问)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其实还有很多像“水中的蓝图腾”这样的实验还有很多,虽然我们小学生不可以去发掘考古历史宝藏,不能去为不解之谜写上答案,但是我们可以来了解与生活有关的问题,去做实验,去查资料,去寻求帮助,和同学讨论,去实地观察,并记录下来。相信热爱学习,充满好奇心的你,肯定充满了动力,等长大了以后,也可以成为国之栋梁,也和科学家们一起去探索历史的,找到世界留给我们的问题,和同伴一起,去寻找世界留给我们的谜底。
(评语:小作者用设问的写法来介绍墨水在热水和凉水中散开的速度不同的原因,活学活用,值得表扬!)

把“彩虹”装进杯子里
三(2)班 刘子可
暴雨过后,我趴在窗台上盯着天空中那座宏伟的彩虹桥,红橙黄绿青蓝紫,叠在一起可美丽极了。我多么想把那美丽的彩虹装进玻璃瓶,挂在我的床头,这样每时每刻我都可以触摸到美丽的彩虹。哎……等等,也许博学多才的老妈可以帮我把彩虹装进杯子里。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就开始了。
要把彩虹装进杯子里,要准备:洗洁精、酒精、水、油、3个小量杯、一个大量杯,还有一个滴管和紫红蓝三种颜色的色素。
在开始之前,妈妈提了一个问题,说:“这个彩虹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你们不是学过吗?”“是呀。”我回答道。“那你猜猜,它们从底下到上面的排序是什么呢?推测一下。”我想了想,回答道:“最底下是洗洁精,然后是水,接下来是酒精,最上面是油。”“好,记住你说的,等会我们验证一下。”妈妈这句话激发了我的兴趣。
首先,把洗洁精调成蓝色,再把一根筷子竖在大量杯中间,顺着筷子倒进洗洁精,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混色和水泡。再在水里倒入红色的色素,搅拌均匀,也顺着筷子倒下去,发现洗洁精把红色的水给托住了。也就是说,洗洁精比水的密度大。然后,再把油顺着筷子倒下去,油浮在了水的上面。说明水的密度比油的密度大。做到这一步,我很兴奋,因为这三步我都推测对了,如果酒精在水的上面,油的下面,我就全推测对了。可我倒酒精的时候,手不小心一颤,倒偏了,这样,我前面的努力就白费了。不过,我又想出了另外一个办法。既然我不知道酒精是在油的上面还是下面,那我就比较一下他俩的密度。于是我拿出一个量杯,倒了少许油和酒精,将他们混在一起,这时,我惊奇的发现酒精的密度比油的密度小,酒精乖乖的浮在油的上层,这可是我从不知道的呀。
于是,我倒掉了大杯失败的实验,又重新认真地做了一遍,哈哈,终于成功了,“彩虹”被我装进了瓶子里,我拥有了自己的“彩虹”。小彩虹乖乖的趴在我的床头,陪我度过快乐的时光。
从实验中我可以得出:相同体积的液体,密度越小质量就越轻。瓶子里的彩虹由上到下的顺序为:酒精,油,水,洗洁精,这样说明酒精的密度最小最轻,所以浮在最上层。
做完实验后,我把剩余的液体都倒在一个量杯内,任凭我怎么搅动,发现油和其它的三个液体怎么也不相溶,哇!油可真是个神奇液体。(889字)

(评语:一次充满童趣的实验,一次有意思的体验,小作者善于推测,善于思考,善于实践,值得学习!)

神奇的“洗发液”

三(2)班 但奕霖
一年级时我们曾经在科学课堂上自己动手做了洗手液。前几天家里刚好说起需要去超市采买洗漱用品,基于以前做过洗手液的实验,我就突发奇想,能不能自己在家做洗发液呢?刚好假期在整理自己书籍的时候,发现以前买的实验用品还有剩余,所以就在网络上研究了洗发液的制作过程,并且实操后,竟然最后真的做出了一瓶洗发液,心情特别激动。现在让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制作过程吧!
首先,需要准备好一包十二醇硫酸钠,一包氯化铵, 几克色素粉末,约五毫升香料,一个搅拌棒,一个一次性水杯和一个空瓶子。
实验需要的材料准备就绪后,我先拿出一次性水杯和十二醇硫酸钠,打开装有十二醇硫酸钠的袋子,把十二醇硫酸钠倒进一次性水杯里,并将水倒进装有十二醇硫酸钠的水杯中,充分搅拌。我一边搅一边盯着水杯里的液体观察,发现水已经从清澈见底变成了白色的浑浊液体,上面还分布着几个透明小泡泡。等到杯子里面的小颗粒全部融化后,我接着把装氯化铵的小袋打开,同时将氯化铵粉末倒进白色浑浊的液体里,继续搅拌。突然发现刚才能轻松转动的液体,慢慢就变得粘稠了起来,搅拌的力度需要比之前更使劲才能顺利进行。等到全部的氯化铵都融化后,我发现:原来的白色浑浊液体跟水差不多,只是颜色上有不同,加入的氯化铵融化后,液体反而粘稠得像之前吃过的果冻一样。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原来的液体那么像水,现在却变得粘粘的了呢?到底是哪种化学物质导致的呢?做完实验后,我一定要问问妈妈。
其实到这一步洗发液就成功制作完成了,但是我看到乳白色的洗发液,对比了一下家里目前在用的洗发液,发现自己制作的洗发液颜色很单调,而且闻起来会有化学物质特有的刺鼻气味。于是我决定在这个基础上,对洗发液进行“升级”。我挑选了绿色的色素粉末和香料,依次加入之前制作好的洗发液中,洗发液从味道有点刺鼻的乳白色粘稠液体变成了散发着淡淡香味的草绿色浓稠液体。
实验做完后,我就立刻去问了妈妈:“十二醇硫酸钠和氯化铵到底能产生什么化学反应呢?”妈妈沉思了一会儿,对我说道:“我也不知道,你去网上查一查吧。”于是我打开电脑,查了起来,不一会儿,我就找到了答案,原来,十二醇硫酸钠有良好的去污泡发性能,对皮肤的刺激性比较小,经常被用于日用化工、牙膏、医药、洗涤用品等的乳化剂,因此十二醇硫酸钠加入水搅拌后,表面会有小泡泡产生;而氯化铵则是一种粘稠剂,因此加入氯化铵后,整个液体才会变得粘稠。
大功告成后,我迫不及待地把成品洗发液倒入事先准备好的小瓶子里,同时推荐奶奶、妈妈和爸爸都试用一下我自己做的洗发液。当天晚上,我在洗头时也用了自制的洗发液,将洗发液倒在头发上揉搓时,有浓密的泡泡,洗完后感觉头发滑滑的,我很开心,因为我的实验品非常成功。
(评语:小作者用自制的洗发液洗头,真是做到了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实验原理写得很专业。)

从画里跑出来的爱心
三(2)班 胡子悦
这天,我兴致勃勃地找到妈妈,神秘地说:“老妈,你相信我画的东西能变成真的吗?”“不相信,这怎么可能?”妈妈一脸坚定地说道,“你实际一点儿,你一不是马良,二没有神笔,肯定不行!”我嘴角上扬,一脸骄傲的反驳道:“妈妈,我就知道你不相信,睁大眼睛看好了,我马上叫你信得心服口服!”“哦?那好吧!你等等,我找个凳子,坐下来看你的实验。希望能成功。”妈妈笑着说。听了妈妈的话,我想:我怎么觉得妈妈这话里有点不对劲呢?好像有一丝丝不相信我的感觉......算了,赶紧开始吧。“那好!我宣布,实验正式开始!”我对妈妈大声说道。
首先,我们先准备一些实验所需的材料,有:一面镜子、一根马克笔和一碗水。妈妈疑惑的打断我:“材料这么简单,难道没什么化学用品吗?”我回答道:“当然没有。妈妈,你作为一个合格的围观者,请不要打断我。”听了我这番话,妈妈乖乖地把嘴闭上了:“对不起,你继续。”接着前面的,我们用马克笔在镜子上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我画了一个小爱心。最后,小心翼翼地倒上水,轻轻地吹一吹或摇一摇,你就会发现,小爱心飘起来,变成真的啦!看到我的成果后,妈妈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你是怎么做到的?”“这个嘛......”我神秘一笑,“听我慢慢道来。”
其实原理很简单。白板马克笔的墨水里主要有三种成分:1、颜料2、溶剂3、树脂,树脂是我们本次试验的关键。白板马克笔的树脂是一种油性固体,它可以轻轻的粘在白板上。在马克笔内部,树脂是溶解在溶剂化学物中的,当你在白板画了一条线后,溶剂就会快速蒸发,树脂就会变成固体。在这次试验中,当你在镜子上洒水时,你就引发了一场“战争”。树脂会粘在镜子上,就像粘在白板上一样,但它同时也会附着在水面上,水面的吸引力,也就是科学老师常说的表面张力,是足够强大的,我们可以利用这种表面的张力,将碗底的马克笔印记完整的剥去,这样的话,图案就变成真的了。另外说一下,表面张力威力很大,在最近的一次试验中,来自英国和美国的科学家们利用表面张力将一块玻璃上的永久性马克笔的印记剥离了下来。
“看不出来啊,原来你懂这么多。”妈妈赞扬道。“嘻嘻,怎么样?是不是相信了?”我开心的说道。“嗯嗯,心服口服。”妈妈表示很佩服,“没想到,我竟然不知道。”“妈妈,你不知道的多着呢!以后你和我一起做实验吧!”我说道。“好嘞!”妈妈笑容满面,开心地答应了。
知识的力量真强大!以后我要好好学习,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让自己变得更强大。(1007字)
(评语:实验的材料很简单,但是实验原理一点儿都不简单。小作者选材新颖,描写细致。
点水成冰
三(2)班 杨啸林
冰块大家都见过,要得到冰块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把水装在玻璃杯中,然后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就可以了。但是,还有一种用手指点一下水面就可以得到冰块的方法。有一次我和爸爸一起做了这个小实验。我把一个装满透明水的杯子从冰箱里小心的端出来,放到桌子上,然后让爸爸的手指轻轻的触碰杯子里的水,爸爸一触水面,杯子里的水瞬间变成了一大块冰块。爸爸惊喜的喊道:“哈哈!我们的实验成功了!”我说:“这个小实验真是太有趣了!”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这个小实验。
做实验前,爸爸给我讲了实验的基本原理。爸爸对我说:“这实验室利用了过饱和溶液的不稳定性,饱是吃饱的‘饱’。”我问爸爸:“什么是过饱和溶液呢?就是吃的太饱的溶液吗?水怎么会吃饭呢?”爸爸解释道:“这个‘饱’指的是溶液中溶解的物质已经很多了,再放入新的物质已经不能再溶解到液体里了,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溶液吃饱了!”但是我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过饱和溶液就不稳定呢?爸爸说等我长大了学习了更多的科学知识就能明白了。
小实验需要的材料有:白醋、小苏打、水和加热锅。第一步,在加热锅中加入500克左右的小苏打,再加入大概一瓶白醋,这时你会看到小苏打和白醋起了反应,杯子里的白醋开始翻腾、冒泡。爸爸告诉我白醋和小苏打会生成二氧化碳,还有醋酸钠,二氧化碳是气体,它就跑掉了,这个实验需要的是醋酸钠。所以,还要静置一小时等着化学反应完成。第二步,大概一个小以后,在析出的粉末是醋酸钠中加入一大杯水。然后,将加热锅放到炉火上,开着小火慢慢加热,这时会看到锅子里的固体渐渐溶解到水中,直到杯子底的固体没有办法再溶解了,就可以了。第三步,将混合溶液倒进一个干净的玻璃杯中,注意千万不要把杯子底的固体也倒进去了。这里可以采用引流的方法,先拿一根筷子,然后把筷子中间部分靠在锅边,再慢慢地把溶液顺着筷子倒进杯子中,最后溶液都倒进杯子就好了。第四步,可以把玻璃杯放在室内等它凉下来,或者也可以放在冰箱中,这样冷却的更快。我是放在了冰箱里,还给玻璃杯加了盖子。冷却之后这步就完成了。最后,把玻璃杯从冰箱里拿出来,用手指轻轻地碰触杯子里的水,注意碰水面就可以了,千万不能把手指伸进水里,如果你的手指被冻住了可就拿不出来了。或者还可以把锅子里剩余的醋酸钠放进杯子里,杯子里的水也会瞬间“结冰”。
这个小实验是不是很有趣呢?这看似简单的小实验背后也有着科学道理,未知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们还需继续努力学习。希望大家都能多动手做小实验,我们都是小小科学家。(1038字)
(评语:小作者把实验的过程写得既清楚又生动,每一句话都写得很准确。爸爸深入浅出的解释,让我们也增长了知识。)
    返回栏目
  • 上一篇:冰墩墩与雪容融 作文300字
  • 下一篇:向阳而生,绽放光彩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