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复学的作文 13篇
勇往直前 所向披靡
高三(11)班 张诗诺
“回校后,一切都靠你自己了”
开学前一天,我是很兴奋的。是的,在家上了两个多月网课,我厌倦了每天对着手机屏幕的生活,也深切感受到了近视度数的日益加深,巴不得早早回校学习。可真等到回校,我又开始焦灼——我真的准备好了吗?我可以扛住高强度的学习浪潮吗?我能做高考的赢家吗?无数的问号充斥着我的大脑,而我顾不得思索,只能大步向前。“回校后,一切都靠你自己了。”妈妈不舍地望着我说。我冲她笑了笑,“放心,我会努力的。”因为我坚信,越努力越幸运。
学校,成了我第二个家
早上八点的太阳,照在他们脸上,更照进了我的心里。远远从车窗望去,就能发现那些如蜜蜂般忙碌的身影。他们不是别人,是我们的老师,是愿意放弃休息,站在太阳底下暴晒几个小时帮同学们搬行李的人。望着他们被汗水浸湿的后背,我鼻子油然发酸。在他们心里,我们早已成了自家的小孩。不是学校有多温暖,是因为有了大爱,才有了家一般温馨的学校。
再一次,并肩奋斗
时隔两个月未见,我的“假网友”们看起来似乎有点陌生。“唉,我又胖了10斤。”“可不是吗,还是在校好啊,为伊消得人憔悴”。诸如此类的话令人忍俊不禁,看来还是熟悉的配方。我很庆幸再次和小伙伴并肩作战,迎接高考。因为我不够自律,也缺少孤军奋战的勇气和耐力。这场高考持久战,有那么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相伴左右,他们在我泄气时鼓励我,在我迷茫时鞭策我,在我偷懒时提醒我,我又怎会害怕输?加油啊,311班的朋友们!我们一起勇往直前,定能所向披靡。也祝愿全体高三同学,都能拥有光辉灿烂的前途。
复学之际校园阔
疫情过,漫漫假期终落,闹市声喧清冷破,复学之际校园阔。——题记
4月27日上午7:30,随着清晨的阳光爽朗地推开薄雾,我们长达两个月的线上教学,也终归完美落幕。不论内心充斥的是喜悦或是焦虑,兴奋或是淡然,复课都势不可挡的袭来了。这也意味着漫漫抗疫长夜,终还是见到了胜利的曙光。我坚信,即使这光是星星之火,也可以室壁洞然,屋宇辉煌!
怀着兴奋而又忐忑的情绪,经过严格专业的消毒,在一系列有条不紊的检查结束后,我终于踏入了千盼万盼的超盈校园。门口接待我的老师,和善的微笑还烙在我心中,这令我熟悉且陌生的校园又映入我的眼帘,刻在我的心头。
我携着有如“千斤”重的行李,分了好几次,多亏老师帮忙,才将其运回宿舍。见到几个月未见的同学,心中充溢着难以抑制的欣喜,出于安全,每个人都紧戴口罩,我们只能点头问好和用眼神交流。望着每个戴口罩的同学,眼神中仍流露出无法遮掩的欣喜与热情,我又回想起了那句标语:“隔离病毒,不隔离爱!”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在这天气尚好,生机勃发的时刻,我始终坚信,我们定能共克时艰。在这复课之时,迎来光明且美好的明天!
青春相伴,不留遗憾
高三 (11)班 陈羿冰
白驹匆匆,三个月就这样从指尖飞逝。我们终于穿上了校服,踏进思念已久实实在在的校园。
就我个人而言,对开学还是很开心的,因为能和同学们老师们见面了,我们也终于回归生动的课堂了!离开冰冷的屏幕,返回校园的我明显感受到了高三的忙碌节奏。
开学当天,妈妈送我到校门,老师们很热情地帮我抬行李到推车上。在看似温柔,但实际上紫外线强烈的太阳之下,有的老师被口罩勒出印痕,甚至有的老师在忙碌中受伤了.....我内心的敬佩和感激油然而生,当坐上了自己的座位时,我才真正的感受到我回校了。
都说,这一届高三是改变历史的一届,生于非典,考于新冠,即使能够返校,大家谁也不敢放松。病毒是无形的,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在身边,我们能够做的只有加强自身的免疫力,自觉防患于未然。另外,高考的时间越来越紧迫,我们再也没有时间浪费在本可避免的事情上了。唯有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让老师操心,不让家长们担心,出现异常现象及时上报并接受治疗,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我更坚定了自己继续努力的决心。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返,忽而今夏,是青春相伴,不留遗憾!
艰难复课的背后
4月27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广东高三学子回校复课的时间。我们原计划在2月1日返校,但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计划。我们被迫在家上网课,自行备战高考。这对我们来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终于等到好消息,我们在4月27日正式返校复课。我知道,上至教育局领导,下至饭堂的打饭阿姨,都为复课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虽然在学校里,要时刻戴着口罩,不允许开空调,上厕所有时间的规定,吃饭有固定的流程和位置,打饭排队前要先洗手,排队要保持一米以上距离,进宿舍要先用免洗洗手液进行洗手,每天都要进行体温检测等等,这些让人感到繁琐,但对于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为了这次复课,学校领导都制定了周密的计划。老师、班主任都付诸行动。感谢他们的努力,感谢他们的奉献,感谢他们的坚持,才让我们有坐在课室上课的机会,大家都应该要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
家,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舒适港湾。在家里,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放纵自己,随心所欲。但现在,我们身处校园中,我们必须遵守学校的安排,不给老师添乱,做好自己的事情,专注于学习。
在距离高考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希望自己能够全力以赴,在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是释然,而不是懊悔。
最后,希望疫情早日结束。祝愿同学们高考必胜!
芳草萋萋 盼望成真
今天是4月29号,是我们回到学校上课的第三天。返校复课,我内心的激动久久不能平静。这一次,我阔别了校园三个月,我才明白了什么是眷恋,什么是渴望,一种学生对学校的深深的眷恋和一种对开学复课的热切盼望。我们是2020届高考毕业生,都是为了“高考”的梦想共同努力着,这是一次人生的大考,在学校里有老师和同学们的陪伴,这条路才不显得形单影只。
就在这几天,我的脑海中时常会显现出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罢了。是啊,在这一张张安静的书桌后面,是学校领导们,老师们日夜操劳的身影。各班的班主任除了要上课外,更要照顾好我们每一位同学的身体健康,无数的表格,成堆的数据使他们忙得晕头转向,休息时间还不忘给我们辅导,他们忙碌的身影总是留在了我们熟睡后的深夜里 ,陪伴他们回宿舍的不是欢声笑语,而是路上成排的路灯和天上打着哈欠的星星。现在,坐在教室里安心学习的我,想对各位老师,各位领导以及坚守在学校岗位上的各位叔叔阿姨们说一声:“谢谢您,您辛苦了。”
距离高考仅剩66天时间,我们应该全力以赴,以优异的成绩向父母和老师汇报,蟾宫折桂,创造辉煌!
展望“七·七”之试,定将再创辉煌
此前疫情期,于家中网学近两月,深感家中困闭之苦,只觉惟“囹圄”“桎梏”方可形容,心中复学之念日甚。庚辰月辛丑日,风和日丽。遂愿,得以返校复学,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欢喜之意油然而生。
返校驻足,观其一隅,只见宣传板示中两三语,其言多为防疫之警示与高考之鼓舞,皆为“金玉良言”。“灭魔疫”之势浩大磅礴,与“无一冬不能逾越,无一春不会来临”“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之意相通,令人感慨良多。又见学校重视防疫,视细节如使命,层层把关。我此言虽薄,却尽铿锵。于众多校友父母而言,此举令其深感慰藉。而作为超盈学子,我亦倍感自豪。
手把书卷驱魔疫,心怀家国应高考。
尽管复学之期尚短,然仍所觉此校防疫之积极,落实之精准,前途两月可见光明,展现其“超越小家,成就大家”之精神。相信我们能如“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般,防控疫情,迎战高考。
展望“七·七”之试,定将再创辉煌。
向理想之巅发起冲锋
时隔一百零一天,又来到这熟悉的校园。别时在腊月寒冬,再见已是莺语夏日。门前摆设基本未变,但多出来的几条隔离通道却又扣紧了我的心弦,提醒着我仍在危机笼罩之下----新冠疫情。
由于疫情影响,我和同学们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进行线上学习,如今已经三个月有余,再次回到校园,看着忙于消毒,温检,登记的教职工们,心情却有些复杂。
对我自己来说,线上的三个月学习中,表现并不令人满意。没有克服自己的惰性,导致近几次线上测试,结果都不尽人意,许多缺陷和漏洞亟需弥补。再加上疫情的影响,人人忐忑,对未来的迷茫又多了几分,也对自己能否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痛定思痛,奋起直追而感到不确定。
有人说:“希望是这个时代像钻石般珍贵的东西”。我看见,炎炎烈日下,超盈的教师、职工、行政领导们,为了我们正常平安开学,做出了巨大努力;我看见疫情危机中,身着白衣的医护人员为了武汉,为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被病毒伤害的人们彻夜不眠,兢兢业业;我看见,无数个高三同学虽面临困境,却仍向梦想坚定的前进。
我的心里又燃起了这名为希望的火焰。我要带着这火,摆脱冷气,挺直向上,坚定不移的向理想之巅发起冲锋。
河清海晏,复学生活更美好
这一天艳阳高悬于晴空,毕业班的同学们满载着父母亲朋的殷切期望,返回了校园。虽然带着口罩,却遮不住我们意气风发、飞扬动人的英姿。
行李虽重,却有老师们戴着口罩在烈日下来回推车搬运,这一幕,比八月的阳光更耀眼夺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归途虽艰,却有父母师长们保驾护航。我们亲爱的班主任陈老师早已整理好教室,进行过擦洗消毒。父母们准备好返校物品,进行心理辅导,只待万兽归笼。
从线上回归线下,每个人心态的调整就变得尤为重要。距离高考仅有六十多天。也许很多同学会慌张,会不知所措,但这些并不能起到干扰作用。高考只是对一个阶段的检验,并不是人生的分水岭。所以只要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它,就会发现,高考也不过如此。就像钱钟书先生说的那样:“所有苦难与背负的尽头,都是行云流水般的此世光阴。”挺住,就是胜利,前方一定会有光明。
在这春末夏初之际,少年们以奋斗的姿态书写着独特优美的备考华章,纵然疫情仍艰,却永远挡不住同学们义无反顾的步伐,疫情终会过去,愿我们的祖国河清海晏,山河依旧,愿我们的求学生活更充实美好。
静候春暖花开
前两个月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不得不留在家中进行线上学习,也看到了很多有关疫情的新闻。那不断增长的确诊数字,那一个个因为疫情而破碎的家庭都让我心痛。但那一个个奋斗在前线的医护人员,那为修建医院牺牲自己休息时间的建筑者,也都让我感慨,疫情无情,人间有情。同样,学校为了我们高三学子能够安全顺利复学也付出了很多。
因为核酸检测未出结果,所以我下午才返校,我背起沉甸甸的书包,怀揣着高考的梦想,回到了熟悉的教室,看到同学们一张张熟悉的面庞,瞬间觉得无比亲切。紧接着就是班主任述说回校事宜,才发现,原来学校做了这么多的防备工作,不仅从入校的严格检测,还有教室的每日定时定点测体温,饭堂和宿舍的错峰安排,都为我们高三能够安全参加高考保驾护航。真心感谢学校为我们高三学子做的防疫准备工作,严格有力的控制了疫情的出现。
同样,面对学校和所有社会工作者的努力,身为高三的我们,距离高考还有六十七天。回到学校,每分每秒都应该好好珍惜,把握机会的考生们才会成功,懂得珍惜的人才配拥有。
随着疫情的逐渐明朗,想起雪莱在《西风颂》中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的,疫情阻挡了人们赏花的脚步,却始终阻止不了春天的到来。风雨之后总会有彩虹,度过防疫的难关,闯过高考的关卡,便是我们的春天。加油吧,高三学子们,胜利就在眼前!
疫情中的温暖
2020年注定是特别的一年,从2020年1月23日,钟南山院士说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人传人的特性开始,学生们就开始了漫长抗疫线上学习之路,经历了3个月全国人民认真配合和医护人员的全力抗疫,才让我们能在4月27日相会于学校。
回学校的路上,一切都恢复成最初的模样,从“万人空巷”到车水马龙,我感到无比地激动与期待。当车开到学校时,看到熟悉的校园和心心念念的老师、同学,使我更加兴奋。
在学校门口,有细心的老师帮忙把学生的行李拖进学校,有面带阳光的老师来迎接我们,有辛勤的保洁阿姨将我们的行李一一消毒,这些美好的景象映入了我的眼帘,使我十分地感动。我想,为了我们复课回校,老师以及学校的工作者一定做了很多努力,付出了很多艰辛吧。
今天是开学的第三天,我也渐渐习惯了现在的作息,每天早中晚课室消毒,并且进教室需要量体温,相对宽松的作息时间,适当的运动等,让我觉得在学校很安全。即使我们现在还需要每天戴口罩,但我知道每个人的心中都怀揣着一颗向往美好生活的心,而我们的美好生活也一定会如期而至。
总有一些美好与感动,“猝不及防”地温暖着我们,所以,这世界有了春天。
一切都在自然中
今天是开学的第三天,学校的防疫工作做得很到位,许多同学与教职员工都十分积极配合。饭堂的阿姨打饭的工作做得也很好,节省了我们大量的时间,日常的体温检测也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一切都井井有条。
课程与上个学期的紧张不同,因为需要错峰,我们的课程变得很轻松,拥有大量的自习、自我提升的时间,学习心情也变得十分愉悦,没有太强烈的压迫感。除去了这些压迫感,学习中杂念也变得少了。虽然在家上了将近两个半月的网课,但是在学校没有电子产品的干扰和相对放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的效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宿舍方面,宿管老师也十分敬业,对我们的提醒与关怀是无微不至的。开学的第三天,我原本认为由网课线上教育转到线下教育需要我拥有不少的一段时间去适应。但其实,等真正到了学校之后才发现,这种适应的过程仅仅只需要认真写作业的一节晚修。我们睡觉休息的时间变得更充足,从而使我上课时的精力也比较充沛,不再有了往昔的犯困和疲倦。
总的来说,一切都井然有序地进行,不论是防疫工作、学习还是日常休息,一切都比我想象中来得更加的自然,更容易令人接受,更加轻松也更加有序,希望我们能尽快度过疫情阶段,都越来越好。
最美人间四月天
4月27日清晨,我从睡梦中醒来,结束了持续一百多天的“长假”。
望着熟悉的校园,心中百感交集:所有人面戴口罩,校门口的老师们热心地接过我们手中的行李,嘴里道着鼓励的话;同学们依依不舍地与家人道别......因为疫情,为保证校内人员的安全,在校期间所有人要封闭14天,不得与校外人员接触。因此就连平日老妈的絮絮叨叨,此刻听来也是分外悦耳。
进入校园,我们一改往日的“线上教学”模式,恢复到最初的“线下教学”。教室里,口罩虽遮住了口,却也迷了眼。讲台上,老师们戴着口罩满头大汗地为我们分析着每一道例题,深怕我们错过任何一个知识点;讲台下,我们奋笔疾书,我们戴着口罩紧抿着嘴,时而因遇到难题拧紧眉头,时而因解出难题而露出笑容。
除了口罩,这一切,是如此的熟悉而又陌生啊。窗外的阳光透过枝叶间,雀跃在土地上、花丛间。四月的艳阳天,我多想像那束五彩斑斓的阳光,脱去口罩的束缚,自由的在操场上奔跑。但是这一切,在疫情当下,都无法企及。
疫情当下,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做好防疫工作。我们虽不能自由地奔跑,却能够让流水雀跃于我们的指尖;我们虽不能聚在一起讨论问题,但能做到不给他人增添麻烦;在炎热的天气里,我们虽不能享受空调为我们带来的凉爽,却能享受大自然那温凉的微风......是别有一番风味的最美人间四月天。
勤洗手、保持安全距离、及时通风透气......这些都能保证我们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我们只有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以更好的状态迎战高考。
最美人间四月天。盼望着疫情早日结束,盼望着我们高唱高考胜利之歌回家!
“一米”就是“爱你”
今年是我们迎来人生第一次大考的一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春节期间,突然爆发出新冠病毒,导致我们无法按时返校学习。
这个寒假是史上最长的的寒假,也实现了我们在小学作文里写到的未来2020年的科技——在家里上网课。这是一种十分新颖的上课方式,但这种方式特别考验我们的自律性。
星光不问赶路人,病毒难堵学子心。经过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病毒即将被击退,让我们高三的同学可以成功复课,复课的第一天就可以观察出复课后的校园生活比起以往的校园生活有很大的不同。在疫情期间,每个人都主动保持一米距离,全校师生无一不佩戴口罩,早中晚都要进行体温的测量等。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也是为了我们可以顺利的参加高考。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复课之后,距离高考仅剩68天。回想起高三刚入学时,倒计时上写着312天,我不禁感叹,时间不等人!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这也让我充满了紧张,我相信班里的同学们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一所不错的大学。
虽然是疫情期间,但只要我们做好防护工作,我们就能安全的在学校里学习。所以,我们应当积极地去配合学校的抗疫工作,不给学校添麻烦,做好自己,保持“一米”就是“爱你”,才能使每个同学更好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在这剩下的60多天里,我会拼尽全力,冲刺高考。破釜沉舟,不问结果。我会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专心钻研每一道题,在弱科上多下功夫,使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有意义,在抗疫的过程中努力冲刺本科,完成青春使命!
冬去春来 花开七月
今天是回校的第3天。4月27日我怀着希望踏入了学校,在剩下为数不多的几十天里努力学习,以期考上理想的大学。回想过去的3 个月里,居家学习,提高了自身的自制力和时间规划的能力。4月29日是回校的第3天,作为高三学子必须迅速投入到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努力拼搏向上,只为在七月拔得头筹。这些天里让我感受颇多,上课、吃饭都要更换为抗疫模式,这让我感到很新奇。上课戴着口罩,跑步戴着口罩,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戴着口罩。生命是革命的本钱,自觉遵守学校的防疫安排,时刻都铭记在心。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心让我觉得十分暖心;老师们对我们说的激励语让我感到战斗力满满。“一米距离”虽隔断了我们空间上的距离,但没有隔断我们相通的心灵。回想起在家时父母的唠叨时常感到厌烦,但是此时此刻我却无比想念他们的唠叨,虽然想家,但是还是要努力学习的!冬天终会过去,春天终会到来。在剩下的几十天里努力学习,终能等到彼岸的七月花开,加油!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