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吃包子作文400字

时间: 2021-10-27 20:35; 作者: 第一作文 

如何制作包子的说明文

美食DIY课程开始了,我们学习做包子,虽然我不爱吃,但这项技能挺有用的,能让我们的动手能力增强等。我表哥说小升初面试的真题中有番茄炒鸡蛋怎么做?说不定我考试时有包子怎么做呢?好了,废话不多说,来看看包子怎么做吧。

第一步,准备好食材与工具,面粉五百克,糖二十克,酵母十克,泡打粉十克,清水或温水适量,盆一个,蒸格一个,香菇一百克,青菜三百克,盐二十克,菜板一个,擀面杖一根。

第二步,将青菜与香菇洗干净,烂菜叶扔掉,因为香菇蒂硬的像石头,所以扔掉,一定要洗干净。

第三步,将洗干净的菜与香菇切成小颗粒,不能太大,要小一点,大约半个小指甲盖儿那么大。

第四步,在青菜粒与香菇粒中放盐,这样能把他们的水分排出去。如果不排,蒸好后的包子里就会全是水。等一两分钟用手把青菜与香菇中的水分挤捏干,放在旁边备用。

第五步,把面粉倒在盆中,先把面粉做成像盆的样子,然后把酵母、糖都倒在中间,面粉上洒一圈泡打粉,加入适量清水,揉成像雪花、白棉布一样的样子,不要觉得粘手,多揉一会儿就好了。

第六步,继续加水揉面团,重复的一直揉,直到面团不干不湿,面光手光盆光,这时的面团就像一只又大又肥的白鹅的身体,十分有光泽。

第七步,将面团搓成长条状,分成大小相等,十分均匀,大约40克的小剂子。

第八步,将小剂子擀成中间厚,四周薄的圆片,然后在中间放入做好的香菇青菜香菇馅料,一手拿着皮,一手捏出褶皱,最后封口,后面的以此类推。

第九步,每个包子大约隔两手指的距离,放在蒸锅里蒸熟。

第十步,大约10分钟后,大功告成。

可以吃了,我一口咬下去十分的美味,我也很开心,哈哈哈哈。

包子的旅行

今天早上四点,我在健康早餐店被王老板制造出来。我是个白白胖胖的肉包子,摸起来嫩嫩的。我刚出炉,就被一位李先生给买走了。

原来李先生是把我带回去给儿子吃,但是他上了公交车才发现食物不允许被带上公交车,于是他就把我丢在了路边。此时的我已经沾满了灰尘,我现在孤单一人,决定去旅行。

我走着走着,忽然来到了一处不知名的地方,正巧从远处来了一位老婆婆。她看见了我,便把我带回了家。老婆婆嫌我脏,便挖出了我体内的肉,把肉全吃光了,只留下我一张皮。老婆婆把我仅剩的一张皮扔进了垃圾桶,又把垃圾运到了垃圾场,此时的我已经黑得像颜料涂上去的一样了。我继续我的流浪之旅。

我走啊走,突然洪水从远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涌来,正当我不知所措准备束手就死之时,一只善良的猫经过,他把我抬回了他的洞里,这样,我才没有被洪水泡烂。洪水一直发了三天三夜,猫饿极了。我想:我存在的价值不就是让他人活下去么?更何况是我的救命恩人!为了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我便把我仅有的一张皮给猫吃了。

最终,我告别了人世。但是我实现了我作为一个包子的价值。

吃包子

今天晚上放学后跟我的两个舍友决定一起去校园外准备吃包子!

我们准备去校门外的那个狗不理包子铺,我们在去年学习计算机的时候经常会在这里吃饭,在这里我们每一次都要吃到撑。

今天放学后我们立即行动起来,拿着书本就一直往校门口走去,因为我们知道如果速度慢了的话,外面的包子铺可能会人满为患,因此必须保证我们有位置!

我们三个人迅速的行走在校园的小路上,这时候与一个要出去打工赚钱的舍友正好相遇,我们四个人就是一起扎堆出了校门,我们三个人就与他分手了,进入了我们目的地!

我们又是要了一个老样子,三笼包子,一笼素的,两笼肉的,每一笼都有十个,还有每一个人的汤,鸡蛋汤,稀饭,鸡丁汤。我们就坐在那里开始准备吃饭,包子是直接拿的,但是汤有一些慢,所以我们只能在这里先吃包子,说实话我觉得老板肯定认识我们了,因为普通人只拿五六个而已!

今天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感觉味道没有原本的那么好,我们吃饭吃到撑不住,还是要硬撑着把剩下的包子吃完!我们都在那里感叹,只有吃包子的时候才能吃到撑!

包包子

包子,这一美食是诸葛亮在一次战役中发现的。觉得战士们吃的馒头没有营养,就在馒头里面加了肉,这便发明出了包子。

做包子可以分为下面几步:

第一,准备中筋面粉150克,酵母2克,泡打粉2克,糖30克,净水85毫升。肉糜500克,盐8克,姜末5克,胡椒粉1克,老抽10克,香油或芝麻油5毫升,姜水100毫升。

第二,做肉馅。先加肉穈、盐、糖、老抽、胡椒粉、姜末和香油。再分三次加入姜水,每次加完后要拌匀。放一旁备用。

第三,和面。我们用一发的方法来做,一发的方法可以更好保持包子的形态。先用手将面粉开窝,在圈中间加入酵母和糖。在面粉外侧边缘上撒泡打粉。整个看起来像陨石坠在地上形成的大坑。再分三次加入水,和成雪花状。又用有力的手掌根将零散的面粉揉成团,需要充分揉透,形成表面光滑的面团。揉透指面光、手光、案板光。再搓成长条,揪成等大的剂子,每个剂子30一40克左右。

第四,包包子。分好的剂子用擀面杖擀成边缘薄中间厚的面皮,中间形成一个小三角,以免包和蒸的时候皮破。中间填入肉馅(新手可以少放一点),一只手托住面皮的底部,一边旋转包子,一边用另一只手提拉边缘,捏紧,收口。注意,不能光是

靠提拉捏包子,这样会让面皮拉断。

第五,蒸包子。在蒸包子之前,先让包子生胚发酵。先将包子生胚逐个放入已铺好的蒸笼中,切记,每个包子之间要留出大于两指宽的空隙,以免包子粘在一起。盖上盖,静置醒发。用手指尖轻按外皮,能较快反弹上来,包子就发酵好了。再蒸包子,蒸锅上汽后,便可放入盛了包子的蒸笼。大火蒸十分钟左右,就完成了。

做好的包子,皮薄馅大,好吃。

卖包子的老人

在我记忆深处,有一道磨灭不掉的风景一个有着雪花一般白的胡子和发的老人,顶着寒风,骑着那咯吱咯吱作响的破旧三轮车,驮着干净的蒸笼卖包子为生。

那时,我和姐姐在同一个学校读书,大清早就得起床梳洗。开门时外面都是黑洞洞一片,还好有路灯给照明。也就是在那条沉寂的上学路上,我们看到了那个老人。

大概五六点左右,风不太大,可就是冰冷至极。我和姐姐都不由自主的把手缩进衣袖里。前面有一个模糊的身影在缓缓移动,由于那里有个死角灯光显得有些微弱。虽然充满了警戒心,但是我和姐姐还是好奇的加快了脚步往那个身影走去

瘦!眼前的那个身影竟然是一个80岁左右老人,虽然也穿得不少,可还是掩盖不住他瘦弱的身躯。我的心里有一种奇异的感觉,姐姐和我商量去买老人的东西。老人用瘦如枯柴的蜡黄的手揭开蒸笼盖,顿时烟雾四起,我们都闻见了包子特有的香气。他那包子个大肉多,货真价值,一元一个。我和姐姐只有两元的早餐钱,却也各自买了两个。看着老人再次骑上那破旧的三轮车缓缓离去,我竟然有种不舍的感觉。

姐姐大概和我一样,和我商量每天起早一点,去卖他的包子。一个这样高寿的老人不是应该在家享清福吗?怎么凌晨就起床卖包子了。更何况天这么冷。

就这样,我们每天早起,追寻着老人的身影,虽然有时不是那么幸运。可当手握着他做的热腾腾的包子时,不但心里暖暖的,我们还特别高兴。但又看到老人花白的胡子和发时,我们又心里发酸充满担忧。

还有一个秘密,我不太喜欢吃包子,更吃不完那么大个头两个,但想起是老人亲手做出的成果,我就尽力去吃。还几次都被撑着难受,但我从来不后悔。

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了,也不知老人怎么样了。但愿,老人一路平安

包子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在美食方面的智慧丝毫不逊于其他,这一点从世间佳肴的不计其数足可证明:满汉全席、佛跳墙、过桥米线光听名字就很高大上。但林林种种的美食里,我却独爱包子,尤其是妈妈做的包子。因为它有一种特别的调料。

对包子的独爱,要追溯到我能记事起。儿时的我,不知是胖胖的脸像包子,还是白白的包子像我的脸,我和包子就像是老朋友似的惺惺相惜。白天见着包子就想吃,晚上梦见包子就直流口水,于是,我天天让妈妈给我买肉包子吃。我甚至要求妈妈把我的小名改为包包。虽未如愿,但也毫不影响我对包子的喜爱。而这样的幸福生活却在小学三年级时被妈妈无情的剥夺了。

妈妈不知从哪里得到信息,说外面有些肉包子的馅是用乱七八糟肉做的,所以就再不给我买包子了。这样一来,我就完全断绝了与包子的联系。于是在渴望包子中度过了大半年,甚至在一些晚上我都在呓语着:我要包子。为此,妈妈踏上了做包子的旅途。

常言道:看者容易做者难。别看包子就那么一个圆乎乎的样子,单说发面就不是件容易的的事。记得妈妈第一次宣布要做包子时,我们全家搞得很隆重,还摆好酒杯,准备大庆一番。可谁知,揭开锅盖,妈妈傻了眼,我更是心都凉了半截。那笼里的包子分明又黄又瘦,而且还有深黄色的斑点,勉强吃了一个,既酸又涩。原来,妈妈用老面发得过了,就加了点碱,结果碱又没有揉匀,最终面还是没有发起来。妈妈有点难为情,给我和爸爸一人煮了一碗面。后来我才知道,那包子,妈妈一人吃了两天。

从此以后,妈妈除了在网上查资料,还去请教那些老师傅,并专门拿了个本子来作记录,有时深夜了看见妈妈还在揉面,凌晨又开始上笼直到有一天,那白白胖胖的包子终于呈现在了我们的餐桌上。顾不得它会烫手烫嘴,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个大包,实在是太烫了,我是左手传右手,右手传左手地来回握着它,即便是烫了点,但当手和包子皮接触的一刹那,立马感到弹弹的,像婴儿的皮肤,轻轻一按,像我脸上的酒窝。轻轻一咬,一半面一半馅搭配得恰到好处,面香伙着肉香在汤汁的配合下立即是满口流香,嘴香胃暖,我一口气连吃了三个,而妈妈一直站在旁边看着我笑得合不拢嘴。看着妈妈的笑容,我才突然发现,曾几何时,妈妈的眼角平添了许多绉纹,再多的青丝也掩盖不了那丝丝的白发。我终于明白,今天的包子为什么特别好吃,因为它有一种特别的调料妈妈的爱。

桌上包子的热气还在不断上升,飘香四溢,空气中弥漫着包子的味道,但我更品出了妈妈的味道,母爱的味道。

  • 上一篇:舍友很苦恼作文400字
  • 下一篇:班级事情作文400字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