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孝治天下作文800字

时间: 2021-11-28 02:11; 作者: 第一作文 

古巷的味道

斜阳慵懒地照射那条古巷,金黄色洒到尽头。空气里,弥漫着阳光的味道,像嫩芽的清新,像花朵的芬芳,抑或古巷的味道。

墙壁上,已被青苔爬满,斑驳痕痕,留住岁月的痕迹,不深不浅。墙角,是零零碎碎的瓦片,瓦片上似乎还保存着那落地时的声音,悠长而又粗犷,古朴而又宁静

又回到了这个被人遗忘的角落!

站在这头,眺望尽头恍如昨日。泥泞的土路,因几块石板的装饰而显得那么可爱;一旁的土墙,因风雨的侵蚀而又显得那样的牢固。残留的雨水顺着瓦沿滑落,滴滴,以一个完美的入水结束短暂的旅程,又不断有后人接替。那微妙的声音,本是可以被遗忘,但在这里,在这被人遗忘的角落,却是那样地清晰。

不远处,竟有一缕炊烟袅袅升起!我上前去竟是老王!老王是我家原来的邻居。

嘿,老王!我竟然大叫了出来。

呦,你小子,还知道回来啊!快进来坐,我刚煮了苞米,好吃着呢,可不像你在城里吃的!说着,从门后抽出一个马扎就起身去拿玉米。然而老王的热情却掩盖不了背影的忧伤也许好久没人来了吧。不多会儿,老王端着一盘玉米回来了,浓郁的玉米香扑面而来,果真不像在城里吃到的。老王也坐下,拿一个,掰掉叶子,择掉须子,递给了我。像父亲对儿子。已有多少年没看到这熟悉的画面了?

记忆回到小时候:无数次从老王家门口走过,时不时的就会受到老王的恩惠,有时是几粒糖,有时是一个剥好的玉米,有时是一捧新鲜的豆角而后来的时间,村里的人陆陆续续都搬走了,只剩下不到十户,而老王,便是守护这片净土中的一人。

我咬一口玉米,老王也拿出了那熟悉的烟袋,抽起了闷烟。沉默。玉米是清香的,承载它的土地远离城市的喧嚣,煮他们的水远离城市的污染,它,是何等纯净?烟味是呛人的,但这烟味夹杂着自然的芬芳,夹杂着岁月的足迹。这玉米,这烟味,不正是古巷清新、高洁、又满是岁月气息的味道么?

老王掐灭了手中的烟,喃喃地说道:你们都走了,没有人回来了老王的眼里闪过一道光。

我无言以对。欲望蛊惑人心,而今,人心都变了,他们背叛了养育祖祖辈辈的这片恩土。我也是那群背叛者中的一员。不同的是,我会偶尔的,只是偶尔的回来看看这片净土,这条古巷,还有老王。

告别老王,他执意要送我到大街上。再次穿过这条古巷,一股凝固的沉重的气息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老王拍拍我的肩:小子,常回来看看。

老王进屋了,我却呆在那里踯躅不前。我放肆地吮吸着古巷的气息。那甘甜又苦涩的味道,烙在心底,永世不忘。

寂寞·繁华

耐得住寂寞,就守得繁华。

学习是一场孤独的旅行,它不需要陪伴,也没有陪伴,独自一人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总是有人问我为什么读书?因为不希望看到繁华的未来从手心滑走。也有人问怎样才能更好的学习?必须先学会耐住读书的寂寞,再之后按照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学习。

孤独是为了惊艳的绽放。古今中外有多少名人的学习不是孤独而寂寞的。屈原独自一人洞中苦读,凿壁偷光成为一位伟大诗人。陈敬总是一个人起早念贪黑地学习,悬梁刺股,成为儒学大师。高尔基享受学习的那份孤独,他曾说:我扑在书里,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战国时的苏秦因为游说秦国失败,家里人不理他,就发愤自学,每当瞌睡时,就拿锤子刺自己的大腿,直至鲜血淋漓,后来成为有名的学问家。旧世纪的他们是如此的懂得学习,刻苦学习,难道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要放弃吗?

学习并不是依靠别人的,而是靠自己的努力。也许你会问寂寞是什么?寂寞就是当别人在空余时间嬉闹时,而你却安静地坐在座位上认真学习;寂寞就是当别人在呼呼大睡时,而你依然坐在座位上认真学习;寂寞就是耐心,寂寞就是孤独。

有些人认为青春应该疯狂,不该让自己沉浸在读书之中,可我认为青春本是用来奋斗的时光,为何要虚度光阴,碌碌无为。短暂的寂寞换来一生的繁华,这很值。寂寞的学习就是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宽裕。人们总是懒惰,喜欢喧嚣的尘世,永远不能独自一个人学习,永远不能抵挡喧嚣的诱惑,并且幼稚地要成为优秀的人。可是你们曾知道吗,真正优秀的人一定觉得自己是孤独的,他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秀来源于那份孤独。

人们总是希望自己今后的生活能幸福,繁荣,可是他们总是带着虚拟的幻想生活着,从不为这种梦想奋斗,直到长大后悔,而作为现在的我们就必须先懂得在寂寞中学习。

老师的劝导,父母的劝告,难道唤醒不了你那固执且懒惰的心灵吗?美好而又繁华的未来,难道这么不具有诱惑力吗?难道你真的希望一直生活在这里,孤陋寡闻吗?难道这一切还没有激发你学习的动力吗?

耐住今日的寂寞,守住今日的繁华,让自己的青春过得不后悔。

灯火点点照阑珊

时间不会停步。黑夜总会降临,人类与黑暗的斗争也从未间断。从火把到蜡烛,从油灯到电光。总有一盏灯亮着。人类驱逐恐惧寒冷。同时点亮发展的道路。人生亦是如此。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长明,不灭的灯。灯火点点照阑珊,为你指明通向黎明的路。

不辱使命保家卫国是将士们的指路明灯。灯火点点照遍心中恐惧的阑珊,带他们走向胜利的归程。

中华民族有5000年的历史。其中不乏保家卫国的英雄人物。他们握紧手中的马鞭,在历史的扬尘中奔赴保家卫国的沙场。心中的明灯不灭。脚下的步伐不止。一次次站成钢铁长城维护一个硕大民族最后的骨气与尊严。心灯不灭。郑成功已率船西去。前方虽有荷兰人的坚船利炮,但后面却是家乡父老的殷切期盼。年轻的将军不再迷茫。心中的灯火也愈发明亮。哪怕前路刀山火海。灯不灭,心不止,保家卫国是本分。收复台湾定乾坤。但心中不灭的信念,将士们拼死。战斗。一举收复台湾扬我国威这是将士们的心灯。随炎黄子孙的热血一同燃烧在广阔的国土上未曾熄灭过。

为祖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文人们的指路明灯。灯火点点照遍心中愚昧的阑珊,带他们走向民风淳朴,道不拾遗的理想世界。

灯火长存,气节不变。朝闻道夕死可矣。中国文人的以不变的信念,奔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太平盛世有代代大家们著书立传。教化世人忙碌的背影。天下大乱,仍有文臣领兵抗击外辱的历史佳话,明灯不熄,孔子怀着恢复礼乐的梦想。奔忙于六国的纷争。灯火点点是袁崇焕文人起兵在辽东独拒后金举国之师的铮铮铁骨回首向来历史路,中国历史上一代代读书人将治国安邦的理想薪火相传化作内心长明,不灭的灯。一直亮着。照遍那愚昧动乱的阑珊让文明和谐的光洒满大地。

实现富强圆梦今朝是当代中华儿女的指路明灯,灯火点点照亮坎坷的阑珊。继往开来,是一段不朽的事业,一个强盛的民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那么为梦想拼搏,给力富强便是每个人心中那盏不灭的灯。伴光前行。心灯不灭,每个人都在奋斗,无论是边境还是中原,无论是田间还是都市,中国人正在以最自信的微笑努力前行,从中国速度到中国质量,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心灯不灭,伴梦想长存灯火点点。与富强同亮。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灯亮着,伴火光,人们终会走向那个收获的季节,圆梦的日子。

灯火点点照阑珊。每个人心中都有盏灯带你走向远方,心灯不灭。火光点点,梦想离我们竟是如此之近!

孝治天下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礼仪之邦自居,而这个礼包括礼天地、礼君王、礼师长、礼友人,而最重要的是礼父母。

李密的《陈情表》中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肓细察古代历代明君,大多以孝治天下。《孝经》中就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古人常言百善孝为先但凡有不孝的人,必会行事寸步难行,被人所不齿,遭受众人的谴责。若为官之人不孝,基本上就是官位不保!要知道现在人的八卦与古人的风言风语相比也不过是半斤八两罢了!

古人一生的四大幸事: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其中男女婚嫁就占其中一项,而古代男女婚嫁之事,两情相悦为次,父母之命为主。《劝报亲恩篇》中: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男儿。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而在古代,男子若想休妻,七条准则中有一项就是不孝顺公婆。

所以在古代,上至君王,下至普通人家,都以孝为品性之主。而在生活节奏超快的现代,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大多数人常年在外工作,一年见不到父母几次,唯有偶尔的逢年过借回次家,却又对父母发尽了牢骚,尽管如此,那一天的父母依旧是最开心的。

我的奶奶有三个儿子,大伯很勤快,总是给奶奶干一些活,但他总是因为一些小事而对奶奶大吵大嚷,比如吃饭时把饭洒了,中午自己做饭,甚至是给小狗喂东西吃都会迎来雷霆般的震怒。某次过年,我们都在奶奶家聚餐,有人给大伯打电话拜年,就听到:喂,哎,你好,你好,新年快乐我听到那声音顿时感到一阵饿恶寒,那声音绝对是谦逊有礼。我也多次想问他:为什么你对从小一个人把你们兄弟养大的母亲的说话态度还比不上一个不是很熟悉的同事?但我终究没有勇气问出来。

家本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却被这些暴风雨所肆虐;父母本是辛苦养育自己长大的人,却被我们的无礼和忽视所伤害。家是我们外在的支持,在内的度假山庄。何以让它为风所吹,为雨所打,为尘所污。有大家才有小家,有天下才有大家,我们不仅仅应该以孝治天下,更应该以孝治小家,这样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和平,有爱!

学会宽容

薛楦曾经说过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宽容似乎已被人遗忘,留下的却是刻薄与残酷。所以学会宽容,渐渐显得那么必要、重要。

那么,学会宽容会为我们带来什么呢?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因不满素贱人的蔺相如位居其上,处处与蔺相如针锋相对,而林相如却没有因此报复廉颇,他用一颗宽大的心包容了廉颇。廉颇得知真相后,负荆请罪,于是两人成了刎颈之交。这就告诉我们,宽容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宝贵的财富。例如,别人的尊重;人格的升华;牢固的友谊等等。漫漫的人生道路中,我所追求的,不就是这些吗?因此,我们应学习蔺相如的宰相肚里能撑船。学会宽容。

相反的,如果我们没有一颗宽大的心,仁爱的心,而心中总是怀着仇恨与嫉妒,那我们的生活就是黑暗的,所获得的一切将失去。我想,廉颇在妒恨蔺相如的时候,心中一定不好受,每天想尽办法对付蔺相如;见到蔺相如一点成就,就咬牙切齿。他的生活一定是没有快乐的,是苦恼的。可见,学会宽容,我们可以得到快乐。

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没有用仁爱之心关怀六国的子民,而是制定了严酷的法律,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惟恐不能用尽酷刑。这又何谈宽容呢?所以统一全国的秦朝两世而亡了。如果我们对待别人过分刻薄,那么我们就得不到正直的友谊,得不到成功,最终只有走向失败。

仇恨与刻薄像通往黑暗深渊的阴黑暗小路,深渊里有毒蛇侵蚀着人们的灵魂,吞噬着人们的血液,让人们痛不欲生,让人们一无所有。

学会宽容吧,你会得到更多的尊重,宽容会引领我们走向成功,会将我们带入光明世界。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多一份宽容,世界就会变得美好;世界就会充满爱。宽容会让你的生活充满快乐而不是忧伤,宽容会让你的人格得到最高的升华。

学会宽容把!

谁言寸草心

青春是永不停息的奔跑,不知什么原因,奔跑中,就会常常想起我的母亲。

如果说生活是一位蜡烛,那么母爱就是那淡黄的烛光;如果说生活是一曲乐章,那么母爱就是那明媚的旋律;如果说生活是一篇散文,那么母爱就是那欢快的描写;如果说生活是一本书,那么母爱就是书中那深奥的文字。

记得那时,母亲去如皋打工了。家里只剩下爷爷、奶奶和我。

一天下午,爷爷、奶奶下地干活了,我就去离家并不远的同学家了。原本想晚上回家,就不需要和家人打招呼。可是没想到,我那同学硬拉着我,说什么也不让我回家。只好服从她的命令。当时很想往家里打电话,但爷爷家里没有电话。于是,就在同学家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回来才知道,很多人为我担心。爷爷、奶奶心急如焚,爷爷甚至踏着脚踏车到沈灶街上找我,奶奶则在村子附近找。听到这里,我的鼻子有点酸酸的,长这么大了,居然还让老人家担心害怕,真是后悔不该当初。

父亲、母亲也非常着急。因为往家里打电话,都没有人接。后来我主动打电话给父母亲。母亲第一句话就说:你去哪儿了?我们都担心死了。我仿佛看到母亲那严厉的目光,就坦白了,想获得从宽的处理。因为每当我做错了事,说错了话,母亲总是用那种目光警告我,而我就会很快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以后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父亲则说: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希望你快快长大,更好的保护她。是的,我会这样做的。

每次考试考得不好的时候,母亲总会鼓励我说: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别灰心,还有下次呢。而这句话已陪伴我走过了十几个春秋,它给了我重新站起来的力量,催促我进步,督促我成长,我衷心的感谢母亲。

母亲的目光是严厉的,是慈祥的,而这种目光无时无刻不在鼓励着我。不过有些时候,母亲的话令我心烦意乱,总是说个不停。她的嘘寒问暖让我受不了。我知道,她是在关心我,但我不喜欢这样,还经常惹母亲生气。在此,我想说一声:妈妈,对不起!妈妈,您是我心中鲜红的太阳,永远不落!

朋友们,不要等失去了母爱,才感到它的珍贵,珍惜现在吧。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上一篇:敢于拼搏,人生才有高度作文
  • 下一篇:搞笑大王作文400字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