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他们说,我们说作文1000字

时间: 2021-12-21 02:10; 作者: 第一作文 

他们说,我们说

当今,80后、90后被社会舆论抛到了风头浪尖上

他们说:80后是疯狂的一代人,是冲动的一代人;90后是迷茫的一代人,是自私的一代人

我们说:在疯狂中,80后为梦想奋不顾身,实现目标;在冲动中,80后当机立断,从捷径走向成功;90后在迷茫中也可以创造辉煌,自私中也不乏对人生的追求,对国家的沸腾热血!

谁说80后、90后不渴望成功?谁说80后、90后不渴望振兴中华?我们很清楚地明白:每个人对自己的目标付诸的行动不同,每个人报效国家的方式也可能千差万别,与传统的思维模式谬以千里也不足为奇。

他们说:韩寒这个青年

我们说:韩寒这个不受传统思想束缚的80后,为梦想果断地拒绝复旦大学的特招,不是冲动,不是疯狂,而是一种在荣誉的光环下守住自己的理想,是一种在名利前为梦想不折腰的豁达,这是80精神,是80后这代人心中异常活跃的精神因子!

他们说:高等学府是为了培养全面人才,是为了使学员更大地发挥报效祖国的潜力;他们说,韩寒的做法是逃避现实,逃避更高的挑战

我们说:这个社会固然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可当一位学生在某方面有过人的天赋,想要着重培养自己的才能,而将其他的影响到自己精于学的障碍放下,也未尝不可,毕竟社会更需要的是人尽其能!面对80后的别具一格,我们的态度应是宽容,因为,80后身上跃动着的不是对传统的抗衡,而是建立新传统的渴望!

他们说:90后是沉默的一代,不善交谈,不善交际,对于90后来说,将中国推向世界之巅的任务太艰巨,90后振兴中华的希望太渺茫

我们说:邓小平同志用沉默对抗国家的浩劫,在愤怒与无奈中用沉默积聚力量,于是我们看到了他在这场劫难之后,为国家复兴付诸的不朽行动。

不要低估沉默者的力量,巨大的能量往往来源于无声的蕴藏。在漫长的沉默中等待那瞬间的薄发是90精神,是90后这代人的闪光点。面对90后的非主流,我们应该学会接纳,因为90后心中充溢着对新事物的创造欲,对旧事物的改造欲!况且,90后永远不改变的是对国家的热爱与人生的追求。

他们说

我们说:我们是80年、90后,我们的热血在沸腾,我们的青春在飞舞,我们的生命在跃动,我们同样有振兴国家、振兴民族的责任感!

他们说

我们说

他们说“开始”

从明天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开始,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座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那是一本有点破旧的书,纸张泛黄带着岁月的折痕。翻到77页时,一段文字闯入我的视网膜,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念了出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那是一个怎样的人?可以写下如此温暖的诗句。远方似乎有人在呼唤,我真切的感受到了内心的碰撞,那是对幸福的感知和求。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曾捧着这本诗集细细品阅,他们是否能读懂这个叫海子的人。又有多少人曾轻声念道,从明天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

还会有人记得他吗?也许早在1989年的春天,在那条破旧的铁轨上,他已经被一辆疾驰的火车带走。于是这个世上再也没有一个叫海子的人。这是属于他的开始。

生命如同昙花一现,短暂的美丽过后,又开始期待新的绽放。对于海子来说,死亡也许会是新的开始,是告别尘世烦恼的一种选择。然而,生命的逝去不曾磨灭他那一声声呼唤。他的诗被留下,被印在千千万万张纸上,被散落在世界各地不同角落里,经过无数陌生人的手,不知被多少人深情朗诵。

不知又过多少年,一本诗集被翻开。于是,我又想起那个温暖的诗人海子。他告诉我们,明天将是新的开始,去学会做一个幸福的人。

漆黑的夜,闪烁着微弱的烛光,一根蜡烛将要燃尽,那是怎样的荒凉。忽然想起叶芝的那首诗,当你老了,双鬓斑白,睡意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人到了晚年害怕的不是死亡,更多的是寂寞。人们常常会忘记往事,甚至是朋友和爱人。这时候全世界似乎陷入了黑暗,只剩无限孤独包围这自己。

诗人和作家似乎犹能感受寂寞的煎熬,死亡便成了另一种开始。

当《倾城之恋》热播时,有人感动,也有人心痛、泪流。可是还会有人记得那个尽一生忧愁写《倾城》的女子吗?请许我再温情地喊一遍她的名字,张爱玲。在某个孤独的清晨,在那个异国的公寓,她被人发现时尸体已经开始腐烂,脸上却依稀可见安逸的笑容。对于张爱玲来说,死亡也许是一种结束,向孤绝的告别,于自我的解脱。

每个人都将拥有属于他的开始,无论是海子还是张爱玲。他们虽然选择了死亡,可是他们的情感依附在文字上一直被延续下去,终究会遇上一些读得懂他们内心的人。那是置于生命之外的另一种开始。最后的最后我还是不禁喃喃道,从明天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

我一直坚信,幸福的人会迎来属于他的开始,再冷的冬天也总有一点要回暖的春意。

不知足,也常乐

知足可常乐,但敢于拼搏,开拓进取,努力地向着更高、更快、更强冲击,亦可获得常乐。

题记

知足常乐。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听到过不少这种类似的话语。诚然,若是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追逐名利,可以感到安闲的快乐。但是,不知足的进取精神,就不能让我们感到快乐吗?

我认为并非如此。回想一下: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专心致志地背完一篇冗长的文言文时、耐心思索后解出一道复杂的数学题时、努力学习后考出更好的成绩时在这些时刻,你的内心难道不会有快乐吗?

有人说,知足者是精神的智者:陶渊明悄然遁世,隐居南山,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闲适;刘禹锡被贬后居于陋室,也仍有调素琴,阅金经之雅趣。但请思考:他们真的是所谓知足吗?恐怕不是。他们也有追求。他们追求的不是世间的功名利禄,而是常人难以体会的另一层次的精神的满足。请不要把不求上进与更高的精神追求混为一谈。

大名鼎鼎的发明大王爱迪生,早年发明了电灯、留声机等诸多改变世界的物件,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这之后,他便开始了所谓知足常乐,不再追求更高的水平,甚至说出了不要向我提出什么意见,因为再好的意见也比不上我的头脑这种愚蠢至极的大话。也正因他的这种知足常乐导致的顽固不化,让他在晚年不肯将直流电改为交流电,成为了他一生中最大的败笔。他的事迹,启示我们要警惕某些时候的知足常乐,因为那很可能是不思进取的另一说法。

高尔基曾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的越快,对社会就更有益。诚然,知足常乐可能是高尚的,但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开拓者,对于社会的贡献要比知足常乐的智者多上许多。如果人们都开始知足常乐,那么油灯便不会被电灯所代替,人力不会被机械所代替,社会也就不会有进步。

不知足,并非是让人被欲望控制,变成名利的奴隶,而是拒绝安逸,拒绝安于现状。现今,任何事物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所谓知足常乐也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下立足。

真心朋友

人海茫茫之中能与一人相遇,从相识到相处再到知,是一件一世难求的缘分,而能与几人相守相伴再到相爱,更是一件几世难换的福分。朋友就是这样的存在,朋友就是这样,一直默默无闻的守候在我们身边,不讲求利益,不强求回报,朋友就是这样,难遇难求,或是可遇不可求,所以啊,要且行且珍惜,万不可鲁莽行事,免得一时糊涂,一时不慎,偏偏错失了这种情缘,白白丢失了这种福气。

朋友就是,当你快乐时,有人陪你作乐,当你痛苦时,有人借你肩膀,当你迷茫时,有人指点迷津,当你遇难时,有人伸以援手,当你幸福时,有人含笑祝福,当你孤寂时,有人默默相伴。

朋友就是,当所有人都误解你,误会你,远离你,抛弃你时,只有他还始终如一的站在你这一方,相信着你,守候着你,安慰着你,陪伴着你,然后不停地为你辩解争执,为你奔波劳累,为你抗风挡雨。

朋友就是,当所有人都巴结着你,诱惑着你,打击着你,抗拒着你时,只要他一个人不卑不亢的指导着你,教诲着你,开导着你,支持着你,然后努力着着让你看清人心,认清自我,坚强的为你力排众议,扫除障碍。

我想,人生征途之中,有这样一个人陪着你,想着你,粘着你,恋着你,念着你,爱着你,何其幸运!岁月长河之中,有这样一个人陪你走着,陪你耗着,陪你过着,陪你等着,陪你受着,陪你熬着,何其幸福!

可是,付出应该是双向的,给予应该是相互的,当朋友为我们肝脑涂地,两肋插刀时,我们也应该投之以李,报之以桃,为自己的朋友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当我们得到别人的爱时,就应该给予别人更多的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更多的幸福,获得更多的快乐。

论重点

高一时,学妹拿着初中的数学书,让我勾画重点。记得她那学期将要学习的是负数运算,涉及到的知识框架十分严密,当时看看学妹的数学教材,实在不知道从何下手,只好说:其实都是重点,要好好学,这是打基础的阶段。

今天在看鈡叔河先生的《过去的大学》时,了解到过去的北京大学(大概还是京师大学堂的时候吧),就已经开始时兴勾画重点了。学生上课的时候看看杂书,期末了看看讲义,幸运的话,老师会给学生一个重点范围,学生是省力气了。但究竟学问长了多少,存乎疑问。

最近也在思考,为何北大在那个年代能够大师云集。我想与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有极大关系的。

做学问,有博雅之家,也有专攻一方之士。这是个人的风格,无关对错。更多情况是,针对一个重点,苦心经营数十载,更易获得成就。特别是针对文史科目,没有丰厚的积淀与钻研精神,是不可能获得深入的体悟的。当然,这里的钻研也是相对的,只要与宏旨相关,皆属钻研学问之列;甚至饭后的散步,也可以成为启发灵感的手段。

做学问,固然不能面面俱到,固然需要重点攻克。但这与勾画重点差异极大。做学问选择的重点,是主动思索,甚至皓首穷经,寻得的真问题。而学生时代勾画重点的做法,是在众多的真问题中,挑拣应试条目,而不是为了增长学养,这样做的后果是减损掉自身的积极性。

大数学家陈省身强调了自动的能力的重要性,即:人需要有自主性。

而过分地依赖于老师勾画重点,便将自身的学习精神抛弃掉了,将探索未知领域的执着劲头消解掉了。逐渐地,这些依赖于老师划重点的学生,将会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当生活中没有人为之勾画重点的时候,将不知所措。

我们国家的学生,为何能够在少年时代领先于很多国家的学生?我认为,这不是学生的胜利,而是学生背后的智囊团老师的胜利,代价就是,少年少了许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导致诺贝尔科学奖鲜有光顾华人。即便聊聊的几个,也多是国外体制下,大展手脚的人士。同时,我国少年的早慧,往往是以牺牲兴趣为代价的。少年,应当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在绿茵场上奔跑,在夜深楼高处吟诗作赋。而真正又有多少人敢于突破社会的紧箍咒呢?

以上论及了学术上的真重点,与建构知识体系时偷工减料的伪重点的区别。

重点是需要需找的,而寻找重点的正当性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寻找重点的目的。目的是否纯正,也是康德意义上善的标准。

青春的梦想是未来的现实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最近这句话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激起了许多网友的共鸣。这句话用诙谐的语调道出了每个人青春时期都曾有过的梦想。只是又有多少人将梦想变成了现实呢?

十几年前,有一位刚二十岁的瘦弱矮小的年轻人在一家小公司做推销员。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日子。然而谁也不知道有一个梦想正在他心中发芽。几年后,在中国就业率日趋下降的时候,这个年轻人却毅然决然的辞去了公职。创办起了电商网站。一开始并没有人搭理他,无人认可他的想法,但他没有放弃。他常常上门挨家挨户的推销自己的产品和网站。他那瘦弱的身躯和平凡的样貌下蕴藏着无穷的毅力与顽强,支持着他的青春梦。

十年后的今天,他的网站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也成为了中国新任首富,首屈一指的商界大佬。他的网站名为阿里巴巴,他是马云。

我的人生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的活着。这句话曾激励了无数有梦青年。而说这句话的人本身就算是青春梦的代言人。

刘伟,一个热爱音乐,喜爱钢琴的青年,从十九岁开始学习弹奏钢琴,学习用音乐抒发情感。并且于二零一一年登上了中国达人秀的舞台,最终成为了总冠军。看到他的这些成就是否觉得他荣耀加身,光彩无限呢?然而对于两袖空空的他来说,别人弹钢琴用的是手,而他用的却是脚。学钢琴本就要求有一双修长的手,而刘伟却需要用更为短粗地脚去演奏,其中有多少艰难困苦又有谁知道呢?如果没有坚定的毅力,不懈的坚持,他又如何用脚按动音键,奏出生命顽强的乐章。他曾说:我觉得现在每个人心里最重要的就是珍惜你现在拥有的,努力去得到你未来想要的。因为自己经历了一些事情,有的时候需要告诉自己走下去,至少我还有一双完美的腿。正是他的这些话语与经历,深深地影响着有梦想的青年,令我们既感动又振奋。

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马云在社会的压力下没有辞职,没有去坚持自己的梦想;如果刘伟在失去双臂后也抛弃了自己的音乐梦想,他们现在又会怎样呢?他们会后悔没有坚持梦想吗?

谁也不知道如今的梦想会不会成为未来的现实,但我们现在青春正盛,正是拥有美好梦想与无限斗志的时候。去奋斗吧!去努力吧!去让青春的梦想变成未来的现实吧!

  • 上一篇:琼屑谈作文300字
  • 下一篇:爱,一定需要理由吗作文1200字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