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转来的学生,正因为是转来的,周围充斥着不公平,例如:报考志愿只能报二类的高中,更何况还有众多的分配生!这使得许多平时成绩没我好的同学也上了更好的学校。
或许我不该怨天尤人。
我失去了老家辛辛苦苦建立的人际关系,突然的,周围的一切都变得陌生,异常的陌生。没有熟悉的老师,也没有共欢笑的熟悉面孔,更没有学了大半的课文。仿佛周围对于我的一切都是陌生的。
但是我应该因为这个而不努力,不为考上好高中而奋斗了吗?
我不能!
我开始尽一切努力去交朋友,像在老家那样。尽一切努力和他们打成一片。我开始像班里前几名那样;早到,参加早读,大声、坚定地朗读应牢记的内容。上课哪怕困到眼皮也睁不开,仍强打精神,积极回应着老师抑扬顿挫且富有感情的讲演。一切的一切我都尽着全力。即使我仍忘不了各个旧时好友的音容笑貌。
渐渐的,我融入了这新生活,也不再饱含对失去的从前的怅然若失。它在不知不觉中被我忘却了,但我从未感到惋惜,因为我有了一群同样爱我、关心我的朋友,而且在他(她)们的帮助下,我的成绩也逐渐名列前茅。我觉得在这个新地方我们相处得十分融洽,不论是交往未深的同学,亦是教我育我的老师。我感谢他们。
回望来时的我,满是初来乍到的迷茫,眼中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恐惧。那时的我常想起难以忘记的重要的人。他(她)们仿佛就在眼前,但现在他们更多时候是配角只是回忆。但现在,我脑中满是这儿,这个呆了两年的地方,这个满是美好的地方,它取代了我难以割舍的回忆成了醒不了的美梦。
我庆幸,我有这样丰富多彩的初中生活,对于我,能够使我的青春获得如此精彩已是小有成就了,我要用心记下我曾经历的每一个片段,将每一个感受都用力刻在心间,让它成为我难已忘却的感受,让这感受萦绕在我心头!
都说初中生活苦,我反倒觉得比起绚烂的友谊、浓厚的师生情,那算不了什么。如果把它写成一本名为《初中》的日记,那些苦还写不满一页吧!
但,直到毕业我才明白此理,才想起去珍惜所应珍惜的,然而已逝去之物何其还也?现在看来,留下那时点点滴滴就够了。
当我飞上云天,一切才会清楚!
雨后的天空,秋高气爽,天空蓝得格外纯净,阳光透过薄纱般的云层洒下来,明媚而耀眼,温暖而美好。于是,突然想起一年前的我,坐在教室里临窗的位置,看窗外的蓝天、阳光,看教室里的老师、同学。
数学课,老师站在讲台激情四溢的讲课,牛仔裤,大T恤,剪得干净利落的短发,简单的着装却有足够的吸引力让大家的目光紧紧追随着她,追随飞舞的粉笔,追随抑扬顿挫的声音。于是,抽象的几何开始活跃,单调的代数变得生动。我记得清清楚楚,那时,窗外的阳光打进教室,照亮一半黑板,照亮了老师,她的短发在阳光下闪耀,熠熠生辉,她的双眼泛出可爱的神采,透着一股认真劲儿,仿佛想把知识一股脑倾倒给我们似的。临窗的日子里,我将老师的可爱认真看的无比真切。
记忆的另一个角落,我又寻到一个临窗的日子:同组的同学整天神神秘秘不知背着我干什么,一见到我嘴巴就张成一个大大的O,然后夸张地用手捂住嘴并给我一个贼兮兮的笑容,直到下午放学,他们叫住我,彼此对望几眼,那几双眼睛含着藏不住的笑意,嘴角向上调皮得翘起来,窗外的清风柔柔的吹了进来,金色的阳光暖暖的跳跃在他们的眼皮上,我突然明白了
生日快乐!果然!
一个许愿瓶递到我眼前,里面是五颜六色的小星星,还有一张带着全班同学签名的卡片,背面有几个大字:祝你生日快乐!
一瞬间我似乎闻到清风送来的槐树的清香,即使现在未到它开花的季节。
我多想告诉他们,我真想将那一刻永远定格,窗外有蔚蓝的天空,阳光将我们包围,我手中的瓶子仿佛有了生命,在窗边绽放光彩。
临窗的日子,偶尔有一两朵毛茸茸的蒲公英乘风飘进来,引起大家一阵欢呼,而那之后,我们就像一朵朵蒲公英,飘落在不同学校不同地点,怀着满心希望与梦想,祝福与欢笑,扎根,发芽。
现在,看着窗外的阳光,我忽然有一种冲动,想用瓶子收集满一瓶阳光。三年之后,这里会不会又满载回忆?那些回忆,应该如阳光下初开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浅浅地摇摆,时间给它们镀了层金沙,有些朦胧。但注定明媚而耀眼,温暖而美好。
雨啊,淅淅沥沥的下,滋润万物,你图什么?阳光啊,普照大地,带来温暖,你图什么?小草啊,衬托鲜花,装点自然,你图什么?老师啊,辛勤教学,白了秀发,您又图什么?
与您朝夕相处,却不能体会你的良苦用心,成绩不好被您教导几句,却被我们记为骂,无心犯错被您拍拍脑袋,被我们记为打。你的几句好意,却被我们记为恶言。老师,你是为了什么?
几次夜深人静,无意间经过你的窗前,灯光还闪烁着,地上投着人影,抑制不住好奇的心情,仔细一瞧,原来是您拖着疲惫的身躯,认真地批赶作业,一本、两本、桌上左角的本子少了,右角的又多了,一叠一叠,我看不见您那慈祥的脸庞了,几丝银发在灯光下隐隐作亮,耀眼着,触动着我的心。
可曾记得那堂语文课,您眉飞色舞地讲着课,我们都仗着您的温柔,开着差,走着神,您提出问题,却无人回答您,您的怒火最终爆发,身子弱的您便倒下了,我们都不知所措。
几天过后,您又来给我们上课了,您依然那么认真,尽量使课堂精彩。随后不知从谁口中得知,您因为那件事把孩子流掉了,我们都震惊了,都心酸、愧疚了,因为我们,您丧失了一次做母亲的机会。我们多想每个人都向你道歉,可看到您对我们微笑,话到嘴边又说不出口了。
点点往事,凝聚着您的爱,您图什么?您只图把毕生的知识都传授与我们,您只图我们能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干净的教室凝聚着您对学生纯洁的爱,学生一播播的离开,您的爱却从未减少,一直凝聚在教室里,凝聚在学生的心间。
生命如长河,踏平山、入洪荒,无论是燕语莺啼,还是风虐雪饕,始终前进、奔流
题记
有自然,必有生命;有生命,必有青春。
自从有了海洋,陆地,有了生灵和人类,自然界热闹了起来,陆地变得更加喧嚷繁荣,生机勃勃。人类拥有几十年的寿命,如何利用有限的生命,做一些有利于生命和青春的事呢?
我们无法回溯时间,让季节颠倒,只有为乐及时,才能免去三两遗憾:折了花枝,赏了霁霞;伴得冷月,怅望飞雪;再回首时,也不枉走这一遭。这样总好过少时懵懂,老来悲伤,辜负良辰美景,不识生命之趣味的人。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后生有之,六旬翁媪也未尝不能葆有。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唐必至灵魂。忧烦、惶恐、丧失自信,定使心灵扭曲,意气如灰。
无论年届花甲,抑或二八芳龄,皆可在心中永存生命之欢乐,奇迹之璀璨,孩童之天真。
人人心中皆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定会青春永驻、风华长存。一旦天线降下,锐气便被冰雪覆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一旦滋生,即便年方二十,实已垂垂老矣。
难道不是这样吗?青春不是一段时间,不是为所欲为,而是一种心境,当你有所追求时,你在升往天堂的前一刻也能拥有青春。
生命,因为有了青春而精彩
人类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类在大自然的庇护下成长。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已渐渐和自然疏离,与自然产生了隔阂,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
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大地母亲用亿万年形成的矿物质,留下无数的矿坑,破坏地貌和地层结构,酿成许多严重的后果。随着科学的发展,人口激增,对大自然的索取愈加无止境,对水资源,森林资源,煤矿资源等破坏很大,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大了。
工业的崛起,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迅速恶化,全球变暖。科学家预测:如果环境进一步恶化,气温进一步升高,总有一天两极高山上的冰雪就会全部融化,到那时大量的淡水资源将流入大海,海面高度提升超过10米,数以亿计的人们将会生活在海底。地球也将真正成为水球。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5%,全国沙化土地174.3万平方公里,并且仍以年均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环境的恶化直接受害者是人类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据悉,南极上空臭氧层出现空洞,地球上紫外线辐射增强,每年因过多紫外线照射导致的皮肤癌就夺走许多鲜活的生命,现在我国濒危动植物不下千种,还有的已经灭绝,扬子鳄、银杉、白鳍豚等珍惜动植物数量已不过千。恐怕再过几百年甚至短短的几十年后,人们就只能在世界灭绝珍惜动植物的红皮书上才能看见它们的可爱和美丽了。
为了人与大自然在以后的岁月里相处融洽,我们应该树立环保意识,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把对自然的保护和爱惜当作是一种责任。大自然创造、养育了我们,而我们呢,换来自然千疮百孔的身躯吗?人类身为有思维、有智慧的生物,应该知道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大自然创造我们、养育我们的慈母。
轻风拂过脸颊,我独自漫步在校园里那窄小的溪边小路。溪里蓄着死水,只是黑漆漆还掺合着青苔的鹅卵石小径,毫无生气。似乎,连这溪边的鸢尾花也开得有气无力。这死寂的小溪怪幽暗的,让我想再次回到小河边了。
当你身处小河边,正踱步着遥望着不知源头,不知尽头的小河,是怀念不了它的,又怎么会在当时怀念呢?
夕景迷人,让我忍不住从老屋子里走出来,走向那边的山。我刚站住在这片质朴的草地上,小巧的灰雀忽地一跃,便跃过了山下那条流淌着的小河,隐到了对岸绿意青葱的树林中。哦?小河!
站在小河边,遥望远处的河水,波光在水面上跳跃着,清风微微拨动着杨柳。哗哗的水流声似乎是顺风而响,晶莹的水时而撞击了土黄色的石块;树那斑驳的影,是因风的轻吹还是因河的水光粼粼,与迷人的夕阳一起展现了光与影的律动。
混着被折断的草渗出的草汁的清香,我舒心地漫步,和谐安宁。
真想回去那承载着活力与生命力的小河!而不是黯哑幽僻的,无精打采的小溪!奄奄一息的它怎能与朝气蓬勃的小河相衬呢?
想到这,我试图寻找曾经用镜头记录的小河。但是,只录下了短短的几分钟。一关相机,我就忆起缘故了。因为,拍下来的东西就不是真正的小河了。只站着录像,小河虽留的那个,却被周围的景物夹在小小的镜头里了。边走边录呢?好比在船里录下江水,再奔流的江水在镜头里也会相对静止。而小河就更不用说了,在镜头里更是显得慢腾,显得不完整。
无怪乎只录了那几分钟,也只有亲身经历最能动人,也只有活在当下才可体会漫步之趣。放眼去望,河边的广阔景象才能尽收眼底;一步一步,跟随小河变化。
哲学家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河是流动的,不断变化的。此时的河非彼时的河,如此说来,人也应像河一般变化,才不至于如小溪那般死寂沉沉,才因变化而激情澎湃地不断前进!
河对岸的柳,是不是也和我一样走累了,静静地歇息在河边,摆弄被小河冲刷的土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