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标签化作文

时间: 2021-12-28 19:38; 作者: 第一作文 

给人生添一抹低调

如那昙花只在夜间吐露芬芳,如那腊梅只在寒冬傲立枝头;如那青松只在峭壁扎根生长,

是低调让它们有了不一样的风韵。不懂得低调的藏獒终究还是一败涂地。人生在世,切忌过分炫耀,保持低调方为处世之道。

保持低调,是一种认清自我的智慧。上品的瓷器,往往温润,含蓄,下品的瓷器,往往艳俗,夸张,人也如瓷器一般,越是认不清自我,狂妄自大的人越显得招摇,越是经历了风雨,懂得认清自我的人,越显得低调。保持低调是蔺相如自知功劳比不上廉颇时的几日闭门;是刘邦自知兵力不敌项羽时的谦虚应答。再看如今类似郭美美的炫富者和诸多行事高调的明星们,自认为拥有可炫耀的资本,便找不到自己应该在的位置,行事张扬。它们两者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后者正因缺少了认清自我的智慧,从而自满炫耀,到头来却发现自己成为了别人眼中最大的笑话。因此保持低调是认清自我的智慧,是人生路上强有力的护航。

保持低调,是一种从容平和的心态。保持低调,如山中兰花默默散发芳香,如雪中梅花悄悄舒展花瓣,这并不是一种逃避,而是一种与世无争,做好自己的从容与平和。陋室之中,刘禹锡选择低调,不与他人争高下,从容平和,吟诵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南山之下,陶渊明选择低调,不在官场中谋高位,从容平和,感受采菊东篱下的安宁。又如那不求在文坛中争地位,隐居湖畔的梭罗,拒绝诸多头衔,深居简出的钱钟书他们才华出众,却不去追逐名利,不与他人相争,用从容平和的心态保持低调,不炫耀不张扬,也因此在纷纷扰扰的尘世之中笑看云卷云舒,守住自己的一方净土。

保持低调,是一种自我沉淀的境界。低调就像一瓶昂贵的红酒,虽不酸甜,却以年份的长久,味道的醇厚取胜。越王勾践保持低调在卧薪尝胆中收获了数年沉淀之后于千军万马中临危不惧的淡定;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保持低调,在拒绝采访全心研究中收获了数年沉淀之后在学术领域的新突破;中国短道速滑队保持低调,在从不对外宣传的潜心训练中收获了沉淀之后的一鸣惊人。其实,保持低调绝非懦弱与胆怯的代名词,而是一种自我沉淀的境界,在沉淀中提升着自己的实力。

低调,是一种夺目却不炫眼的光芒;低调,是一种响亮却不刺耳的声音;低调,是一种温和却不烫手的温度,这是种智慧,是种心态,是种境界。给生命添上一抹低调,让人生的色彩更加绚丽!

以标签为话题的作文

这,是一个充满标签的世界。每个人,每一样物品,每一件事,都会被人贴上标签。每一个人都以被贴上星星标签为荣,每一个人都以被贴上灰点点为耻。

当我第六次被人贴上灰点点时,当我第六次被人骂你这样的人,只配被贴上耻辱的灰点点。时,我的心情终于跌入了深谷。我低头看着自己衣服上的灰点点,它们好似一个个狰狞的笑脸,在嘲笑我的无能、我的弱小一般。那可怕的笑声在耳边一直回响,无法挥去。

我不敢出门,惶惶不可终日。我怕我出门后遇到熟人,更怕他们对我身上的灰点点窃窃私语指指点点。我像个迷途的孩子一样,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中寻找我的光明,但看到的却只有黑暗。

我鼓起勇气推开了大门,再次尝试寻找属于我的光明。我在街上漫无目地走着,忽然,我嗅到了阳光的味道。就像找到了宝藏一般,发疯似地向前奔跑,生怕有人早我一步把她抢走。

我渐渐放慢了脚步,来到心中那一丝光明所在。是她?一抹白色的身影出现在了阁楼上。我走上楼,看着眼前这个奇特的女子。她的衣服是那么雪白,没有一丝一毫的杂色,身上没有任何星星和点点。

我疑惑地看着她,问:你衣服怎么没有任何东西?她微微一笑,好似冰雪中的骄阳一般。我为什么要有这些东西呢?她反问道。我的脸上闪过一丝迟疑,她好像看出了我的迟疑,看着窗外的太阳,说道:你看这天上的太阳,它是那么明媚。所有人都夸它好,夸它漂亮,但它是否曾因为这些赞美而改变?同样,虽然也有阴天,但是过后依然晴空万里。它依旧和以前一样,照耀着大地。你又为什么不像它一样,丢掉这些标签,只做自己呢?

听到这里,我忽然觉得:心里,好像有星星在闪烁

社会需要正能量议论文

如果这世界真如乌托邦小说中那样,没有颜色、天气的差别,每个人的生活都被安排得顺遂,那么也就无所谓欢乐与痛苦,顺境与逆境。然而我们的世界却并非如此完美。但也正因我们的世界中存在着种种不公和丑恶,每个人都有陷入种种危机的可能,所以正能量这种积极向上的动力与情感才得以突显,成为对抗不公和丑恶,化解危机的一方良药。

想要弄清正能量这方良药得以化解危机的机理,首先必须明白危机是如何产生的。但凡一个人,总希望自己能够得利而避害,能生活安逸。但现实却往往与我们的意志发生冲突,求利而得害,求安而得危。在这如泥潭一般危局之中,我们愈是向利害安危上用心挣扎,愈觉出意志与现实的差距之大,越陷越深,寸步难行。

当此之时,有人向现实妥协,浑浑噩噩以度终日;有人一味批判现实,却不为解决问题而努力,这是另一种消极逃避。这两种态度都是负能量,于事无补。

而作为解药的正能量分为两种,一种叫做义,一种叫做美。

义为在利害安危上挣扎的人们开辟出另一条路径,它让人们不再在个人的得失上纠缠,凡事只问个该不该,义不义。虽眼前有万千利害得失纷纷扰扰,吾自有浩然正气,便可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古有屈原虽见疑被谤,仍正道直行,虽身处浊世,仍坚守自己的皓皓之白,众人皆醉我独醒。又有苏武被扣匈奴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威逼利诱,都夺不走他那挺立的汉节。这种在危难面前对个人品行的坚守和对国家的不渝的忠诚的背后,是个大写的义字。今天又何尝不是如此?在老人倒地无人扶时,当人们对社会风气产生怀疑时,一个人出于简单的道德坚守,不顾自己可能被碰瓷的风险扶起老人的义举,又怎不是温暖人心一股正能量?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正是这样一种至大至刚的义气。它是一种刚性的正能量,让我们直面危机,勇往直前。

和义不同,美采取了另一种化解危机的思路。现实中满是丑恶,荆棘遍布,我们无可奈何时,我们不妨暂时超脱现实,在自然中,在艺术中,在生活的点滴中享受美的安慰,于是精神便富足充实,危机也就迎刃而解。欧阳修被贬滁州,却能醉于山水之美,于是山肴野蔌胜却山珍海味,泉声鸟鸣胜却丝竹管弦。苏子几起几落,晚年从海南北返,尝到太守为他烹制的蔬菜羹,高兴地说勿语贵公子,从渠醉膻腥。在人生的大起大落后,一点点蔬菜羹的鲜美便可让他欣喜,让他沉醉,那些富贵功名与之相比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今天的我们在疲于奔命之际,又何妨暂时停下来,或展美文一卷,或品香茗一盏,听首小曲,做个小菜,用美来滤去困扰和焦躁。

美是一种具有韧性的正能量,看似没有直面现实,却喂饱了我们的精神,为在现实中处理危机积蓄了强劲的动力。

所以说,正能量所包含的义与美均是化解危机的一方良药,但配合起来使用药效更佳既有坚守道德的硬度,又有超脱现实享受美的韧性,可进可退,能屈能伸,又有什么危机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

标签

在现实生活中,总看到人们对某人,某事轻易作出标签式的判断。那匆匆一瞥后粗略的剪影、那寥寥几个单薄的词语,替代了长久的观察、深入的思考,草草地限定了一个活生生的人,或一些成因复杂的事。人们自以为了解了,把握了那些被贴上标签的事物。然而,他们忘记了,没有什么东西,是几个标签就可以描述清楚的。

轻易给人贴标签,使人们看待他们的眼光过于狭隘。谈起清洁工,许多人脑中定会浮现一幅扫大街的群像,背脊佝偻,面孔模糊,毫无特色。然而山西的费大姐,干的同样是清洁工的工作,却在业余时间自学了吹萨克斯,每天工作结束后,费大姐都会给街上的一名流浪者送晚饭,流浪者吃着饭,她便在旁边吹萨克斯。难道这样的一个人,可以用清洁工这个标签去概括吗?那日日响起的乐声中,回荡的是对美的追求,对善的践行。当我们看着费大姐,我们该看到的是一个精彩丰富的生命,而不是单薄干瘪的标签:清洁工。

轻易给事贴标签,使人们忽略了本该拥有的诸多精彩。众所周知,现行的教育制度中,中考、高考极为重要。因此我总听到许多张嘴在说,学习就是为了应试。太多的中小学生因为学习叫苦不迭,宁愿做些无关紧要且他们也感受不到太多乐趣的事,只为了逃避学习。但是,许多学习的内容,其实非常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向我们揭示了什么是真正的大爱,写这首诗时,他自己的屋顶也被秋风掀了,在这样穷困潦倒的情况下,他依然心系天下,这是多么令人钦佩的精神!司马迁写《吕太后本记》,描写吕后如何用尽手段登上统治者的地位,极为心狠手辣,但在她的治理下,国家安定,犯罪率极低,民众生活富足,表现了人的两面性。这些东西在那些习惯贴标签的人眼里该是枯燥的。学诗歌,学文言文,都是为了应试嘛!没错,我们是要考试,但学习从来不仅仅是应试。那些贴标签的人,他们错过的是壮美的历史图景与代代相传的思想瑰宝。有些学生厌学,视学习如洪水猛兽,也应在一定程度上怪罪于贴标签给他们带来的对于学习的刻板印象。

更可怕的是,有些人轻易给自己贴上标签,像那标签所描述的一样去生活。他们亲手限定了自己生命的广度、深度,阉割了自己的个性。就像《美丽新世界》中所描绘的:每个群体都完全整齐划一,按照没定好的规则行事,没有任何的自主思考。看似也挺快乐,然而细想来,这样实际上是对生活的自我麻醉,同时也导致了个体创造力的缺失。那些给自己贴标签的人,累累的标签使他们看不到生活中其他的可能性。他们只是像机器一样,日复一日的重复既定的程序。若是这样,做人,或是做一台冰冷的机器,又有什么分别?

这世上绝大部分的人、事,都是复杂而多样的。标签化的危害就在于,它把许多复杂的问题,挟有个人成见地草草概括这必然导致认知上的极大偏差。生活中那些标签化带来的问题,应该给我们以警醒:多角度、长时间地观察事物,辅以深入的思考,才能使我们靠近问题的本质。而生命也从不像标签,生命是百花齐放。

以标签为题

对于形形色色的排行榜,我持保留态度。

诚然,排行榜得出的结论必然是建立在一定的调查实践基础之上。权威,听起来还是说服力十足的,就像胡润百富榜,或是福布斯全球榜云云,大体上说,是一种被大众所接受且肯定的排行数据。它具有固定的标签,排上榜的幸运儿,将被冠以全球xx富全球xx强等封号。此类排行榜评出的风云人物,其实也不知底细,可作众人饭后谈资。还有另外一种排行榜,有数据支撑,有一定的针对性,但却牢牢地操控住了人,让在意它的人沦为它的奴隶,比如成绩排行榜,被打击者痛彻心扉,被激励者奋进向上。

究其实质,人们太在意别人的评价,太渴望获得肯定和仰视。我们往往从追求人生价值沦落为追求社会标签。排行榜能告诉你如何有自知之明地对号入座,如何掂量自己的轻重浅薄,榜内榜外是跨不过去的万丈沟壑,排行榜人为地设置了隔离地带。而排行榜更为狡诈的是,设置一个圈子甚至是牢笼,让你望着里头的甜甜圈垂涎三尺而后争先恐后地厮杀。生活在愤怒、嫉妒、猜疑和算计别人的烦恼之中,暗无天日的岁月,自己可以变成自己的绞肉机,其杀伤力是难以估量的。

区区排行榜,就能钳制住人性,就能让你蒙蔽双眼。失心带来行为的错乱,一切外在的欺骗、诽谤、腐败都来自自身内部的黑暗。很多心机的人会嘀咕:世间如此险恶,人心有那么多地狱,我要是没有点混蛋,如何走得下去。所以人一旦遇到关己的利益冲突,就陷入了人性之恶的泥沼。叔本华说:人是自食的狼,人的自食超过任何动物,尤其是精神自食。自作践,自作孽,自满自负,自我奴役,自我欺骗,不仅如此,还自作多情地披着羊皮。当我们面对繁杂的排行榜,很多时候看见的,往往只是被刻意展现的细枝末节,其背后的汪洋却是望不到尽头的悲哀。而群众,这个如墙头草一般跟着感觉走的临时集合体,则充当了排行榜最忠实的信徒。

自身的悬崖和人造的壁垒,是最难以克服的。想要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不论什么类型的排行榜,权威的,抑或官方的,都不应太过迷信。心中要有自己坚定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唯有借着自己的力量从处处排行的网中挣脱出,才能进入碧波万丈的大海。

标签化

在香港维多利亚港展出了12天的16。5米高的巨型充气黄鸭突然漏气,瘪瘪地漂浮在维港海面上。香港方面称,充气大黄鸭在港不幸爆掉,乃大陆沈阳某旅行团的胡某扔烟头所致。此旅行团13日晚搭载豪华客轮‘莫利亚第’号经过大黄鸭旁,胡某向其投掷了30个点燃的烟头并向周围游客表示‘不信弄不死你’,昨晚大黄鸭倒下后经导游指认港警已将其收监这条微博在网上疯狂的被转载,大部分人都在指责这位游客的素质低下没有教养。后来香港官网证实,大黄鸭并非人为损坏,泄气由于主办方对大黄鸭进行例行检查。后记者调查得知,根本不存在莫利亚第号客轮,大黄鸭没有收到蓄意破坏,港警也没有收监过沈阳胡姓游客。

为什么之前转发微博的网友没有一点点判断力?他们一定是怀着满腔的愤怒与不满点下转发键的,然后再暗自骂一句:有些人怎么这么没有素质!但是,再想想,他们是真的没有判断力吗?如果故事的可爱主人公变成特首梁振英,那结果如何呢?如果变成李嘉诚呢?那么大家会不会对这个恶作剧一笑了之?很可惜,具有主角光环的人是我们,是我们大陆游客,所以才使得故事顺利的发展下去。

一说到大陆游客,大家好像脑袋里都会浮现出这样的标签:没素质、没教养、没道德等等,所以大家才顺理成章的将大黄鸭漏气的事儿与咱们可亲可爱的大陆游客联系在一起。这里好像存在着一种宁可错杀一千,不肯放过一个的心态,把先所有的大陆游客一棒子打死,再挑出这个典型来单独批斗。所有的大陆游客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被一起贴上了很多标签,就像写在脸上的字一样,把脸取而代之,变成了崭新的第一印象。

标签化,并不是指简简单单的贴标签,而是指对某一特定的群体的挑剔和偏见,而且从来不加区别与判断,全部一概论之。这个东西,基本相当于有色眼镜,会扭曲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无法客观的做出判断和评价。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多标签化呢?

标签化源于内心的不平衡。一说到富二代大家就可能想到杭州飙车案的胡斌,认为富二代都是这样的,过着迂腐的生活,如同行尸走肉,性情轻浮,视人命为草芥;可是大家不知道,还有像李嘉诚之子李泽钜这样沉稳低调的富二代。一说到官二代大家有可能都会想到前一段儿风靡网络的我爸是李刚,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据调查,李启铭说话时是边哭边说,态度很是害怕,他说他叫李启铭,他爸是李刚,说话时带着酒气,而且语无伦次,还说出了事他愿意负责任,千万别跟他爸说,样子有点恐慌,但并无张狂的态度。可是这句话,被媒体舆论以猖狂的态度炒得沸反盈天!这个扭曲的事实在各个角落散播,可是后来经过调查,被澄清的事件,却几乎无人问津。一说到官二代,我们总是跟权力联想到一起,想到官员仗着自己手中的权力去仗势欺人,去欺压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自然,我们首先在心理上把受害者当成弱势群体,表现出我们应有的同情心。之后,再加上仇富仇官的心理,由于内心的不平衡,去唾弃富二代官二代。再加上那句被舆论加工过的我爸是李刚,才导致了网民对李启铭的,或者是对官(富)二代的滔天愤怒。我们不平衡于家庭出身的高低贵贱之分,所以我们眼红,所以我们嫉妒,所以我们理所当然地给官(富)二代们贴上十恶不赦罪不容诛的标签,所以我们不断地对于真实的事件煽风点火添油加醋,所以我们不断的自欺欺人的鼓吹官员以权欺人仗势欺人,所以我们不断地通过颠倒黑白来满足内心的不平衡感,对吗?

标签化源于内心的惯性。就像,大陆游客一样,首先被贴上没有素质的标签,后来惨遭诬陷。就像,九零后,总是被贴上缺少理想和信仰、功利欲望心强烈、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等标签,而且好像很多人对九零后都不是特别看好,总是认为九零后不行,有个什么青少年犯罪之类的恶性事件,总是被反复强调九零后这个名词,但是如果有九零后做了好事儿或者自强自立,九零后这个词,就会忽然消失。看来我们的长辈对我们很是关照,害怕我们骄傲。这是由于群体较大部分先前有过前科,所以群体整体似乎被理所当然的贴上统一的标签。有点儿类似于文革时候的查三代,如果我有一个亲戚跟国民党有关系,那我这个人就是反革命右派。这种惯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大多数人看来,合乎情理,那是因为他们是旁观者,如果我们自己本身被人们的惯性贴了标签,那我们就会明白这种事儿的荒诞。

标签化,其实,是一个可以令人理解的现象。没有人能够一直保持理智清醒,没有人能够一直不被外界所干扰。每个人都有热血沸腾愤懑不平的时候,但是我们不能总是以标签去看待别人,因为人是不断在变化的,更何况那是统一生产的劣质标签。

  • 上一篇:唐老鸭作文800字
  • 下一篇:未来的动物作文200字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