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高中作文 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 英语作文 体裁作文 话题作文 读后感 单元作文 初中作文 范文 周记 日记 读后感100字 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朝花夕拾 钢铁是怎样炼成 简爱 童年

学《弟子规》有感(2)

时间: 2015-11-05 18:53; 作者: 作文网 

综上所述,《弟子规》把孝、信、爱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道德体系向世人诠释了如何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如何塑造优秀的人格的道德标准。
   《弟子规》运用精简的语言文字对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日常必须躬身践行的基本道德规范作了详细地阐述外,对“学文”也提出了相当的要求。“学文”顾名思义就是对学问的研究与探索,君子不但要广博地研究各种学问,还要以道德的力量加以约束,才能避免偏离正道、误入歧途,只有端正心态与信念,德慧双修,才能真正成为“智勇双全”的人。行文至此,不禁使我想起当时母校的校训—孙中山先生亲笔提写的“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这与《弟子规》对“余力学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孙中山先生告诫学生要立志,在立志的前提下必须坚持广博的学识、独立的思考、分辨正确与谬误的能力,批判与抵制错误的思潮,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因此他把“学、问、思、辨、行”作为有机的统一体给予新的解释。本人认为,一个人要立志,必先有端正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有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作支撑,德是才的统帅,才是德的支撑,两者相辅相成,才能相显益彰。在修德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广博地研究学问,专心研究,不耻下问,培养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把知识广泛地运用于实践,从实践中检验知识的正确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拥有辨别正谬、抵制错误的智慧。
上述评论只是本人对《弟子规》一些较为粗略的看法,由于资质愚钝且学习时间有限,其中很多的真谛还未能企及,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就像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本人日后必定继续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作更深入的理论研究。
 

返回栏目
  • 上一篇:《童年》读后感 10篇
  • 下一篇:爱国之心 ——读《詹天佑》有感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