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的青岛依旧是那么的潮湿,炎热。秋老虎的名号果然名不虚传。烈日炙烤着大地,路上的人稀稀拉拉的,偶尔有那么几个人匆匆路过。天空中弥漫着阵阵白烟。还没到深秋,就算是挺且直的青松,也有些垂头的意思。
周六,我奔波于青岛这座无边的大城市。透过车窗,紧盯着一闪而过的楼房,盼望着片刻的舒适。第一个红绿灯路口,左转。相对于狭窄的匝道,遍布着饭店小摊的繁华大街显得那么热闹。路边,商贩们热情地挥着手,慢悠悠,不紧不慢地溜达着。路过的人有些稀少,他的买卖显得有条不紊。而旁边的大饭店则是倒屣迎宾,排队的人比肩接踵。服务员们有些急切,在这本就不大的饭店来回奔跑,连掉下的帽子也顾不得捡。马路上,车辆络绎不绝,绿灯亮起,车队并不井然有序,全都争先恐后仿佛要错过什么重要的会议,一刻也不能耽搁。喇叭在耳边不绝地回响,让我不免有些心烦。
经过一天地辛劳,精力不断高度集中的我终于有了可以喘息的时间。贴着14楼的窗户向外远眺。夜晚的青岛显得不再那么聒噪,它渐渐安静下来。像是玩累了的孩子,睡得香甜。
再次经过那个熟悉的路口。没错,它已经不在喧闹。夕阳的余晖已经隐去,顶替的是月亮的皎洁。小贩们开始收摊,他们将货物像收起珍宝般一件件小心翼翼地摆进一辆小货车里,随后老练地卷起地毯,乘车离开了这里。大街上漆黑一片,几座路灯还工作着,微弱的光芒映开一阵阵光晕,楼上偶尔稀稀拉拉亮着几个商店的招牌,显得那么微不足道,甚至被人们忽略。我们穿过了这条失去活力的大街,渐行渐远
熬过了这一天,终于回到了家。最后再眺望青岛一眼,拉上窗帘,关上灯,伴着寂静的青岛,好好睡上一觉
金秋九月,热情似火的夏悄悄离去,随之而来的是温柔朴实的秋。
夏转秋,我家楼下的池塘已经悄然变样。夏日的池塘,荷花三五成群竞相开放,一个比一个艳;游鱼在其中嬉戏;蜻蜓也颇为可爱。路过的人们就算再忙也会停下脚步欣赏一番咧!
而现在呢,夏日的离去让本来生机勃勃的小池变得毫无生气了,荷叶枯了,荷花谢了,游鱼也不见了影儿,就算有也是稍纵即逝。望着残荷,我不禁感叹。不经意间,我发现有一颗颗碧绿的小珠散落在水中,正当我疑惑之时,爸爸不知何时走来说道,这是莲子,把莲子插种到水里,明年就可以长出新的荷花!
哦,原来生命不是在秋天枯萎了,而是蓄积力量,等待重生。蜻蜓之所以不飞,是他们留下了卵;游鱼之所以不游,是为了养精蓄锐迎接明年。我们人也一样,暂时的休憩是为了以更好的精神迎接明天,以更好的姿态迎接下一次挑战。
想到这里,我不禁释然了。
第一节课的上课铃还有几分钟,可雨还在不停的下着,我心里有些小窃喜,看来那噩梦一分钟不会来了。
体育老师这时来了,而他不是带领我们自习,而是去乒乓球室体考。体育老师说完这个消息,我们班就炸起来了,不知这会不会比室外体考条件好。又走到了这熟悉的乒乓球室,这次我们不是来学乒乓球的,而是来体考的。
因为地方太小,我和其他五位同学要在别的同学考完后再考,一开始,我们六个同学还有说有笑的,可十多分钟就一眨眼过去了。一准备,这紧张的劲儿一下子就上来了,想想这个假期是怎么练跳绳,要么随便跳几下,要么干脆点,直接不练。现在我怕了,怕我跳不多,真后悔之前没有好好练,可现在干什么都没有用了,只好排除心里的杂念,用最好的态度完成考试。
随着老师一声令下,考试开始了,我只能相信奇迹,相信奇迹能在我身上发生。我在不断加速,可加速加太快了,一个跳过去,调整的两三秒还从这一分钟里扣,要知道,之前的体考跳绳我没断才擦边满分。调整状态,告诉自己:可以的,做最好的自己。手渐渐酸了,一分钟也到了,问一下同学我竟跳了1一百七十一个,我都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了,恨不得打自己一巴掌,看看我是不是在做白日梦。
这次跳绳虽然不错,但还要练,之后的跳绳可能会要求更高,再说也有人比我跳的多,我又不是第一名。
只怪时光好不温柔,让你我的分别来得如此急促。
题记
多年前,我总爱牵着你的小手,在广场上看夕阳落下,赏星月相间。人群瞬间无声,我依然笑着,因为可爱的你如天使一般闯进我的生活。
二零一二年的二月,我在急诊室外傻傻地站着,年仅九岁的我只知道妈妈被推进了房间里,爸爸在门口抓耳挠腮,甚是着急。时间仿佛静止,一分一秒都是煎熬,此刻护士的声音打破沉默:母子平安,是个女孩!爸爸很高兴,忙去接应。我望了一眼那个全身是毛、闭着眼睛的孩子,想着:这就是我的妹妹了。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你慢慢长大,终于能够学说话了。我每天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教你喊姐姐,我总希望你第一个喊的人能是我。可天性使然,你第一声喊的仍旧是’妈妈。再后来你能够走路了,经常是我回到家,发现自己的房间被翻得一团糟,这时我常常很生气,当时甚至会想,如果没有你该多好。上了幼儿园,你是个活泼的孩子,爱跑爱跳。每到周末,我总会带你去小广场玩滑滑梯,回家的路上,玩累的你嚷着要我抱回家,耐不住软磨硬泡,我总会答应,然后你歪着头,趴在我的肩膀上睡着了。我想一眼万年,心中泛起无限温柔。
流年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们踏着时光的轨道,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去年我上了高中,而你也进入了小学。你有了自己的思想,也不如从前那般听话。就在前不久,我教你写作业,可你屡次听后仍然不会。我开始不耐烦,对你说话的声调也高了起来,你也不高兴了,把铅笔一甩,说道:我凭什么要你管!我听了这句话,更生气,一拍桌子,喊道:我不管你,谁管你!你还嘴硬:我要妈妈管,就是不要你。我怒火中烧,只扔下一句你爱写不写的话,便回到房间去了。晚上自习回家时,发现你在我书桌留了我最爱的虎皮蛋糕。我看着已熟睡的你,心里想着,你是我最亲爱的妹妹,我又怎会与你计较,都是我太没耐心了。我时常会反思自己,我每天早出晚归,只有周末能有与你相处的时间,还有一年半,我上了大学后,与你相处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了,我怎能不珍惜这宝贵的韵光?
有时候,宁愿相信一切有尽头,相聚离开总是避免不了。我想我会陪你看细水长流,我也会认真度过与你的一分一秒。请原谅我幼稚的话语或许曾伤了你幼小的心灵,新X野号花掉九年时间,在宇宙里穿梭48亿千米才得出答案,好在,有生之年,我已经明白。
我知道你在你的密码本里画了两个小人手拉手并肩前行。
后记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可以吃到清甜美味的西瓜。
很多人都喜欢吃西瓜。有的喜欢切成一片一片的,大口大口地啃;有的喜欢切成两半,用勺子挖着吃;还有的喜欢切成小块小块的,慢慢品味,比如我。
圆溜溜的西瓜看起来很普通,却也很可爱。胖嘟嘟的,像不像刚出生的小宝宝?让人忍不住想亲上一口。那乌黑的籽儿,像不像嵌在红地毯上的黑珍珠?让人忍不住想抚摸一把。
切瓜,一般是妈妈掌刀。西瓜摆上切板,拿起刀,嘭的一声,一切两半。一半放冰箱,另一半切成小块,码进碗里。一碗西瓜,如一座小小的西瓜山,鲜红的色泽撩得人直流口水。我小心翼翼地捧着碗,生怕一个不小心,山顶的瓜丁跌落悬崖。待西瓜山安全抵达茶几,我才松了口气,满怀欣喜地拿起叉子,挑了一小块最红的,迫不及待放进嘴里。那清甜的滋味像调皮的毛毛虫,到处钻,一直钻到心里。一边看电视,一边慢慢吃,不一会儿碗里就所剩无几了。
妈妈洗完澡出来,看着所剩无几的西瓜,目瞪口呆,嘴巴张成了O型。我一摊手,愧疚地呵呵:不好意思啦,实在是太好吃,忘给你留着了。妈妈笑了笑,说她其实更喜欢捧着半个西瓜,用勺子挖着吃。顿时,我脑子里浮现出一个画面:妈妈抱着半个瓜,像捧着个碗要去邻居家蹭饭一样我讲给她听,她捧腹大笑,笑得眼角的鱼尾纹像开了花儿。
在骄阳似火的夏天,西瓜不但给我们带来清凉,还带来了寻常欢乐。
哟!我的大孙子!这裤子还挺新的呢,怎么就破洞了呢?奶奶给你补补啊!正在整理衣服的奶奶嘀咕道。在一旁看电视的我不以为然地说:破了就再买新的呗!我可不想穿破裤子!奶奶嘟着嘴说:用线缝缝而已,这哪叫破裤子啦?爷爷笑道:哈,是啊,现在的你们,生活多幸福啊!不缺吃不缺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哪像爷爷小时候那会儿,吃不饱,穿不暖!每件衣服不都是有补丁的呀,那才叫破衣服哩!当时有句顺口溜叫: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姓的生活才慢慢好起来我感兴趣地盯着爷爷,爷爷会心一笑,继续讲述着新中国的历史变化
以前村里只有一两户人家有电视机,一过晚饭时间,爸爸就兴致勃勃地往电视机主人家里跑,端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盯着黑白色还带着雪花的屏幕,吃力地关注着《新闻联播》,其他孩子也不例外。看看现在,彩电、背投、等离子、到液晶电视,功能越来越强大,还拥有手机和电脑配置的联网功能,科技的不断发展改变着人们的视觉享受。
爷爷继续娓娓动听地讲着:当年村里的道路,狭窄而颠簸,到处坑坑洼洼,凹凸不平,都是黄土路和石子路,出行非常不便。每次爷爷带爸爸从村里去泉州,总要站在尘土飞扬的路边等上近一个小时,才能挤上拥挤闷热的班车,然后忍受着肚子里的翻江倒海,伴着客车轰轰的嚎叫,经历半天的痛苦旅程才能到达目的地。而今,爸爸开车带着我回爷爷家,高速公路只需一个小时就能到;去北京找二叔乘飞机两个小时就到达。高速公路的发展突飞猛进,祖国建设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工程,中国路、中国桥、中国高铁中国制造已是让世人瞩目。
这时,一位快递小哥送来一份妈妈在网上买的化妆品,奶奶笑了笑,接过爷爷的话: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和你爷爷要买东西只能通过供销社凭票购买,供销社门前总是拥着一堆前来购买东西的人。随着祖国富强,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购买方式也在不断地改变,现在足不出户就能买遍天下:淘宝、天猫、京东各种网购软件风靡全国;如今我们身上都不带现金了,已进入了手机扫码支付、人脸识别的时代
听着爷爷奶奶的讲述,我为生活在这个幸福的时代而深感自豪。
建国70年,中国这只雄鸡从饱受外国屈辱到令外国瞩目,靠的是中国科技,中国速度,中国力量,靠的是中华儿女万众一心。这只雄鸡正在等着下一个崛起:那就是我们这一代祖国的接班人。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知识,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