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权德舆《月夜江行》
2、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3、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白朴《天净沙·冬》
4、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5、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6、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张籍《蓟北旅思》
7、最无端处,总把良宵,只恁孤眠却。——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阶》
8、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纳兰性德《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9、翠钿晓寒轻,独倚秋千无力。——杨冠卿《如梦令·满院落花春寂》
10、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11、春梦醒来么?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谭嗣同《望海潮·自题小影》
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13、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14、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韩愈《听颖师弹琴》
15、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16、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17、半壁横江矗起,一舟载雨孤行。——归庄《锦堂春·半壁横江矗起》
18、杨柳风柔,海棠月淡,独自倚阑时。——萨都剌《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
19、扁舟昨泊,危亭孤啸,目断闲云千里。——吴潜《鹊桥仙·扁舟昨泊》
20、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曹植《杂诗六首·其一》
21、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后飞雁》
22、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李商隐《北青萝》
23、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24、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孟浩然《南归阻雪》
25、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留别王维》
26、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27、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
28、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
29、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30、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谢枋得《武夷山中》
31、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32、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33、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谢逸《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
34、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35、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36、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37、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38、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3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0、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己《早梅》
41、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程垓《卜算子·独自上层楼》
42、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杜甫《别房太尉墓》
43、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44、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叶梦得《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45、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46、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白居易《买花》
47、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张九龄《感遇·孤鸿海上来》
48、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留别王维》
49、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谢灵运《七里濑》
50、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贺铸《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
51、君似孤云何处归,我似离群雁。——周紫芝《卜算子·席上送王彦猷》
52、乾坤大,霜林独坐,红叶纷纷堕。——王国维《点绛唇·厚地高天》
53、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
54、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陶渊明《饮酒·其四》
55、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56、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57、楚乡飞鸟没,独与碧云还。——钱起《送夏侯审校书东归》
58、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关汉卿《大德歌·冬》
59、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60、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苏轼《少年游·咏红梅》
6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6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3、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韦庄《章台夜思》
64、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程垓《卜算子·独自上层楼》
65、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66、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67、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68、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翦翦风。——杨慎《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69、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柳永《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70、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苏轼《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71、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72、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李商隐《北青萝》
73、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74、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7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
76、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刘长卿《喜李翰自越至》
77、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78、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79、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高适《除夜作》
80、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李之仪《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81、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82、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83、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84、涕零雨面毁形颜,谁能怀忧独不叹。——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二》
85、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86、此意有谁知,恨与孤鸿远。——杨无咎《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87、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王沂孙《齐天乐·蝉》
87、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寇准《江南春·波渺渺》
88、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除夜》
89、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90、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李白《独不见》
91、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其一》
92、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张九龄《感遇·孤鸿海上来》
93、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李白《夜坐吟》
9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95、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9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97、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韦庄《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
98、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王沂孙《扫花游·秋声》
99、为容不在貌,独抱孤洁。——张炎《疏影·梅影》
100、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
101、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102、黄鹂啭处谁同听,白菊开时且剩过。——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103、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杜甫《花鸭》
104、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贺铸《钓船归·绿净春深好染衣》
105、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106、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107、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李白《独不见》
108、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张炎《解连环·孤雁》
109、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110、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纳兰性德《菩萨蛮·隔花才歇廉纤雨》
111、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112、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曹雪芹《咏白海棠》
113、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114、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115、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116、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117、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张籍《蓟北旅思/送远人》
118、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
119、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120、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施耐庵《念奴娇·天南地北》
121、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122、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寒食》
123、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124、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125、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张九龄《感遇十二首》
126、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杜甫《宿府》
127、怜夜冷孀娥,相伴孤照。——吴文英《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
128、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