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璞不完:太璞:未治之玉。璞经过加工,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出来作官,就丧失了纯洁。
2、奋笔疾书: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3、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4、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5、书不尽言: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6、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7、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8、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9、五行并下: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10、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11、舌战群儒: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12、书籍能引导我们进入高尚的社会,并结识各个时代的最伟大人物。
13、笨鸟先飞早入林,功夫不负苦心人。
14、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15、不知道自己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
16、行吟坐咏:吟、咏:声调抑扬地念、唱。走着也念,坐着也读。形容读书用功。
17、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18、诗书发冢: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19、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努力便成天才。
20、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21、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
22、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23、再没有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
24、仰屋着书:仰:脸向上;着:写。形容一心放在着作上。
25、道学先生: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26、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道路。
2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28、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
29、十载寒窗:载:年。指长期苦读。
30、书香门第: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31、负薪挂角:负薪:背着柴草,汉代朱买臣背着柴草读书;挂角:把备读的书挂在牛角上,隋代李密骑在牛背上读书。指边劳动边读书,不畏辛苦。
3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34、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
35、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36、读书是我惟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
37、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
38、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39、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
40、春诵夏弦: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4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2、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的东西。
43、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
44、学问须有自己意思;专法他人,而自己无独立之精神,大为不可。
45、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
46、七行俱下:读书,同时读七行。比喻非常聪明。
47、借书留真:指借别人的书,抄写后留下正本,把抄本还给别人。
48、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49、人之不学,犹谷未成粟,米未饭也。
5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
51、书生之见:指读书人不切实际或不合时宜的见解。
52、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的书等于废纸。
53、好读书,不求甚解。
54、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55、用心念书,是为了避免成为不中用的人。
56、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57、目不识书: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57、多读书,多学习,多求经验,就是前途的保障。
58、摇头摆脑:脑袋摇来摇去。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
59、学习不但意味着接受新知识,同时还要修正错误乃至对错误的认识。
60、读书要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
61、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
62、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63、凿壁借光: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64、书不尽意:指文辞难充分达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65、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66、真读书人天下少,不如意事古今多。
67、学如才识,不日进,则日退。
68、玉不琢,不成器;木不雕,不成材;人不学,不知理。
69、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70、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71、布衣韦带: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72、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73、世界上有许多好书,但这些书仅仅对那些会读它们的人才是好的。
74、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75、弃书捐剑:比喻胸怀大大志的人不屑于小事。
76、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77、百倍其功,终必有成。
78、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79、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80、没有再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
81、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
82、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83、朱墨烂然:朱墨:朱笔和墨笔;烂然:光明的样子。形容读书勒奋。
84、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
85、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86、十行俱下: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
87、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88、有脚书橱:比喻学识渊博的人。也指脱离实际食古不化的书呆子。
89、巨学鸿生:巨:大;鸿:通“洪”,大;生:读书人。比喻学识渊博的人。
90、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91、硕彦名儒:硕:大;彦:有才学的人;名:有名声的;儒:读书人。指非常有名气的大学者。
9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3、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94、好书有不朽的能力,它是人类活动最丰硕长久的果实。
95、把一页书好好地消化,胜过匆忙地阅读一本书。
96、临池学书: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指刻苦练习书法。
97、劝君莫将油炒菜,留与儿孙夜读书。
98、滚瓜烂熟:象从瓜蔓上掉下来的瓜那样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99、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
100、三更灯火五更鸣,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101、魁垒之士:魁垒:光明磊落;士:旧时指读书人。为人正直,胸怀坦荡的人。
102、我们可以由读书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
103、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104、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
105、知识上的富有可以享受心灵上的满足。
106、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107、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
108、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10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10、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
111、手不释书:犹手不释卷。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112、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113、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114、活到老,学到老,学到八十仍嫌少。
11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116、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11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118、书是蓝天,我就是小鸟,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
119、学会读书就是点燃火炬。
120、才贯二酉: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因以之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
121、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
122、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123、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
124、史不绝书:书:指记载。史书上不断有记载。过去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125、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126、读书勤乃有,不勤腹中虚。
12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128、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
129、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130、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131、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132、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133、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134、强中更有强中手,莫向人前自夸口。满足现在的成就,就窒息了未来。
135、琅琅上口: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136、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37、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138、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139、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正确。
140、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141、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142、识字要读书,种地要养猪。
143、囊萤积雪:囊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积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