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2 、是以知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
3 、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4 、今王公大人惟毋为乐,亏夺民之衣食之财,以拊乐如此多也。
5 、故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6 、为义犹是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
7 、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
8 、以其行理也,行理性于染当。
9 、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
1 0、为义而不能,必无排其道。
1 1 、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
1 2、出则无衣也,入则无食也,内续奚吾,并为淫暴,而不可胜禁也。
1 3 、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
1 4、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
1 5 、虽天亦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16 、是故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焉。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
1 7 、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
19 、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2 0、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利也,用不可不节也。
2 1、财以成者,扶而埋之;后得生者,而久禁之。
2 2 、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2 3 、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
24 、虽天亦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2 5 、然则不在古服与古言矣。且子法周而未法夏也,子之古非古也。
2 6、虽使鬼神请亡,此犹可以合欢聚众,取亲于乡里。
2 7、死则即以葬矣,生者必无久哭,而疾而从事,人为其所能,以交相利也。
2 8 、且夫义者政也,无从下之政上,必从上之政下。
2 9 、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
3 0、是犹三军北,失后之人求赏也。
3 1 、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则菑犹未去也。
3 2 、子务为义,翟又将予子天下。
3 3、此所谓便其习而义其俗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