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2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3 、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4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5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6 、仁者寿。――《论语·雍也》
7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8 、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9 、百闻不如一见。《后汉书》
1 0、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1 1 、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1 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1 3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1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1 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6 、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1 7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19 、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2 0、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2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 2 、轻诺必寡信。――《老子》
2 3 、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24 、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2 5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2 6、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2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2 8 、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2 9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3 0、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3 1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3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 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3 4 、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势解》
3 5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