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
2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
3 、允恭克让,光被四表。《尚书》
4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左传》
5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6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尚书》
7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8 、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孟子》
9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
1 0、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礼记》
1 1 、终身所约,永结为好。琴瑟再御,岁月静好。《诗经》
1 2、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诗经》
1 3 、罔游于逸,罔淫于乐。《尚书》
1 4、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中庸》
1 5 、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论语》
16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左传》
1 7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
19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
2 0、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以为民坊者也。《礼记》
2 1、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尚书》
2 2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周易》
2 3 、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24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
2 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 6、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礼记》
2 7、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周易》
2 8 、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礼记》
2 9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礼记》
3 0、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
3 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3 2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3 3、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诗经》
3 4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
3 5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