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为一名飞行员,像英雄机长——刘传健一样的飞行员。之所以如此,缘于我看了电影《中国机长》。其中机长的原型是刘传健。
刘传健的个子不高,头发较少,眼睛炯炯有神,闪着一种自信的光,颧骨较突出,鼻子偏大,嘴较小。他只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飞行员。直到那天,他成功挽救了128条生命,成为了万众瞩目的英雄机长。
一切都要从2018年5月14日早上6:25说起,刘传健像往常一样驾驶着3U8633航班的飞机由重庆飞往拉萨,就在起飞35分钟后,驾驶舱里传来一声闷响,这一响声如惊雷般炸在刘传健的心头。他立即抬头检查,只见飞机右前方的风挡出现了裂纹,这意味着飞机的结构有所损坏,飞机随时可能出现更严重的故障。
刘传健立即向空管报告了这一情况并申请备降成都,空管立即回复:“下8400,同意返航”。右侧风挡的裂纹面积越来越大,裂纹越来越深,突然“砰”的一声脱落了,此时的飞行高度是9800米,副驾驶被强大的气压差吸了出去,半个身子悬挂在机舱外面。幸运的是他系了安全带。飞机正以极快的速度冲向地面。下降率超过了3000米/分钟。飞机下面是连绵不绝的山脉,舱外温度是零下40度。驾驶舱门被吹开,由于飞机不密封了,客舱瞬间失压,导致飞机里的人无法正常呼吸。氧气面罩从每个乘客头上自动降落下来。客舱里,寒风吹过的声音夹杂着孩子的哭声、女人的喊声,混乱不堪。大家纷纷应乘务员的要求纷纷费力地戴上氧气面罩,乘务员不停地安抚着乘客的情绪。
而此时驾驶舱里的刘传健却无暇戴上氧气面罩。他左手紧紧地握着操纵杆,右手抓着油门。他深知,万一发生意外,后果将不堪设想,此时唯一的念头就是:一定要把飞机飞出山。所有仪表都不显示了,机长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手动操纵飞机艰难地下降。
他首先把油门调小,以减慢俯冲速度,接着他缓慢而有力地向后拉操纵杆,把飞机改出;然后再把飞机拉起。飞机逐渐平稳,刘传健也驾驶着飞机慢慢地下降高度。飞机终于飞出了山,刘传健此时想的是:一定要把乘客带到机场附近。飞机离成都越来越近渐渐能看见机场了,刘传健此时的想法是:一定要落在跑道上,把乘客安全地带回地面。
此时的双流机场,两条跑道早已清空,公安、消防、医护等各个部门都做好了准备,塔台管制员们焦急地拿着望远镜观望,看到飞机外观基本正常,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但又不敢放松警惕。
机场在刘传健眼中越来越清晰,能落在跑道上的信念扎根在刘传健心中,越来越深。
飞机离地面越来越近,地面人员越来越紧张,飞机放下了起落架,越来越接近地面……
40英尺,30英尺,20英尺,10英尺……“砰”,2018年5月14日7:42,在挡风玻璃脱落42分钟后,刘传健机长成功把飞机降落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02R跑道上,此时他想的是:不能占用跑道,尽量不给机场添麻烦。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刘传健就这样成功挽救了119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128条生命。
在刘传健的身上,我看到了他不屈服于现状的追求,从他不断变换的想法可以看出;我看到了他顾全大局地精神,在挡风玻璃脱落时,他没有先顾着自己把氧气面罩戴上,而是首先控制住了飞机,当飞机降落在跑道上,他又不想给别人添麻烦而脱离跑道;我看到了他过硬的心理素质和飞行技术。正是他面对困难没有退缩的勇气、坚持下来的毅力的和过硬的飞行技术才能临危不乱,最终把风挡脱落的飞机安全地降落在机场。
自从看了《中国机长》这部电影,我就立志当一名像他一样的飞行员,我要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长大后为民航业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我的志向是当一名小学老师。我能帮到我的学生,引导他们走往正确的路上。我还能帮到学生的家长,为他们解答疑惑。
至于我为什么想当老师,需要从我小时候说起。我们家里原来就有两个老师,我奶奶是一名退了休的老师,我的姑姑是遵义市里一所小学的副校长。我从小耳濡目染,听他们讲当老师后的故事,从而有了这个志向。
古代的孔子也对我这个志向有很大启发。孔子的学生在接受孔子的教导之前,大多并没有什么成绩,但在接受教导之后都成为了一个有用的人,为人民服务的、善良的人。看到这,我心里就想:我也想成为一个像孔子一样伟大的老师。
为了这个志向我需要努力学习,学习《论语》,考上好的高中,再考上好的大学,并且知道怎样把学生教好,让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
假如过了14年,这时候,我正在教我的第一班学生,我会努力把每一个学生教好,教他们怎么做人,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善良的人。我不要求我的学生都那么出色,那么优秀,也不要求他们在成名之后感激我,只要他们记得我当初教他们的做人的道理,将来成为一个人民的好帮手。我不用我的学生上那么多课外班,只用在该学的时候认真学,在玩的时候快乐地玩,让他们收获一个快乐的童年。我会让他们读《论语》,去感受人的生命中重要的品格——善。我会让他们读《黄帝内经》,去认识和了解自己的身体,去了解一年四季中什么时候该耕种,什么时候收获。我会让他们读《千字文》,去感受汉字的奇妙。我会让他们劳动,去感受播种的苦与累与收获的快乐……
我的志向是当一名小学老师……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因为当科学家能使我国的科技发展得很快。如果我当上了科学家,我将发明无电辐射的电视机、6G豪华主板、太阳能汽车、让人行走如飞的鞋……。
要实现以上理想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每天看一本关于科技方面的书。
第二:上网查火箭是怎样制造的,再看一遍。
第三:看电视上关于科技的节目。
第四:把语文、数学、英语、化学、政治……。.学好学踏实。
第五:把东西拆了又装,装了又拆,这样可以提高动手能力,如果遇到了问题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如果以上几点都做到了,你们就祝贺我继续向这个理想前进吧!
十分幸运,我们赶上了一个完美的时代。祖国繁荣昌盛,我们的童年生活所以而甜蜜,所以而欢快,所以而温馨,所以而阳光,所以而多姿多彩……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营业员。我有这个梦想是因为以前我读了语文书上第三单元的几篇课文,我也想为人民服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的妈妈也是一名营业员,虽然算不上异常优秀,可是在我心里妈妈永远是最棒的!由于妈妈是营业员,所以我也经常去妈妈工作的地方分发点发票,帮忙输输机,帮忙做做放笔或放水的盒子等。只要有我能做的事儿,我都会去做。我和那里的阿姨,姐姐,哥哥们的关系十分好,他们没事的时候就和我聊天,我也很喜欢这些朋友。这个工作虽然很累,可是我在妈妈的商场里这个小小的团队里很欢乐,妈妈应当也很欢乐吧!
这天,我梦到了自我的未来:“把这个拿出来给我看看呢!”“好,请稍等!小姐,您真有眼光!这是才到的新款,您能够试试!”“好!我试试!”“恩。。小姐,我个人认为您带这个不好看,不如您看看这条。”“咦!这条是好看一些啊!”“恩!这虽然不是新款。可是,您戴着好看!再者说,我们买东西是为了戴着好看,还是看那个贵呀?”“当然是戴着好看的好了!”“对了!您看这天又贵,您带着又不好看,咱们就不要了。您买当然要买又便宜又好看的了!物美价廉,您说呢?”“好!就要这条!开票吧!”
为了我的梦想,我要努力学习。要大方一点,上课进取发言。在我的努力下,我的梦想必须会实现的!
志向就是人的理想,拥有志向,就是拥有理想,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就等于向成功迈进了第一步。因此有人说:“如果一个人没有财富,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远大的抱负”。所以老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有理想,要有远大的志向。现在就让我把自己的志向说给大家听听吧。
上幼儿园的时侯,我特别喜欢玩娃娃,总爱给娃娃穿漂亮的衣服,梳不同的发型。每当电视上有服装大赛的时候我都要仔细观看,津津乐道。因此,我特别想当一名设计师,设计不同的服装,设计漂亮的服装,把美展现给世人。我想,当大家穿上漂亮衣服的时候心情一定特别愉悦,都会露出美丽的笑容。我喜欢那种笑容,那笑容如同荷花那样,“出淤泥而不染”。这便是我童年时期的第一个志向。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我渐渐地发现人们追求的不光是物质享受,而更多的是精神食粮。是老师打开了我心灵的第一扇窗户;是老师给我们传授知识,播撒爱心;是老师把我们从一个个不懂事的小孩子教育成懂知识,讲礼貌的好孩子。当老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是最美的,她不但能滔滔不绝的讲解各种知识,传授技能,还能给予我们人生的启迪,让我们渐渐地了解社会,了解人生。但老师也是最辛苦、最无私的,不是有这样的诗句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的职业是高尚而伟大的,我尊敬他们,崇拜他们,我也要做一个这样的人,虽然默默无闻,但崇高伟大。就这样我的志向渐渐转变了,迄今为止一直屹立在我心中,从未动摇。
现在我更加佩服那个“弃医从文”的鲁迅,他以一支笔做武器,写出了一篇篇批判封建旧礼教、旧社会的文章,可谓惊天地、泣鬼神,让人们迷途知返,看清了前进的道路。如果当初鲁迅没有和朋友们讨论中国国民性的问题?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就不会发现中国人需要医治的是灵魂,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
志向对奋发的人来说,是一种动力;对迷茫的人来说,是一个指路标;对失败的人来说,是一种鞭策。早一点树立人生目标,把自己放在一个正确的起点上。无论遇到多少荆棘和坎坷,无论要走多远的路,只要不忘记方向,最终就能成功!记得罗兰曾说过:“想要使你能够坚强与增加你的自信,最好的办法就是拿出胆量去做那些你认为没有把握的事。”这句话一直鼓舞着我,我为自己立下了志向——当一名老师,一名优秀的好老师。
花儿的志向是开出独一无二的花朵;大树的志向是长出茂密的树叶;果树的志向是结出大大的果实;鸟儿的志向是能有一副好歌喉……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志向,而我也不例外。
你一定要问:“你的志向到底是什么?”我来告诉你吧,我的志向是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也许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做老师不难,可是,如果做一名学生喜欢、受人尊敬的老师就不是很容易了。
我见的老师有多种多样,有的老师注重学生的成绩、学习情况;有的老师注重学生的心理、情感问题;只有极其少数的老师既注重学生的成绩,又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而我,恰恰要做这极其少数的第三种老师。
如果我当老师,我就要给自己定几条原则:1、上课时既严厉又幽默;2、不侮辱学生;3、不鄙视有残疾或学习不好的学生;4不伤害学生自尊心与上进心。例如有一位学生说错了题,我不会当着其他学生的面指责他笨什么的,而是让他再好好想一下,如果他实在想不起来的话就让他坐下,不能指责他,再让其他学生回答。然后,再鼓励他让他不要灰心,再努力一下就可能会了。下课后再让其他同学帮他解决。可能到时候我也许没有完全遵守这几条原则,指责了学生,伤害了学生,我会及时向他道歉,及时改正。
如果我当老师,我要经常和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在家的表现,向家长说说他们在学校进步的或者需要改进的地方,不向家长告状,然后再给他做个人的“心理老师”帮他摆正心态,引导他走上正确的道路。
如果我当老师……
“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志长”我要把这一句话作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有志向才有未来!
有人说,“人贵有志”!也有人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这两句话不禁引起了我的深思:什么是志向与梦想有很大的区别么……数以千计关于志向与梦想的问题在我脑海里游荡。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心智的成熟,开始渐渐的寻找起了答案……
志向,是指一个人终身的远大目标,并向这个目标奋斗,使其实现方能称为志向。但志向通常指比较远大、高远的目标或奋斗方向,例如,自我想干一件什么事啦,今后做一个什么普通职业的人啦,上什么大学啦……都不靠志向的边儿,都只能称其为愿望或梦想。自古以来,成大事者必先立其志!反之碌碌无为。项羽年方十二,却吐露出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远大抱负;武昌首义革命先烈在清政府与日本帝国主义的剥削下,证明了“天下未发我首发,无人敢为我敢为”的决心;司马迁饱受宫刑后,更加坚决了“点明春秋,挑明历史”的决定——这就是志向,一个人一生的伟大目标……
综上所述,梦想相对来说更空洞一些,只是一个人对于他今后人生的一种规划或愿望,期盼今后的人生怎样怎样样的一种合理的想象,证明的决心是没有立下志向那么强烈的,可能会实现,但更有可能化为泡影。但实现梦想往往要比实现志向更容易的'多。梦想与志向虽然都能够理解为一个人终生的奋斗目标,可是实现志向与实现梦想可就要另当别论了,毕竟志向是比梦想要远大的多的,不然可就——“名不副实”了。至于平日里人们谈论的只可是是他们对梦想与志向的认知错误罢了……
哎,梦想与志向,虽在字面上差别十分细微,可实际意义却是天壤之别。虽然我年龄还不大,但我深知有一点是不变的——要想成就一番大业,就得有志向,光夸夸其谈是不行的;有了志气才会有向往,人有了志向将其实现才是成功。而不然,一个人只是说说相当国家总统,干什么大事,可实际却没付出心血,嘴动行不动,那能说他有志向吗不、当然不能。
要想成就大业,不只是嘴上说说自我有什么志向,实际行动才是最重要的;况且,志向不必须要跟别人说呀!自我奋斗才是最强的。虽说是“年贵有志”可也要“远志力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