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每当听见这充满青春旋律的《共青团团歌》时,我都心潮澎湃。不知不觉它已陪伴我走过了两个春秋,让我对团的认识从陌生到熟悉。
还依稀记得被选为初一提前批入团时的激动;还记得团旗下庄严宣誓的我们;还记得国旗下行注目礼的我们;还记得卸下红领巾,戴上团徽的我们;还记得学弟学妹们投来的羡慕的表情;还记得胸前佩戴着的耀眼的团徽……
这些都时刻提醒著作为团员的我们要谨记着我们的言行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人,更代表着一个团员的形象。小时候,我也曾天真羡慕地看着哥哥姐姐们佩戴着闪闪亮的团徽,那时的自己觉得团员就像抗日战斗片里的小红军一样神气。
不知不觉,我们都长大了,我也成了一名光荣的团员。
共青团,一个熟悉的名字,青年的先进组织是对她的注解,它意味着一个阵地、一项事业,神圣而又神秘。中国共青团走过了80多年的风雨历程,踏寻历史的足迹,我们依然可以听到广大爱国青年在她的带领下吹响进军的号角,依然清晰地记得她凝聚青年在现代化建设中用血汗演绎的一段段感人的故事。现在,我们用我们的行动切实感受着她的蓬勃朝气。
记得余秋雨说过,历经春温秋肃,总要平一平呼吸,缓一缓心跳,回归心境的自然。就这样,他开始了“文化苦旅”,走进了文化的更高境界,也选择了自己的信仰。我想,加入了共青团,我也有机会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看看自己的“文化苦旅”,想一想自己的信仰与目标。
很早就知道共青团的成立过程:
1919年的五四运动,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进一步结合,从思想上组织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做好了准备。
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起组为了教育广大青年,更好地实行社会改造和宣传社会主义,首先在上海组织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准备建党的同时,也开始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7月,在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研究各地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青年团的问题。会后派出党员去做团的工作,加强对团的领导。在团组织日益壮大的情况下,1922年5月召开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的团的纲领,确定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中国青年无产阶级的组织,是为全部解放无产阶级而奋斗的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青团的前身。
人生不过数十载,有很多事物,有很多生活我们都没来得及体验。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无法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验过,就无法感受其中的快乐。我想,加入共青团是我不悔的选择,也等于选择了自己的信仰与目标。
从陌生到熟悉,我的共青团生涯。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每当唱起这首歌,我就想起了中国少年先锋队这个骄傲的名称和我在队旗下成长的点点滴滴。
至今,我清晰地记得,2012年12月31日,我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佩戴上鲜艳的红领巾,紧握右拳庄严宣誓:“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那时,我就立下目标,一定要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我十分珍爱红领巾,每天放学回家后,总把红领巾叠得整整齐齐,第二天早上对着镜子端端正正系在胸前。红领巾是那样的红,那样的耀眼,每天飘扬在我胸前。她让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我要在她的指引下茁壮成长,为她增光添彩。
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会想到战争时期的共产主义儿童团。那些十来岁的小小队员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不畏惧,不退缩。王二小、小兵张嘎、潘冬子等,面对敌人,临危不惧,为了祖国,献身自己的英雄事迹,他们的光辉形象深深地打动着我。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记得那次,班主任老师给我一个锻炼机会——参加宜昌市“汉语英雄”大赛。当时我害怕,胆怯,对老师说:“我不行,您再考虑他人吧。”老师说:“这样的机会你怎么能放弃呢?好好准备吧!”我低下头来,看着胸前的红领巾,她仿佛在告诉我:“你是少先队员,怎么能在困难面前低头呢?”于是,我接受了任务,利用闲暇时间充分准备。虽然在大赛中没有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我战胜了胆怯,战胜了自己。
每当在完成任务有些懈怠时,红领巾告诉我要以大局为重,担当重任,坚持到底。记得有一次放学后,我们打扫环境卫生时,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其他的几个同学扔下清洁用具回教室背上书包,匆匆往家赶。而我仍然冒雨将地上的垃圾一一扫起来,装进垃圾桶,然后又送进垃圾房。大雨浇得我像个落汤鸡似的,红领巾紧贴在胸前了。她仿佛在对我说:“你真是一个有担当的小男子汉!”
每当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想打退堂鼓时,红领巾告诉我,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记得有一次钻研一道奥数题,我反复做图、演算多遍,仍未解答出来,我灰心丧气了,还嘀咕道:“太难了,我不做这样的题了!”当我解下红领巾的那一刻,猛然间想到了,学习是自己的职责,怎么能半途而废呢?我又握起笔,经过反复琢磨,终于解决了难题,我是多么快乐!
六年来,我在少先队的激励下,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茁壮成长。我多次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现在虽然上了初中,但我珍爱的红领巾依然叠得整整齐齐,珍藏在书柜里。奶奶告诉我:人生政治生涯有三件大事,加入少先队,加入共青团,加入中国共产党。我要积极创造条件,向共青团组织靠拢。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他指出,“事业靠本领成就”、“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这些话激励着全国青年,每年的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都深入到青年组织中,同青年们座谈、交流,勉励他们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勇于担当起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不断书写奉献青春的时代篇章。
进入初中,我对共青团又有了新的了解。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后备军,作为一名青年,加入共青团是我的信仰,要时刻跟着共产党走,用党的行为准则和历史使命严格要求自己,用青春拥抱时代,用生命点燃未来,用责任担当使命。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国家兴。我们要为人生挥洒出热血,释放出激情,创造出价值,奉献出才华,做一名新时代的新青年!
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国母亲因海而伤,有海无防,西方列强动不动就开着坚船利炮,侵我华夏热土,蹂躏我同胞兄弟。我国沿海几乎所有的重要港口、港湾和岛屿都留下了侵略者罪恶的脚印!海军不强大的日子,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为了“航母梦”,我们谦虚得像一个懵懂的学生,踮起的脚,是对拥有航母的强烈渴望和期盼!
那些年,我们没有强大的海军:2001年的4月1日,有一位年轻的海军飞行员为守卫祖国、保卫人民,驾驶性能并不占优,代号81192的歼-8Ⅱ战斗机驱赶飞临中国领空的美国侦察机。这位叫王伟的英雄飞行员壮烈牺牲,再也没有返航。每年的4月1日,网友们都会发出呼唤:81192,81192,祖国命令你立即返航!
今天的人民海军,早已今非昔比。首艘国产航母的下水,则把我国的海疆安全水平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王伟烈士,请你放心,更强大的人民军队,将沿着你的航线继续巡游海空,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为守卫国人的安全,人民海军使命必达!
一桥飞架三地,天堑变通途!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世界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世界上最长的钢结构桥梁……集多项“世界之最”于一身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全线贯通,正式通车。对于促进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如一条巨龙,港珠澳大桥已腾跃在伶仃洋上空。随着一桥飞架三地,粤港澳半小时超级城市群经济圈已然形成,世界级大湾区加速起航。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中,中国的工程师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世界难题!在7年的港珠澳大桥建设生涯里,令张洪印象最深刻的当属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用他的话说,这不仅是为海底巨龙点睛的一笔,更重要的是,这是由5支青年突击队完成的“战役”。他们平均年龄才28岁。
在岛隧工程中,张洪是走完全程的人之一。七年中,他得到了很多,但也深感对自己家人的亏欠不少。从入岛到工程结束,他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即便每次回去,也都是待个三五天就被工程项目的事逼着赶回了施工现场。七年的假期累加起来,陪伴父母和妻子的时间也不足三个月,“我们团队里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在小孩出生的时候,父母生病的时候,都没能守护在自己家人的身边……”张洪说。
七年踏浪伶仃,今朝铸就坦途。2017年11月16日,最终接头青年突击队以第一名的成绩,荣获中国交建2017年度“十佳青年突击队”荣誉。当张洪从陈云副总裁手里接过鲜艳的队旗,会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既是对中国建设者七年孤岛坚守、铸就世界最大跨海大桥的肯定,也是对张洪用青春焊接大江瀚海的赞许。
“我自己选择的路,既便跪着也要勇敢、坚强地将这段路走完,才能无愧于这项伟大工程。”张洪说,虽然港珠澳大桥项目已经完工,但他和大多数工程管理技术人员一样,仍将继续奔波在各地,为祖国的各大工程添砖加瓦。
在新时代,五四精神有了更加积极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未来不会是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当代青年同志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奋勇前行,撸起袖子加油干,中华民族必将在复兴伟业的历史进程中书写光辉灿烂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