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长大的我才明白,我怀念的是带着饭菜香的黄昏。
从小爸妈忙,记得十分清晰的是小学时妈妈只为我梳过两次头发。因为忙,所以我下午放学永远是去奶奶家吃晚饭再回家。
三四年级的作业少,也简单,自己也贪玩,总免不了在路上逗留与同学打打闹闹,或是遇到卖糍粑的总是要思考许久该不该买回一盒吃。
“不吃,就太苛刻嘴了。”“吃了,就吃不完奶奶做的饭了。”总会盘桓许久,直到日薄西山,太阳给大地洒一层红光,天上几份色彩带着神秘,才惊得一跳,“再不回家饭就凉了。”我一路小跑着,书包一上一下抖着,想着便觉得十分滑稽。
走近奶奶家所在地小区时,总会停下来,花太香了,让我不由得想凑近去闻闻。花瓣舒张得柔软,含着缕缕光芒的点缀,旁边有着树叶缝隙中的点点红斑,那时想着用词语形容,也只有仙境了。花香浓郁袭人,似置身红与影的世界,还带着淡淡的大米煮熟的香甜味。
老人腿脚不方便,所以买的一楼,进了小区大门左拐十几步就到了奶奶家阳台。在阳台前我总会伫立抬头看看天空。
云朵变幻莫测,变幻着自己的形体,一会马,一会兔,还有狮子,染着太阳的余光,可爱极了。天空似乎披上一层红纱,风拂过,红纱轻轻晃动,似没人的婀娜舞姿。黑色将要侵占最后的光亮,阳光却从不认输,坚持到最后一刻。
鼻尖传来了的饭菜香提醒着我吃饭的时间,给予我的温暖就像奶奶手牵我一般,饭桌永远有着奶奶舍不得吃的肉丝与排骨。不懂事的我还曾问过,“奶奶,为什么你总吃青菜,好难吃。”想想那时的我真是傻极了。
记忆中的黄昏用眼夹杂这诱人的饭菜味,即使后来远离家乡求学的我不容易拥有。爸妈总是让我去奶奶家吃饭,懂事后才明白老人总是不舍得,总吃剩菜剩饭,唯有我与妹妹去桌上永远放着新买的肉与排骨。曾经觉得奶奶的爱是淡淡的、乏味的。殊不知深深的疼爱皆藏在黄昏中的饭菜诱人的香味中。
我怀念那个迷人美丽的黄昏。
更怀念那个想起便令我难受而后悔在无法拥有法人黄昏。
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天边,一片片晚霞倒映在明镜似的小河中,好象盛开的鸡冠花。岸边的柳枝和着微风轻轻地摇曳着,仿佛怕惊动了河水。突然“扑”的一声,不知是哪家顽皮的孩子,向河水投进一颗小石子,激起河面一圈圈波纹,“鸡冠花”一下子变成了金色的圆盘。柳树下,坐者几位小姑娘,正有说有笑地嬉闹着。
远处的田野,一望无际。青青的麦苗就像一块绿色的大地毯盖到天边。一阵微风吹过,漾起阵阵波浪,远远望去,大地毯在蓝天下轻轻飘荡着。田间的小路上,有几个人影在晃动,那是收工的农民正在扛着锄头回家。他们说着、笑着,谈论着今年的好收成。
夕阳挂在半山腰,晚霞渐渐由鲜红变成了深红。山坡上,一群孩子在放风筝。湛蓝的晴空中,飞舞着各种各样的风筝。大眼睛的“蜻蜓”,花翅膀的“蝴蝶”……孩子们仰着头,双眼紧盯着天上的风筝,线儿在他们灵巧的手中跳动着,夕阳的余晖照映在他们的身上,每一个人都好像穿上了一件金色的外套。笑声在山谷中久久地回荡。
看,那边的草地上,一个小牧童正在趴在牛背上,津津有味地看着牛儿吃草。草儿嫩嫩的、绿绿的,小牧童看得入了神,仿佛他也要跳下牛背来啃上几口。
听,小河边传来了一阵阵读书声,一个小姑娘倚着柳树,跟着录音机正在学说英语。
夕阳缓缓地向山下隐去,恋恋不舍地收去了最后一线余晖,村舍的一扇扇小窗户闪闪亮起了灯。柳条依依地垂向河面。高山、田野,望去已是模糊一片了,乡村里充满着恬静的气氛。
下午,红红的太阳,像一个喝了许多酒的醉汉,眼睛眯眯呼呼的,就把山当成了床,有气无力地躺了下来。黄昏的时候,醉汉只露出了一面通红通红的脸蛋,劳累了一天的农民们也回家吃饭去了。
乡村的黄昏是寂静的,不像城市那样车水马龙。只是听见各家炒菜的轻声,每家每户地缕缕青烟慢悠悠地飞上了天空,大家在吃饭中说说笑笑,闻到每一盘盘菜的清香;只看见忽飞忽落的鸟妈妈在找虫子给小鸟喂食,蚊子们也开始地寻找他们各自的“美餐”了。
远处的山是深绿的,和山相靠近的是白色——天空,这样的一道黑白相间的风景线,即使人舒服,又叫人赞口不绝,既想停留在这一刻,又想享受大自然送给我们的无限乐趣,真是与众不同。
过了许久,天空不再是白色的了,天空简直和山“混合一体”;大城市里的这个时候,灯火通明,几乎每家都开着灯。而乡村却有一点灯光就是自己的“引路之灯”了,差不多漆黑一片,伸手很难看清楚五指,城市里……
现在已经是傍晚7∶00点了,我只能和乡村依依惜别了。在驶出外婆家不远处的地方,我们的车子好似进入了“茭白世界”,到处都是茭白的叶子成堆,好想在“美白世界”里走一趟,可惜没时间了,茭白的叶子已经堆成一座“小山丘”,“茭白山”已经占路道的一大半了,使汽车很难行驶。我一边看着“茭白世界”,一边又在注视着又圆又皎洁的月光,那是多么的惬意啊!
我们生活在一个嘈杂的世界上,难得一个人去享受黄昏,体味安静。如果我们每一天都能从杂乱的氛围中逃脱出来,在黄昏里静静地站一会儿,那实实在在是一种美妙的享受。有一首歌唱得好:“一朵花采了许久,枯萎了也不舍得丢;一把伞撑了许久,雨停了也想不起收;一条路走了许久,天黑了也走不到头;一句话想了许久,分手了也说不出口。”聚不一定是开始,散不一定是结束,当然,黄昏并不代表一天的结束,而是清晨的前兆,享受黄昏,就是享受第二天的灿烂。
我认为黄昏是一天之中最辉煌、最美丽的时刻,黄昏给人以悠闲的诗意,给人以宁静的温馨。黎明固然绚丽,但它给人以冷漠,它无法闪烁出生命在世界里拼搏的那种伟大、绚丽的光芒。
黄昏给人以安静,享受黄昏,轻轻地,静静地,抽一支烟,画一幅画,唱一首歌,写一首诗,怀想过去,畅想未来,还可以把自己心中的事掏出来梳理,这是大自然就会把一个天真纯洁、无忧无虑的你还给自己,把所有的一切还给自己。在此时此刻,烦恼就会偷偷地溜走,痛苦和悲伤将化为灰烬。
如果黄昏永不辞行,你的心情将永远被这时的心情所代替,永远不会有黑暗与残酷无奈的争斗,伴之而来的将是平静的生活。
一个平凡的黄昏会给人一个不平凡的心情,让我们一起去享受黄昏、畅想美好的未来吧!
生命源于父母,被爱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我跌倒时,耳边响起的总是这样的声音:“自己爬起来!”冷冰冰的,不带一点温情。取得好成绩时,听到的却是“山外有山,楼外有楼,没什么好得意的。”
两岁时,我被妈妈送到外婆家。“别给她零食吃!”妈妈临走时,抛给外婆的还是这一句话。妈妈的话就是圣旨,至少外婆这么看。夏天很快就到了!太阳火辣辣的,让人感到特别难受。我乖乖地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玩耍。旁边的小男孩手里拿着一根冰棍,正在和人聊天。也许是太投入了,冰棍融化了他都没有觉察。我看得眼睛都直了,不知不觉中竟把小脑袋凑了过去,张口去接那往下滴的冰水。味道多好啊!我像中了魔似的,竟踮起脚尖,贪婪的吮吸起来……这桩丑闻很快在院子里传开了,后来连妈妈也知道了,可我还是很难得到零食。
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老师带领我们在体育园地玩游戏,一不小心,我被铁钩划破了大腿。血流得满腿都是。幼儿园的老师吓得面如土色,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我却一滴眼泪都没有。我不是不痛啊!只是每次受伤了,妈妈总是生气地说:“怎么就那么不小心的?”父亲也总是那句老话:“没什么大不了的,自己去上药。”
我是他们亲生的,还是领养的?好长时间来,这个问题一直纠缠着我。不久前,我被选入学校篮球队。教练喜滋滋地说;“身体素质这么好的女孩,还真少见,也不知是怎么养出来的。”在全能竞赛中,我又一次夺魁。班主任抚摸着我的头,由衷的感叹道:“这孩子什么都会,唯一不会的是娇、骄二字。也不知是怎么教出来的。”我豁然开朗,心中涌起的感激真是难以言说……
夏日的黄昏,城里依旧沸腾着,窗子阻挡不了的吵闹与喧哗,让人心烦气躁。而农村此刻正被宁静,祥和,温柔的夕阳笼罩着。
农村的黄昏是茶余饭后休闲的好时光。朋友们都会走出家门,左邻右舍的聚在一处。坐在院子里或是大门边,孩子们玩着闹着,老人们捞着家常。而我独爱那乡间的小路,在那曲折幽长的小路两旁,绿草丛生之处,总能找到她无穷的乐趣。观看暮色如何静静而温柔的降落在树梢上……
不远处的公路,交错而井然有序,那路边修整过的柳树,都浸泡在一层浅绿的明亮甜美的稚嫩中。路的两旁都全是玉米,开阔而没有边际。这一片绿色无边的只能穷尽在目光里。从这望去,还隐约可见几个村落,零星地散落在绿色中,点缀在霞光里。它们更像一幅精致的袖珍画,镶嵌在这翡翠的框里。而我更好奇那遥远村庄的人和事,一定会蕴藏着许多传奇和故事……
细听,哗哗的水声,响彻心扉,凉彻心底,那是农民用地下水给庄稼灌溉。望去,一股股白花花的水流落下时分子弥漫成的雾气泼撒在庄稼上,抚摸着绿色,调和着绿色,如烟似雾,朦胧如画。我不由一声惊叹,饶有兴趣的跑过去,用手撩撩水,又掬起一缕,送到嘴边。这番景致是我今晚又一收获啊。
也许在村里人看来,这绿的颜色太乏味,这哗哗的水声太单调。一切都很平常。而在我的眼里,这分色彩与声音确是一处风景。
夏天的绿,绿着生命,绿得收获,更涂沫着我心中对农村的希望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