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掩盖了一切格格不入的景象。
我,一个人,独自踌躇。
寂静在喧嚣中沉默不语,树影与我在黑夜中目光相交。它倚着湖,摇曳生姿,不胜温柔缱绻的月色。
它们大概是孤独的吧。一辈子就在这儿,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经年历月。
我望着斑驳的树影,那般浓重,酝酿出亘古的孤独,竟觉得我在本质上与树一般。白日,我嬉笑怒骂,偃仰啸歌;深夜,四周皆寂,却倏然发觉内心一片澄明,一丝孤独,难以名状,捉摸不透。也许是悲伤,也许是平静,亦或是享受这份久违的孤独?
我怅然,所以独自,漫无目的的走在这条熟悉不过的小路,心中却有异样的感觉。路边的草,凛然挺拔,可透着孤独;河岸的芦苇,恣意张扬,却露出孤独;连那河啊,也终逃不过孤独。
百年一孤寂,千年一渗透。
时光崎岖,岁月深长,我从不是一个人,却终究是一个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或许,能够长久陪伴我的,只有那份孤独感。它似针,猝不及防地刺痛我的神经。于是,我感到无所适从,无法超脱。却忘了蒋勋先生那句“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
我想,人大概是需要一份孤独感的。就像某种仪式,而我是个虔诚的教徒。它让我的内心逐渐丰盈,它让我变得清醒、客观,让我感知生存的意义。平庸单调的生活总是令人感到不幸,波澜万丈的人生才令人至死不忘。而孤独,恰恰打破了这种思维定式,它反而更令我珍惜平庸乏味的生活,这也是一种意趣。
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
是了,这份孤独,若有若无,无时无刻撩拨我的心弦。独处是自己与自己约会,它让我的心腾出足够的位置,把自己捉回来,与另一个自己深入交流,一点一点接近真相,一层层拨开了生活的面具,在黑夜中让灵魂得到一丝喘息,然后,以全新的姿态面对生活,面对这个不愿接受孤独的世界。是孤独让我明白,只有独处,才会不断追问自己,审视自己,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我的机会。
于是,孤独不再孤独,而是一种慰藉。我是独行者,在这条路上,有过阳关大道,有过独木小桥;有大地长天,有远山沧海;有杏花春雨,有塞北秋风;有迷途知返,有绝处逢生。这些是我的必经之处。
我踽踽前行,不问出处。
我不再怅然,我告诉自己,无论是过节还是平常,无论是天晴还是阴雨,都是孤独给予我的最好的时光。
独行,不再孤独。
时常听着、想着、梦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从突然间决定离开某个最熟悉的地方,到一个人背起行囊踏上未知的远途,一路感受着大自然的温香四溢,一路享受着生活的平淡恬静。旅行,不是逃离,也不是躲避,而是梳理好自己的心情,更积极向上的面对所有的波折与困境。
然而与其把所有的出游都称作“旅行”,到不如把自己最情有独钟的游玩命名为“独行”。也许能称为“独行”的人,都是具有侠客们的风范,独来独往,敢做敢当,他们不在乎旅程的多么孤独,却在乎窗外的无尽芬芳。一个人只有走的越多,才能走的越远。若是一味的冥思苦想,不敢付诸于行动,所有的想法也只是自欺欺人的现实罢了。不要总是借口着没钱没时间,其实,钱是永远挣不完的,时间永远是海绵里挤出来的。我们除了习惯被束缚,被压制,还要更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活。
蹭着年轻的血脉还在蓬勃的涌动,蹭着我们还能抓住青春的短尾,适时的考虑放下工作,去与自然亲密接触,融入天人合一的佳境,体会“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真谛。即使社会的污尘,有时会迷离了我们的双眼,扰乱了我们的耳根,吸走了我们的善良,但也不会影响到大自然对我们心灵的浸化。
总之,一场简单的独行,远比你想象中会收获更多,可能是一次胆量的提升,也可能是一种知识的补获,更可能是一个个出乎意料的惊喜。无论是怎样的考验,曲折的道路上永远会有一颗颗“爱心”等你拾取。都说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在独行中,如若遇到困境,请不要吝啬于你的微笑,请摘下平时高傲的面具,主动向路人问询。“人之初性本善”,大部分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特别是那些纯朴的农民,即便是说着含糊不清的普通话,你也会真真切切的被他们的热情所感动。 坐着一路狂奔的摩托车,四轮车,公交车,看到的不仅是山水环绕、粉墙黛瓦的美丽风光,似乎还看到了愈加美好的未来。消沉的意志,终究是恢复了以往的光明。正如那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所有的一切不过都是在逼着我们成长,逼着我们在成人的世界里特立独行。
独行,其实也就是独自旅行的简称,孤独并不可怕,一个人的旅行精彩纷呈,勇敢的踏出第一步,才能走的更遥远,更踏实。
黑暗,光明,不停地转,转,总有一些人,要孤独走过,也许茫然,也会回首,把喧闹和红灯绿酒抛在身后,一个人的潇洒同样精彩……
他一直很安静,安静地做着自己所要做的事,看他唱歌的样子,心里会忽然腾起一股感动,总是有那么一点点愁绪飘来飘去,感动无言,透过他的眼神,那丝一般缭绕的眼神,会明白他一直在努力唱歌,一直都为事业而努力,于是我会感动,不得不感动。了解他的人明白,他的内心深出有着那么一道伤痕,抑郁症,曾经与他相伴,不知道那个黑洞,那个陷阱有多深,多深,或许无底,也不知道他到底斗争多久,挣扎得多辛苦才重见光明,但他到底还是回来了,在黑夜中沉睡后,在黑夜中重生后,他带着一脸阳光回来了。《生如夏花》,其实他就是那朵夏花,好歌,好花,好人……他还是孤独向前,虽然有那么多歌迷,有《ColourfulDays》,有鲜花,有掌声……一个独行者,他或许并不需要这些,曾经的坎坷让他内心深处自有一方净土,那里,才有他那绚丽灿烂的笑容,坚定安详的眼神,才有他的那一份精彩,一份孤独的精彩……
对月饮酒,梧桐锁着一院深秋,醉了,念起了故国,念起了故人,却殊不知自己身处何时,何地……曾经的朋友,如今却成了仇敌,友情是永远抵不过那片江山的,在这一刻,或许后唐主才明白。最真最纯的人,要么是最幸福的,要么就是最孤独的,后唐主无疑就是后者。他那么真诚地将眼前人当作了朋友,吟诗,饮酒,莺歌燕舞,以为这一切是友情,是不可代替的情感……情感,友情……而如今,月如钩,一个身影悲坐,飘飞的发丝,浑浊的杯酒,诉说着一代悲情人物。于是,我们就读到了“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就读到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在心头。”读着,愁绪满怀,只是,这始终是一份财富,尽管它那么枯涩。于是,对于他,对于我们,这成了一种悲情铸成的精彩,一份孤独铸成的精彩……
黑夜与光明不停地转,转,但对于他们,那群独行者,似乎并不会有什么区别……他们给世人留下了一个个精彩的背影。
我们生活在一个人口大爆炸的时代,一个人只需通过四个人便可认识一个陌生人。我们的每一步前行都牵扯着未知的人群。我们需要独行,我们也渴望着独行。
与众人一起前行是美好的,我们可以说说笑笑,可以一路上谈天说地。这段旅程一定是开心的,也无疑是缓慢而又无意义的。一个人的跋涉是孤独的,却也是珍贵的。躺在星空下的草地上,思绪无限地上升,飘荡。这是一种别样的心路历程。
当信仰与舆论相悖,我们需要独行。“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那又为何不淈其泥扬其波,哺其糟而歠其醨呢?“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这是屈原的信仰。信仰是什么?信仰是用一生去追求、去捍卫的信念。而屈原,一直在为信仰而独行。
独行是自我的思索,是认知的探索。在追求真理的路上,我们需要独行。“神创论”与“物种起源观”相互竞争的时代,达尔文独身一人搭乘军舰,花费了五年的时间,进行环球航行。他一直不停歇地搜寻动植物衍生的痕迹,追寻生物发展的历史。一个人重复着进行一样的操作,一遍又一遍。他在这条路上独行着,摸索着。上天也不辜负他,最终,“进化论”获得了科学界的一致认可。
一个人的独行,势必是枯燥的,也必然在一点一点消磨着人们的信念。然而,当我们独行在路上,我们又收获了很多。
便如《一个人的朝圣》中的主人公哈罗德般,在旅程的最后,他的信念遭到了打击,他对前方产生了迷惘与不确定,即便如此,虽然他最后狼狈地到了贝里克郡,他依然完成了自己最初的目的。而当一切结束,他仿佛重生般,拥有了更多的力量,也对生活产生了更多的思索。
我们需要独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需要沉淀自己的内心,使自己坚定。诱惑很多,更要坚守本心。一个人的独行,让我们从这个喧闹的世界中脱离出来,遗世而独立。漫不经心,安于孤寂,像一朵无意吐芳的花,冷视西风扇动的羽翼!
做一个独行的人,即使在黑暗中也能健步如飞。
不甘平庸,屈居山脚;不追名逐利,只顾攀登;自在独行,漫步而上的同时欣赏沿路的风景。
若人的一生只蜷缩在山脚的方寸之地,难免成为井底之蛙,虚无打发此生;若只顾登顶,又怎知道不会被“浮云”遮望眼,失其本心。真正恰当的是自在独行,随时可走,随处可栖。
尼采曾说,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看这个世界真美好。我认为生活也是如此,不追求登峰造极,也不要碌碌无为,跟随自己的步伐节奏,生活处处美好。
这并非是投机者圆滑的处世方式。芸芸众生往往只企图获得物质方面的不匮乏来彰显对生活的满意,实则反被生活束缚。相反,真正能够自在独行的人是得到了精神的满足,充分享受生活,领悟了自由快乐的真谛。陶渊明虽粗茶淡饭,衣舍简陋,却深得“悠然见南山”的趣味。明代的陈继儒也说过:“读书随处净土。”红尘滚滚,看似不可抗拒,殊不知闭户即是深山,其奈我何?当代文学奇才贾平凹的生活追求“唯独处淡饭著述而已”,然而,正是这份淡然的心境酝酿出如酒般醇厚绵长,如溪水清纯透明的作品,在一种古朴而又平淡的氛围中,道出一种深邃的哲思。
“自在”是一种淡泊功利的心态。盲目眼红别人的生活,一味崇拜,羡慕追随,难免会“愤世嫉俗”。被嫉妒心蒙蔽了双眼的人,除了日渐膨胀的野心和虚荣感,不会收获一点满足。而“独行”则是一种重视自我的处世方式。不随意纵容自己,也不逼迫自己与他人齐头并进。只跟随自我的心,漫步于喧嚣的尘世,欣赏半路的风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曾写道:“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人生当有这份自在独行,填补空虚的一生,喂饱饥饿的灵魂,才能真正享受半山腰怡人的景致,感悟生活真正的美好。
当然,要想能够自在独行,我们需要一点对自己生活的认同感。不窥视他人的财富,不艳羡他人的脱俗。看见傍晚夕阳染红天边,路边的野花也在争艳,发现躲藏在日常琐事中的美好,享受一份专属的自在。同时,也不放纵宠溺自己无所作为,虚度光阴,即使漫步依然需得前行。
不问世殊途,权且自在独行,从半高处看这个世界,真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