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乌合之众读后感(8篇)

时间: 2022-11-26 栏目:初一作文

《乌合之众》读后感篇1

乌合之众》是群体心理学的开山之作,成书至今已有100多年。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对群体的认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坚信“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等群体智慧,但本书却直言不讳、简单粗暴地指出群体的诸多劣根性,认为群体中累积起来的只有愚蠢的智慧,而非天才的智慧,正如群体不会比伏尔泰更智慧,而是伏尔泰一人要比整个世界更智慧。

整本书读下来,最大的感受是群体是如此的盲目和缺乏理性,这种心理劣根性直接导致其只能用平庸的智力来处理当下工作。尽管基于特殊的时代背景(法国大革命)和学科背景(群体心理学萌芽阶段),使得该书的部分观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安静地读下去会发现,书中关于群体心理特征的论述对今天的我们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私以为该书最精彩之处是对群体心理特征和行为的描述。整本书的核心观点是:群体是无意识的,这种无意识隐藏着群体力量的秘密。所谓的群体是指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从心理学的视角可以将群体界定为:在特定情况下,聚集成群的个体的思想和情感全部朝向同一方向,此时个体的自觉个性消失,转而形成一种集体心理,接受心理统一律的支配。在集体氛围下,个体智力差异被削弱,个性也被削弱,异质性被同质性吞噬,无意识特质逐渐占据上风,往往趋向于冲动、盲目、缺乏判断力和批判精神等。造成群体无意识的原因在于:无意识心理活动在生活、逻辑思考中的作用都是压倒性的;群体压力、群体感染、群体暗示的作用。

群体的感情主要表现为:

1)群体的冲动、易变和急躁;

2)易受暗示和轻信;

3)情感的夸大与简单化;

4)群体的偏狭、专横和保守。

作者认为只有绝对的、毫不妥协的、简单明了的观念才能对群体产生绝佳的影响力。同时,群体的推理能力十分低下,所接受的推理方法只是表面上的相似性或连续性,但是群体的想象力很强,能进行形象思维,越是不同寻常的、传奇式的东西,越能打动群体。不可否认,这些特征对组织群体活动,比如现代企业营销管理,特别是广告宣传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但本书最引人思考之处还在于:群体时代下如何保持个体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避免成为“乌合之众”。

时下,微博、论坛等网络媒体将大家空前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群体无意识特征表现越来越明显,最典型的莫过于充斥在网络上的各种骂战,网民的讨论热情可以被瞬间点燃,动辄数以亿次的点击量与关注量,讨论也从最初的声讨演变成污言秽语的谩骂,从当事人的人身攻击延伸到其无辜的家人,甚至被逼上绝路,此时的参与者已经丧失了理性、道德和判断,仅是一群“乌合之众”。同时,为迎合大众的无知趣味,绝大多数的新闻报纸已经放弃了向人们传授某种主张或信条的权力,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充斥着轻松的专栏、社会花边新闻等。在群体特征表现如此明显的时代,如何不盲从、坚持独立思考、保持个体的独立性是我们都该深入思考的问题,这也是本书给于的最大启示。

《乌合之众》读后感篇2

《乌合之众》这本书首次出版于1895年,国内翻译的出版年份主要集中在20____-2013年,目前豆瓣上书评基本上都在8分以上。我读的国内翻译版本是20____年1月出版本的,翻译人员是:董强,这个人曾在法国游学12年,是傅雷翻译出版奖组委会主席,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董强翻译的这版书,从出版后,到现在凭借着口碑,获得不少网友的一致好评,由于我本人在阅读此版本之前,并未阅读过其他译者出版的版本,所以,不好对其它版本的书进行评论,但是,从豆瓣的评分上还是可以看得出来实力如何的。这个版本的《乌合之众》从出版到现在在豆瓣中的评分为8、5分,可以想像书友们对这个版本的肯定。

看完这本书后,我第一反应是,不得不佩服国外专家的学术研究精神,他们能对于某些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地研究,逻辑推测下去,最后,再给你得出个结论。这就像是,中国古人所提出的观点: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本书中的经典语录也不少,网上也有很多整理的文章,这里本人就不一一列举了,有需要的可以自己去搜索了解一下。

首先,作者对“群体”的研究、思考可谓是相当深厚。群体,是毫无逻辑可言的,群体,又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一旦被群体的思绪所左右,群体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其次,作者在书中也阐述了,个人一旦入了群体之中,他就会丧失他自己原有的个性以及逻辑判断力,接管他个人思维的就是群体的思想。

再者,群体又需要引领者,引领者需要个人威望,而威望又来源于成功。所以,你会发现凡是比较牛的成功者,TA所说的很多话,都会有N多人相信,会有N多人愿意追随TA。这就让我联想到现今社会的粉丝经济,粉丝可以为偶像做出N多非理性的事情,这就是群体思维的体现。所以,对于互联网上的各种刷屏的营销案例,背后能够火的本质原因,就是能聚集到某个“群体”的人群,而这个“群体”就会按着“设计者”之初的剧本走下去。

最后,作者也在书中表达了对于西方社会普选的观点,这里引用一下书中的一小段文字:“全民普选的缺陷自然是太明显了,所以不可能不看到。我们不能不承认,人类文明就是由一小批高级精英构建起来的,他们构成了一个金字塔的顶尖。金字塔随着价值的递减而向下扩展,每一层都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深层阶层。一种文明的伟大,自然不能取决于低级成员的普选,因为他们代表的只是数量。而且,群体的普选可能还是危险的。他们已经给我们招来了好几次入侵”

这段文字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刻,同时,自己也有感而发,做了一次读书笔记:“本书首版是1895年,这段话,在百年后的今天,就在西欧国家慢慢得到验证了,看看现在的西欧国家被所谓的“政治正确”的“难民”移民搞成什么样了?巴黎圣母院就这么一把火给烧了。同样的,美国的民粹主义正在吹起,后面的路,可想而知。”

这本书,可以给自己时刻地提醒,不要被“群体”思想所左右,要时刻地保持“批判性思考”,时刻反思,多问自己为什么?

《乌合之众》读后感篇3

“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各种古往今来的词句对“群体”的态度无外乎赞颂,很少见到另类的声音,可是仔细想想,为什么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恣意妄为,一旦融入群体中反而觉得不自在的紧,是个人志趣的选择,还是一直被束之高阁的群体同样有其不合理之处呢?

对《乌合之众》早就有所耳闻,仅从其书名,便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群体的态度。作为社会心理学领域影响力深远的著作,深入阅读后,便对作者关于群体一针见血的定义不禁赞叹。现实的描写,淋漓尽致的批判,结合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史实,更加论证了作者的观点,其对个人心理的描写,与个体由于群体的影响而产生的可怕的转变,令人感同身受的同时,也打破了长时间以来人们主动形成或是被灌输的固定观念。

没有任何人是单独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或者可以说,人无法脱离其他的事物而存在,每一个个体之间,彼此相互牵连,无外乎时间空间,贫穷富有,身份高低,每一个个体都是构成群体的一部分。或许这也是个体无法摆脱群体带来的消极影响的本质原因。

书中从群体的特征、观念等来说明人们由单独的个体成为群体的一员后是如何模糊了自我意识,丧失了主观思考、逻辑与判断能力,渐渐同化于群体智慧,进而做出无法想象、骇人听闻的举动。群体可以奋起推翻专制的统治阶级,呼唤自由与平等,却也同样可以汇集成乌合之众,失去自我,失去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进行屠杀与清洗。

现如今的社会新闻与主要的舆论阵地,评论下到处都充斥着网络暴力、键盘侠,无论是“围观者因一时新奇便怂恿轻生者跳楼身亡,直播间的观众纷纷留言想要观看主播自杀”,还是“快乐源泉—沙雕网友们的一句抖机灵便让不快的心瞬间轻松起来”这就是所谓的群体可以滋养人们生存,也可以促进大众死亡,这,就是群体舆论的力量。

书中列举了群体的冲动、异变和暴躁,群体的易受暗示和轻信等。集体暗示会瞬间形成这个群体感情的一致倾向。因此,群体便在毫无目的的状态下听从于所有外界的暗示,缺乏自己的主见与判断、没有批判精神。若是将书中的概念放置于当下,也是贴合现实的紧,甚至是泱泱华夏,这个爱观望的民族,却也是具有乌合之众的气质。

本书作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正值法国大革命时期,其中的某些观点固然有些偏颇,但是作者的思想却并不过时,勒庞说,群体只会干两件事——锦上添花与落井下石。个体的思想与情绪过于弱小,无论其利弊,产生的影响力并不大,并很难转化为外部行为,若是其升华为群体思想,便可以对社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乌合之众》可以很好的为我们提供警醒,警惕群体潜移默化的同化。

《乌合之众》读后感篇4

《乌合之众》是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最为著名的社会心理学著作。这本并不是很厚的书却精致、深刻又犀利的描述了当人们形成一个群体时别样的心态。读完关于群体的一般特征,我恍然大悟,原来人、聚集在一起的人、心理群体,三者是如此的不同。

个人是最简单的构成,一个人思考,一个人采取行动,这些个性并不一定在个人聚集成群后依旧保持下来。聚集在一起的人,如果只是单纯的很多人站在一起,这只能称之为拥挤,也不是心理学所研究的群体。只有当聚集成群的人进入一种状态,形成一种独特的存在,受群体精神统一支配时,才构成心理群体。

自觉个性的消失,以及感情和思想转向一个相同的方向,是即将变成组织化群体的人所表现出的首要特征。听起来很晦涩难懂,但现实确实如此,人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人性必然是复杂多变的,俗话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当个人融入群体时也是如此。一个人不敢做的事,周围的一群人都做了,于是自己也心安理得地做了,好事或者坏事都不例外。

心理群体最惊人的特点在于,一旦构成群体的这些个人获得了集体心理,不论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人时有着怎样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或者智力,不论他们之间相同与否,他们那些固有的思想感情都将发生变化,组成一个群体的个人不同于孤立的个人。正如书中所说:“若不是形成了一个群体,有些念头或感情在个人身上根本就不会发生,或不会变成行动。”就像疫情期间抢双黄连的事件一样。

书中在分析心理群体的特点的形成原因时指出:群体更容易让人丧失责任感,宣泄本能的欲望。群体间有着传染的现象,就好像无形中的催眠,足以使人随时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受传染的影响,群体更易于接受暗示。在作者的细致分析后,群体在我心里突然间变成了一个诡异甚至有魔力的力量,由于群体的存在,有时可以引发最血腥的暴行,有时却又只需要一句悦耳的言辞就可以将其唤醒。

诚然,中国作为一个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国家,心理群体的特征表现的更为明显。但是,公众情绪的高涨与泛滥并非是“中国特色”,任何一个社会在转型时期,都会面临这样的过程,这可以说是一个社会从富足走向文明的必由之路。历史已经让我们看到了1890年—1920年间,美国如何在两代人的努力下,变成了一个相对幸福、公正的社会,抑或是1976-2021年间,西班牙如何从佛朗哥年代的压抑、封闭,变成了开放、自由、富有创造力新国家。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逐渐纳入世界,对于民意狂热的现状,我们应做冷静理性的认识,不应消极悲观,更不应盲目乐观。但是我们需要警惕的是:不能让一种模糊的情绪成为一种真正的信仰。如果当这种夸张和单纯的情绪成为一种真正能够主宰群体的力量,它对社会的伤害将难以估量。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社会现在的处境只是个过渡阶段。虽然前面的道路布满荆棘,但我们终能走过去。

《乌合之众》读后感篇5

大众心理学,是我自从接触教育心理学以来读的第一本这么宏大的心理学内容。不同于小群体,这本书是以人类为基点的,故它宏大。尽管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但是作者在书中所指出的问题依然存在,观点依然有效,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伟大的智慧。不知道若干年后,作者提出的这些尖锐的问题还会不会存在于人类中呢?

群体的观念是要经过加工的,高深的观念不会被群体接受,而群体一旦接受了,必将无视该观念是否是真理,因为群体是没有推理能力的,只有强大的想象力。首先,群体让独立的个体变得没有主见,也没有责任感。勒庞说“群体总是被无意识因素左右,大脑活动消失,而脊髓活动占上风”。不管一个单独的人有多聪明,有多有主见,一旦进入人群里,他就失去了自我。在失去自我的同时,会有一种集体趋同感,一起去做某件事情,把责任分担起来,一旦有了这个想法,自身就毫无负担,做事情也就不考虑后果,毕竟不是与个人利益挂钩。

一个平时冷静的人也会因为群体的作用变得狂暴起来,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群体中变成了“墙头草”,失去了自己判断的能力,这就是群体心理的强大作用。其次,群体让聪明的个体变得平庸。一件有创意的作品,一件伟大的发明,从来不是由一个群体创造出来的,而是出于个人的智慧。为什么会这样呢?可能是在群体中让自己无法深入思考,也可能是自己的想法很快就被左右,更可能是没有突破自我的动力吧!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会看到如果是一位科学家或者学霸的角色,那么他的人设是呆板的、没有什么朋友的、没有什么共同活动的,喜欢安静待在一个角落忙自己的事情。从群体心理学出发,这个刻板印象也有一定的道理。所以从另外的角度来说,我们要想让自己取得进步,不必要往人堆里扎,不必要人云亦云,也不必要因为别人的只言片语改变自己的想法。我们需要思考的空间,懂得给自己留白的人,才有机会让自己在这个独立的空间里进行反思,促使自己全神贯注完成手头上的事情,从而获得进步。

那么,群体心理如此强大,要带动群体的情绪,就要怎么做呢?答案是就要夸大自己的感情,夸张地表演。也许我们会听说由于扮演的角色让人喜爱的演员十分受人追捧,由于扮演的角色让人咬牙切齿的演员需要自带保镖,这就是他们带动了观众的情绪,把群体带入想象当中。在很多演说现场,演说家们激情四射,即使事实并没有那么夸张。这些观念经过群体的无推理能力的散播,就成功了。这让人不禁想到了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的热搜、头条们,只要有群体的存在,只要键盘侠们在家毫无心理负担、毫无责任地、无需付出代价地敲一敲键盘,群体效应就出现了。

《乌合之众》读后感篇6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这本书写于1902年,是勒庞基于当时发生的一系列社会现象所作的针对群体心理学的思考。

在这一书中,勒庞阐述了群体以及群体心理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他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

而勒庞提出所有群居生物,不管是动物还是人,都会处于一个头领的统治之下。这便是群体的领袖。勒庞认为很多领袖更像是鼓动家。群体的领袖通过不断地断言·重复和传染进行普及的手段来建立自己的名望,使群体愿意服从于他。《乌合之众》中领袖的这种特征与韦伯提出的个人魅力型权力接近。然而个人魅力型的权力产生于动乱和危机之中,崩溃与稳定秩序条件下的日常事务管理以及使这种权力制度化的尝试中,并不适用于对现代公司的、管理活动。

假若一个公司由一群失去自主个性的乌合之众和一个领袖组成。在平时的工作中,领袖通过不断地断言·重复和传染进行普及的手段来使自己获得名望,忽略群体中的个体特点,那么公司必定会失去人心,组织的工作效率日渐低下,最终走向倒闭的结局。

距勒庞写下《乌合之众》已过去了一百多年,社会性质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现代管理学认为,人是理性人,人的个性不可被完全忽略。在管理组织的过程中首要的原理即是人本原理,一方面强调组织被管理者参与管理,参与组织活动方向·目标以及内容的选择·实施和控制。这些组织活动都需要根据人的特点和态度来进行领导和激励,群体去个性化在现代社会变得更加困难。

然而虽然《乌合之众》中对于群体和领袖的定义有失偏颇,但它仍旧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的地方。不管在哪个时代,不管在哪个地区,乌合之众都是存在的乌合之众的存在很容易导致搭便车效应。倘若在一个组织中,管理者与决策者只注重集体效益,忽视个体。在这个组织中有的人看似工作其实毫无投入,有的人认真工作,却与没有认真工作的人得到一样的报酬,那么他们就会丧失工作积极性。乌合之众这个群体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蔓延整个组织,使组织失去秩序。《乌合之众》详细描述了这些乌合之众的典型心理特征,通过读这本书,管理者在管理公司时,可以对乌合之众的心理进行分析,提前避免管理问题和叛变行为的发生。

由于社会历史的进步,群体的文化水平越来越高,个体意识越来越明显,《乌合之众》的现实价值意义已经大幅度减弱,但是它对于现代企业管理还是具有着借鉴意义。

《乌合之众》读后感篇7

这是一本关于群体心理学的书,看此书,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和他人,愿做个明白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群体,有时候夜深人静,独自一人时,有时候会疑惑,我为什么说那样的话,做那样的事,我又为什么被群体那样对待。也许是受“乌合之众”的影响,无意识的按照群体的意识去行为。

第1章中说,作为群体一员后,智力会被拉低,情绪会被群体左右。举两个例子:第1次爬山时,在驴友的暗示传染下,我穿着长靴长羽绒服,翻过一个又一个山头,竟然走完全程。培训现场,前后左右都在刷手机,我也会刷手机。

中篇第一章中说,“在间接因素之中,有些因素普遍存在于群体所有信仰和观念的底层深处,这其中包括种族、传统、时代、制度和教育。”

前四个因素,在长久的历史中,基本已经根深蒂固,我体会不了。最后一个教育,则深有体会啊。

“一个国家为年轻人提供的教育,昭示着这个国家以后的面貌。”

我看不出国家怎样,但经历几十年的教育,可以看出我现在是啥面貌。

如书中所批判的,“它让接受教育的人强烈地厌恶自己的生活状态,并极力想从中逃离出去。工人不想再当工人,农民不想再做农民,下层资产阶级除让子女从事政府公职外从不考虑其他可能的职业。”

学生生涯,“一天之中,坐在一把椅子上,面对一张黑板,连续两小时学习各种科目,他们俨然已经成为知识的活体容器。”

毕业后,“他们安顿下来,结婚生子,落入生活的俗套,兜着同一个圈子,囿于狭隘的个人职场;他们认真完成本职工作,仅此而已。”

这就是我现在的面貌。

虽然国家在教育改革,但群体的观点早已深入骨髓,我看我家娃,同样深陷教育泥坑而无能为力啊。

我们怎样免于群体的裹挟呢?

我觉得,有时候就算自认为是一个人,一个人散步、一个人刷手机,若没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不知道“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里去?”也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的想法行为都是身处群体的反应,即时刻被群体裹挟着,如何保持清醒、独立判断么?

在群体的专有特征当中,比如冲动、急躁、毫无推理能力、缺乏判断和批判精神、情感夸张等,听上去都不是好词儿,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绪。

我觉得看书,可以帮助提高我们的认知,知道的多了,总会有点批判精神吧,所以生活中要抽时间多看书。看书一定要注重思考,很多时候我们懒得思考,看书也需要动脑,所以执行看书这个动作有时候就挺难的,我们要控制自己的思绪去看书,我之前看一本书中说练习冥想可以帮助我们驯服胡乱奔腾的思绪,但冥想对我来说太难了,我不会,书中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方法,感受自己的呼吸,吸气、屏气、呼气、屏气,一直循环,不知道有没有用啊,因为我也没实践几天,书里说有用,哈哈。

愿我们都是明白人,不随便跟着群体随波逐流。

《乌合之众》读后感篇8

《乌合之众》是由法国古斯塔夫—勒庞的经典著作,也是一部影响世界的群体心理学奠基之作。书中讲述了群体的心理所受到哪里因素的影响,群体与个体的差别,群体与领袖的关系等;本书有很多例子讲述了群体心理学的特征,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庞勒说“一个群体中的个人,也不过就是沙漠中的一粒细沙,可以被风吹到任何地方。”我觉得这个比喻非常的恰当,生动形象的体现了个人被群体化后的表现。这也是为何如今随波逐流现象愈发强烈的原因。在之前所说的网络暴力的例子中,体现的不仅仅是群体易冲动,易急躁、易变的特征,还有的是他们易受暗示、易轻信他人以及具有非常偏执,且强烈的道德感的特征,在网络上便会形成所谓的道德绑架。群体往往不善于思考,他们只会单纯认定一种真理或缪误。因为他们具有太多的“脑子”了,而这么多脑子中只有一种思维,便是群体的思维。这是庞勒口中的群体积累在一起,只有愚蠢,而不是聪明。这是个人意识在群体中不断缺失的体现,这样一种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会让人完全完全服从于使之有意识人格消失的人,甚至在暗示下做出一些有违常理或者与他性格矛盾的事情。

人们会因为自己强烈而偏执的道德感去迫使他人做一些满足他们道德感的事情,例如在一场灾害中强迫富豪捐款、公交车上不考虑他人身体原因便强迫其让座等等,倘若你选择了拒绝,便会有一群人蜂拥而至对你加以指责。这些举动在群体看来是替天行道。然而现实是人们在不明真相下的指指点点,或许对于当事人而言才是最为痛苦的,那些顶着道德光环的人或许才是真正的施暴者。

所以在社会进步层面上而言,对于个人,有意识人格的保留就会显得非常重要了。不盲目轻信他人言论,不盲目选择被迫社交。作为个人我们能做到的,只有让自己的思想不成为他人的跑马场。要做到保留自我意识最重要的便是对于自我的认可,唯有自信于自己的观点、对于是非的判断,才会做到坚守。

而在群体方面,一个积极的暗示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群体根本没有预先策划。他们可以被最矛盾的情感所激励,但是又经常受当前刺激因素的影响,他们就像被狂风卷起的树叶,朝着各个方向飞舞,接着又落在地上。”这样的一种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群体的“可塑性”。他们并非都是负能量的集合,某种程度上而言,刚刚形成的群体就像是一张白纸,最后成为怎样的一张画取决于沾有色彩的画笔。一个积极向上的暗示可以使得群体向一个好的方面发展。暗示会在群体中形成一种信念,而信念正是一种文明的基础。群体会为了某一种信念的成功而舍身取义,所以古往今来,在乱世之时会有各种理念的革命去推翻原有依然衰败的制度,去创造新的制度。而在盛世安稳的时代,群体理应是一种稳定剂,是真善美的践行者。唯有群体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了,社会才会愈发向上,一个国家民族才会稳定进步吧。

    【初一作文】栏目
  • 上一篇:返回列表
  • 下一篇: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活动征文(4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