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中秋赏月作文(14篇)

时间: 2023-03-28 栏目:初一作文

中秋赏月作文篇1

又是一年中秋日,这一天是很特别的呀,很久都没有这种感觉了,中秋到了主要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一家人在一起的感觉是很美好的,我很喜欢一家人在一起的感觉,现在每到中秋我也是感慨万分,因为到了这个时候大家都会聚在一起,特别是那些在外的亲人们都会赶回来,一家人过中秋,这也是最美好的状态,其乐融融还有什么比这更和睦的呢?

说到中秋时候特别喜欢,但是那个时候不懂中秋节的寓意,只知道玩乐只知道中秋的月亮很圆,家里的老人也经常个我说月亮上面的有神仙,那个时候怎么会不信呢,所以就是很向往,每每到了中秋的时候就是这种感觉,我天正的以为月亮上面是有神仙的,这倒是让我现在想想很滑稽,可是回想起来却又很美好,今年中秋也到了,现在的我当然不会相信月亮上面有什么神仙,可是却失去了儿时的那种美好。

这次中秋还是向以前一样,一家人吃完饭都在外面纳凉,等待着月亮出来,九月份还是比较热的,大人没都在聊着天,我倒是显得很无聊,我对他们的聊天不感兴趣,他们对赏月也不感兴趣,所以我跟弟弟妹妹们都在等待着圆月的到来,似乎今年的月亮不很情愿,吃吃不肯出现,我想着吧或许是天上的云太多了挡住了,果然还是在夜晚来临之前月亮出来了,我很享受那种感觉,在某一刻月亮突然地出现,折射在我们的脸上,尽管按微薄的月光不是很亮,但是我却觉得周围无比的敞亮。

或许这就是一种执着吧,我总是觉得中秋节的月亮是最圆的,可是有的时候却不是,但是它又想对来说很圆,今年的月亮果然没让我失望,显得非常的圆,一眼望去就显得很清晰,看久了就让我回想了儿时,有了那种儿时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好了,一轮明月高高的挂上,它寓意着团团圆圆,这一天的人们都在观赏者月亮,一家人聚在一起那种安逸的感觉实在很舒适,时间慢慢流逝一直到很晚很晚,我才不舍的回家屋里。

我习惯性的打开了自己的窗户,一直以来每次到了中秋我都会打开窗户,让那月光进来,虽然之能照在房间的一角,但是我觉得那种感觉是真很美好,赏月是需要保持心静的,我也喜欢静下心来,透过窗户去欣赏外面的圆月,这一举动仿佛是在模仿古人,但是这就是中秋,这就是赏月,赏月的习俗也会一直流传下去,不管是以什么方式赏月都是一种情怀。

中秋赏月作文篇2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每逢这一天,亲人们都要欢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亮,团团圆圆,和和美美。今年的中秋节,我和父母走出户外,在楼下观赏月亮。

仰望夜空,只见夜空浩瀚而辽远,神秘而莫测,使人心胸豁然开朗。空中繁星点点,散发出银色的光芒,那样明亮,那样美丽。他们排放的错落有致,还一闪一闪的俏皮地眨着他们明亮的小眼睛,使人顿生怜爱之心。天空仿佛披上了一层银纱,显得高贵而典雅。月亮静静地挂在空中,像一个银盘,透出庄严和肃穆。他将柔和的月光撒向大地,使人间充满光明。它的表面有一层朦胧的薄云,好像一层薄纱,披在月亮身上,恍如仙女下凡一般,美丽而端庄。我不禁想起苏轼的一句诗:“淡妆浓抹总相宜”。我觉得用它来形容中秋的月亮,再合适不过了。月亮和它周围的星星相互映衬,天上顿时呈现一派宁静祥和、和谐美好的画面。我们看得如痴如醉,内心充满着和谐与美好。

开始吃月饼了,我轻轻地咬了一口,便觉香气四溢,一股清香在空气中流动,我贪婪地闻着、吃着,不一会儿,一个月饼便被我报销了。微闭双眼,一股淡淡的清香在唇齿间回荡,内心清爽平静,好不畅快!这时,爸爸提议说:“不如我们每个人说一句跟月亮有关的诗句,看谁说得多”。“好,我先来。”我自告奋勇“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爸爸很快地说道。我也不甘示弱:“峨眉山月半轮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月…月…”,我答不上来了,想了半天,拱一拱拳:“还是老爸大人厉害,佩服佩服”。爸爸哈哈一笑:“过奖,过奖”。说罢,我们一家三口都哈哈大笑起来,其乐融融。风也呼呼作响,仿佛也笑得前仰后合,乐不开支呢!亲情的温暖与美好融入了夜空,触手可及。抬头仰望月亮,发现它更圆,也更亮了。

我四处望望,发现全家人出来散步的随处可见。他们团聚在一起,享受着亲情的温馨与幸福。虽然他们中有许多人可能很长时间都不能见面,但在中秋节这一天,他们都会尽可能地和亲人团聚在一起,感受着温暖,感受着美好。中秋节,讲亲情撒在了每一个人的心里,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月亮,此刻也散发出更加美丽皎洁的光芒,普照大地,普照寰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时,我双手合十,闭上眼睛,向着月亮默默祈祷:“愿世界上每一个家庭都团团圆圆,愿世界每一个家庭都温暖幸福”!

徐徐睁开双眼,我仿佛看见月亮笑了,笑得那样甜,那样美好……

中秋赏月作文篇3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虽然祭月的习俗开始年代无法确定,就现有的文字资料来看,汉代枚乘的《七发》中说,“客曰: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并往观潮于广陵之曲江”,这或许是今天中秋后观钱塘潮风俗的由来。大约到了魏晋之时,开始有了中秋赏月之举,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欧阳詹在《长安玩月诗》序中说:“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之大道,则寒暑匀,取之月数,则蟾魄圆。”待到宋时,才正式定为中秋节:“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月饼被列为节日佳品,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佳句。南宋中秋节活动,则更为丰富多彩: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举,或携湖海,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并在江上施放万盏“小点红”(小羊皮灯),灿如繁星,十分可观。明清以来,“赏中秋”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还形成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等特殊习俗。至今,每逢中秋佳节,民间仍盛行赏月、吃月饼和团圆饭以及舞龙、点塔灯等习俗。

中秋赏月作文篇4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显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中秋节是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汉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晋时亦有中秋赏月之举,不过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将中秋与储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

其中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下面是一个有关中秋节的故事。

嫦娥是月亮神,她的丈夫后羿是一位勇猛善战的战神,他的神弓和神箭百发百中。当时人间出现了许多猛禽野兽,残害人民。天帝得知这一情况后就派后羿下凡去消灭这些害人的东西。

后羿奉天帝之命,携同美丽的妻子嫦娥来到人间。因为勇猛无比,用不了多少功夫,后羿就消灭了陆地上许多害人的动物。当任务就要完成时,无法预料的事情出现了天空中同时出现了十个太阳!

十个太阳都是天帝的儿子,他们仅仅为了恶作剧就同时出现在天空中,大地的温度聚然升高,森林、庄稼着火了,河流干涸了,被烤死的人民横尸遍野。

后羿不忍看到人民的灾难,他就用好话劝告十个太阳,请他们十兄弟单独行动,每天轮流出来一个。可是骄横的太阳兄弟们根本不把后羿放在眼里,反而变本加厉,故意接近大地,地面上更是燃起了大火。

后羿看到太阳兄弟为非作歹,多次劝告都没有效果,人民已经死伤无数,实在无法忍耐了,便弯起他的神弓,搭上神箭,向太阳射去,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最后一个太阳认罪讨饶,后羿才息怒收弓。

后羿为人间除了大害,却得罪了天帝,天帝因为他射杀自己九个儿子而大发雷霆,不许他们夫妇再回到天上。

既然无法回天,后羿便决定留在人间。

中秋赏月作文篇5

正逢中秋之夜,我仰望星空,望到一轮弯月,但并并不是大伙儿常说的一轮洁白的弯月,天空中有逐级清云,似梦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好是这弯月与清云的媒婆,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千般娇态。

有的人说,圆月似芽,十几天上下如瓢,弯月如西子之美眸。这似美眸的弯月要用在中秋佳节之月上,其实不妥,俗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密、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如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一格格调。

我愿意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立在静处悄悄凝视着。但是,这一切都化作温和的月光洒在我的身上。这才算是真正的触碰,是老友的祝愿。很多人要想在屋内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晚上,在高高的入户花园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唱,感受月中清漏点朝夜。

曾经的我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限处,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诗仙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塘厦向三峡,思看到下渝州的毫无疑问,也是有朱自清老爷子的《荷塘月色》。这类弥足珍贵的经典作品中曹松的诗表达的是凹凸不平,《峨眉山月歌》表达对旧识的想念,刘麻子的文章表达忧伤。她们均写月,写月的不求回报公平公正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的月光给人的宽慰,纵使在其中并不是全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到今全是思念、溫柔、静谧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钱文学家睹物生爱,写成传世之作;又有多少分离的人的寂寥。可是我却沒有那样的哀愁,我记起中国台湾的地震灾害,它触动着因为我触动着千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溫暖跨海传情。中秋佳节的月仿佛也正因而感人肺腑之举伤心落泪。她,忙碌的信差,中华民族老百姓的宽慰由她传递。那麼,原先思念、溫柔、幸福、静谧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协助,使无奈的人见到她就想起期待,想起明日的幸福。这月光虽不如太阳光炙热的光辉,但却更能勾起想到在艰难之时,定有些人外伸不求回报的手,让你协助和溫暖。这想到并不是对凡俗的乞求,只是我们这日常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青性命的天性人的本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好像是宁静的海洋消化吸收这每一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溫柔静谧中,思索的波涛也在慢慢地释放出来,化为云雾围绕其周。它是意境,引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老旧的观念,冲洗掉人世间的高低不平。也许你对这圆月还一些历史悠久的思索,盆友,请打开你逻辑思维的水利闸门,畅想明日,畅想归属于自身的心月吧。

中秋赏月作文篇6

俗话说:众星捧月。今晚的月亮确实圆,可是星星却不见踪影了,是不是害羞躲进了云层里不肯出来呢?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吃过晚饭后,我们一家人去了小区前的广场上赏月。啊,今天广场上的人好多!其实,在家里也能看见月亮,但还是都想出门看看更为空旷的天空,和天空上的一轮圆月。

我们绕着广场四周走边吃着月饼边聊着天,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一个池塘边,看见里面有像荷叶那么大的叶子,我立马就想到了荷塘月色。回想起有一年我去北京玩,观赏了清华大学的荷塘,但因为是在白天,所以也就无缘欣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了。想来,现在清华大学里的学子们也许正在欣赏这良辰美景吧?

古人常常借月亮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等等,而中秋的月亮则象征了团圆。中秋节名字的来源缘于它的时间,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正是秋天的中间,所以取名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之为“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中秋节又是人们心中团圆的日子,又被称为“团圆节”。

那么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呢?原来,在中秋节这一天,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到了盛唐时期,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文人墨客多有咏月、赞月的诗句。到了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史籍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其实,赏月是次要的,能与家人团圆才是每个人心中的愿望。这一天,人们除了赏月,还要吃月饼,有的地区还会有放灯、舞龙等等,共同期盼健康、幸福。

普及了一下关于赏月的知识,我们走到了轩辕国际大酒店前。我惊喜地发现,那儿有一些人在放孔明灯,一层白色的纸包裹着里面的小小蜡烛。通过询问,我了解到孔明灯之所以可以飞起来,是因为蜡烛烛焰的热量把薄纸内的空气撑得胀了起来,就像热气球一样,这样就很容易飞起来了。我还看到每个孔明灯的白色薄纸上都有大大的“祈福”二字,不禁感到十分温暖与感动。

最后我们沿途又返回到了广场上,广场上依旧人很多,大家都在有说有笑地聊天。其实我想,在这世界上所有的人如果此刻都抬头看月,那么我们看的是同一轮月亮啊。虽然可能不在同一个地方,但天空还是连在一起的,月亮是与大家一起分享的。

中秋赏月作文篇7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把最美最真的感情寄托给了月亮。月圆是完美,月缺是凄美,即使不见月,也存一种翘首企盼的坚定之美。因为月早已映在人们眼里,心中。

君不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时刻,李清照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凄苦与无奈;此时此境,多少有情人于“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可柳永却不知“今宵酒醒何处”?只见得“杨柳岸晓风残月”。那和他“执手相看泪眼”的红颜知己,是否也只得“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更无奈,“料得年年肠断处”的东坡,只能面对“明月夜,短松冈”“千里孤坟”却“无处话凄凉”……

月啊!你惹得多少亲人“共看明月应垂泪”;你引得多少失意者“无言独上西楼”只见你“月如钩”;你又让多少有情人“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月啊,你“何时了”啊?“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你是人生的见证,你晓得哪朝哪代“几家欢乐几家愁”,你知道哪家哪国“不堪回首明月中”。多情的人啊,还是“明月楼高休独倚”以免“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难道这一切真的是你月亮惹的祸吗?难怪东坡在感慨“人生如梦”后,要“一樽还酹江月”……

虽说“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和月”,可风似乎逃过了,你月却永远和人们的悲欢离合相系。

君不见,王安石独立瓜洲,仰天长问“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明知天上只有月一轮,可杜甫更坚信“月是故乡明”。那一“举头”,一“低头”饱含了多少游子的乡愁啊!这月啊,“何事偏向别时圆”?是“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的无意还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无奈?……

“清风明月本无价”这错又怎能归咎于你呢?何况,你给了人们多少美丽的遐思和美好的愿望。

君不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你不偏不倚,不袒不护,无私地将大把大把的玉光撒给人间,照亮每一个窗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不是你的功劳吗?“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不是你的杰作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不是人们对你的信赖吗?……

月啊,你圆你缺,你让多少人垂泪,可你在人们心中永远是美好事物的化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是最好的鉴证。

月啊,谢谢你!

中秋赏月作文篇8

伴随着嫦娥悠远的笛声,玉兔欢快的奔跑跳跃声,还有全中国人民的笑声,中秋节就悄然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双节长假在昨天正式开始。我一觉睡到了八点,便爬起来边吃早饭边看新闻。此时家人已经开始忙碌了,节日的气氛已经显现出来:奶奶在到处拖地,打扫卫生,并摆好茶几上的月饼和瓜子等点心。姑姑一大早就去了菜市场,买来了,鱼、牛柳、螃蟹还有许多蔬菜,这些都是为晚上的中秋大餐而准备着。电视里滚动播放着全国各地大堵车的消息,真让人有一种过年的感觉。

经过一天的忙碌,家里的面貌焕然一新,沙发、桌椅都整整齐齐,地也干净敞亮,看了令人满心喜悦。此时,爸爸妈妈和爷爷也到了。东方的太阳已经悄然隐退,中秋的夜幕逐渐拉开,团圆的气氛在大地上弥漫开来,属于月亮的时间正式开始!

全家八口人坐在了饭桌前。清蒸鱼、大闸蟹、月饼、牛柳炒洋葱、凉拌猪耳朵、蜜甜米团子还有一道汤都摆上了餐桌,虽然不能说是色香味俱全,但也算得上是十分丰盛了。大家边吃边饮着汇源果汁和葡萄酒,还真是十分惬意。

就在这万家团圆,灯火阑珊之时,一轮皓月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浮现在天空中。那么明亮,那么皎洁!它散发出无数银白色的玉光,如同一把把玉伞投向人间,照亮了大地,照亮了祖国的多娇江山,照亮了遍布全世界的华人的心。哦,我似乎又握到了那秋实的寂静的手,进入那飞翔的意境。我飞翔在黑暗的夜空,只有那明亮的月亮给我照亮前行的路。

借着那明亮的月光我看见一朵朵白云从我身旁飞掠而过。我看见下方是一片无垠的草原,矫健的马匹飞奔而去,悠扬的蒙古长调响彻天地;我看见下方那碧涛滚滚的东海,前方那秀美的小岛,是祖国的神圣领土鱼岛;我看见傲然挺立的珠穆朗玛峰,代表着中国人的铮铮铁骨和世纪风姿;我看见那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那波涛汹涌的长江三峡,那风光旖旎的华山之巅……哦前方那是灯火辉煌的北京城,天安门广场犹如一颗红星在闪闪发亮。前方的一片公园,桂花树下,两位老人坐在石桌旁,边饮桂花酒,吃月饼,边下象棋。饮秋风,醉人怀,赏秋月,别有一番风情……啊,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我心里,祖国的皎皎明月在我心里,它永远在我心中,无论我走到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它都永远伴随着我。它牵系着一段中秋情缘,一段中华情。它犹如有磁石般的魔力,将我们的心紧紧地牵在它身上——

我的中华!

中秋赏月作文篇9

八月十五月儿圆,在这个美好的节日到来之前,我们家就在策划着怎么来一次赏月活动了。因为这段时间的天气格外的晴朗,想来到晚上的时候会非常适合赏月,也非常适合我们亲友之间的聚会。

为了迎接今晚的聚会,我在放了学以后就早早地回到了家中,协助爸爸妈妈在厨房准备着种种美味佳肴,虽然我的手脚比不得妈妈那么利落,但是有我的帮忙还是让妈妈轻松了很多,准备的速度也提高了一些。

在天色开始有些暗沉的时候,我家就已经开始陆陆续续的来客人了,而这时候我也从厨房中走了出来,帮爸爸招待起各位叔伯,还没有到晚上赏月的时候就已经让我感觉到了团圆的感觉。大家能在这次佳节中相聚也都感到非常的开心,叔叔伯伯们互相喝着茶聊着天,姑姑婶婶们则去了厨房帮助妈妈做菜,而我则负责带着一众小孩,陪着他们玩闹。

时间在欢笑中总是过得很快,当最后一道菜摆在院子外的桌上时,天色也差不多快要完全暗下来了。亲友们依次做下,开始了我们中秋佳节的团圆宴,大家一起观赏着天上的那轮圆月,一边端起酒杯互相敬酒,祝福的话不断,暖心的句不停,气氛无比的热烈。

当大家都酒足饭饱后,不知是哪位先起得头,大家都开始考校起我们这些小辈的学习起来,要我们每个人都背一首有关中秋或者月亮的诗词。这一提议很快就让已经有些淡下来的气氛又浓烈了起来,我们这些小辈在这样的气氛下也觉得很有意思,轮流或背或读了一首关于中秋的诗词,每一次都惹得席上的各位长辈们鼓掌叫好。

夜还很长,明亮得如同一轮白玉盘的明月静静地挂在天穹俯览着大地,在结束了酒桌上热烈的气氛后,我们中的气氛却并没有因此而变淡,反而更像是去了一层酒精带来的浮躁,大家都在这美好的月色照耀下变得安宁了起来。

我看到叔叔伯伯他们坐在桌边端着茶杯轻声的谈笑,也看到了姑姑婶婶她们一群女子围绕在一起拉扯着家常,而我则带着一群孩子们靠在草坪上看着天上的圆月,给我可爱的弟弟妹妹们说着关于月亮的美好传说故事,将我们从古至今对月亮的美好期望和寄托讲述出来,享受着这团圆而又安宁的节日带来的幸福。

虽然这次的团圆并没有太久,时间稍晚以后大家就都陆续告辞离开了,但这次的中秋佳节我将长久的记在心里,每当我遇见困难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我还有这爱我和我爱的亲人们,这些感情会成为我前行的动力,帮助我越过未来的困难,迎着美丽的月色走向光辉而又明亮的明天。

中秋赏月作文篇10

夜,不知不觉地来了,为清澈透明的夜空披上一层薄纱。瞧,一轮圆月爬了上去。天空上,是一大片湛蓝地海,海潮一浪一浪地涌了上来,形成一大片一大片浪花。

耳边吹着柔柔地海风,嗅着带点咸味地海风。朋友们都围着火堆在忙着烧烤。一张张被火映红地笑脸,都忙得不亦乐乎。顿时,海边都洋溢着欢声笑语。看着这开心得一幕,心里却开心不起来,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心里空荡荡得。

我独自坐在海滩上,望着盛得满满得月亮纳闷。迷糊中看到一张脸,冲着我笑,一张比此时此刻想见却见不到得脸。我终于明白我为何不开心了。因为,以前过得每一个节日,身边总少不了你――香,我以习惯了身边有你得日子。我们一起走过了三年得初中生涯,一起走过了两年得打工道路。回想起上学时,手牵手踏着清晨得露水而去,披着黄昏得晚霞而归。

打工路上,我们一起吃苦,一起扶持,一起走过酸甜苦辣。还记得,我们经常顶着黑眼圈去上课,那是因为我们睡在一起,总有谈不完得心事。我霸道,你包容,我无理取闹,你宽恕。懂我,了解我,在乎我……

而如今,我们一起再次选择了继续就学。然而,你却去了广州。送你得那一天,我忍得好痛苦,怕哭出声来。其实,真的好舍努得你走。我又抬头望着圆月,它圆得是那么完美。然而我是那么遗憾。忽然,包中的手机响了,我取出来接听。“喂,你好!”“是我。”我的手颤抖了一下,再熟悉不过的声音又重新回响在我的耳旁,让我很出乎意料。平日里攒了一大堆的悄悄话想

要对她说,如今却忘得一干二净。“你…还好…?”“我…很好。”“我现在在海边,你…在哭吗?”鼻子一酸,眼泪溜了出来。“我好想念我们中秋节一起看的那个月亮,一起踏浪的那个海。可惜,我现在看到。”“不,一样能看到,走,我带你去踏浪”

我站起来,跑到海浪里,把手机举起来,我一浪接一浪的跳。我在海风中飘扬,在一朵一朵的浪花中飞翔。我知道,香也有感同身受,在海浪中,我把所有的所有的思念尽情地倾诉,在海风中,我把所有地关怀一并传送。

“你看见海了吗?”“我看到了,我们一起踏浪,在一起哭,一起笑。”

海,带去我地祝福,月亮,传去我地思念。

我也不知我是何时睡着地,只知道当我睁开眼睛,俩滴眼泪悄无声息地滑落。

夜,无声无息地走了,那轮圆月夜悄悄溜走,眼前只剩下一大片一大片湛蓝地大海。

中秋赏月作文篇11

晚上写完作业以后我看到窗外一轮圆月才想到往年的中秋节还没有赏过月呢,那时可能是年龄比较小的缘故才会觉得电视节目的吸引力远比天空中孤单的月亮趣味得多,研究到中秋节不能够总是待在家里还是应当外出走走才行,于是我走出家门和小区的大爷大妈们一齐欣赏天空中这轮圆月。

有人说经过中秋节的这轮圆月能够寄托自我思念家人的情感,这样的话身在远方的家人也能够经过同一轮月亮感受到这种思念之情,当我抬头仰望天空中的圆月之时才发觉这种每一天夜晚都能欣赏到的景色是多么迷人,似乎盯着云层之上的月亮看久了以后还能够感受到月宫嫦娥的身影呢!虽然说我明白月球上除了坑坑洼洼的环形洞以外没有任何值得称赞的地方,可是有的时候人无穷的想象力也能够赋予中秋圆月一种特殊的色彩,也仅有到了这个时候我才会发觉中秋之夜的月亮是多么美丽的景色,如果这个时候能够再来上一块美味的月饼将是多么令人感到舒适的事情,只可是让人感到遗憾的便是月亮的周围并没有环绕着美丽的群星,想来是被夜晚城市的霓虹灯光给掩盖了星星的光芒吧。

随着夜色渐深也让我感到周围变得安静了许多,而让人感到有些遗憾的便是天空中的月亮被飘过来的一朵灰色云朵掩盖了光芒,看到那里还真是让人不禁想起一些关于“天狗食月”的趣味传说呢,只可是被云朵暂时掩盖住的月亮可不会如同月食一般轻易消失在我们的眼前,随着云朵的消散便能够看到那轮圆月重新升腾在天空之中,在这个时候我多么期望身边能够有人讲述一些关于月亮的故事啊。

我发现自我盯着月亮看久了以后便会产生一种朦胧的感觉,似乎随着双眼的迷离能够感受到以往幻想的一切都出此刻自我的眼前,我多想能够来到月亮之上探索其中的种种奥秘,传说中无论怎样砍也砍不断的月桂树真的会在月亮上头吗?在无数年前月亮之上是否会有一种长得很像兔子一样的外星人呢?想到那里以后真是让人难以按捺住那颗想要探索月球的好奇心,但比起这些来说眼前触手可及的月光才是自我觉得最为完美的画面。

中秋节或许每个人都会选择在家陪伴家人一齐吃月饼,可是我也明白近些年来愿意沉下心来欣赏美丽月色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在这次与中秋月色的邂逅之旅中让我感受到了传统节日与美丽的自然景色结合以后是多么令人感到愉快的事情,在明年的中秋之夜我也会像今年一般走出家门欣赏这美丽而迷人的月色。

中秋赏月作文篇12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又迎来了一个中秋节。赏中秋明月,李白曾写“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寻五班之优,我会想到“做更优自己,创更优班级”。这是五班人心中的信念,正因为有了信念,五班才为双优班。

五班之优,优在新生新力量。今年,我们班转来了三位新同学,他们的到来为我们班增添了新的力量。尤其是陈林欣,才来到我们班不久就已多次受到了万老师的多次表扬。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写同题作文篇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傍晚,夜幕开始慢慢降临。一开始,月亮的颜色很浅,接着,变得深了起来,发出的光芒也越来越亮。最后,一轮明月像一个巨大的盘子挂在那高高的、深蓝色的天空上,柔和的月光犹如一地透明的白纱笼罩着大地,真美啊!人们的心情也格外好。因为今天是团圆的日子,平日在外奔波的家人便能坐在一起赏月、吃月饼。

奶奶和爷爷一起早早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吃完饭后,我们就把月饼、花生、柚子等食品搬到院子里的桌子上。奶奶告诉我,吃月饼的时候看着月亮,这样眼睛能更明亮。我不禁失笑,这是哪门子的“民间秘方”?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边吃月饼,边谈着最近发生的事,大到国家大事,小到家庭琐事。看着发出淡黄色颜色的月亮,那种感觉是那么的温暖。我喜欢中秋月的意境。圆圆的月亮下,人们吃着月饼,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每逢佳节倍思亲。”啊!一颗颗小巧玲珑的星星,闪烁着淡淡的光,就像钻石一般星罗棋布地镶嵌在一块硕大的蓝宝石上。在群星簇拥下,月亮走上了天幕,它步履轻盈,体态端庄,像一位羞答答的少女,用白纱遮住了自己秀美的脸庞。而一颗颗小星星仿佛要缠着月亮讲故事,不住眨着的眼睛中透出几分天真。在这浩瀚无垠的星空下面,则又是另一番景象。我忽然觉得自己融入到牡丹花丛里了。这些花都在向我问好。一阵清风吹来,我就轻轻地随风飘动,我向周围一看,发现许多花都跳起了舞蹈,像在和人们打招呼……

忽然,不知从哪里飘来的几朵调皮的云朵悄悄地遮住了月亮的无双妙容,而月亮则是半分情愿半分不情愿的躲起来了。良久,调皮的云朵弟弟就嬉笑打闹地飘走了。

我喜欢中秋月的意境,由此我想到了唐代诗人李朴的《中秋》诗:“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诗人驰骋想象,打算约同伴同游银河,更使诗中清辉漫空的月色呈现出美的境界。我更加向往月亮拜祭月神。它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喜欢过中秋节,喜欢它的意境,喜欢它的一切!沿着月光的颜色,让我继续寻找新的收获、新的感受。

中秋赏月作文篇13

今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正好赶上学校放大周假。夜晚,正如我预想的一样,天空中,一轮明亮的圆月如约而至,皎洁的月光普照着大地。

我们一家人就坐在院子里,一边吃月饼,一边欣赏这美好的月亮。此时此刻,我的心里别提有多惬意,思绪早已从家人的笑声中飞上云霄了!

自古以来,月亮都是文人墨客笔下常见的事物,更是他乡的游子们用以寄托深情的“驿站”。宋代的大学士苏东坡,因被贬而与亲人分离了,他高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就是用月的圆与缺来表达人的悲欢离合;唐代的“诗仙”李白,在背井离乡时低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圣”杜甫浅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的文学家王安石,也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借月亮来表达思乡之情。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在我孩提时,和李白一样天真,以为天上的月亮是一块大饼,还曾想拿她来充饥呢!而今看来,她又像一颗硕大明亮的珍珠!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说得好啊!李白也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月仍是同一轮月,变换了的,只是悠悠的时空和匆匆的人物。但无论何时何地,在岁月长河里,月亮就是游子们一盏永恒不灭的明灯。

说到中秋节吃月饼,我又想起老师给我们讲过的这个习俗。据说,这个习俗始于元代,当时,中原人民不堪忍受蒙古人的暴政,起义军的领袖朱元璋联合各路义军,计划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为了传递消息,刘伯温想出了把写有“八月十五杀鞑子”的字条夹在月饼中,以互赠月饼传递消息的办法。后来,朱元璋成功推翻了蒙古的统治,建立了明朝,还以月饼赏赐下属庆祝汉人的团聚。于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也慢慢地在民间传开来。从此,中秋节吃月饼成了亲人团聚的象征。

月亮是纯洁的,她寄托着古往今来多少人的爱恋或思念。曾有一人在月下,独酌无相亲,因此他只好举杯邀明月。而现在,我正和亲人们聚在一起,在欣赏着那美丽的月亮、吃着月饼。和他相比,我是多么幸福啊!

“春桃,这么晚了,该睡觉了呀!”妈妈的喊声,把我从梦幻般的遐想中拉回来了。呀!已经是午夜时分了,是该休息的时候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今晚这么兴奋,恐怕我也会像苏东坡这一句中所写的那样“照无眠”了,只是我的心境和他不同罢了!

    【初一作文】栏目
  • 上一篇:返回列表
  • 下一篇:端午节作文范文(37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