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本末倒置是什么意思_本末倒置_造句_近义词_拼音_典故

时间: 2022-10-15 栏目:词典

【本末倒置】 拼音,意思解释

简体

本末倒置

繁体

本末倒置

拼音

běn mò dào zhì

近义词

轻重倒置、舍本逐末

【本末倒置】的意思和解释

【本末倒置】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事物的先后次序颠倒。语本《礼记、大学》。后用「本末倒置」比喻不知事情的轻重缓急。△「轻重倒置」典源《礼记、大学》大学1>之道,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1) 大学:博学。(2) 明德:至德,指人生之初所秉赋于天的最美善之德性。(2) 亲民:亲近民众,使民日新其德。典故说明「本末倒置」的「本」就是根本的意思,「末」是枝节末端的意思,所以这句成语的意思就是把根本的事忽略了,反而注重细微末端、较不重要的事。《礼记、大学》里有一句话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就是在说明做一件事情,掌握本末终始、先后次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因为一般人往往会有误本为末、倒末为本的疏失,所以就有「本末倒置」的说法。较早的书证是宋代大儒朱熹写给他的朋友吕伯恭的信,就提到:「昨所献疑本末倒置之病,明者已先悟其失……」等语,信中谈的就是先后次序颠倒的事情。另外一位宋代大儒陆九渊在〈与曾敬之〉信中也提到:「有其本,必有其末。未闻有本盛而末不茂者。若本末倒置,则所谓文也可知矣。」大意是说事情都有本有末,没听过根本壮盛而枝节末端不茂盛的事。陆九渊的话更明白的表现出本末倒置的意思。清代王昶所写的〈新修州学之记〉说到:「当奉教化,宣之于民,……然非知治之审,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意思是说为政者若不知宣扬教化于民,则常会本末倒置,失掉了应有的判断。从这些例子可以知道「本末倒置」是句常用的成语。「本末倒置」这句成语当就从〈大学〉文义演变而出,比喻不知事情的轻重缓急。书证01.宋、朱熹〈答吕伯恭书〉其三九:「昨所献疑本末倒置之病,明者已先悟其失,不知近来所以开导之际,其先后次第复如何?」

02.宋、陆九渊〈与曾敬之书〉:「有其本,必有其末。未闻有本盛而末不茂者。若本末倒置,则所谓文也可知矣。」

03.清、王昶《金石萃编、卷一五八、金五、新修州学之记》:「然非知治之审,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

04.《清史稿、卷一四二、刑法志一》:「是此法律,本当以治中国人为主。今乃依旧律别辑中国人单行法,是视此新刑律专为外国人设矣。本末倒置,莫此为甚。」

词典附录修订本参考资料:事物的主次颠倒。比喻不知事情的轻重缓急。清˙王昶˙金石萃编˙卷一五八˙金五˙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亦作本末颠倒、本末舛逆。

【本末倒置】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事物的主次颠倒。比喻不知事情的轻重缓急。清、王昶《金石萃编、卷一五八、金五、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也作「本末颠倒」、「本末舛逆」。

【本末倒置】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颠倒事物的主从、轻重、先后等关系。 【造句】处理事情如果本末倒置,必然越弄越糟。

    【词典】栏目
  • 上一篇:持组词_持字可以怎么组词_能组什么词_有哪些
  • 下一篇:倒数计时是什么意思__拼音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