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十通是什么意思_十通的拼音_解释

时间: 2022-12-04 栏目:词典

【十通】 拼音,意思解释

简体

十通

繁体

十通

拼音

shí tōng

【十通】的意思和解释

【十通】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十通」是[通典]等十书的总称;其中[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合称「三通」,清乾隆时加入官修的[续通典]、[清通典]、[续通志]、[清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文献通考]等六书,称为「九通」;1935年(1935)商务印书馆刊印近人刘锦藻的[清续文献通考],而成「十通」。  [通典],唐杜佑撰,共二百卷,记载自唐尧到肃宗、代宗时的典章制度。  [通志],南宋郑樵撰,共二百卷,为一部综合历代史料而成的史书。  [文献通考],宋、元之际马端临撰,共三百四十八卷,记载从上古到宋宁宗时典章制度的沿革。  [续通典],为[通典]之续编;清乾隆时官修,纪昀等校订,共一百五十卷,体例与[通典]同,记载从唐肃宗到明末约一千年之典章制度。  [续通志],为[通志]之续编;清乾隆时官修,纪昀等校订,共六百四十卷,体例与[通志]同。  [续文献通考],为[文献通考]之续编;明代王圻首撰,共二百五十四卷,编成于万历十四年(1586)。体例采[通志]之常,计三十门。年代与[文献通考]衔接,上起南宋宁宗嘉定年间,到明万历初年。清乾隆时宫修,纪昀等校订,删修成二百五十卷。  [清通志],为[续通志]之续编;清乾隆时官修,共一百二十六卷。  [清通典],为[续通典]之续编;清乾隆时官修,共一百卷。  [清文献通考],为[续文献通考]之续编;清乾隆时官修,共三百卷。  [清续文献通考],为[清文献通考]之续编;近人刘锦藻撰,共四百卷,三十门,一百三十六目。年代与[清文献通考]相衔接,包括乾隆五十一年(1786)以后到清末为止。

--作者:杨洲松
    【词典】栏目
  • 上一篇:国货的反义词_国货的反义词是什么
  • 下一篇:付合是什么意思_付合的拼音_解释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