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晔《班超传》“班超,字仲升”原文、注释、翻译(解释)、阅读训练附答案
范晔《班超传》“班超,字仲升”原文、注释、翻译、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节选】: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①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其后行诣相者②,曰:“祭酒③,布衣诸生耳,尔当封侯万里之外。”超问其状。相者指曰:“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久之,显宗④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⑤超为兰台令史。后坐事免官。
——节选自南朝·宋 范晔《班超传》
【注释】:
①久事笔研:以舞文弄墨为生。研,同“砚”。
②相者:算命的人。
③祭酒:先辈的意思。
④显宗,东汉明帝的庙号。⑤除,任命。
【翻译】: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班超)做人有远大志向,不修饰小细节。然而他内心孝顺谨慎,在家中经常干辛劳的事,不以干劳苦低下的事为可耻。有口才,而且广泛阅读。
永平五年,兄长班固被朝廷征召做校书郎,班超与母亲跟随哥哥到洛阳去。家中贫困,经常被官府雇佣抄书籍来供养家中。长期劳累,曾经停下工作掷笔叹息道:“大丈夫没有别的志向与谋略,应当效仿傅介子、张骞,立功于边疆,来取得封侯的称号,怎么能一直从事在写字、磨墨中呢?”大家都笑他。班超说:“眼光短浅的人怎么知道壮士的志向呢?”
本文收录有完整翻译,请点此查看。
【阅读训练】:
20、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不耻劳辱 ( ) (2)、尝辍业投笔叹曰 ( )
(3)、久之,显宗问固( ) (4)、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
2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结合选文中具体的语句,说说班超的性格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0、(4分)①、对……感到羞耻 ②、曾经 ③、凑足音节,无义 ④、用来
21、(2分)家中贫寒,他常常受官府所雇以抄书来谋生,日久,非常辛苦。
22、(2分)从“常为官佣书以供养”可以看出他孝顺、不辞辛苦;从“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可以看出他胸怀大志。(答出一点即可)
班超传选段阅读训练二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 十六年,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奋,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乃召侍胡诈之曰:(1)“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一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2)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选自《后汉书·班梁列传》,有删节)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1)不耻劳辱_________________(2)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徐令彪之少子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D、超乃顺风纵火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填空。(1)班超“诈侍胡”“约火攻”“杀匈奴”等细节表现了他____________(成语)的性格特点。(2)文中“小子安知壮士志哉?”的句意与司马迁《陈涉世家》“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二:
1、(1)认为……羞耻;(2)通“燃”,燃烧
2、B
3、(1)匈奴的使者已经来了好几天了,现在在哪里?
(2)其余的人全都拿着兵器埋伏在门两旁。
4、(1)智勇双全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