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献璧》阅读训练地则附答案
《和氏璧》阅读训练附答案
和氏璧
楚人卞和,得璞于楚山中,奉而献之于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诸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或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视为石,忠贞之士而视为诳。”王乃使玉人理其璞,果得宝玉也,遂命名为“和氏璧”。
【注释】①玉人:雕琢玉器的工匠。②薨:古代诸侯王死叫“薨”。③剖开。
【文化常识】
古代的酷刑。卞和献宝玉,竟无端地被楚王处于刖刑。“刖”即砍掉足,战国时的大军事家孙膑,因庞涓妒忌,被处以膑刑,即去掉膝盖骨。封建社会的刑罚是极其残酷的,除了“刖”、“膑”外,还有黥刑(脸上刺字)、凌迟(割肉而死)、大劈(砍头)及五马分尸等不下数十种。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璞 ②奉 ③相 ④诸 ⑤泣 ⑥夫
2、翻译:①王以和为诳 ②子奚哭之悲也?
3、这珍贵的玉璧为什么命名为“和氏璧”?
28、和氏壁
1、①玉石②同“棒”③看④之于⑤泪⑥那2、①楚王认为卞和在欺骗他②你为什么要哭得那么伤心?3、因为发现它的人叫“卞和”。
《和氏献璧》阅读训练附答案和氏献璧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17、给下面句子中的粗体字注音。
(1)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 )
(2)奉而献之厉王( )
(3)王以和为诳( )
(4)而刖其左足( )
(5)厉王薨( )
18、解释下列句子中粗体词的意义。
(1)武王使玉人相之_____
(2)王又以和为诳______
(3)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______
(4)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___
(5)遂命曰_______
19、指出下列句子中粗体词的用法,并解释它们的意义。
(1)泣尽而继之以血____
(2)吾非悲刖也_______
(3)贞士而名之以诳____
(4)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_____
20、辨析下列各组句子中粗体词的意义。
21、说出下列句子的特点,并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1)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
_________
(2)此吾所以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和氏献壁的故事常用来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7、(1)pǔ (2)pěng (3)kuāng (4)yuè (5)hōng
18、(1)察看,鉴别 (2)欺骗(3)称 (4)打磨 (5)于是
19、(1)动词用作名词,眼泪(2)动词意动用法,以……为悲伤(3)名词用作动词,称(4)兼词,于之,从中
20、(1)它,代玉璞 的 这么 (2)以……为,认为 用
21、(1)介词结构后置。和氏于是抱着那块玉璞在楚山下哭。(2)判断句。这是我悲伤的原因。
22、良宝见弃,埋没真才。